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调研报告合集20篇,含党建、经济、农村、民生、生态、改革、社会治理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08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3分钟。

调研报告

目 录

一、经济

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思考...............................3关于疫情形势下经开区电商产业发展的思考.................12

"新基建"助力互联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0

二、农村

关于共同缔造美丽宜居村镇地调研与思考.....................25关于我市粮食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34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调查与思考......40三、民生

关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情况的调查与建议..50关于破解医保机构、公立医院、医药企业"三角债"问题的调研报告......................................................................58关于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调查研究.............................65四、生态

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思考.................73

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的若干思考81

关于打造"山水一体"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87五、改革

关于国企国资改革的实践与探索.....................................93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思考和建议......................100关于全省户籍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113关于健全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市域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建议...............................................126关于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地调研与思考......................131六、党的建设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地调研......................138关于防止利益冲突廉洁行权用权的思考......................149关于一体推进"三不"的思考.......................................156

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思考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和稳定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分别于2017年、2019年就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究、出台政策,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矢志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提供有力支撑。近期,市委政研室围绕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市聚焦转变发展方式,壮大特色产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4.6%,县域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2020年"西部百强"排名中我省有9个县,我市有3县位列其中,且排名逐步靠前。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过努力,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

12.3:67.4:20.3调整为2020年的13.6:60.8:25.6。油煤气资

源综合利用等277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资1172亿

元。17个县级工业园区营业收入逐年攀升,能源本地转化率提升到45%以上。建成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44个,以苹果为主的农业产业"后整理"强力推进,建成智能选果线103条、冷库储量147万吨,苹果产值达到140.3亿元。五大文旅产业竞相发展,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引进新经济企业1076家。

城乡建设稳步提升。构建"一主两副""一城三区"大格

局,新区实现了一座城市的突围,更加宜居、宜业、宜游。老城棚户区改造受到国务院表彰,"城市双修"经验全国推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城市,"革命圣地、历史名城"定位更加凸显。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卫生县城全覆盖。有34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和944个重点村。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新增高速里程293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市1784个行政村实现了沥青硬化通村道路全覆盖。铁路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新机场建成通航,16条航线直达全国25个城市。库容2亿立方米

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用,解决周边县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引水工程向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多吨,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稳步推进。建制村手机信号或网络宽带全覆盖,建成5G基站14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安全饮水全部达标,农村自来水

入户率达97%以上,累计改建卫生厕所23.7万座,农村生活垃

圾处理率达到95.1%。县城基本实现网络供暖天然气全覆盖。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5度以上坡耕地应退尽退,累计实施退耕1077.5万亩,森林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53.07%和81.3%。实施延河综合治理和治沟造地工程,年入黄河泥沙由治理前的2.58亿吨下降到0.31亿吨,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5.2%。打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主要河流劣V类水质全部消除,河流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3%,6个国控断面全部达标,水质改善排名全国前20名。2020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9天,创历史新高,大气污染治理六项指标全部达到二级标准,首次进入国家达标城市行列,空气质量、PM2.5考核均居全省第一,荣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成改革任务854项,18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城市和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程建设项

目"六个一"审批模式入选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0例》。90户国有企业重组为16家集团公司,11家累计收入实现正增长、资产总额增长12.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市县乡村产权交易体系,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颁证工作被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69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成为中国扶贫交流基地之一。村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有168个村。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全覆盖,实现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80所,新增学位9.1万个,全市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和"双高双普"验收,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

17853人,完成省定指标的11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4%以内,低于全省0.66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因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位布局等因素的差异,县(市)区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仍存在各种问题。有的问题县

(市)区可以自身解决,有的需要市级、省级层面统筹协调。总的看,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是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县域经济规模偏小,区域发展不均衡。县域经济总量整体偏小,相对较强的县,2020年GDP仅有241.64亿元,甚至不及发达地区的一个乡镇,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区域发展也不均衡,以强县的经济总量是弱县的7.68倍,靠市级层面统筹难度较大。

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石油工业一枝独大,支撑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油主沉浮""煤唱高调"的产业结构持续20多年。2014年之后,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逐渐疲软,北部油气资源县GDP增速断崖式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国有能源工业企业占垄断地位,地方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分别为32.8%和29%,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7.9%和51.1%、全国的54.5%和60%。新的增长动能成长缓慢,新的增长点难以对冲传统产业增长点收缩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任务十分艰巨。

