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调研报告-34篇(第68/93页)
批评,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出现失误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追究责任,一查到底。除此之外,针对一些季节性、时效性较强的工作,领导干部都要超前介入, 及时进行干预、督促,来确保落实。如疫情防控、洪涝灾害、抗险救灾等等, 如不及时预判、抓紧落实,就会导致工作落空,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总之,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大有可为的时代,更呼唤大有作为的人,广大领导干部,要铆足干劲,干在实处,以崇尚实干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自觉投身到我们伟大事业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稳致远 北京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实践探索
光明日报调研组
(2023年1月13日)
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上市公司、102家独角兽企业。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马约拉纳任意子、细胞焦亡抗肿瘤免疫功能等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这里,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 一片不断创造奇迹的热土。从一片田地,到一条电子街,再到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让这里彻底变了模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着中关村的创新发展。2013年9月,首次走出中南海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课堂"就选在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寄予殷切期望: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关村论坛致贺信强调,中关村正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2021 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
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关村始终勇挑科技自立自强的重担。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关村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已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高科技企业的出发地。
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来到中关村,解锁这里神奇的创新密码。
一、示范引领人才创新创业的出发地
中关村智造大街,周围云集着清华、北大、北航、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因主打"硬科技"孵化,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创新高地。
2022年年底,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中关村智造大街。怀抱式投影、异形显示屏、机器人志愿者、智慧垃圾桶、科幻灯光秀在这里,人们随时可与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期而遇,犹如来到了一片科技创新的生态雨林。
浩瀚太空,批量发射的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提供全天候无缝实时网络覆盖。在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调研组看到这个在轨模拟的场
景。
作为国内估值最高的商业航天企业之一,银河航天专注于智能卫星制造。2022年3月5日,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银河航天02批卫星成功发射,构建起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验证了我国具备建设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所必需的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以及组网运营能力。
"瞄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领域,用了4年时间,从组建团队到设计卫星、制造卫星、再到小批量生产卫星,我们自主研发,不断突破新技术,奠定了技术优势。"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高千峰把一个个攻关故事讲述给调研组。
为支持科学家和科技企业在科技"无人区"自由探索,中关村积极探索新型基础研究资助机制。2022年6月,中关村正式设立科技创新母基金,50%投向原始创新,为顺应原始创新周期长的特点,投资原始创新的子基金存续期可达15年。
43年前起步的中关村,现已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关村国家实验室、怀柔国家实验室、昌平国家实验室等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相继实现挂牌;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一批"大国重器"破土而出; 全球首款消费级模块化机器人、国际最先进的语义分析系统深度好奇、新一代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等一批原始创新成果、诸多"全球首个"接踵而至。
"原始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不是最终目的,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场'走向'应用场'才有价值。"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关村着力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矩阵,通过科技创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维卓致远是专注于前沿医疗科技的中关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破解手术机器人"卡脖子"技术。企业创始人鲁通深有感触地说:"唯有自主创新,才可能摆脱国内手术机器人系统核心技术、硬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进入新时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11个细分产业政策加快落地,6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形成,有力促进中关村一区十六园的成果转化与孵化能力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中关村技术合同成交额7005.7亿元,稳居全国之首;独角兽企业93家,紧随硅谷,居全球第二。目前,中关村80%科创企业是硬核科技企业,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取得重大进展。
二、开放合作中外创新资源交汇的聚集地
沿着车水马龙的北四环西路,调研组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步行向西,一路所见楼宇几乎尽带"科"字。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人才交流开发中心隔路相望。不同体制机制的科研机构在中关村相互碰撞、相互借鉴,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产生并走入寻常百姓家。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2019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关村论坛致贺信强调,中国愿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同世界各国共享创新发展成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关村牢记嘱托,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积极主动嵌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日渐成为融汇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枢纽。中关村论坛规格全面升级,成为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下一篇:2023年调研报告-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