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关于农民务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2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关于农民务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就业优先战略"的重大部署,按照省委"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工作要求,切实为农民务工就业提供精准、优质、高效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创业,2022年,我带领市局就业指导科、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一支"就业服务队",深入全市经开区、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重点企业、高校、社区、乡镇(街道)、农村、就业特色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就业政策宣讲、实地调查研究、用工需求摸排、结对就业帮扶等系列活动,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组合拳,推动我市农民务工就业工作措施落地见效,以农民高质量务工就业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民务工就业情况

(一)农民务工就业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农民务工就业规模达到83.4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2.7万人的114.81%,其中,省际输出就业8.01万人,省内转移就业32.5万人,在乡创业就业人数42.9万人,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405人,完成目标任务35500人的119.45%。

(二)农民务工就业整体形势

一是由低收入型向高收入型转变,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年技能提升培训和在外务工经验的积累,使得农民外出务工就业规模增大;二是由季节型向常年型转变,务工报酬比起务农收益更为可观,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闲时务工多转变为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三是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通过技能提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砖工、焊工、装修工、家政服务工、厨师等技能型农民工比例大幅度提高,有各种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型农民工越来越多;四是由无序型向有序型转变,随着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政府引导、部门组织、中介参与、职业培训、安全护送、维权服务等一系列劳动保障体制更加完善,全市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打零工也通过建设外出务工市场和零工市场进一步规范。

二、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一)做到"三个加强",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周密安排部署,细化落实举措,统一指挥调度,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分别成立了农民务工就业工作专班,市局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严格执行"双周调度"和"月通报"制度。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人民日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报》、《山西日报》、《xx日报》、山西新闻联播、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以及人民网、xx人社公众号、抖音、直播带岗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政策宣传,刊登、发布支持复工复产和农民工返岗就业的经验做法,提高社会知晓率。三是加强就业服务。依托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4支"就业服务队"300余名"就业服务专员"、152个乡镇(街道)就业服务站456名工作人员、82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就业服务站200余名工作人员、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力量,摸清辖区内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意愿和务工就业情况,建立务工就业数据库,提供"131"服务。

(二)打通"三个渠道",有效促进工作。一是打通省外输出就业渠道。拓宽省外和省际劳务输出途径,与辽宁大连、山东青岛、xx平湖、新疆克拉玛依等地人社部门以及人力资源机构开展劳务交流合作,设立知行教育大连就业服务工作站、山西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太原就业服务站,搭建两地企业招工和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发挥"xx山护工"等知名劳务品牌效应扩大有组织转移就业,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共培训45期xx山护工86304人,实现就业46699人;"十三五"期间贫困人口参训26153人,实现就业13158人。二是打通省内转移就业渠道。稳定扩大省域内就业岗位,支持农民工通过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落实好市场主体吸纳就业阶梯性补助、人力资源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实施稳岗援企助力市场主体倍增。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实现稳岗返还涉及932户,惠及135050人,返还金额为6068.98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839户,惠及59763人,补助金额为2988.15万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480户,惠及1387人,补助金额为208.05万元。三是打通在乡创业就业渠道。把建设零工市场作为稳就业的重要举措,大力探索推进高标准零工市场建设,2022年建成1个市区零工市场城中驿站,彻底改变了过去"民工站马路"的传统招工模式;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全市建成6个公益性零工市场,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灵活就业群体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搭建对接交流平台,并着力打造成为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就业服务平台。

(三)强化"三个一批",精准帮扶就业。一是市场配置一批。畅通岗位供需对接渠道,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省内省外招聘一体推进,2022年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惠民生促就业系列活动、"云招聘"直播带岗等活动226场,其中线下招聘会113场,线上招聘会106场,直播带岗7次,5000余个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3.5万个,求职人数达62556人,浏览访问量累计11.68万人次;开展两次职业指导、两次政策宣讲直播,吸引了近3.5万余人次观看,点赞次数超过8.9万。二是组织转移一批。做好人岗对接和用工服务,对务工地相对集中农民工制定了"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计划,确保农民工"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截至目前,"点对点"输送34车次1018人,保障了农民工成规模、成批次安全有序务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忠代表市委、市政府欢送我市113名xx山护工赴北京、青岛返岗就业。三是就近安置一批。打造特色就业小镇和领军劳务品牌,拓宽就业渠道,推动以产业发展拉动就业、以投资项目带动就业、以创新创业促进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了6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省级劳务品牌、5个市级劳务品牌、15个县级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打造了临县青塘小镇、中阳木耳、岚县沙棘等8个就业特色小镇,每个小镇直接带动就业500人以上,促进了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四)开展"三个行动",保障务工就业。一是开展推动提质增效行动。持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普惠制培训和订单式、项目制培训,引导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培训,推动标准化培训、规模化输出,不断提高劳动者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能力。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完成培训40673人,完成率116.21%;新增技能人才49461人,完成率235.53%;新增高技能人才1875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87.51%;成功举办了参赛人数1026人、参赛项目40个的第三届xx职业技能大赛。二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人力资源劳务派遣机构开展了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监察执法,全市保障职工休假方面共检查企业62户,涉及劳动者12825人,对违反工时制度等规章制度的5户企业下达整改文书,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方面检查企业31户,涉及劳动者1136人,发现违反相关劳动法律法规6件,责令改正和仲裁解决6件。三是开展联动执法行动。建立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和联合惩戒机制,下发了《xx市2022年度劳动保障监察全覆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建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社部门、公安部门、信访部门根治欠薪工作联动机制的通知》,提升了根治欠薪行政司法联动效能,有效解决移送难、执行难的问题。

三、农民务工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调研中也看到我市农民务工就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方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强力推进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对创业者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包括返乡农民工在内的农村劳动力与过去相比,虽然在素质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但就创业就业技能而言,离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方面。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服务农民务工就业的能力和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政策宣传、摸排统计、就业指导、"131"服务等方面的范围不够广、力度不够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三)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方面。外出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存在动力不足、就业后易返岗失业等问题,省外劳务服务工作站利用率不高,当前9个山西省外出务工工作站、37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就业服务站、"X山护工"6个服务部、17个服务站的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

四、推动农民务工就业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做好农民务工就业工作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农民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具体实践。下一步,全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推进"10+N"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聚焦农民工和困难人员两类群体,完善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两个体系,搭建求职招聘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精准开展零工市场和劳务协作两项对接,依托全市就业特色小镇、特色劳务品牌、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入乡创业园、零工市场、帮扶车间等平台,为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提供多样化、多门类的就地就近就业选择,开展更有效率、更稳定的就业帮扶,高质高效推动农民务工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支持农民实现高质量务工就业。动员政府、企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等各类力量,努力做到"五个持续"。一是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订单定向式、项目制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的成功率;二是持续不间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深化"点对点"包车、包列、包机等运输措施;三是持续稳定省内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依托开发就业岗位和鼓励灵活就业"两个抓手",夯实创业带动和项目吸纳"两个基础",政府在项目土地使用、人员招用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搭建高效、便捷的创业服务平台,做好农民创业活动的"加速器";四是持续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用工集中地区的劳务协作,加强本地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引导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五是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抓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和托底保障工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