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全面深化改革课题调研报告10篇(第6/1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155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39分钟。

(三)打基础、促融合,借力"大数据"实现财政提质增效

1.夯实数字财政基础建设能力。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将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制度+技术"的预算管理闭环。协同推进内控内审信息化,强化财政监督。推进财税核心业务电子化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

事效率。推进政府数据"聚通用",建好上下级财政、财政与其

他职能部门特别是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以便掌握更加广义的资源"大账本"。改进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建立民生项目信息公示制

度。

2.借助大数据提高标准体系应用能力。围绕基础标准(以

总则、术语、模型、元数据等为代表的要素)、技术标准(存储技术、处理技术等)、应用标准(接入规范、使用规范等)、管理标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探索应用大数据完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财政综合评价和财政能力建设体系等框架构建,增强政府高效治理的内生动力。

3.加大联网监督在多种监督中的协同能力。完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推动人大把好预算初审关,强化对部门预算执行、政府重点项目等监督。构建日常监管与专项监督协调配合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结果运用,研究财会监督与党内监督、监察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的联网运用和协同发力。

4.研究提高区块链技术在财政领域的辅助能力。引导有实力的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技术创新,选择与区块链技术契合度和信息公开相关度高的应用场景,探索先行先试。如在资金支出领域,对每笔交易严格按照时间序列排布并标识"数字印记",有

利于追根溯源;在税收征管领域和政府补助拨付中,通过"智能

合约"技术能有效验证真实性和合法性。在绩效评价领域,利用"共识机制"能准确掌握上年真实完整的支出信息,有助于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

5.逐步提高数据要素规范使用的管理能力。同步加快数据产权制度研究,清晰界定平台数据的权属关系。密切关注互联网治理、数字经济、区块链等领域法律法规建设,补齐信息化发展、应用和监管的条款细则。建立良好的数据备份与跟踪校验机制,牢筑安全监管"防火墙",维护财政数据安全。

山区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今天的X,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正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目前,全省共划定地质灾害风险隐患28770处,威胁群众达209.6万人、财产450.65亿元。开展X山区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新时代X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望的迫切需求。

然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能只靠满腔热血。隐患识别难、监测预警难、治理维护难等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摸清X山区地质灾害特征与成因机理,指导我们更有效发现与防范地质灾害隐患;必须进一步厘清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与发展演变过程,指导我们有效控制和提前防范地质灾害发生;必须进一步找准既有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弱项短板,查缺补漏、强化升级,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加扎实严谨、行之有效。

为此,省自然资源厅成立专题调研组,联合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动员省市县乡村五级近2万人,以六盘水、毕节等

地为重点区域深入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议59场次,广泛征求

省级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26个成员单位意见,收集有效问卷

6000余份,全力破解X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难题。

二、探索实践

我省2018年成功入选全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目前,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一)管:构建防治体系,落实"三个责任"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初步形成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防治指挥体系。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制定《X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度》,在全省范围落实2.3万余名群测群防人员和风险斜坡巡查员,落实一线监测人员经费补助,实现"无偿义务向有偿责任"转变,确保防范责任不落空。三是强化督导责任。省自然资源厅和省三大地勘局,分别实行"厅级干部包片、处级干部包县"防治暗访指导制度,坚持汛期每月深入88个县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暗访督导。

(二)防:夯实防范工作基础,推行"四种方式"

一是全面排查防。以县域为单元,于2018年开展全省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核实高易发区域11万余处,发现新增隐患点1899处。于2020年启动优于1:5万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工作,同时开展全国第一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将人员生产生活区域作

为重点防范区。二是运用科技防。在全国率先应用卫星合成孔径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开展地表形变测量,识别地质灾害隐患,2017年以来已形成大量监测数据。建成X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建设4395处地质灾害隐患自动化监测站点,安装专业监测设备2.3万余台(套)。三是专业指导防。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保障协作责任机制,确保汛期每县不少于3名专业人员驻守。目前共32家技术责任保障单位394名技术人员驻守88个县(市、区),切实解决基层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加强防治人员培训,"十二五"以来全省已开展培训700余场次,培训人员48万人次。四是激励全民防。落实有奖报灾制度,对群众报告经专家核实为地质灾害隐患或险情灾情的予以奖励,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17年以来每年专门组织全省表彰会议,对报灾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受到省级表彰人数达到

