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领导调研报告-26篇(第23/44页)
探索"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的新路
中共金华市委书记 陈龙
金华基层党建工作有许多亮点,包括创造出了"五星争创""全科干部"等经验,社会治理工作也可圈可点,但全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多达80万户,基层矛盾纠纷多,信访总量处于高位,维护稳定压力仍然很大。如何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找准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方式和有效途径,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求发挥"1+1>2"的效应,实现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根据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要求,我带着这一课题,深入到婺城区、金东区、武义县、浦江县等基层一线,听声音、看成效、寻经验、找路径,并作了深入思考。
党员无违纪,村民才会无异访
我来到武义县白洋街道的后陈村调研,这是被誉为"后陈经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发源地。"后陈经验"由习近平同志亲自总结提炼,并先后8次作出重要批示,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治国之策"。
村监委主任介绍说,"14年来,后陈村创造了群众零上访、干部零违纪、工程零投诉、违规支出零入账的'四个零'奇迹,成为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我想,这种自信与自豪正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带来的农村治理模式变化,"党员无违纪,村民自然无异访"。
"那么,这一制度在运行中有出现监督力度下降的问题吗?你们又是怎么改进的?"我追问道。
"针对村务公开栏纸质报表1/3的人不去看,去看的人1/3看不懂,看懂的人1/3有疑问无直接反馈渠道等3个'1/3'问题,我们每月15日向党员大会述职、每季度向村民代表大会述职,会后,由党员向村民反馈,按照网格划分,以入户走访、发放《后陈月报》等形式,向联系户传达村务情况。推行这一做法后,村务公开真正从结果公开转变到了过程公开,村民的议论也少了。"
看着镌刻在"后陈经验"展示馆的这段话:"紧跟时代步伐,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推进深化完善,使村务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我想,这就是"后陈经验"能永葆活力的根本所在吧。下一步,我们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不断赋予"后陈经验"新的时代内涵,让"后陈经验"更加出彩。
上访变下访,矛盾自然不出村
浦江"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推动创立的,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创举。
我到浦江就领导下访工作作了进一步了解。近年来,这个以群众个性耿直较真著称的地方,从全省信访重点管理县转变成了全省甚至全国信访工作的先进典型,年信访总量从最高峰时的10307件(人)次下降到2017年的891件(人)次,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我想,总书记以上率下,亲自推动上访变下访,使信访工作从被动化为主动,更改变了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真正把宗旨意识、群众观念落实到行动中。
近年来,浦江县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试点为契机,以大力整治环境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问题,带来了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党风政风民风的根本好转。浦江干部讲了一个真实故事,印证了我的想法:"有位客商到浦江考察时忘记锁车窗了,回来发现一位村民守在车边照看车内的皮包。这位客商非常感动,说从百姓的素质就能折射出一个地方的政治和社会生态,当场决定到浦江来投资。"
我们要把总书记亲自推动建立的这一制度进一步实践好、发展好,推进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常态化,让信访群众"最多跑一次",努力将信访事项终结在市县乡三级,打造新时代"浦江经验"升级版。
基层组织强,治理基础才扎实
我在金东区调研基层党建时,街道书记向我介绍了多湖中央商务区城中村改造安置小区"红色网格"做法:将街道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内配备有网格指导员、网格长、专职网格员以及若干红色网格员,按照就亲、就近、就便原则,每名红色网格员联系5-10户群众,形成群众反映、分层收集、上报挂号、分类处置、进度通报、反馈销号等"六级"闭环处置机制。这一制度不仅切实增强了基层治理能力,还有力助推了中心工作开展。在多湖中央商务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红色网格员不仅自己带头签订协议,还挨家挨户走访所联系农户,上门宣传政策,帮助签订协议,3个社区587户60多万平方米,22天全面完成,创造了城中村改造征迁史上的"金华速度"。
"红色网格"的建立,充分说明基层党建抓强了有战斗力,抓实了出生产力。由此,我联想到金华流动人口管理问题。金华有330万左右流动人口,东阳横店就集聚了4.8万"横漂",还有30万左右的网商。各地都有探索创新,建立了"网商党委""横漂党支部"、流动党员"十同"管理机制等,但是不够系统、全面,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作出安排,可以以"红色网格"为抓手,把党的建设阵地从党内拓展到党外,以党内资源引领带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的整合,实现"小事情不出格、大事情不出区域"。
进村扫码制,促干部真正"沉下去"
我在婺城区调研时,发现村里的每户人家门口都张贴着一张二维码,拿出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一扫",该农户的基本信息就跳了出来,上面还显示了相关需求和对干部的意见建议。这是婺城区推行的干部进村入户扫二维码工作制,党员干部下村走访只需要扫码、上传图片、录入文字等信息,其联系工作的细节都会在云平台上清晰展现,乡干部也可通过这一平台对走访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同时,对琐事纠纷、维稳事项、群众需求等各种问题实时上传,实现"云"登记,推动问题跟踪解决。
