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研究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34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研究

前言: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投身"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伟大实践,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和李学勇省长工作部署,在分管省长指导下,省国资委近期完成了《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研究》的重点课题调研。

两个多月来,徐郭平主任亲自部署,王正宇副主任牵头,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调研班子,结合工作实际制订调研方案,先后赴广东、海南、上海、浙江、深圳等省市国资委学习取经,到华泰证券总部及控股南方基金、国信集团总部及所属房地产公司龙沐湾项目现场考察,组织金融、外贸、能源、房地产等重点板块11户省属企业重要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座谈交流,对各省辖市国资委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近十年来江苏国有经济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新常态下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围绕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省国有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2004-2005年省市国资委组建到位后,在出资人的有力推动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取得了新成效,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稳增长和调结构互动并进,发展势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成效一: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到2014年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9101亿元(居全国各省区第2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达23087亿元,分别比2005年末增长5.9倍和8.1倍,年均增幅24%和27.9%。

成效二: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逐步加强,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到2014年末,全省79%的国有企业资产集中在社会服务、房地产、交通运输和工业四个行业,资产总额达5.5万亿元,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资产数量逐年下降,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公共服务、金融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资产数量不断上升,初步形成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差别化竞争。

成效三: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经营机制日益完善。2005年初,全省国有企业中约一半为非公司制企业,到2014年末,这一比重降到15%左右,按照《公司法》登记运行的国有企业占绝大多数,省级国有企业全部完成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以规范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成效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监管效能显著增强。到2014年末,省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过省市两级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90%,制订出台了产权管理、业绩考核、收入分配、投资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基本实现国资监管领域全覆盖,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成效五:国有经济重要作用不可替代,服务全局贡献突出。到2014年末,全省就业人口达4760.8万人,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33.1亿元;全省地方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达82万人,全年上交税费总额591.9亿元,以1.7%的就业人员创造了8.2%的财政收入,加上央企子企业在内的各级各类国有企业共创造了全省20%的地区生产总值。

二、全省国有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省国有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问题也普遍存在,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是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总的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问题一:对地方发展国有经济理解有误区,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一是一些舆论片面的、不合时宜地把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简单归结为所有制问题,不负责任地得出"国有企业搞不好"的错误结论。二是对国有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视而不见,把发展国有经济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把发展国有经济看成"与民争利"。三是一些地方对要不要发展国有经济在认识上出现偏差,对搞好国有企业缺乏信心,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没有放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问题二:国有企业资产质量还不够高,盈利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全省国有企业负债总额长期偏高,连续多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到2014年末,负债总额达43521亿元,同比增长28.9%,负债增幅高于资产增幅5.2个百分点,少数企业债务风险较大,一些企业盈利能力不强,个别企业连续多年亏损。

问题三: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还不够合理,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全省国有企业共涉及16个行业,行业分布过于分散,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国有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实力不强,缺少在全国同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对经济发展全局的带动力有限。

问题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还不够深入,公司治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到2014年末,全省国有控股股份公司总数(包括上市公司)占全省国有企业的比重只有4.4%,股份制没有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资产证券化水平与我省国有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以及广东、上海等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问题五: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重经营、轻管理"、内部管理粗放、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机制僵化等现象还具有一定普遍性,人员不能合理流动,职务能上不能下,职工收入与市场化要求差距较大等问题影响了活力发挥。

问题六: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省13个省辖市中,还有2个市国资委没有独立设置,6个市国资委没有设立党委,组织机构不健全,难以全面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三、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是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全成熟的、可资复制的标准模式。关于新常态下,如何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我们从江苏实际出发作了认真思考,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一:在深刻把握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关键时刻还得靠他们,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要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四个力"涵盖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各个方面,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握"四个力"的内涵:增强活力,关键是要从体制机制入手,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整套体制机制;从人才队伍入手,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增强控制力,关键是要使国有经济整体在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起支柱作用,有重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提高单个国有企业自上而下的控制力,加强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战略管理,保障企业稳健发展。增强影响力,关键是要发挥国有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导带动作用,同时在贯彻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率先而为,在体现党委、政府施政意图的领域加大投入,在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就业等社会责任方面积极担当,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积极重大影响。增强抗风险能力,关键是要确保国有经济整体具备抵御经济下行压力、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在各种危机和挑战面前站得稳、顶得住,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举托和保障;确保单个国有企业具备管控投资、市场、财务、贪腐等各类风险的能力,准确发现、及时排除风险隐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建议二:根据实际把握定位,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受所处层级不同、经营内容不一、经济实力迥异等因素影响,国有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别。我省国有企业要最大限度发挥国有企业作用,必须找准功能定位,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把优质资源投向最能体现国有经济优势的领域,走与其他所有制企业错位竞争的发展道路。总体上看,全省国有企业要着力强化基础支撑、公共服务、战略引导三大功能,利用新建或改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契机,推动国有资产进一步向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公共服务、金融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集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支撑保障和引导带动作用。

