2023年4月调研报告-70篇(第70/88页)
4.突出"准"字,加强精准化政策扶持。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特别是要注重政策的与时俱进、动态调整,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政策发挥出最大的效果。首先,实施重点领域扶持。明确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定位,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聚焦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创等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其次,实施差异化扶持。建立企业经营发展困难与现实需求情况的动态信息跟踪系统,加强财税支持与经济运行监测,根据各个阶段企业的现实需求,坚持精准"滴灌",一企一策纾困解难,提升服务水平。最后,实施激励性扶持。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资质以及挂牌上市的数字经济企业给予奖补,壮大产业发展主体,着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
5.突出"融"字,推进融合化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能够通过自身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能够带动各个领域实现数字化升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首先,融入传统产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数字经济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积极参与政务服务、养老服务、医疗卫生、城市建设等领域智慧城市应用建设,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河西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融入民生服务个性化需求。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方式,以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技术融合为途径,深化智慧创新应用,实现精准服务、全民享有。最后, 融入城市治理精细化设计。统筹区内各领域创新技术应用场景,多部门数据联
动共享,形成多元共治的城区治理发展格局,提升城区功能品质。
6.突出"广"字,加大品牌化宣传力度。"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须扩大宣传推介,强化氛围营造,不断叫响河西数字经济品牌。首先,借助外力。发挥世界智能大会平台作用,继续办好智能大会分论坛,积极对接行业资源, 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全球数字经济生态圈。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多方资源,举办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峰会等有影响力的行业峰会、专业论坛和展会等活动;做大做强创新创业大赛品牌,面向全国招募并挖掘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形成储备丰富的数据库。最后,依托已有优势。利用京津冀数字经济联盟、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数字经济工程师培训基地、国家和市级媒体等平台,线上线下方式相结合,加大对河西区数字经济主题园区、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等推介力度,提升河西数字品牌知名度,为打造天津数字经济产业"新地标"做好宣传支撑。
团队融合聚力量微型改革促发展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贵州五县调研报告
周建华
2022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启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作为帮扶工作团队的一员,笔者于2023年3月13-17日对帮扶结对的贵州省织金县第三中学、赫章县实验中学、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以下简称"威宁县民族中学")、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纳雍县第五中学等五所普通高中调研。
一、现场调研方式
在每所学校调研时,主要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听课。听取一节该校推荐的研究课,以了解该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水平。二是参观。通过参观校园,了解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学校文化、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等。三是听取汇报。听取学校校长的重点汇报,跨省派出的帮扶教师、当地派出的帮扶教师以及学校书记、班子成员的简要补充汇报,还听取当地教育局领导的介绍等。四是反馈及建议。听取汇报后,现场反馈调研的感受,并提出下一步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五是学术报告。笔者为学校全体教师及该县普通高中教师代表作新课程改革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核心素养:从课标解读到课堂落实"为题,围绕高质量课堂教学体系构建,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解读、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学理、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实践、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四方面进行辅导。
二、现场调研基本结论
通过对上述贵州五县有关普通高中调研,基本结论如下。
(一)深入调研摸清底数
一是开展深度调研。为使帮扶工作顺利推进,五位校长(其中1是常务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均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充分摸清学校领导团队、教师队伍、学校管理、教学、教研、硬件设施等底数,有针对性地推进帮扶工作。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王宏校长的调研报告在本项目组织的调研报告评审中获得一等奖。