国土开发利用空间受限,资源环境容量压力较大。我市县

域国土空间的主要特点是:丘陵沟壑多、川原平地少,适宜开发的土地十分有限;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时空分布与发展需求不匹配;能源和矿产资源较丰富,开发利用受限多;生态功能明显增强,但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目前除一部分属于省级重点开发区以外,其余县(市)区属于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生产区,限制或禁止开发,工业化、城镇化的开发水平和承载能力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2030年前达到峰值、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任重道远。

城镇化建设质量不高,"聚""散"功能不足。"十三五"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居住条件、公共

服务、人口聚集等都有大的改善,但无论是县城还是重点镇,

对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先进技术、现代产业等生产要素聚集能力不高,甚至不乏"空心城""空心镇";城镇对周围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分配,辐射农村、带动农业、服务农民的能力不足。总体来看,实现人的城镇化、产业的融合化难度较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三、对策建议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对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新兴动能培育和成长、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共享,夯实国民经济基石,使县域经济更具实力、更有活力。

增加项目投资。投资仍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要注重投资效益,大力增加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政策机遇,综合施策打好政策倾斜、油气煤炭、文旅资源、乡村振兴牌,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安家落

户。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提升全市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占固

定资产投资比重,增强产业投资的直接、关联、溢出效应。降低投资准入门槛,拓宽领域、扩大规模、扩张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商贸物流、城乡设施等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继续加大争资金上项目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用好专项债券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布局和实施交通、水利、能源、民生等公共投资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民生事业。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做长一产、做大二产、做靓三产,不断提升三产占比,激发经济活力。

城乡融合发展。县域联城带乡,是城市和农村的纽带。要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村为依托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合理确定县城规模,既要增强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满足农村人口向县城有序转移的需求,又要划

定城镇增长边界,避免无序扩张,不断提升县城集聚产业和人口的水平,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同时,立足资源禀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既要把小城镇建设得富有特色、充满活力,又要防止千篇一律、昙花一现,充分释放城乡融合发展和内需增长新空间。

做优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依托是产业,产业发展的趋势

是集群。作为县的"肢体"和"细胞",乡村发展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质量,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向400万亩苹

果基地、40万亩设施农业、200万亩干果经济要效益,在稳定

规模、延伸链条、形成集聚效应上下功夫、做文章。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优化产业布局、盘活低效用地、提高产出效应,按照"十四五"规划,打造现代农业、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能源化工、先进制造、文化旅游6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强化全要素保障。建立全要素保障协调机制,加强上下游行业之间、县(市)区之间的协调配合,搞好资金、资源、土地、能源、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组织衔接,以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推进政银企合作,创新金融

服务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强用地保障,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治沟造地等政策,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加强服务保障,全力协调水电气价格下调、减税降费措施,降低企业成本。

释放改革红利。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带动优质资源在县域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采取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等措施,全面优

化营商环境。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方向,自觉加大力度,精准定向招商,让大企、大商、大资的好项目进得来、能落地、见成效,做到招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产业、促进一方经济发展。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通过设立

保税区、出口仓和功能性口岸等措施,提升县域开放型经济承

载能力。

加强组织保障。一切工作最终要靠人来落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还得靠县乡两级干部的真抓实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打造胜任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施精准化、差异化考核,以坚强的组织保障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要以富民强县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扎实践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理念,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奋力书写追赶超越的精彩华章。

关于疫情形势下经开区电商产业发展的思考

突发的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疫情常态化管控措施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催生了新经济、新业态,为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未来产业提供了新契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如电商产业快速"补位",展现出强劲的担当和力量。

一、电商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园区电商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经开区作为农副产品生产企业集中、特色产品众多的国家级经开区,拥有一批优质重点企业,电商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促进食品及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目前,园区电商产业主要发展载体为电商企业加速器(以下简称电商园),电商园由经开区管委会投资建设,市网商协会成立运营管理公司负责园区招商、培训、运营管理等工作。2019年3月份启动装修,6月

28日正式开园,一期办公面积8600平方米,配套仓储10000平方米,后续发展可拓展办公区20000平方米,仓储30000平方米,电商园融合电商仓储中心、电商办公区、摄影视觉中心、

