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范文-34篇(第76/81页)
触动之四,农村遍地都是金,就看用心不用心
这几年,受打工潮的影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尽管收入也算可观,但毕竟外出存在着许多工作和生活的不便,算算收入支出,也常常是"河里捞块板、屋里丢扇门"。
而且劳动力的缺失,也成了农村很多建设无法进行、农村面貌难以得到较 快改变的一大原因。通过调研,我发现,外出打工是一种从众心理。扎根家乡, 立足本地资源,同样能够发家致富。
大柳树村张博士,自筹资金在全村建了第一栋"150"模式标准化郧阳黑猪养殖场,年出栏250头,可获纯利12.5万元;村民刘胜军,在家种了20多亩玉米, 酿造本地小窖酒,一公斤按最低24元算,近2000公斤酒可以卖到四五万元,这 还不包括用剩下的酒糟喂养4头猪1万多元的收入;
比刘胜军规模更大的是白泉村村民宋进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小窖酒加工销售,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小窖酒、玉米糁、干野菜等农特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销大户,年营业额在二三百万元。
更为可贵的是,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对邻居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宋进
斌目前所招收的10名工人,全部是残疾人、妇女、老年人,这些人在外面打工要么没人要,要么工价很低,而在宋进斌的厂子里,平均每个人一年可有3万元收入,基本上和青年人在外打工的收入一样。
张博士的养猪场,也是按照自己先行先试、然后带领村民进行规模养殖、最后形成统一品牌的路子发展,目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错。
三、行动,缘于一肩使命!
行动之一,建一本账
通过蹲点调研,我深切感受到,凡事要做到胸中有数,不能坐而论道。 为掌握大柳树村的情况,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设置栏目包括对每户家庭
的人员构成、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从业情况、联系方式、家庭收入支出情况、承包土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享受国家惠农政策情况、家庭财产、存在的困难、主要诉求、将来打算以及对干部的意见建议等二十多项。
尽管登记时工作量比较大,但经过几天的逐户走访登记,我发现一册在手, 村里的情况了然于胸,再稍加整理,主要矛盾、问题的脉络已非常清楚。我要 把这种做法在全县推广,利用一个月时间,把全县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摸清楚, 并以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建成台账。定思路、做决策,以此为参考,我想我们 的决策一定会站到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行动之二,发一张卡
为了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我在大柳树村蹲点时,给每家农户制发 了一张党群连心卡,上面写明,发卡是为了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扎根基层连民 心、建强堡垒聚民心、回应诉求顺民心、铭记宗旨暖民心、同步小康固民心"。
在卡上,我们将包村乡镇干部、村干部的职务、联系方式,以及财政所、派出所、卫生院、中心学校、供电所等基层服务单位的电话全部录入,并明确规定,电话号码不得随意更换,个人电话必须24小时畅通。如果有人员调动、单位变迁等特殊情况,必须在一个星期内进行变更告知。
刚发下去,就得到了群众的正面回应,说过去找村里乡里办点事,山高路远,找人不方便,跑了不少冤枉路,现在有这张卡方便多了,按卡上的电话打过去,人在就去,人不在就不去,省了不少事。
制一张卡,花费二三毛钱,却把干部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此之前, 我县不少乡镇也在这方面做了尝试。我要把这张卡普及到全县每家每户,通过 小小连心卡、联系你我他。
行动之三,结一门亲
大柳树村共有23名残疾人、484名贫困人口;从全县初步统计的情况看,我县还有痴呆傻残人口5万多人,贫困人口将近20万,贫困面相当大。解决这一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除了必要的政策兜底外,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帮扶。
我们全县有一万多名干部职工,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的思路,以领导干部包2至3户、一般干部职工包1户的标准,现在已经对口将贫困户帮扶任务分配给了每一名干部职工,并且一定7年不变,直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
从掌握的情况看,很多单位已经组织干部职工去对了门户、认了穷亲,还有的同志甚至双休日干脆带着家人到穷亲家里过,社会反响很好。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督促大家,结合各家各户实际,帮群众迅速拿出有效管用的脱贫致富办法,加快实施。
行动之四,解一些难
在大柳树村蹲点,群众反映生产生活中的难处不尽相同,但多数人反映、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路和水。
路,该村虽说公路通到了村部,但只是通到了行政村,很多自然村落依然 是泥巴路。路不通,盖房子拉料"豆腐盘成肉价钱",发展产业东西又不好卖, 勉勉强强是"赔本赚吆喝"。
水,全村人原来吃水都是吃井水、泉水、河水,只是前几年村里一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家钻了水井、建了水塔,辐射了村部附近607人,还有一半人吃水状况依旧,遇到天旱,人畜饮水非常困难。
即使吃上水的户,铺设管道每户得投入500元,吃水每月缴12元钱包底费用、多了再缴,这对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大柳树村蹲点后,我又到大柳乡其它村走访,情况一样,还是路、水两大诉求;再到全县其它乡镇走访,还是路路路、水水水。路、水之所以成为老大难,是因为投资较大,每年上级部门的建设指标有限,县里财政也只能每年安排一部分。
毛主席讲,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水是生命之源,路是致富之基,路和水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按照从群众最关注事情改起的思路,县委、县政府很快形成了决议,今年4
月底以前,由县交通运输局、水电局、各乡镇共同把每个村的路、水情况摸清楚,拿出详细的工作方案,整合相关资金,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实施,力争在5年之内将全县路、水问题全部解决。
行动之五,找一条路
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雪中送炭"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帮群众找到一条可持续管长久的发家致富之路,让群众"自己身上长肉"。
大柳树村山场面积达30790亩,每户平均下来有百把亩,山上植被茂密,盛产各种药材。山下土地多且肥沃,而且因为是高山气候,种植出来的玉米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畅销省内外。
我当时给村民们建议,只要紧扣住"种养采"三字,就一定能快速富起来。种,就是在地里大面积种植良种玉米;
养,就是利用山场优势大规模养殖黄牛、山羊和郧阳黑猪;
采,就是平时多上山采药卖。算盘珠扒扒账面清,煤油灯挑挑眼前明。 心里一合计,很多群众都觉得有道理,有两户正准备外出打工的一听不出
去了,立刻开始着手买猪、牛养殖。
推而广之,郧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是山区县、农业大县, 要想让发展和环保双赢,就必须坚持生态立县,高举绿色大旗,发展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