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3年调研报告-15篇(第8/2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65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6分钟。

(三)搭建非遗项目传承传播平台。一是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培训工作。举办"冰天雪地 美好生活"中俄鄂伦春民族文化培训班、定期开展国家级名录《鄂伦春族摩苏昆》说唱艺术、《鄂伦春袍皮制作技艺》培训班,先后在XX区、逊克县、加格达奇地区举办"摩苏昆"说唱艺术培训班23期,培训学员达1800人次。二是非遗项目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国家级传承人孟淑珍创作原生态音乐剧《艾么汗乌娜吉的亲事》,在XX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少数民族歌舞大赛决赛中,节选的三个节目分获两银一铜的好成绩。省级非遗产保护项目《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鄂伦春桦树皮制作技艺》《北安乌鱼绣》等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出系列产品,在文化产业博览会、展销会,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传承人何士环参与创作《音姜萨满》《尼山萨满传》(上下册)《我是满族人》等文学作品,参与《八步谣》《摇篮曲》等歌曲的录制和素材提供。20XX年与富育光共同参与《天地长白》之《满族说部金子一样的嘴》录制,20XX年参与央视纪录片《回家过年》录制;传承人马凤琴为XX市第二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提供麻编创意作品。三是加大非遗保护项目的推广宣传。持续举办上元节、古伦木沓节、库木勒节、满族"莫勒真"大会等传统节庆活动,通过技艺展示、特色展演等形式,不断提升传承人的创新思维和技艺水平;纪实拍摄少数民族"忙年""赶年""过年""拜年"场景,展示特色民俗文化;打造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非遗品牌,持续举办瑷珲"上元节"、达斡尔族库木勒节、青龙节、满族颁金节、俄罗斯族巴斯克节、朝鲜族初伏节等具有XX特色的非遗活动品牌;组织开展"多彩非遗进校园"活动--满族剪纸、鄂伦春桦树皮手工艺品制作、赫哲族鱼皮画制作等,加大少数民族技艺传承和普及;疫情期间,开展"文化遗产日"线上宣传,通过网络、微信平台、抖音、快手等传播方式,推出XX市非遗名录宣传短片20多期。组织桦树皮手工制作技艺、鱼皮镶嵌画、满族布贴画等非遗传承人进景区,吸引众多游客观赏体验。

二、存在问题

(一)民族文化传承后续乏人。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缺乏足够的民族文化自信,不少民族传统技艺、传统礼仪、民间习俗等日渐淡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被削弱,少数民族非遗技艺"人亡艺歇、人亡技绝",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队伍不断萎缩。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以前是大多数鄂伦春妇女均会制作,目前会狍皮制作技艺的人为数不多;国家级非遗项目"古伦木沓"祭祀仪式能够主持仪式的民间艺人屈指可数,且均60岁以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狩猎文化传承人更少,仅剩1人;区级非物质文化鄂伦春舞蹈、达幹尔民歌,真正懂得的人极少。

(二)民族文化传承受到局限。一是缺乏经费、机制、法治的保障,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需要。二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化"水平不高,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城市开发、乡村建设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关系,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和宣传推广效果不明显,整体推进和保护力度不平衡。三是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对本民族文化了解不全。比如达幹尔民歌、满族民歌传承人并没有掌握原生态唱法与用词。鄂伦春舞蹈传承人没有人会跳完整的原生态仪式舞、娱乐舞、宗教舞。四是少数民族孩子接触少数民族文化的机会很少。以前田间地头听少数民族民歌,男子会骑马打猎,少女会鄂伦春、满族刺绣,民族歌舞。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现代文明无死角的覆盖下,生活习惯的改变,少数民族孩子已经很难接触少数民族文化了,会说民族语言的孩子很少,会写民族文字的几乎没有。

三、下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建立传承保护措施。结合民族团结示范市建设,推行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培育一个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人文环境。一是资助传承人设立创作场所。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生产、授徒传艺等活动创造必要的展示和传习场所,鼓励、帮助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个人工作室,培养后备传承人;二是建立传承人经济资助制度。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每年按一定比例增加经费投入,将市级及以下非遗项目保护经费列入财政经费预算,让传承人更好的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对高龄和无固定经济来源的传承人,对其生存、生活提供保障,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资助其主动开展授徒、传艺、交流和传统节日表演活动,搜集整理、出版有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资料,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保持原有真实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发展、打造独具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精品;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传承工作做得较好的传承人启用褒奖机制,多给予他们参加国家、省、市展演、展览、展销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对所属项目进行探索性的拓展和创新。市级、县级民族文化传承人应参照国家级、省级民族文化传承人津贴发放标准,适当发放津贴,并纳入财政预算;四是推行量化考核,打破"终身制"。"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是非遗法规定的传承人的首要义务。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对各级传承人进行业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调整和撤销,打破传承人"终身制";五是对传承人实行动态和静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动态保护,即与媒体、教育、产业、学术相结合,建立民族文化专业组织及进行保护之乡、传承基地的命名,举办文化周、博览会等。静态保护则是以传承人为主体,将其传承的技艺、艺术门类、口述知识等用数字、文本、实物、声音、图像加以记录与收藏,使其形态定格,在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库、博物馆中永久性保存;六是加强群体性传承人的认定。对节日、习俗等集体性传承项目,以认定集体性传承人为主,传统文化传承世家、剧团、灯会组织、民间歌舞团体等都可以被认定为群体性传承人。对于节日、祭祀等民俗类项目,可以对其样态进行切分,找出主干的文化环节,然后确定其中具有组织能力和推动力量的几个关键人物作为群体传承人。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