视频直播中心、创客咖啡、路演中心、农副产品展示中心等功

能,初步形成电子商务生态圈。

(二)发展电商产业的优势

1.政策优势。2018年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开放崛起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出要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贸易空间,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备货模式等业务开展。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跨境电商集聚发展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发展,加强支撑孵化体系建设。2019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吸引跨境电商产业集聚,积极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鼓励具备条件的市州、县市区自主发展跨境电商,开展直购进出口、跨境电商B2B等多种业务模式;积极争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逐步扩大到我省综合保税区,开展网购保税进口业务模式。2020年,市商务局与市财政局一起发布

《关于做好2020年度市级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电子商务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优先支持发展电商直播新业态的企业,推荐申报优秀电子商务直播项目,支持2020年新增投资额超过

200万元的电子商务中心建设项目。

2.区位优势。目前市城区及各区县市均有相应的电商产业

园,生活配套具备优势,但仓储不足、物流成本高、场地面积

小、专业功能支撑缺乏。电商企业发展后,无法突破仓储物流瓶颈,实现加速发展。经过相关调研及系统论证,电商企业发展受是否在城市中心区域影响较小,更加注重交通区位及物流仓储配套,经开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六条高速在此交汇,立体交通网络畅通八方、链接九州。园区周边聚集有一批仓储物流企业和区域快递运营中心,均为电商产业链重要配套企业,产业基础较好。尤其是电商物流项目相继落户,逐渐成为电商物流中心。

3.品牌优势。目前,全市各电商园区竞相发展,初步形成了"两核多点"特色新格局,"两核"之首即为经开区电商园。

2019年,电商园被认定为"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2019年底,依托电商园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的国家级园区综合性服务平台电商企业加速器项目通过初审。截至2020年底,电商园入驻各类电商及配套企业38家(跨境电商企业2家),电商创业从业人员350余人,年电商销售农副产品过1000万元企业4家。米业电商运营中心、农仓电商运营中心分别于4月中旬、4月下旬完成装修并入驻运营。目前电商园正在申报"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力争3年内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4.成本优势。园区配套仓储日发快递包裹50000单以上,园区电商企业设立的农副产品分仓日发快递也在50000单以上。

园区目前已与邮政、中通、顺丰、百世汇通、京东、极兔等快

递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园区每发送1单快递包裹,1公斤及以内1.4元,2公斤及以内1.5元,3公斤及以内1.6元,3公斤以上每增加1公斤增加0.8元,因电商企业聚集形成快递聚集效应,每单快递包裹相比周边其他地区,物流成本少1.0元-1.5元,快递物流成本实现西北最低,成为园区核心竞争力。

(三)加速推进电商产业发展的措施

1.突出本地特色。自开园以来,电商园对本地名优特产品如米面油粉、麻花、桃酥等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包装,另有近70种产品列位全网前茅。园区内跨境电商企业体现出口业绩26万美元。为帮助企业渡过疫情冲击难关提信心、保运行、促发展,组织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电商企业对接合作,为电商企业寻找特色产品,为特色产品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园区内已装修视频直播间14间。今年以来,在园区2楼视频直播中心多次借助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

2.突出延链强链。电商企业地聚集效应以及中通、邮政等快递物流有力支撑,经开区电商平台正在崛起,电商产业以电商互联招商,正在带动电商产业链上游生产企业、下游快递物流企业进驻,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如与电商园合作紧密的上游生产端蛋黄酥、酱板鸭生产企业等,正在寻找合适的标准化厂房,拟将生产企业落户我区,通过园区电商企业销售,借助电商园区快递发货,多途径综合降低成本。电商产业的持

续发展给下游的快递行业带来量变,目前已聚集中通、邮政、

韵达、百世、安能、顺丰等快递。同时,快递极兔快递也正在与电商园对接,拟在双11前入驻,后期还将拿地100亩建设西北快递分拨中心。

3.突出综合运用。2019年,园区精准帮扶电商销售柑橘1000万斤、椪柑1500万斤、冰糖橙1000万斤。2020年1月上旬,园区会同市商务局、市扶贫办、市发改委援建精准扶贫,重点实现了在本地建仓,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年年椪柑滞销的问题,帮助实现"互联网+农业"脱贫。

二、本地电商产业发展的问题

1.运营成本较高。本地电商平台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像大型电商平台开展"补贴购物"活动,也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本地平台所销售产品大多为农副产品,货物较重且发货量不大,平台商户较为分散,快递发货成本高,缺乏经开区电商加速器此类电商集聚区的物流成本优势,使得平台利润率偏低,在全省、全国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缺乏网络流量。本地电商平台推广不足,商户、用户局限于部分区县市,没有大型电商平台的生态系统,商品信用评

