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全年汇编192篇(第38/42页)
"蓝色循环"模式的成功探索,从内在逻辑看,得益于前沿技术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结出的硕果;从外部环境看,则得益于绿色底色的厚植,是新发展理念的产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塑料污染治理为例,近年来先后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在生产、消费、流通和处置等各环节推行全链条治理,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目前,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量居世界第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的绿色行动,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变革,需要我们打破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从现实情况看,我们还面临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艰巨任务,以及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重大挑战。开拓创新,久久为功,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才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和期待也在不断提升。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们定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秀丽的大美中国。
用心用力做好"数字帮扶"(人民时评)
不断提升数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包容性,才能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
北京市的一些景点上线手语导览服务,助力听障人士更好游览观光;上海市启动信息系统改造,让生僻字可被识别;江苏省连续3年将"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专项普及培训工程"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帮助老年人点亮幸福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中国建设持续推进,许多地方致力于拓展数字化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提升数字服务质量,让数字红利惠及更多人。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和数字应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也有部分人遭遇了困扰。比如,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人,在办理在线事务时容易碰到不便录入信息系统的问题。不熟悉电子产品的老年人、无法顺畅使用大众软件的残障人士、数字技能欠缺的偏远地区人群等,时常面临"数字焦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弥合数字鸿沟,补齐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信息弱势群体数字技能。"补齐信息普惠短板,帮助相应群体更好融入信息社会、畅享数字生活,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数字中国,要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不断提升数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包容性,才能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从接入来看,数字乡村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智能技术培训走进乡村社区,各种智能终端陆续涌现......数字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从使用来看,近年印发的《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指导众多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助推自动读屏、一键叫车、"关怀模式"等新功能在适老助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数字资源下沉基层,"数字帮扶"持续扩面,正绘就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应当认识到,"数字帮扶"不能按一个模式"齐步走"。比如,高龄老人的需求侧重居家数字服务,残障人士则更需要带有身体辅助功能的产品。开展"数字帮扶",必须精准把握各群体在不同场景下的真实诉求,提供多元多样的优质服务。在倡导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化应用的同时,也应适当保留"非数字化"的替代选项。提高数字生活的包容度,有助于让人们融入数字时代的步履更加从容。
在一定意义上,"数字帮扶"也意味着一种"赋能"。加大数字技能帮扶力度,将为特定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多可能性。比如,有的平台推出"扫码播报订单信息",帮助视障咖啡师"无障碍"接单;有的平台推出智能语音系统,辅助听障、语障外卖员与消费者沟通。实践也表明,更大范围的数据互联、信息互通,有利于提升治理效能与公共服务水平。
"数字帮扶"是一项系统工程,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凝心聚力、携手联动,在弥合数字鸿沟、降低数字门槛、保障用网安全等方面谋实招、求实效,就能打造更加包容、更有温度的数字环境,造福更多人。
与时俱进筑牢消费者权益"防火墙"(人民时评)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维护好消费者权益,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重要一环
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根据事件涉及人群、波及范围、安全危害三个维度,发布了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报告,引起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有关部门、消协组织采取畅通投诉渠道、倡导经营者压实主体责任、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与能力等举措,不断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消费者满意度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有近七成受访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表示放心。但也要看到,当前市场上仍存在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既包括医美机构误导消费、不规范标价等老问题,也有直播售假、网游虚拟财产侵权等新问题。这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领域,一个消费侵权案例的发生,可能影响许多人的消费意愿。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维护好消费者权益,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重要一环。《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着眼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新老问题,提出"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假冒伪劣产品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等具体举措,为进一步做好消费者权益保障明确了方向。
营造安全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需要加强全链条监管。一方面,要加强事前监管,对产品、服务质量和广告宣传等问题常抓不懈,压缩实施侵权行为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监督,畅通维权渠道。《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持续优化完善全国12315平台,充分发挥地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用,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多措并举降低消费者维权的门槛,在更大范围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开试点工作,强化信用约束机制,形成遏制侵权行为的合力,才能持续改善消费环境。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屡禁不止的老问题,要执法从严,形成震慑。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对食品安全、预付式消费、直播电商、快递服务等领域提出16条举措,进一步明晰权责归属,为消费者维权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对新问题,要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及时创新监管方式。修订后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对"盲盒"经济、大数据杀熟、互联网广告竞价排名等作出明确规范,积极回应消费者期待,这是有益的探索。与时俱进构筑强而有效的监管堤坝,为消费者权益筑牢"防火墙",才能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让其愿消费、敢消费。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漠视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最终会得不偿失。随着监管不断加强、消费者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不断提高,种种"消费陷阱"最终也会让侵权者自身陷入困境。期待广大经营者自觉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抵制各类不良营销方式,将质量放在第一位,更好满足消费者高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释放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作出有益贡献。