403人次,最高奖励达到2万元。2021年7月,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批准授予朱春龙等3名同志"地质灾害防治优秀监测员"称号。

(三)避:提升监测预警实效,建立"五项机制"

一是完善预警响应机制。制定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保障机制》,全力做好临灾遇险应急救援技术保障工作。制定了《X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使用暂行规定》,完善了大数据平台应用管理程序和监测预警响应机制。二是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建立自然资源和应急管理部门地质灾害防抗救工作协同联动

机制,构筑完整"防"与"救"工作链条。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

指导中心装备了应急指挥车、旋翼航拍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9个市(州)、贵安新区和41个防治重点县(市、区)配备无人机、激光测距仪、便携式裂缝监测仪等装备357台(套)。三是完善紧急避险机制。组织各地完善隐患点防灾预案,针对性设计撤离路线,更新警示标牌,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灾明白卡",让群众知晓转移线路、方向和安全区域,关键时刻按既定路线有序撤离。"十二五"以来,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46起,避免人员伤亡33815人。四是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实施预警预报"消息树"工程,打通信息"最后一公里",将隐患点"一体五位"人员纳入预警预报范围。"十二五"以来,全省共发布预警信息1000多万条,基本覆盖全部受威胁群众。如2021年三都县拉揽村"6·20"滑坡成功预报,就是监测员收到预报信息后组织撤离。五是完善宣传科普机制。大量投放地灾防治科普公益广告和宣传视频。创建省级地质灾害防治教育实践基地,打造X省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窗口,积极宣传成功避险案例、防灾卫士事迹和感人故事,对典型事故、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进行曝光通报。

(四)治:加大治理投入,实施"六项举措"

一是争资争项治。"十二五"以来,争取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7.75亿元,主要实施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315个,解除了

92万群众威胁隐患。二是集约整装治。遵循工程措施与周边环

境相协调的绿色治理理念,按流域、构造单元等方式整装治理,

对集中连片区域内的隐患点整体治理,避免行政资源浪费,减少

对生态环境破坏。基于"滑坡群""崩塌带""整乡治理"的区域划分,共安排项目201个。三是入库在先治。严格执行项目库管理制度,强化项目入库审核,确保备选项目勘查详实、设计精准、预算合理,扎实推进项目落地,原则上未入库项目不予安排。全面推行评审、验收项目网上申报制度,对项目档案资料实行属地留存、远程监控调度的管理制度。四是专家支撑治。建立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实行项目评审"核心专家"负责制。制定了《X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办法》《X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管理办法》等7个配套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与管护的相关程序和要求。五是监督管理治。建立全省项目管理台账,实现所有项目勘查设计、评审、入库、资金下达、项目实施以及验收到移交的全过程监管,避免了资金拨付和项目实施进度"两张皮"。实行"半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制度,定期更新项目管理台账,确保全省项目进度、资金执行率情况公开透明。六是联动督导治。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组成联合调研组,不定期深入实地调研指导项目推进。通过向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直发工作提示,派员深入基层开展现场督导等方式,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资金拨付比例。

三、成因分析

X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河谷深切,沟壑纵横,

岩溶发育,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降雨时

空分布不均,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频发。本着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的思路,从地质背景、诱发因素、技术支撑及管控机制的多维视角,对地质灾害成因进行分析研究。

(一)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1.复杂构造是成灾的宏观背景。X山区地质灾害分布明显受地质构造影响。首先,在我省西部构造活动强烈、断层发育的区域分布明显密集;其次,山高坡陡、地形陡峻区域极易孕灾,而地壳的构造隆升作用是引起地形地貌差异的根本原因;再次,岩性破碎的地区更容易产生灾害,而构造运动必然伴随岩体的变形与构造面的进一步发育,从而导致岩体破碎。