确实,党员干部联村入户,有少数同志"沉不下去",存在"雨过地皮湿"的现象。婺城的干部"扫码制",是干部联村联党建、党员干部联邻帮户的一项管用举措,能够有效杜绝乡镇干部"沉不下去"的现象,真正将基层工作延伸到每个角落。我们要积极响应"互联网+政务"新形势,大胆探索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行动,为社会治理插上科技的翅膀。下一步,还要探索农户与党员干部"码"上双向互动机制,让"最多跑一次"跑向群众家门口。
把住基层党建"红线",守住社会治理"底线"
四地的做法,看似毫无关联,但都直指同一主题,取得了实际成效:"红色网格"讲的是党的阵地问题,"浦江经验"讲的是为民宗旨问题,"后陈经验"讲的是民主监督问题,"进村扫码"讲的是工作作风问题,最终都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这充分说明,牢牢把住基层党建"红线",就能守住社会治理"底线",也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这进一步坚定了我对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的底气和信心,工作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一要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思想认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开创的平安浙江建设的路子砥砺前行,这是工作的根本遵循;二要构建系统的制度体系,认真总结各县(市、区)"党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其固化上升为制度成果,全域化推进,打造"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的金华标准;三要打造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制度的生命在执行,执行的关键在干部,抓干部就要紧抓"关键少数",在完善责任分工、考核督促、激励奖惩等办法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建平安金华的强大合力。在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5月10日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深化推广"红色网格"、深化拓展"后陈经验"、深化完善"浦江经验"、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构建社会治理组织保障体系等五大任务举措,并在全市建设平安金华工作会议上作出全面部署。
通过在几个地方的深入调研,我切身感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创新智慧,深深体会到"坐在办公室里只有问题,深入实践总能找到办法"。我将始终把大调研作为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继续用好这一法宝来推动工作,努力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动能转换样板
--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调研报告
中共绍兴市委书记 马卫光
根据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部署和"'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大调研安排,前段时间,我带领调研组,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这一课题,赴柯桥、上虞、越城、诸暨等地开展蹲点调研,并分别召开由资深企业家、青年企业家、女企业家等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对如何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有了一些思考。
一、基本情况
绍兴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大市,其中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重点传统产业产值比重超过60%。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充分,再加上资源、环境、产出对产业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碰到了"天花板",经历了"成长的烦恼"。在这重大的转折关口,是"另起炉灶"还是"凤凰涅槃",我们必须作出选择。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我们围绕"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目标,制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实施传统产业和开发区改造提升、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省级试点,全域推广新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经验,有序推进产业有机更新,打出了一套具有绍兴特色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组合拳。去年传统产业产、销、利、税都实现两位数增长,新产品产值增长20%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取得历史性突破,工业总产值进入万亿元俱乐部,经济实现较快恢复性增长。
二、问题短板
一是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这是调研中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低端、资源低配、质量效益不高。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仅为36.1%,低于全省6.2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分别比全省高28.9%、11.9%,规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6.6%,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
二是创新支撑力仍较薄弱。创新主体偏少,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去年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34%,低于全省0.42个百分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15件,仅为全省的72%。特别是人才集聚能力不强,本地11所高校每年培养大学毕业生2.5万余名,仅有17%左右留在绍兴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