在博物馆邂逅优质文化资源(人民时评)
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
首次24小时"不熄灯",让观众领略"博物馆奇妙夜";临时扩大行李寄存处,为外地观众提供方便;与上海大剧院联动,推出观展专场活动......国际博物馆日之际,上海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嘉年华活动,吸引了许多观众前往看展。这是"博物馆热"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博物馆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个具体案例。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解码文明。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展现灿烂文明的历史博物馆、讲述红色故事的革命纪念馆、展示特色文化的民俗博物馆......近年来,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文化选择,为美好生活提供着丰厚文化给养。
从线下展览到网上展厅,从文物"微课堂"到文创产品,如今,博物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或是与三两好友在馆中游览,或是在"云端博物馆"漫游,或是参与研学活动、学习相关知识。文博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热"的持续,又推动博物馆"解锁"更多创新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看,博物馆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良性互动,将为美好生活注入新的动能。随着博物馆深度融入公众生活,博物馆也承载着更多期待。
激发博物馆的活力,需要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空间"。浙江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遗址上打造沉浸式体验,以原貌、原尺度立体标识展示,让宋韵走进寻常百姓家;山东青州博物馆邀请剪纸、泥塑等非遗传承人,根据馆藏文物和青州文化中的典型元素进行创作,并邀请观众参与互动;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结合地方独特环境资源,打造延伸至40米深长江水下的"时空隧道",独特场景让人流连忘返......各地博物馆聚焦特点、做强特色,使博物馆成为不同年龄观众的"打卡地"。这启示我们,依托独特资源形成新优势、开辟新路径,就能靠"别具一格"汇聚起更多人气。
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才能"火起来"。文物活化利用,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比如,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探索"无围墙"博物馆,将展览延伸到大街小巷、学校课堂、大山深处,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又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大量高精度数据为基础,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视频切片技术、H5技术打造虚拟展览,将韩休墓考古现场完整呈现。从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到开发文创产品,再到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坚持守正创新,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才能让博物馆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期待各地博物馆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
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历史文脉(人民时评)
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才能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让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北京东城区,青砖灰瓦的院落、古朴典雅的胡同氤氲着深厚文化底蕴。广东潮州,木雕、潮绣、手拉朱泥壶等非遗技艺展示,成为广济桥的常态化活动。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才能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2022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从城市发展规律看,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往往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城中村人居环境较差等"城市病"。实施城市更新,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工作,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应看到,城市更新并不等于大拆大建。过去一些城市出现随意拆除老建筑、破坏传统风貌等情况,不仅割裂了城市历史文脉,切断了居民的乡愁记忆,还产生了新的城市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正是要引导各地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对于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应保尽保,才能更好彰显城市特色风貌。从要素层面看,要保护的不只是有形的单体建筑、街巷街区等,还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浙江的桑蚕丝织技艺、江苏的昆曲和古琴艺术、海南的黎族织锦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涵养当地人文底蕴的文化要素,也是激活城市生命力的重要资源。从时间层面看,我们不仅要保护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只有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才能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一个城市的历史风貌,避免"千城一面"。
活化利用,才能激发内生活力。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历史街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老住户生活较为不便。在城市更新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一方面可以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在保持传统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补足设施短板,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育新功能、新业态,提升城市活力。在山东青岛中山路、广东广州永庆坊等地,博物馆、咖啡店等业态的引入,让老街区成为新网红、老街坊赶上新潮流。这启示我们,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也需要坚持以用促保。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城市的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将不断提升,城市也将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在创新中发展壮大"即时物流"(人民时评)
围绕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加快物流业态升级、持续完善物流网络,才能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忘带物品,使用"闪送"帮取回;逢年过节,叫个"同城"送礼物;抽不开身,下单"跑腿"代取号......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长,"即时物流"蓬勃兴起。从服务范围来看,这类物流从餐饮外卖日渐扩展至商超、日用、医药等更多品类,并向代买物品、帮办事务等非标准化服务延伸。据统计,2014年到2021年,我国即时物流用户规模从1.24亿人增长到6.33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超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