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调研报告-34篇(第47/93页)
留才政策与措施落实不到位
一是提升乡村人才待遇。乡镇编制内的人员收入低,而县城房价普遍在每平方米3000~4000元,成家立业、孝敬长辈、照顾孩子就更加艰苦。在偏僻地区工作的人才生活、交通成本较高且课余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减少,生活相对单调。人才处于"职业倦怠"现象尤为严重。二是政府对人才资金投入不足。城镇依靠财政拨款,村级财政靠转移支付,对人才投入偏低,许多工作都靠找关系、拉亲情。把村内贤能人、在外的事业有成人士和离退休老干部、老共产党员等选聘为"名誉村长",参与乡村治理工作,这些人不求回报,只是靠感情、靠情怀。三是人才容量偏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土地资源的利用降低, 加之政府热衷扶持"高大上"新兴产业,乡村创业被冷落,造成乡村创业困难、创业人才留不住。
3. 康平县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
选优建强乡村干部队伍
一是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贯彻"从一线选拔"的用人理念,主要考虑长期在乡镇服务、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工作经验丰富且被群众广泛认同的乡镇工作人员搭建领导班子。坚持按照农村人才专项编制合理补充人员,在全市、县、区、乡镇范围内对农村人才编制实行动态控制管理。在招录新人时, 优化考虑管理型与技术型并重综合型人才,偏远地区要达到人才准入门槛。二是加强乡镇干部班子建设,选好工作牵头人。通过内派、外引、内育等方式, 着力于从乡村致富带头人、在外务工经商人士、退伍军人和乡贤等人群中选择优秀的乡镇管理干部。扩宽乡镇干部人才遴选渠道,着力在致富能手、村民组长、新型农业生产负责人群众中遴选农村后备干部。三是做好乡村后备干部培育工作,增强干部服务群众意识,精选第一书记,把精兵强将挑选出去、派下去,努力打造一批经得起考验、百姓信得过的农村干部队伍。
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
一是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重点培育发展三产,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模式,促使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构建集自然、风情、历史、人文于一体的"可游、可养、可居、
可业"的乡村景观综合体、多彩田园综合体,形成"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康养+互联网"的乡村新业态,让百姓在乡村体验农事耕作乐趣。利用"互联网+ 乡村"模式,借助"互联网+"将乡村农产品进行加工改造,实现"线上+线下" 新零售商业模式,有效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渠道。二是大力推进"头雁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信商回归计划,组建乡土人才信息库,利用"项目+亲情+政策"带动信商返乡创业,并主动吸纳在外就业的大学生、外出人才、离退休干部和农村技师等回乡村发展。推行乡贤治理项目,将乡贤能人、在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和离退休老干部、老共产党员选聘为乡贤委员会成员,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解决不了的"难"事和公益建设中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困"事, 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服务政策
一是加大人才乡村服务动力。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对农业技术人才实施合同制管理,根据承担任务的具体情况和后期评考核效果进行专项补贴,鼓励农业技术人才面向农村合作社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并收取适当的费用。制定农业技术人才服务乡村目标责任制,要求其每年必须达到一定次数和效果, 对于业绩突出农业技术人才予以表扬,对完不成目标的工作人员予以惩罚。二是职称评定政策倾向基层。对农村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考核放宽结构比例和岗位限制,放宽对论文、论著、成果考核,坚持评聘分离,确保职称可持续激励。针对偏远具备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开展遴选,给予更多农村人才参与职称评定机会。建立健全农村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定期为农村人才提供教学实训机会,通过专项短训、学术交流、派出进修等形式,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困难,让其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三是完善农业技术人才兼职挂职政策,鼓励专家教授、企业家、技术人员等到农村进行精准服务。鼓励"三支一扶"、三区人才,农技推广人才、科技特派员下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技能型人才向农村、向艰苦地区流动。四是解决乡村人才的实际困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乡村人才就医、教育、卫生生存环境,修建乡村人才周转房,加大乡村人才生活补贴,帮助乡村人才减少日常生活、工作成本等。五是提高乡村人才评优指标分配比例,扩大乡村人才评优的机会。通过评选乡村拔尖人才、农业专业技术带头人等特殊人才方式,鼓励乡村人才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优化引才留才生存环境
一是完善乡村引才政策。建立乡村人才引进专项编制管理办法,吸纳急需紧缺乡村人才。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施行统一考试录用方式,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打造多样化乡村人才引进吸纳途径,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才可以考虑户籍、年龄、性别和学历等方面的限制,逐步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对乡镇医院、学校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进行备案制管理,并建立乡村人才专业技术岗位购买制度,通过政府购岗方式选聘真正懂乡村的专业人才加入现代新农村建设,弥补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短板问题。二是进一步优化留才政策。完善乡村人才培育与扶持政策措施,通过创业激励、创业场租自主等措施,为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初创期、成长阶段予以扶持,同时对回乡创业就业予以信贷保障和减息补贴,对回乡从事现代农业就业或林下经济创业的人才,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助津贴。加强对优秀乡村人才的考核与奖励,重点宣传和推广回乡创业就业的典型事迹,为乡村人才成长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4. 结束语
当前,农村人才短缺,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将人才振兴工作置于乡村振兴的首位,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 为加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涉及生产、教育、文化、生态、组织全面的振兴,而如何吸纳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就必须坚持内外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对内要深挖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培养本土人才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火车头",充分发挥村干部"领头雁"作用,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外要不拘一格、开门引才, 通过扩宽人才引育途径,让人才源源流入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探索线上引才途径,加强对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兴行业人才的吸纳, 形成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不同类型人才集聚乡村,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框架。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现有各类人才培育,实施人才精细化培训,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激发"存量"人才潜能。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政府必须提供促进各类乡村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环境,努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下一篇:2023年调研报告-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