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10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79篇)(第16/2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840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47分钟。

三、坚持守正创新社会事务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700多万人次,惠及20.6万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年均发放补贴1.5亿元。

十年来,共进行婚姻登记103.4万对,实现了市、县区婚姻登记机构全覆盖、家庭辅导服务全覆盖。十年来,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1万人次,实现了市、县救助管理机构全覆盖。

十年来,我市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孤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450元,社会散居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50元。据统计,全市民政系统先后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1000多场(次)活动,201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部建设完成,336个儿童之家已建成投入使用。2022年,全市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全部转型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未成年人基本权益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

四、夯基垒台立柱城乡社区创新治理异彩纷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村(社区)"两委"正职"一肩挑"比率达99.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457个城镇社区,建成"一有十中心"规范化社区397个,覆盖率达86.87%,建成智慧社区试点21个,以村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推进"互联网+社区"建设,2899个村(社区)推广应用全国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信息系统和"咱的驻马店"APP,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覆盖,为

民服务实现"一站办""掌上办""驿小驿""真为您"党群服务有特色有品牌,城乡居民"三感一度"持续提升。

创新推行"1+6+N"基层治理模式,实施"党建+""党建+网格+"等治理,建立健全"五社联动"机制,开展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五星"社区、"五星"党支部等示范创建活动,3个村被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4个村被表彰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8个村(社区)通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审命名、34个村(社区)被表彰为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发挥"一约四会""微治理"作用,创新提出疫情防控"战时"村规民约经验做法先后被民政部官网、《河南日报》刊发和推广。

十年蝶变著华章

濮阳县庆祖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24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濮阳县庆祖镇发生翻天巨变的十年,是庆祖儿女全面建成小康的十年,是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十年。

这十年,庆祖镇先后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第三批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镇""河南省美丽小镇""河南省园林城镇""河南省特色旅游名镇""河南省贫困地区重大专项普查表现突出单位""河南省城乡居民两险集中征收工作优秀单位""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称号,成功通过"河南省卫生镇""河南省文明镇"复核;辖区后郑寨村获评"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常寨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河南省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成功创建西辛庄村、后郑寨村2个"国家级森林乡村"和常寨村、郎寨村、前武陵村3个"省级森林乡村",西辛庄村成功通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等复核。

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庆祖镇建设了全市唯一一家中建材智慧农业,搭建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单体智慧玻璃温室大棚,构筑了全市现代农业"新高地";成功申报全市唯一一个"第三批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食品园区企业集聚性效应凸显;配合上级建成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成为宣传、推介濮阳的一张名片;确立了县域副中心城镇地位,城镇功能进一步凸显

庆祖镇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美丽蝶变。

一、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业迈向"智造"业

坚持产业智能化。庆祖镇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先后引进椰糠无土栽培、玉米大豆间作等先进技术,中建材智慧农业生产车间实现机器人智能打包,荷兰文洛式温室顶部采用透光率超过90%的散射玻璃,极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中控系统实现手机客户端远程操控,可及时调节棚内温度、湿度、自动灌溉等,提供360°无死角监控,更大限度满足作物生长需求;降温、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系统辐射带动全镇农业发展。

坚持产业链条化。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年来,庆祖镇坚

持"走一步看三步",着力以二产为介入点,拓展产业链条,发展了以国宏辣椒为主的辣椒种植加工、后郑寨村养殖垂钓旅游、张贾村冬枣观光采摘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以二产提升种植养殖等一产规模、促进旅游电商等三产融合发展。

坚持产业绿色化。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西辛庄红色旅游、汉城电子厂、天耕金针菇种植、太平渔业、食品园区等一批绿色产业,河南茂恒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生产环卫环保机械、环境装备、除雪设备等高新技术配套设备,为绿色环保保驾护航。

二、党建提质增效从"党建小镇"变为"党建强镇"

始终高举党建大旗,以李连成吃亏奉献精神和"党建+"品牌为载体,推动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不断变"党建小镇"为"党建大镇""党建强镇"。

