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思政课”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考与探索
在"大思政课"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考与
探索
有一堂课,它伴随X大学一代学生从入校到毕业,你认为它是什么课?
也许你会说,这一定是艰深复杂的专业课,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让知识开花结果。答案却不是如此,这是一堂思政课。
在X大学,这堂"立德树人"的思政课引导教育学生们践行了一句沉甸甸的诺言--"永远跟党走"!
20X年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在X大学考察时参加了X法学院X班团支部开展的"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听完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畅谈观看电影《X》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同时,总书记希望"大家矢志不渝,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一年后,X班团支部全体同学又以写信的方式向总书记汇报这一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跟党走"的誓言。20X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委托工作人员,勉励X班团员青年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改变,从这堂思政课开始。然后,开枝散叶,从思政课扩展到每门学科,尤其是法学领域,"立足中国土地、中国国情、中国法治实践"的目标正由老中青三代团队达成。
改变,从这堂课开始,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同学们在一次次重大活动中、一次次支教支边中,诉说着自己对党的深情。
这堂课也伴随着每一个案例的实践。南海仲裁案、中美贸易摩擦、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等案例中,法大师生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推进中国法治国际传播。
一堂思政课,为什么不断拓展、不断生发,指引着一代法律青年的成长轨迹?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X大学,走进师生中间,聆听这节不落幕的思政课,探寻课程背后青年人成长成材的密码。
1.思政课如何让学生"从知到行"?
X月X日下午,X大学X楼教室里坐满了求知若渴的同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正式开讲,校长X作为主讲人为X多名本科生讲授本学期的第一课。
X从一棵"焦桐"讲起,再穿插故事和理论,深入浅出,有的同学放下手中记录的笔,眼睛牢牢盯着屏幕,舍不得错过一点点瞬间。
课后,X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思考题:"法律人跟党走意味着什么?"他说,把这行字写在黑板上的那个瞬间,他不禁回忆起X年前的那个思政课堂。X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为X大学师生上的生动的大思政课,让他们读懂了新时代青年奋勇担当的时代使命,坚定了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理想信念。
从这节课,到每门课,这个传承说明了什么?调研组认为,"信仰",也许就是答案。
在X大学校园,调研组随机采访了一些同学。
X学院X级学生X刚刚修完《X》,感慨良多。他告诉调研组:"行大道,立天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际局势持续复杂变化。我现在辅修了法学,未来我将积极努力投身国家涉外法治工作,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从知到行,这是讲好思政课的第一步。
在大学课堂上,思政课有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注重理论高度,一种注重课堂体验。如何把课程讲活?调研组在走访中发现,X大学的做法是:讲好思政课,需要时代的气度、时间的宽度、空间的广度。
X月X日,是春季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科生的通识主干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只能采取线上教学。X告诉调研组,新学期第一讲将抗击疫情作为生动的形势政策教育课程和深刻的生命教育课程,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展开讲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从20X-20X学年春季学期起,X大学就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这是党的十九大后,学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课程与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辅相成、紧密衔接,又进行了改革创新、深化拓展,是学校第一批'课程思政'重点建设示范课。"X大学党委书记X介绍。
X大学还专门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挑选一批学有专长、影响力大、教学效果好的骨干教师作为该课程授课教师。X学院副教授X示:"老师们会定期集中备课,在教师层面上,做到'真学、真信、真教'。同时在教学层面上,注重探讨如何'创新方法、探索形式、注重效果'。"
在X大学,有一门堂堂爆满,同学们经常席地而坐的课程。这就是前文中X同学刚刚修完的《X》。这门课在今年X月获评X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X表示,讲好这门课的秘诀就在于"从知到行":紧密结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授课,力图做到将课程思政之信、课程思政之融、课程思政之理、课程思政之全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专业知识"小"课堂,课程思政"大"讲堂的良好效果。
2.思政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调研组发现,除了实践部分,X大学还把思政课堂"搬"到社会生活之中。
法学院研究生X在参加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后,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在冬奥会现场,我切切实实感受着祖国的强大,'永远跟党走'的声音一直环绕耳边。我今后要将党和人民的呼唤融入血脉,将青春之小我与时代之大我相连,将法治理想与家国实践相系,锻造本领、初心如磐,努力谱写'永远跟党走'的青春答卷。"
调研组发现,X大学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和感悟式教学,注重释放学生自我教育活力,让教育有温度有实感。
从入学宣誓开始,X大学逐步构建"大思政"育人的新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尤其重视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将鲜活的思政课素材及时转化为育人素材,增加"大思政课"的针对性。"我自愿献身X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奋斗终身!"当铿锵有力的入学宣誓回荡在礼堂,也在每一位新生心中埋下了奋进的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每年的"X?X?国家宪法日早晨,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之下,X大学都会组织师生诵读宪法条文。
每年宪法宣传周还会组织师生通过宣讲、普法等基层实践活动,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让"大思政课"走出课堂,以更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切实发挥好培根铸魂作用。
"每次的社团课程,对我的人生也是一个启迪。我更加关注国家的法治建设,也希望能够像法大的学生一样,为人民的需要作出贡献。"这是在2021年,北京二中高一五班的同学写给为他们上课的X大学研究生信中的一段话。
调研组发现,像这样的普法实践活动,几乎每位法大学子都亲身参与过。在中小学课堂上、在社区、在街头,在X、X楼、X旗、X、X到处都活跃着X大学学生普法的身影。
下一篇: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