2.高陡地形提供致灾能量。地形决定着滑坡、崩塌体的规模和速度,准确把握不同坡度地形孕灾权重为我省防治工作精准识别靶区提供了重要依据。

3.特殊岩土组构成为孕灾基础。X岩性组合复杂多变,不同的下伏地层岩性会导致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在地形陡峻、异常降雨、采矿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合情况下,有诱发重大地质灾害的可能,如2010年的关岭特大型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

2017年的纳雍特大型高速崩塌-碎屑流。

(二)诱发因素难以掌控

1.降雨是地质灾害最大诱因。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部分区域降雨的频度和强度均呈现增长态势。在我省主要

体现在累积降雨量大、瞬时强度大和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但目前

较精确的短临降雨预报和降雨滑坡作用机理研究仍有差距。

2.不合理工程活动加剧灾害发生。随着社会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多。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我省人类工程活动共引发地质灾害138起,造成人员伤亡数占全部地质灾害人员伤亡数的比例为41.5%。138起地质灾害中,切坡建房引发62起,占比44.9%,采矿活动引发43起,占比31.2%,公路工程挖填方引发33起,占比23.9%。一是切坡建房。X城乡住房大多依山而建,或开挖边坡,或"半挖半填"式修建,产生大量地质灾害隐患。二是采矿活动。X矿产资源丰富,不合理的采矿活动破坏或扰动岩体结构,易引发地质灾害。三是公路工程。在X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等攻坚行动中,全省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6万公里,建成通组硬化路7.87万公里。不科学的开挖和填筑等工程活动,形成不稳定边坡共2283处。

3.浅源地震可能诱发地质灾害。X省地震主要以浅源地震为主,一般分布于活动断裂带及其附近,可划分出威宁-紫云-罗甸北西向地震带、兴义-晴降-镇宁北东向地震带以及惠水-贵阳、贵定-都匀近南北向地震带。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斜坡的变形累积和失稳触发两种效应。

(三)技术支撑尚有局限

1.科学认知亟待突破。灾害地质学是新兴交叉学科,现有

的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稳定性计算方法,难以准确对区域岩

土体稳定性进行有效评价。尤其是X地质灾害具有隐蔽、突发、高速、远程等特点,传统排查往往难以发现,大量灾害发生在已查明隐患台账之外。我省2018年开展高位隐蔽性隐患全覆盖调查,2020年又启动新一轮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但仍有36起灾害发生在已知隐患点台账外,占比达68%(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隐患源区多处于大山中上部地势较高的陡坡或地势险峻的陡崖地带,人迹罕至且植被覆盖率高,增加了识别难度。

2.技术手段存在局限。一是InSAR技术本身存在局限性。

2017年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采用InSAR技术开展隐患识别,共发现隐患429处,取得一定成效。但受该技术分辨率限制,对小型和突变型斜坡体无法识别。二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不够成熟。三是预警模型精准性不足。目前我省在监测预警实践中,同时采用国家推行的阈值预警模型和我省牵头研发的切线角模型,两种模型并行预警结果不尽一致。同时,受制于自动化监测成本高、选址难、建设运维周期长,目前已建成自动化监测站点

4395处,覆盖率为41.1%,无法对人防给予足够支撑。

3.专业力量仍需加强。一是从业人员偏少。当前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技术队伍主要依托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和省有色和核工业地质局等三大地勘局,但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人员仅占比20.5%,与当前地质灾害防治需求相差较大。二是

专业结构不合理。多数技术人员以资源勘查、固体矿产等专业为

主,而具有水工环地质背景的技术人员占比仅有30%。三大地勘局承接项目多以生产业务为主,尚未建立相应技术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机制,也未与相关专业院校建立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合作机制,综合技术能力无法满足当前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需求。

