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范文-34篇(第77/81页)
这几年,我们在促进农民致富的问题上,大力整合各方面的涉农资金,围绕"蔬果畜药茶"大做文章,建成了近百万亩的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十堰农产品加工园为龙头的农产品深加工业,促进农民人均因此增收1500元以上。下一步,要结合各乡镇各村实际情况,围绕县定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组
织动员群众投身产业建设,使全县现代农业的规模更大、档次更高、链条更长、效益更好。照这样的路发展,我相信,郧县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呈现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喜人图景。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调研报告
时任贵州省委政研室主任 李裴
(2016年9月8日)
到2015年,全省累计已实施搬迁62万人,"十三五"时期将再搬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万人。尽管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旧房拆除、就业机会、持续保障、精准搬迁、有效监管和宣传动员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创新思路、苦干实干,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一、综合施策:全力推进扶贫搬迁
(一)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搬得出"
1.统筹制定各项措施。按照"省负总责、市州统筹、县为主体"的要求, 建立领导推动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和监管考核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和指挥部,
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1+6"政策措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政府年度重点督查内容,按月调度、按季度考核,实行通报和末位约谈制。
2.统筹推进各类规划。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
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规划相衔接,尤其避免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隐患点选址,防止"一搬再搬"。推进搬迁与发展"三个同步":一是审批农户搬迁申请与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同步,二是编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和编制搬迁群众旧宅基地复垦项目计划书同步,三是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与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同步。
3.统筹整合各方力量。一是整合企业帮扶力量。恒大集团在大方县规划建
设50个带产业依托的新农村,易地搬迁2万名贫困群众。首批10个新农村和1处民族风情小镇--奢香古镇已全面开工建设,带动更多企业结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二是整合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力量。主动对接帮扶我省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8个城市,争取他们积极参与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实施一批产业扶贫项目。三是整合同步小康驻村力量。精准配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选派优秀人才到易地扶贫搬迁村担任"第一书记",易地扶贫搬迁成为锻炼培养干部的主战场。
(二)消除农民顾虑,确保"稳得住"
1.以就业解决长远生计。一是产业带动促增收。依托种养业、加工业、旅游业、流通业、劳务经济和农村电子商务,帮助搬迁户实现增收致富。沿河县
中界镇易地扶贫搬迁点规划实施了空心李、铁皮石斛、荷花莲藕等产业,打造地方土特产小作坊街,搬迁群众通过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餐饮、运输等一、二、三产业增加收入。二是创业就业促增收。贞丰县开展创业培训1445人,落实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的给予2年最高贷款10万元的贴息政策和"3个15万元"支持。惠水县探索"迁企融合"模式,开展"百企联百村、万人帮万户"工程,在经济开发区中航永红、长田家具园等企业筛选出就业岗位1万个,户均收入可达到每年2.4万元以上。三是公益岗位促增收。六盘水市将30%以上的保洁、治安、护林、接待、导游、售货、驾驶、服务、管理、餐饮等"十大就业渠道"的公益性岗位用于搬迁户。四是乡村旅游促增收。黔西南州抓住"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契机,依托投资15个亿元的"布依天堂" 旅游产品建设移民安置点,让8个乡镇32个村寨的移民580户2146人分享"大旅游"红利。
2.以就学增强搬迁动力。加强双向摸底调查,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
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宣传各种教育资助政策,简化办理入学学籍手续, 同步配套学校建设。让搬迁群众子女就近择优入学。兴仁县通过摸底调查,县城2所幼儿园,3所小学,3所中学共8所学校(园)可为搬迁户子女提供就学保障, 充分满足附近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就学需求。榕江县摆王、摆拉2所小学搬迁前长期缺乏教师,多年来靠志愿者进村支教充实师资。搬迁后,现在2个村的子女全部在县城接受教育,7-15周岁人口入学率达到99.7%,教学质量比以前大大提高。
3.以就医推进健康关怀。一是加强医疗机构建设,解决在哪里看病的问题。
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程,规范设置药房、儿童预防接种室、诊疗室、基本公共卫生区等功能。二是加强健康信息建设,解决怎么看病的问题。围绕"智慧健康",加快"互联网+健康"信息化建设,建成县级医疗机构远程诊疗系统平台,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系统建设,让移民享受到健康信息化成果。三是加强医疗队伍建设,解决谁来看病的问题。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医疗机构工作,组织专家重点针对疑难杂症开展义诊、巡诊服务。
4.以保障消除搬迁顾虑。一是保留住农民身份。榕江县采取保留农民身份
及农村产权(包括山林田土等)不变,配套住房、教育、就医、就业、社保五项保障措施的"2+5"模式,解除搬迁的顾虑。二是转变为城镇居民。贵安新区把易地扶贫搬迁的75户269人分别整合到北斗湾小镇生态移民安置区和甘河棚户区改造安置区,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使搬迁对象迅速从农民变成城镇居民。三是衔接好社会保障。搬迁群众与安置地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政策。铜仁市的鳏寡孤独残等特困户由民政供养服务机构优先安置,其余的再由政府根据家庭实际人口统一提供相应的安置房,免费居住,产权归政府所有。
5.以关怀化解群众乡愁。一是用党的凝聚力化解乡愁。铜仁市将党的基层
组织覆盖到移民安置点,带领移民社区、专业合作社等自治组织共建共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二是重构熟人社会化解乡愁。尽量把原住地的邻居、熟人集中安置在一起。榕江县等地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采取一个区域一个乡、一栋楼房一个村、一个单元一个村民小组、一层楼房一个家庭的方式实行"亲情" 安置。三是用故土影像化解乡愁。遵义市、毕节市等地将搬迁对象原居住房屋的照片进行装裱挂在新居客厅墙上,黔西南州在所有搬迁安置点都配套建设了乡愁馆。这些做法不仅给搬迁户留下过去生活的记忆,还让搬迁户对比今昔生活的巨大变化。
(三)盘活城乡资源,确保"能致富"
1.探索资金使用机制。一是整合使用各类资金。各地均成立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接各类资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让"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