价体系建立不完善,退换货系统不透明,销售数据难以核实,使得增加新用户难度较大,随着时间推移,老用户不断流失,平台逐渐失去生命力。

3.同质化竞争严重。本地电商平台主要销售各区县农副产

品,比如大米、柑橘、菜籽油、酱板食品等等,经营模式缺乏

创新,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没有建立品牌"护城河",与大型电商平台销售的同类产品相比缺乏价格优势和品牌优势,难以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4.缺乏人才支撑。电商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水平、交通

便利程度直接决定了对人才的吸引力;本地电商平台的运营公司,办公场所大多不在城市核心区,发展业务需要深入乡镇基层,同时盈利能力较差,难以拿出高薪吸引人才。缺乏人才导致其线上平台建设、运营、美工、设计水平较低,难以吸引主流线上消费者,严重阻碍了电商平台的发展。

三、电商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1.打造电商品牌高地。电商园是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电商"产业链的展示窗口,集农副产品"直播电商"运营、产品展示、大数据和电商销售于一体,整合电商、农副产品生产、冷链仓储、快递物流等资源,通过网络大数据实现技术互通、数据联动,形成农副产品电商销售产业链。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5G和扫码支付的技术,推动农副产品溯源技术和"一品一码"的追溯机制,打造农副产品大数据运营展示中心。同时,围绕"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示范引领、园区集聚"的思路,聚集全市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电商企业,着力培育本土电商龙头,充分发挥名优产品品牌效应,打造全省的农副产品电商高地。

2.加强电商人才培育。整合农业、人社、商务、扶贫、职

院等培训资源,建立健全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加强与市内高校、高职院校联合开展电商人才培育合作,邀请电商专家对创业大学生、城乡待业青年、网店经营者、企业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网上操作能力,引导电商企业规范有序发展。同时让电商走进农村、走进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让更多的农副产品进入电商销售,打造电商实训基地。建立人才数据库,为企业和人才搭桥牵线,实现人企匹配;利用人才补贴、购房优惠、子女教育补贴等政策吸引外地跨境电商运营人员回流本地;加强校企合作,从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切实的需求出发,把本地高校学生针对性地培养成为企业切实需要的专业人才。

3.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一方面,扶持培育农副产品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冷链物流企业,完善农副产品电商销售配套。建立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提高农副产品信誉,保障农副产品食品安全,全面促进农副产品电商销售。另一方面,加强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对接上级部门,建自己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集中保税储存和分拣分发跨境电商进出口货物,在保税物流中心内建设海关的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形成以"数字化监管+数字化贸易+数字化服务"为基本特征的高效安全监管体系,实现跨境电商B2C本地直接进出口,堵住跨境电商外贸业绩外流的漏洞。

4.做大做强电商平台。一方面,多渠道与国内知名电商平

台实现对接,争取实现正式合作,为电商企业搭建平台合作的

桥梁。同时,针对在外从事电商产业的企业家开展密集精准招商,组建联合招商团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重点对接知名电商平台、销售农副特色产品电商企业,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另一方面,加强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将经开区的建材商贸城改造成市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利用经开区的交通物流仓储优势,争取实现全市线上销售产品在经开区"集中仓储、集中包装、集中发货",三年内实现电商日均发货量破百万件,极大降低单品发货快递成本,提升我市电商平台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完善电子商务产业园的配套设施,形成完善的"工作、生活、居住、教育、娱乐"的生态环境,营造电商发展的浓厚氛围。

【藏经阁】,更多资料请联系QQ215425891,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

"新基建"助力互联网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赛迪智库发布的《中国"新基建"发展潜力白皮书》看,我州"新基建"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处于全国中下游,发展基础第17位,产业基础27位,承接能力29位,创新能力26位。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看,我们要依托优势,积极布局"新基建"项目,利用好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吸引数据、知识、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聚集,选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5G基建等几个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在大规模释放"数字红利"的过程中,对周边资源形成虹吸效应,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构建共建共投共享体制机制

1、加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保障数据链、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闭合、互联互通与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的产权归属立法,促进数据的确权、流通、交易、保护,破解数据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的难题。

2、建立健全和规范我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完善数据共享平台,升级信息资源库,明确政务数据资源的标准规范,制定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