二是在调研基础上,对学校发展进行SWOT分析。通过分析,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挑战与机遇。
三是常态开展调研工作。赫章县实验中学庄建德校长深入乡镇初中调研, 并送教到乡镇初中,对当地教育发挥引领作用。纳雍县第五中学顾俭校长在疫情期间深入山区家访。春节期间,她还深入租住学校周边民房的学生中,发现
一个学生的被子太单薄,便将自己改的被子送给这位学生,给学生送去温暖。
(二)团队融合聚集力量
第一,校长认真履行职责。五位校长都能认真履行校长职责,全面推进帮扶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第二,校长与书记较好配合,带领学校班子同向发力。总体上,学校的党组织书记站位较高。为使帮扶项目顺利落地推进,五所学校中,三所学校的校长转任党组织书记,一所学校的校长改任副校长,另一所学校校长另有任用。绝大部分学校校长、书记配合较好,使帮扶工作体制机制很快理顺。例如,威宁县民族中学形成"党委把方向、管大局;行政重治理、重落实;纪委立规矩、严作风"的工作格局,带动班子同向发力,促进帮扶工作深入推进。
第三,"1+3+6+N"的多元团队较好融合。每所学校中,"1"是指东部省份派出到被帮扶学校任校长1人,"3"是指从东部省份派出到被帮扶学校担任中层干部和专任教师3人,"6"是指在被帮扶地区选派的到被帮扶学校担任中层干部和专任教师6人,"N"是指被帮扶学校的教师。总体上,这"四方"人员较好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三)微型改革促进发展
推进帮扶工作展开,五所学校均采用了较为稳妥的"微型改革"。
一是成立学校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例如,赫章县实验中学、威宁县民族中学均成立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为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紧抓学校发展的要素深化改革。五所学校基本上都从优化学校管理团队、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素质、推进课堂变革、深化德育工作、讲好学校故事、提升学校文化等方面推进改革,取得较好成效。赫章县实验中学、织金县第三中学制定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威宁县民族中学系统重构了学校的管理体制;纳雍县第五中学在教师培训中注重"分群体、定主题、搭平台、促交流、共成长";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凝练学校文化,外化于学校的文化墙,努力内化根植于师生心田。这些举措,均收到较好的成效。
三是以"申示"升华改革。调研发现,威宁县民族中学、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纳雍县第五中学,已经开始或准备申请贵州省示范性高中。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申示"工作基础较好,威宁县民族中学、纳雍县第五中学待整体搬迁后即进行"申示"。这三所学校,均以"申示"为契机,进行全面的对标对表, 全面深化并升华学校改革。
(四)援受双赢升华帮扶
一是促进了被帮扶学校硬件的提升。调研发现,五所学校校长充分利用其原所在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支持,为被帮扶学校争取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例如,赫章县实验中学帮扶团队通过努力,在2022年引入番禺区教育局资金43万元打造精品录播室,引入广州帮扶资金160万元改造理化生实验室;2023年计划引入广州帮扶资金770万元,新建一幢5层楼(每层4间教室)。其他学校也都争取帮扶资金,改善被帮扶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是促进了被帮扶学校的整体提质。由于进行了诸多"微型改革",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均有较好的提升。
三是促进派出帮扶学校的发展。派出帮扶学校对帮扶工作较为重视和支持。调研期间,赫章县实验中学庄建德校长派出单位广东仲元中学邓胜旺校长率该校骨干教师团队到赫章县实验中学等三所学校送教、听课及作专家报告。织金县第三中学杜海军常务副校长派出单位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韩焰明校长率该校骨干教师团队到织金县第三中学送教、听课及作专家报告。派出帮扶学校对帮扶工作的重视,可见一斑。这其中,派出帮扶学校、被帮扶学校还建立联合教研机制,提升被帮扶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派出帮扶学校大多还在物资、资金上尽己所能,给予被帮扶学校支持。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推进帮扶工作的过程中,派出帮扶学校也提升了自身班子的境界、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实现了双赢。
(五)硬件掣肘亟待打破
一是学生学习的硬件设施不达标。大多学校的运动场地、厕所、实验室、食堂等硬件设施不达标,存在突出问题,影响体育课教学、分组实验、学生就餐。有的学校,学生3000余人,仅有200米跑道运动场,学生只能按年级轮流跑操,每周至多能跑操两次。还有学校全校5000余名学生,仅有63个厕所蹲位, 目前,尽管第二厕所建设已封顶,但建成后蹲位依然紧张。大多数学校,由于没有实验室,课标规定的理化生等学生分组实验无法进行,只能"老师讲实验, 学生看实验",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是教师办公条件严重不足。调研发现,有学校教师近250名,但没有办公室及办公桌,教师上完课在学校没有去处,没有办公电脑。尽管已启动解决该问题,2023年教师教学电脑计划购置100台左右,但教师的办公室、办公桌仍不
能完全解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硬件设施制约学校发展。由于硬件设施的制约,有些课程不能开足开齐,如体育课、音乐课等,严重影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注重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帮扶前期,学校大多注重问题导向,在调研的基础上解决突出问题。当下,笔者建议注重目标导向,对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办学思想、办学策略、学校文化、学校特色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好学校三年、五年发展规划,以此引领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