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范文-34篇(第68/81页)
治水四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只有尽快完成浙江经济从粗放到集约的蜕变,才可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污染,才能实现长久的 绿水青山。5月初,我到台州市调研。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负责人向我介绍,园区一开始就设置了很高的企业入园门槛,不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坚决不 要,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坚决不要,不符合生态环保底线的坚决不要。 我听后很欣慰,一再叮嘱他们,一定要追求更多"绿色的GDP",绝不能要"污染的GDP",企业唯有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才能勇立潮头、基业长青。5月底,在金华市、丽水市调研时,我同样看到一些县(市、区)坚持环境保护优先,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环保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休闲 旅游产业、新兴服务业,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 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这让我更深刻认识到,创新驱动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是治水的重要支撑。今年6月,省委召开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浙江转型发展。不论从浙江发展现阶段特征来讲,还是 从环境要素制约来讲,浙江的发展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和低水平发展 的老路,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增强内生动 力、持续活力和不竭红利。
治水五招:合力攻坚全流域治水。"水是流动的,要水岸同治,更要上下游同治",调研座谈中基层同志提出的这条意见建议,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这 是治好水的关键环节。浦阳江流经浙江多个县(市、区)。基层干部向我介绍, 过去,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多年而收效不明显,陷于"整治-反弹-再整治
-再反弹"怪圈,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大家各扫门前雪,没有真正形成合力。今年,省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整治工作,各责任单位按照立下的"军令状",认真种好"责任田",沿江的浦江县、诸暨市和萧山区三地统一行动, 推行"河长制"和网格化管理等各具特色的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较好地完 成了前期的整治任务。目前,浦阳江干流水质已呈现好转,支流水质状况正逐 步改善。这一做法更让我认识到,要治好水,零敲碎打、单打独斗肯定不行, 本位主义、以邻为壑更不允许,必须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密切配合、协同作 战,坚持"一盘棋",才能彻底根治水污染这一顽疾。
绿水之思: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开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境界
大禹治水十三年,终成青史之大业。大禹陵就在浙江绍兴,但大禹治水的精神深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治水的民族,浙江更是治水的排头兵。今天,浙江又已经打响一场全新的治水攻坚战。我们要从浙江的长远发展考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胸襟,舍得一些眼前利益,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恒劲,痛下决心治水,以治水倒逼转型升级,打造新空间、新动力、新优势,实现浙江更有质量和效益、更具持续能力的发展。
思考一:坚持"不唯GDP论英雄"。浙江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质量、效益、可持续成为了主题词、主基调。在基层调研时,我看到了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的新亮点,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今年4月初,我建议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媒体推出"探访母亲河""寻找可游泳的河"等大型新闻行动,对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流进行曝光。之后,我结合基层调研的所见所思,给各市、县
(市、区)委书记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希望地方"一把手"树立正确政绩观,宁可经济增长速度慢一些,也要下决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护好生态环境,给浙江人民创造更宜居的美好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讲话精神,强调坚持"不唯GDP论英雄"的导向,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把转型升级和破解环境要素制约有机统一起来。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发
了干部群众对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浙江的发展一定要算好大局账、长远账、环境账,在生态环境上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算好总账、重视群众心里的账,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GDP,而是要敢于牺牲GDP来换取环境的根本改善,即使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是必要的,而且对浙江来说,这个代价是必须的,是值得的,也是付得起的。
思考二:坚持群众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也是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明白,市民请环保 局长下河游泳,体现的是群众对清清河水的留恋、对污水横流的痛心,更是对 全面治水的期盼。基层调研让我切身体会到,"老百姓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应当把满足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让群众满意,作为我们的努力 方向,形成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越是重大的决策,越是困难的工 作,越是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并引导群众,在办好一件件群众期 盼的实事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水环境综合 治理关乎社会民生,关乎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就是要让群众看到扎扎实 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绩,从江河清水中感受到党和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追 求和努力。
思考三: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新路。2005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绿水青山来换金山银山; 第二阶段,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第三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浙江各地治水的生动故事,深刻诠释了这一论断。太湖的源头位于浙江 省天目山南麓一个叫"龙须沟"的景区。"龙须沟"所在的白沙村,是一个不 到400户人家的小山村。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白沙村的许多村民因贫困而以砍伐树木为生,久而久之破坏了山区环境。1988年的一次暴雨几乎冲垮了那里的 房屋和道路。此后,白沙村痛定思痛,开始努力优化产业结构,走上了保护环 境、发展旅游的新路子,成了长三角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景点。近年来全村光 靠农家乐的收入就超过2000万元。在衢州市调研时,我看到当地大力建设城市 生态水系,很好地回答了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命题。在信安 湖畔,望着碧波荡漾、倒映青山的湖水,我给当地送了一句"水城畅想三江汇, 总把信安比西湖",希望他们把绿水青山作为最大的本钱、最亮的名片,利用 优越的生态条件提升区域形象、吸引要素集聚,推进生态富民。今年5月底,我
到了金华、丽水、杭州等地走访调研,在与老百姓拉家常式的交谈中,他们告 诉我"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了他们最大的'钱袋子',种下的常青树已经成为了 '摇钱树'"。看到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生态饭""文化饭",走上致富路、幸福路,变"两难"为"双赢",我非常高兴,同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绿水青山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绿色银行",是 金山银山。只有把浙江的绿水青山保护得更美,才能把浙江的金山银山做得更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