筑牢党建阵地。党建阵地从简陋单一到功能齐全,相继打造前郑寨村等党建示范点22处和村级党群服务中心54个,建设张贾村"导师帮带园"、常寨村"文明新风园"、后郑寨村"清风园"、"五大振兴园"、党建主题公园、井冈山精神园、庆福园等阵地,党性教育阵地由"室内"转向"户外",教育模式由"相对封闭"转向"对外开放",教育对象由党员向广大群众扩展普及,唱响了红色主旋律。

强化组织建设。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54名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实现"一肩挑",实现"一升一降一强"目标,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富能力大幅提升。持续加强从严治党。实施"破圈解链""头雁领航"工程,持续培育"李连成式"党支部书记;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双考核""末位淘汰""党员十二分制"等制度,倒逼责任落实。推动强基培优工程。深化"导师帮带制",加快青年干部培养;按照与村"两委"班子成员1:1的比例配备村级后备干部,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日常工作,确保村干部队伍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融合发展。以西辛庄村为核心,联合周边张榆林头村等4个村成立西辛庄综合示范区委员会,以党建链驱动产业链、推动经营链、促动增收链,促进党组织之间深度融合;指导建设了后郑寨村"党建+乡村振兴"、潘家村"党建

+土地流转"、常寨村"党建+乡风文明"、东辛庄村"党建+美丽乡村"等一大批党建品牌村,因地制宜打造了西辛庄村"连成"品牌与集体组织带动模式、

后郑寨村"乡村旅游产业+电商产业"模式、张榆林头村"村集体撬动民间资本"模式、庆南村"城镇建设+集体经济+商贸"等9种发展模式,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城镇全面提升从"富中心"升级为县域"副中心"

镇区规划新蓝图。科学制订"八个中心"建设目标,明晰五年整体规划,在前期"南林北果西蔬菜东园区中商贸"发展布局基础上,奋力打造"三区一基地"发展格局,即依托镇区居住商贸组团打造城镇功能发展区、依托东部产业组团打造食品产业发展区、依托镇区广大腹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依托食品产业园区打造中原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谋划重点项目150余个,计划总投资48.48亿元,其中2022年谋划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5.89亿元。

招商引资开辟新局面。十年来,河南省国宏食品有限公司、汉城电子厂等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庆祖,为庆祖发展夯实了经济基础。今年上半年已投产运行中建材智慧农业等3个项目;

签约落地并开工建设投资1.3亿元的天耕金针菇等项目3个;在谈投资9亿元的中核汇能200兆瓦储能等项目9个,其中投资1.3亿元的年产5万吨生物质颗粒项目、投资9亿元的中核汇能200兆瓦储能项目即将签约。

重点项目建设新亮点。先后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等重点项目50余个,今年建设6个市定乡村振兴示范村、3.4万亩高标准粮田、常寨非洲菊、前孙家10万平方米高标准育苗棚、河南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等,中建材智慧农业、天耕金针菇项目2个引领高效农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已落地,成为濮阳县农业发展"新高地"。四、农村发展日新月异由"争星"到"振兴"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奋力争创"五星"支部3个、"四星"支部7个、"三星"支部16个,全面促进各村综合提升。

农村大跨越。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全镇54个行政村均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覆盖,其中省集体经济试点村达到13个,3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依托大桑树小麦万亩高产示范方和副将营、前武陵高标准粮田项目区,以及75个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土地3万亩,规模化种植大蒜、辣椒、艾草、金银花等经济作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特色品牌进一步打响,大蒜、辣椒、玉米糁、玉米面4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打造有机辣椒栽培基地1处,刘家传统驴肉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依托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扩大张贾村冬枣、前栾村粉皮等本地特

色农产品影响力。

环境大改善。摒弃"等靠要"思想,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创新"镇政府奖、村委会筹、社会捐赠"3种集资模式,发挥村"两委"班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喷绘墙360余处,54个村全部实现"净起来、绿起来"目标,涌现出东台上村等人居环境先进村15个、东付营村等户厕改造先进村8个、魏榆林头村等"一宅变四园"先进村9个,绘就农村环境最美画卷。