建议三:推动国有资产功能性重组,培育在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一流企业集团。我省国有企业要通过有针对性的重组整合,加快其做强做优做大的步伐。徐工集团、无锡威孚、苏州金龙、盐城悦达等位于全国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囿于市级层面已经很难以为其配置更多、更优质的资源,应当探索通过资产划拨、股权调整等方式上收省级管理,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以全球化视野,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姿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融入全球产业分工,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大投入,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结合,互相支撑、深度结合、共同升级,构建"国外先进技术+国内产业化能力+国际国内市场"的新型企业合作形式,有效发挥协同效应,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全国性乃至国际化的企业"航空母舰"和产业集群。

建议四: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构建优化调整国资布局结构的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组建若干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这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2014年9号文件部署,要抓紧构建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参照浙江省将原(注册资本1000万元)浙江省综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增资到17亿元)更名为浙江省国有资本经营有限公司的做法,该公司注册资本应当在10亿至20亿元之间,不设行政级别,根据省国资委授权,按照资本保值增值和流动的属性,构建优化调整国资布局结构的长效机制。

建议五:放大一流企业金融资本优势,推动国有企业调整转型。转型工作极具挑战性,在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基础,只靠企业自身积累往往力有不逮。现实中,产融结合是解决资金短缺的一条有效路径,实体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产生协同效应,可以获取更大的资金支持。目前,我省地方金融企业盘子较大、基础较好。华泰证券、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等全国一流的金融、证券、创投机构,以及江苏信托、弘业期货、金融租赁等一批颇具实力的企业,可以把金融资本优势进一步放大,为产业资本提档升级、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设立江苏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基金,主要以增量式改革做大蛋糕,支持企业改革创新、产业升级,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

建议六:以上市为主要实现形式,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鉴于目前中央要求和我省实际,推动企业上市,打造规范透明的公众公司,应当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先选项和主要实现形式。全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要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境内外各类资本市场,抢抓国家扶持新三板的战略机遇,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核心业务上市的道路,更多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建议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增强公司治理有效性。国有企业必须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始终立足我国基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充分考虑在领导人员任免、董事会成员产生等方面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不同,尤其不能离开党的领导空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到处碰壁。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要探索建立务实可行的治理架构,加强党的领导,规范领导体制,理顺领导关系。基于国有企业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应当将企业内部各主体的权责界定为:党委顶层设计、董事会决策、经营层实施执行、纪委和监事会监督、工会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支持,同时建立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这种"五位一体"的治理架构,包含继承和创新,符合我国国情和国有企业实际,体现党的领导和市场经济取向,也与其他组织的政治架构相匹配,应当在全省推行落实。

建议八:以风险管控为重要目标,提升国有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当前,国际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很多。全省国有企业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加快建立完善总法律顾问制度,把总法律顾问制度纳入公司章程,提高总法律顾问和法务人员的专职化比例,提升重大经营决策、重要经济合同和规章制度的"三项法律审核"质量,健全法制工作制度体系,加快法治国企建设,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以资金管理为龙头、以成本控制为重点、以信息化为手段,全面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大风险多发领域的排查力度,加强基础管理和制度执行力建设,提升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管控能力,切实防止因经营理念严重偏差、重大决策严重失误发生风险。

建议九:规范国有投融资平台建设,走实体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城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政府主要通过组建投融资平台进行间接融资,以此来解决庞大的资金缺口。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投融资平台建设,短期看,要合理控制企业的投资节奏和融资规模,建立适当的财政补偿机制;长期看,要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走实体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建立科学高效的盈利模式,取得稳定持续的投资回报,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投融资平台有资产没效益、借新贷还旧贷等突出问题。

建议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打造国有企业人才高地。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深层次看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我省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无论是省级国有企业,还是市县国有企业,对人才竞争都有直接、严峻的感受。总体上看,对竞争类企业,可以采取股权和现金、当期和任期奖励相结合的分配形式;对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可以实施科技成果入股、专利奖励的激励方式;对创投企业,可以允许建立项目团队跟投机制。通过灵活多样的激励制度设计,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建议十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一是精简规范出资人管理事项。要在建章立制上做加法,在审批权力上做减法,抓好产权,下放事权,做好出资人应该做的事,放掉出资人不该做的事,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公司章程和公司治理结构履行出资人职责。二是改进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研究制订企业经营业绩分类考核、领导人员薪酬分类管理等实施办法,积极推进分类监管。三是整合各类监督力量。把产权管理监督、财务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监事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落实监督责任,重视发挥监事会常驻企业的优势,尽可能做到监管企业全覆盖。四是完善县级国资监管体制。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继续探索科学有效的国资监管模式,国有资产总量较大、国有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区,可以参照省市国资委组建方式,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出资人机构,对本级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建议十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的重大特色和独特优势。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好,全省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制度化,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保证党组织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本企业得到贯彻执行。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