(四)管控机制尚存短板

1.建设工程相关监管缺位。部分建设项目在立项时未按要求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也未同步配套防治措施,可能引发地质灾害。部分工程建设项目未合理设计防治措施,或防治措施未有效落实,导致人为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如2020年,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对已建成的946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地质灾害专业排查,发现45处安置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2.全民防灾能力尚有差距。一是群众对地质灾害认知程度不高。如2017年纳雍"8·28"崩塌灾害发生时,部分周边群众未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甚至有人驱车赶往崩塌区观望和拍照,不幸罹难。二是部分地方防治工作不细不实。部分地方临灾避险预案缺乏针对性,未针对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制定应急措施。

四、系统施策

遵循我省山区地质灾害"本底条件-发展演变-变形加剧-灾害发生"的灾害演化规律,靶向对症,破解难题,坚持"缩小包围圈,扩大参与面",强化灾害"全生命周期"管控,推动X

地质灾害防控体制机制全面升级。

(一)创新模式:全力推行"点面双控",探索风险管控新

机制

一是拓宽风险管控范围。针对我省大量灾害发生在台账外的

问题,转变现行防治管理方式,从以隐患点为主要管理对象,转

变为以隐患点和风险斜坡为对象的"点面双控"风险管理。二是开展风险斜坡调查。以坡度、覆盖层厚度、岩性与岩体组合、斜坡结构以及地下水作用等孕灾因素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把具备成灾条件尚未发生形变的风险斜坡识别和动态调查,作为今后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三是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对风险区采取定期区域面扫管控。依托专业调查缩小监测靶区,安排专职巡查员定期开展巡查。对有形变趋势的风险斜坡纳入隐患台账管理,实施自动化监测。遇到强降雨时,及时向基层管理人员和受威胁群众发送防范工作提示。

(二)攻坚破难: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风险隐患识别

能力

一是整合产学研用优势资源。特邀全国著名高校和企事业单

位的专家参与,充分利用各类科技资源,依托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省第一测绘院和省第三测绘院等技术队伍,开展X山区地质灾害综合遥感技术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探索隐患综合识别技术路径。充分发挥地理信息、遥感等技术优势,在全国率先运用卫星光学遥感、合成孔

径雷达干涉测量、机载激光雷达等前沿技术,开展风险隐患早期

识别。三是建设综合遥感解译平台。利用X山区地质、地貌、人口分布、交通分布、矿产分布和地质灾害等要素,建立自动化、智能化"空天地"一体化综合遥感解译平台,提高隐患早期识别的覆盖面和准确度。

(三)数字引领:借力大数据战略优势,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一是持续推广新技术应用。用好X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建设机遇,不断升级全省防治指挥平台功能,不断推动专业监测设备更新换代,同时开发、推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APP和物联网技术,推动管理方式创新,实现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由传统方式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变。二是不断优化预警算法。利用不断积累的海量监测数据,进一步优化综合预警模型,修正雨量、位移、加速度、倾角等参数,滤除无效数据,提高前端传感器稳定性、监测可靠性和预警准确性。三是自动化监测全覆盖。结合自然资源部普适型监测预警示范要求,分类做好专业监测设计及设备选型,对隐患点全覆盖开展自动化监测,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四是精细化预警。在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评价地质灾害潜势度和风险水平,结合降雨预报研判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发布预警信息。

(四)堵塞漏卮:建立全过程管控,严防工程活动诱发地灾

一是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布局。着眼于"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

性评价,科学布局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避免项目选址进入高风险

区域,推动风险管理重心前移,强化风险源头控制。二是加强建设项目危险性评估管理。结合X山区地形地质实际,编制省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指南,推进工程建设配套防治项目具体化,强化危险性评估报告的适用性和强制性。三是强化重点行业危险性评估管理。由各部门结合行业特点,特别是矿产开采、道路修建、城乡建房等领域,完善建设项目危险性评估对策措施,切实防范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五)根本安全:统筹推进避险搬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