民生大发展。138户贫困户337人全面脱贫,农村危房、残垣断壁实现动态清零;燃气、自来水实现"户户通",冬天实现清洁取暖;道路四通八达,全面消除土路、坑洼路、泥水路;就业创业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创建前武陵等4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龙冠休闲产业园返乡农民工示范园区等2个优秀示范项目和1个创业之星,年均新增就业360余人,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0余万元,位居全市前列;医疗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尤其是濮阳县第十一中学的建立,促进了农村教育提质升级;移风易俗成效显著,文明殡葬、文明祭扫等成效显著。

四、第三产业活力倍增从"副业"走上"富业"

电商经济初见成效。建设后郑寨电商馆和电商直播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休闲垂钓、电商馆等,成功打造了"乡村旅游+电商"产业发展模式。建设占地面积30余亩的县级电商物流园,配备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特色展馆、孵化培训室等,引进了京东云仓和汽车之家客服中心2个项目,提供电商服务、特色展览、仓储物流、冷链储备、分拣包装、实操培训等综合性服务。

旅游研学势头猛进。以国家AA级红色旅游景区--西辛庄为中心,规划建设张贾村冬枣采摘-常寨全国文明村-后郑寨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党建主题公园-井冈山精神园-食品园区等乡村旅游路线,让游客感受冬枣采摘、田园风光、休闲垂钓的乐趣,学习弘扬吃亏奉献精神,年均接待量10.6万人,乡村旅游初具规模。依托中建材智慧农业等重点项目,深挖"党建+研学+文旅"新模式,高标准打造精品党建主题研学体验线路,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能力、红色教育学习提供鲜活场景。

集镇商贸底蕴深厚。投资2000余万元,加快集镇形象提升;建设庆南商贸城、庆祖汽修城、仁和大街商业街等多处商贸集散地,建成了豫北地区最大的

综合性农贸批发市场--新天地农批市场,形成服装一条街、餐饮一条街等多条特色街道,吸引商户2000余家,辐射带动滑县、八公桥、海通等周边地区群众购物创业;加快推进集游玩、小吃、文化、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龙都古韵风情小吃城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推介庆祖的一张"活名片"。

辉煌属于过去,征程无限延伸。庆祖镇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行动纲领,围绕"建设副中心城镇"的奋斗目标,锤炼使命担当,统筹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厚植为民情怀,在人居环境整治等民心工程上全面发力;深耕创新探索,深化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起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奋斗姿态不断推动庆祖高质量发展,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排头兵。

市民提素质城市展形象

乌兰察布市加快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25日)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9月24日,一则"人民卫士救民危难"的短视频迅速刷屏了朋友圈。大家纷纷转发并为视频中的交通辅警单膝跪地,为摔倒在地的老人处理伤口的行为点赞。

一、在乌兰察布,这样的善举每天都在发生

40余年不忘初心,把荒山秃岭改造成绿色林海的董鸿儒;18年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妻子的李福明;"草根妈妈"张爱叶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把尺子,丈量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乌兰察布的文明风尚和价值取向。如今,文明已成为一种基因,植根于乌兰察布的大地上,渗透于广大市民的血脉中。

文明乌兰察布的形成,得益于多年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城"对于乌兰察布来说意义非凡,它绝不仅仅是争一项荣誉、夺一块奖牌,而是真正丰富了城市内涵、提升了城市品质、完善了城市功能、擦亮了城市形象,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以"令"为纲,挂一张作战长图

文明城市创建,关键在顶层设计,落实落细工作,上下一盘棋是根本。2022年是本轮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第二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迅速凝聚起创建共识,掀起攻坚态势,形成攻坚合力。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导向、新标准、新要求,市区两级创城办,重新调整了创城指挥部组成人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创建推进组、包联共建组、志愿服务组、督查督导组五个办事机构,形成了指挥部总调度、创城办抓推进、集宁区抓落实、组织部门抓包联共建、团委牵头抓志愿服务、纪委监委抓督查督导的"六轮驱动"创建新格局。集宁区作为创城"主战场"全面部署和协调督导创建工作。在保障人、财、物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案,印发了创建工作任务清单,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集宁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带头上阵,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并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机关干部、在职党员、

公安民警、城管队员、环卫工人、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们活跃在各个街道社区,成为创城工作的战斗员、良好习惯的监督员、文明示范的排头兵

