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各级领导调研报告-26篇(第24/44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24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75分钟。

三是文化引领力仍须提升。绍兴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文化产业发展不快,增加值仅占GDP的5.3%,低于全省1.5个百分点。从调研情况看,虽涌现了新锐文化、青藤文化、南湾科技等一批好的"苗子企业",但文化与产业结合还不够紧密,以文化植入来提升传统产业的价值链、创新链还有很大空间。

四是平台集聚度仍然偏弱。绍兴虽然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和一大批工业园区,但能级普遍不高、综合承载力不强,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市的65%。主要国字号平台在全国的排名都比较靠后,如绍兴高新区在全国14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排第114位、袍江经开区和柯桥经开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分别排第120位和173位。

根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我们认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六个浙江"建设任务和"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机遇,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上下功夫,在大项目、大企业、大平台建设上求突破,在改革、开放、创新、人才上齐发力,努力把绍兴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标杆、新旧动能转换的样板,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对策措施

(一)以三大省级试点为引领,加快优化升级传统动能。在绍兴的制造业格局中,传统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二,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我们要以传统产业和开发区改造提升、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三大省级试点为引领,以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优化生态链为导向,以纺织、化工、金属加工和黄酒、珍珠产业为重点,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全域提升、全行业提升、全产业链提升,确保通过3至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打造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塑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全省乃至全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作出绍兴探索。

纺织产业在加快印染企业集聚提升的同时,积极打造设计"梦工厂"和智造"云工厂",对标义乌国际小商品城,推进中国轻纺城"市场进化",推动纺织印染服装之城向时尚创意设计和创造之都转型,打造"时尚纺织之都";化工产业加快企业入园集聚,向生产清洁化、设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发展,建设全球高端染料和绿色化工创制中心;金属加工向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领域拓展,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高端金属加工基地;黄酒产业积极创新品牌营销、拓展酒庄产业、融合文化旅游,加快建设黄酒小镇,打造"世界黄酒之都";珍珠产业向珠宝设计、营销、展示方向发展,由"珠"向"宝"提升,建设国际一流的珠宝加工和贸易中心。建筑业是绍兴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推进建筑和住宅产业现代化"双试点",着力在建筑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及新型绿色节能建材制造上求突破,擦亮绍兴建筑业的"金字招牌"。按照布局合理化、发展集聚化、产业特色化、企业高新化、园区绿色化的要求,深入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集聚提升。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主引擎、经济转型升级主抓手、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主平台作用,努力成为全省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为绍兴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提供强大动力。

(二)以"市县长项目工程"为龙头,培育发展新兴动能。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是抢占未来制高点、实现区域经济弯道超车的关键。我们要坚持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两手抓",通过产业大项目谋划盯引,持续发力精准招商,全力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动能。贯彻落实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聚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新材料四大重点领域,深入实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精准招商等"六大行动",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努力在智能技术+交通工具、集成电路+互联网、医药研发+产业化基地、新能源+材料上取得新突破,已成功引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我们将继续以实施绍兴版"市县长项目工程"为龙头,牢牢把握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时间窗口,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全力盯引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厚植绍兴发展新优势。

(三)以"一区两廊"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大平台。绍兴处在杭州湾南湾地理中心,发展湾区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抢抓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和杭州、宁波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一区两廊",协同推进平台、科技、人才、政策等,全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大平台。以滨海产业集聚区和绍兴高新区为主体,加快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绍兴全面融入大湾区的主阵地、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推进杭绍甬一体化的先行区。以杭甬高速和杭甬客专为主轴建设科创大走廊,全面优化调整创新链空间布局,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主动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和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建立起与沪、杭、甬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体系。以萧甬线、古运河、新运河、鉴湖为脉络建设文创大走廊,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坚持文、商、旅融合的思路,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产业,推进阳明故里、书圣故里等历史街区改造提升,积极构建时尚智造、国学文化、特色工艺、养生休闲、水乡民俗等五大文创产业链,以文化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进一步深化平台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系统谋划扩大开放的具体举措,积极融入全球和"大湾区"创新体系与产业分工,全面推进大平台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优化产业生态链。新形势下,区域竞争本质上是发展环境的竞争。我们要紧抓"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个"牛鼻子",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流程再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一窗办、全城办、一证办、移动办",让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积极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标准推地"、全域能评等系列改革。以"大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绍兴"两横两纵两对角"复合交通走廊,积极谋划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杭甬城际铁路,加快推进杭绍台铁路、杭绍台高速、金甬铁路、杭绍城际铁路、轨道交通1号线等重大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交通物流环境。深入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危、治垃圾,全域推进大景区、大花园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结合时代特点 传承红色基因

--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调研与思考

中共嘉兴市南湖区委书记 朱苗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的地方,南湖区紧扣"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主题,立足本地实际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围绕南湖区发展的重点问题,深入镇(街道)、村(社区)和科研院所、企业、平台机构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解决了一大批企业发展、民生事业、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问题,明晰了结合时代特点弘扬红船精神和迎接建党百年的奋斗方向。

一、经验与成效

1.探索了一条传承红船精神的有效路径。从2005年开展红船精神大讨论活动以来,南湖区始终把弘扬红船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率先成立了全国首个红船精神研究会,深入研究红船精神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逐步找准了红船精神在各项工作中的实践方位。

2.形成了一批体现红船精神的工作亮点。南湖区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最大法宝,把奋斗当作推动发展的重要路径,百折不挠地克难攻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全面走在前列。

3.锻造了一支践行红船精神的南湖铁军。通过搭建一批展示提升的大舞台、开展一场争先晋位的排名赛、打好一套攻坚破难的组合拳等举措,全方位提升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有定力、善作为、敢担当、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问题与短板

1.红色基因的文化繁荣度还不够高。从革命精神的传承传播来看,红色文化的传播力还不够强大,既未形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又缺少广泛传播的文艺精品。从红色基因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来看,红色资源的发掘还不深,红色文化的繁荣度也不够,红色与绿色、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旅游还没有实现有机融合,红色产业发展还未能产生规模效应、集聚效应。

2.红色客厅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相较于井冈山、延安等红色品牌打造的先行地,南湖虽然形成了一批展现红船精神的重要载体,但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教育培训和接待能力亟待提升,红色旅游产品也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的红色标识,加大红色品牌的宣传力度,让南湖的"红色名片"更亮丽。

3.红色践行的时代结合点还不够深入。弘扬红船精神,最核心的是结合时代特点,最关键的是找准实践路径。目前红船精神与各项工作的结合尚处在磨合阶段,各类践行载体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特别是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建设,在建党百年之际展示"四个自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探索力度。

三、思考与启示

一是协调好"知"与"行"的关系。红船精神是无形的精神支柱,示范区是有形的发展目标。既需要有善学善思的定力,学深悟透"首创""奋斗""奉献"的精神内涵;更要有善作善成的能力,从精神内涵中汲取实践的力量,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方向,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

二是协调好"近"与"远"的关系。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既要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实施"七大战略",打好"三项攻坚战",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融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力争到建党百年时再造一个新南湖;也要瞄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更加敏锐地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以践行红船精神的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加快打造弘扬红船精神示范区。

三是协调好"红"与"绿"的关系。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是弘扬红船精神示范区的最美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既要深入挖掘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蕴含的红色资源,又要结合万亩城市森林、十万亩水域、三十万亩农田的生态优势,更要沿着"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方向迈进,做大做强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政治资源、自然资本和城市乡村大幅增值。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