一是全力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给予X避险搬迁特

殊政策支持,将搬迁腾退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纳入城乡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产生的结余指标收益,全额用于支持避险搬迁移民工程。二是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建立地质灾害隐患风险评价体系,开展风险排序,科学认定搬迁区域,精准界定搬迁对象,做到动态管理,对应到户到人。积极开展安置点规划选址、宅基地复垦复绿、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等工作准备。三是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尊重群众意愿,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坚持以城市安置为主,统筹考虑产业园区、旅游服务区安置,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六)激发民智:增强群众内生动力,构建全民防灾新格局

一是坚持群众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按照"灾前参与监

测预防,灾中配合避险撤离,灾后响应重建帮扶"的流程化思路,

以受威胁群众为重点,着力构建目标导向明确、内容通俗易懂、载体丰富多样的地质灾害宣传动员工作体系。二是把握宣传重点内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治规划和年度方案的宣传和解读,推广防治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制度创新、成果运用,重点报道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实现从"要我防"到"我要防"的观念转变。三是创新丰富宣传形式。积极推进"群众报灾",重奖报灾防灾有功人员。强化宣讲互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群众识灾避灾能力。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践与创新研究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被称为"绿色保险""生态保险",是指以从事环境高风险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因其污染环境导致损害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强制性保险。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可将突发、意外的环境污染风险或累积性环境责任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有利于借助保险"大数法则",及时补偿、有效保护受害者权益,分散企业对污染事故的赔付压力,有效实现对环境侵权受害者的社会化救济;并运用保险的市场化手段,通过专业的保险服务,促使投保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事故发生。

一、国内外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发展趋势

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成为通过社会化途径解决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总体来看,国际上施行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呈现以下共同趋势特点。

1.制度建立呈法制化趋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相对完善,有较为完备的法律保障和支撑。美国颁布《资源保护和赔偿法》《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德国颁布《环境责任法》,

在法律法规中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提出明确规定。

2.投保模式呈强制性趋势。投保模式以"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任意责任保险为主、强制责任保险为辅""强制保险与财务保证制度相结合"三种模式最为典型。美国、英国等国家在危险废物等特定行业实行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强制性"已成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领域的主要趋势。

3.承保范围呈扩大趋势。随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践经验的积累、风险评级技术的提高和立法的不断完善,逐步将"累计性、渐进性的环境损害"纳入承保范围,环境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逐渐扩大。

4.承保机构呈联合趋势。由于将"累计性、渐进性的环境损害"纳入承保范围,意大利等国采取多家保险公司联合承保的"共保模式",既有效解决市场容量的问题,又提高了保险公司在面对重大环境风险时的市场竞争力。

5.政府政策支持呈上升趋势。政府采取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保险公司承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激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场活力。美国政府出资成立环境保护保险公司,日本由国家和地方自治体各承担一半环境责任保险经营事务费。

(二)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环境事故的高发期。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导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财

产损失。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全国化工石化项目

环境风险大排查结果显示,我国各大水域的化工石化项目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风险,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明显缺陷。一旦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没有善后处理机制保障,企业应承担的赔偿受害者和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就无法落实,污染受害人不能及时获得补偿,极易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通过立法推动、政策保障等措施,探索启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发展较为滞后,仍然处于试点阶段。

1.萌芽阶段(2007年至201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针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提出了政策概念。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示范工作,初步建立重点行业基于环境风险程度投保企业或设施目录以及污染损害赔偿标准,探索与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相结合的环境管理制度,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和经济补偿功能。

2.改革阶段(2015年至2020年)。2015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首次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推动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

文明试验区(X)实施方案》《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若干意见》,均提出"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要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由商业保险向强制保险转变的思路基本形成。

3.推广阶段(2020年至今)。2020年9月1日颁布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立法层面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实施范围进行强制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在环境高风险领域研究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危险废物相关企业依法依规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并对危险废物行业企业强制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提出了时间表、路线图。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正式进入"强制时代"。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