创城,改变的不仅是一座城,更是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最难能可贵的是,全市上下的思想越来越统一、认真较真的劲头越来越足、共创共享的氛围越来越浓。

三、以"绿"为底,绘一幅美丽画卷

生态兴则文明兴。如今,漫步在乌兰察布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生态绿"、安全畅通的城市交通、细致到位的便民设施、步行就能到达的街心公园乌兰察布不仅让老百姓有欣然、有期盼、更有惊喜。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我市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建设生态乌兰察布,全力谋求生态文明新突破,更多地惠及民生。

作为创城"主战场",集宁区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加大对公园、广场、道路等各类绿地建设,让集宁区这座山水相宜、宜居宜业的中心城市在乌兰察布大地上绽放光彩。截至今年9月,中心城区绿地总面积为2946万平方米,绿地率为37.74%,绿化覆盖率为40.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

平方米。

清晨的植物园阳光明媚,满眼的秋叶层林尽染,市民三三两两漫步在公园内,享受惬意生活。目前,集宁区共有公园22个、面积1209.15公顷,广场11个、面积42.5公顷。

"每天穿梭在集宁区的大街小巷,街道两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心情舒畅,外地游客也经常赞不绝口。"对于道路绿化的成果,出租车司机于志刚感慨地说。

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主考场",集宁区积极构筑"有路就有树"的城市"绿网"工程,坚持"修好一条路、绿化一条路、路树相配套"的理念,新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景观大道,提升改造了怀远路、泉山北路等老城区道路,种植行道树2.5万余株、花灌木145万丛,用城市绿道将城市各类绿地有机连接,形成了步步见绿、路路有景的园林绿化景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时期,在每一处绿化施工现场,都能看到园林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辛勤付出,用汗水浇灌出城市片片绿色,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增绿添彩。

四、以"红"为彩,染一城芳华岁月

文明城市创建一线,"志愿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以来,全市组织市直单位、集宁区、察右前旗等150多个单位的党员干部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在乌兰察布站、集宁南站、集宁长途汽车站等主干道20个十字路口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全面提升城市公共秩序。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红十字"救助、反诈骗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团体10多个,开展活动30多场次,服务人群2000多人次。同时,我市向社会招募100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监督员",监督曝光各类不文明行为。

在路口,举着小红旗,劝导不文明现象;在街道,清理楼栋小广告,慰问困难家庭;在社区,关爱留守儿童,陪伴空巢老人志愿者们,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勇担重任;在疫情防控中挺膺在前;在扶贫帮困中奉献力量如今,他们就像漫天繁星,在乌兰察布各个角落发挥光和热,掀起了一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五、以"人"为本,造一座幸福之城

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矢志不渝创建文明城市,把城市的文明指数转化为人民的幸福指数",乌兰察布深明其理。

自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以来,我市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老旧城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等一系列项目,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今年以来,共完成道路罩面1.95万平方米、混凝土路面维修829平方米,更换路牙石986米;治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1000多处、清理沿街商铺乱贴橱窗广告、乱拉横幅等2万余处;更换维修路灯3100套、更换线缆3200米;累计解决社区治理和小区环境整治问题1134个,开展入户宣传9万户,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382条地下管网全面改造、楼体焕然一新、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让居民们在"新"环境中乐享美好生活。

停车难是困扰居民的痛点,也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集宁区将解决"停车难"作为首要的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停车泊位施划工作,满足群众多样化停车需求。与此同时,还为老旧小区建设车棚、安装充电桩,让群众身边环境更加安全、舒心。

"道路修好了,楼道干净了,车位增加了,路灯更亮了,我们这个老小区又充满了新活力。"家住集宁区福华苑小区的居民刘金贵高兴地说。

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一个个集贸市场提档升级、一座座公共卫生间

明亮整洁、"文明纠察"志愿服务队、"电动车乱停乱放"监督服务队、"文明乌兰察布"观察团微信群,实时在线接受市民反映问题,第一时间反馈解决一项项创建行动在时间的生动注脚里、在市民的美好期待中落实落地。创城不仅让变化"看得见",还让幸福"摸得到",它渗透于乌兰察布的发展中,更融合在老百姓的生活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次革故鼎新的勇毅起航,一次奋力拼搏的华丽转身,一次换羽新生的形象重塑。如今,行走在乌兰察布,目之所及,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每一次俯首捡起的垃圾,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都是广大干部群众热火朝天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个美好缩影。创建不止步,文明攀新高。在乌兰察布大地上,一幅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文明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州人才振兴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25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只有强化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支撑,打造"人才引擎",搭建人才"蓄水池",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得以实现。

近年来,我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一体化政策激励体系,推动人才工作持续进步,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经过努力,人才优先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不断改革创新,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环境大幅改善,人才效能逐步释放,全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人才引进引得"凤凰"栖"梧桐"

近年来,我州不断创新理念,积极借鉴外地引才经验,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季和秋季招聘黄金期,组建赴外引才工作组,通过现场推介招聘、面试签约等方式,主动上门求贤揽才。奔赴知名高校专项引才、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端口前移引进人才在"引才大战"中,州委、州政府创新多种引才模式礼遇各类人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各类优秀人才从四面八方向着美丽临夏奔赴而来,仅2021年就引进各类人才1035名。

今年2月,作为河州中学新入职的教师,陈开艳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引进人才工作安排会。她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是我州第十批引进的人才。陈开艳说:"大学毕业后,我一心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工作,看到人才引进的相关公告后,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一切都很顺利,现在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据了解,2021年至2022年,河州中学通过临夏州急需紧缺人才第8批、第10批、第11批、第12批、第13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85名,其中研究生57人,占比为67%;引进"双一流大学"如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等人才19人,极大地充实了河州中学的师资力量,提高了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对于建设河州中学、打造宜学城市而言,"人才引进"是临夏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才培育"非遗"带动旅游发展

近年来,为发现和培养花儿新歌手,我州文联、文旅部门采用专家讲课、座谈会、集中培训、演唱竞赛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活动。集中对歌手创作,形体动作、演唱表情等方面具体指导,培训花儿骨干及"串班长"(花儿词作者),并选派重点花儿传承人参加州文化部门举办的花儿研讨会。在今年1月16日举办的康乐县2022年第一期莲花山花儿培训会上,莲花山花儿传习所及莲花山花儿歌手、爱好者共计60多人参加。培训会邀请花儿专家,主要围绕花儿歌词、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作为花儿爱好者,我们都希望能够将莲花山花儿发扬光大,这样的培训会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能让我们学到更专业的

花儿知识,更好地传承花儿。"参加培训的莲花山花儿州级传承人癿淑琴说。

人才强、文化兴,旅游旺、乡村富。康乐县莲麓镇河口村位于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乡村建设州级示范村,也是旅游大通道南端乡村旅游第一节点。莲花山是洮岷花儿的故乡,莲花山花儿是洮岷花儿的重要分支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口村也将莲花山花儿当作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近年来,当地深度挖掘莲花山花儿文化底蕴,依托洮河水资源风光和海甸峡库区旅游资源,结合红色古迹,全面提升农村面貌和生活品质。河口村紧抓非遗人才培育契机,依托乡村振兴暨民俗文化(洮岷花儿)旅游扶贫项目的建设,大力培养发展文旅产业,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观景栈道、七彩长廊等,开设农家乐4家、民宿1家、奇石馆2家、小木屋售卖店9家,着力打造"人人能唱花儿、人人会唱花儿"、集游山、玩水、听花儿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自然文化长廊。如今,莲麓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21万余人次,形成了以河口村、足古川村、莲花山村为中心的旅游热点,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三、干群同行振兴路上共进步

近年来,我州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人才引进等方式,广纳贤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在我州行政、教育、卫生、科研等行业奉献青春、贡献力量,也有越来越多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扎根乡镇农村,从大学校园"仰望星空"到田间地头"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将青春之花绽放在更广袤的基层土地。

牟建国毕业于西藏大学,2019年通过公务员招录成为广河县官坊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他说:"与我同一批考进的乡镇干部就有4名,目前官坊乡干部中有本科以上学历的23人,从乡镇干部到村'两委'班子更趋于年轻化、高学历化。"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引才,更要育才。为强化人才培养,官坊乡注重平时教育,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