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领导调研报告-26篇(第32/44页)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6%,传统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62.9%下降到56.5%。成功列入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分行业试点、纺织行业"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等多项省级试点。
三是企业活力有效激发。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市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56.3%;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23.3%,增幅均居金华各县市第一。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8家,新增挂牌企业39家,11家企业被列入全省"隐形冠军"培育名单。
二、主要短板和原因分析
虽然兰溪工业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工业亩均税收偏低。通过调研,我分析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闲置低效用地较多。我们对全市工业用地情况、企业税收情况进行了彻底排查,目前兰溪全市共有零税收企业748家,用地9514亩。除零税收企业以外,其他低效企业也比较多,以兰溪经济开发区为例,共有企业330家,其中亩均税收在1万至8万元的企业有169家,占企业总数的51.2%。
二是产业层次仍然偏低。兰溪工业仍以基础产业为主,纺织、水泥、冶金等产业均处在产业链上游,生产环节少,附加值较低。2017年兰溪实现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3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0%,低于金华全市14.4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科创能力较弱。虽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26家增长到2017年的53家,但横向比差距依然较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仅占金华全市的9.8%,上市公司数仅占6.1%,不能形成高附加值的税收群体。
三、对策措施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只有紧紧抓住"亩均论英雄"改革这个突破口,才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兰溪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以"亩均效益"为标准,把低效用地清出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闲置低效用地"三年清零行动",对现有企业零税收或亩均税收明显偏低的,进一步查找原因,分类施策:对属于企业自身原因未开工建设、未经营纳税且符合收回条件的,直接采取措施回收土地;对投资履行不到位、企业经营不善且无法收回的,令其限期开发整改,通过自主改造、依法转让、破产重整、协商共建、协议置换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力争2018年盘活低效用地3000亩,到2020年全面清除闲置低效用地。
以"一带一路"为统领,让富余产能走出去。作为老工业基地,一些富余产能在兰溪乃至整个华东地区难以布局,兰溪红狮水泥已经作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用实际行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今年2月8日,老挝万象红狮5000吨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5月18日,尼泊尔红狮6000吨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红狮的"走出去"战略,既壮大了企业自身实力,又推动了目标地经济社会发展,还为兰溪带回了可观的总部税收,开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兰溪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接轨大湾区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去海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腾笼换鸟"为目标,将新兴产业引进来。积极推进"老树发新芽,新树深扎根"行动,比如华东铝业这个最困难的老国企,与杭州锦江集团战略重组,果断放弃电解铝,进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光学膜产业,实现了从一锭铝到一张膜的华丽转身。2017年,兰溪"光膜小镇"已入驻6家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引导上下游重大优质项目、知名公司入驻兰溪"光膜小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同时,在全市面上推进企业对标竞价"标准地"改革,带着环境承载、要素匹配、投资强度、亩均贡献等一系列标准出让工业用地,紧扣"事先定标准、事前做评价、事中做承诺、事后强监管"四大环节,全面提升新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以"凤凰行动"为载体,使企业能级强起来。兰溪纺织行业做到300亿产值规模,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为此我们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股改上市。去年3家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万舟纺织集团,走上了集团化、国际化、时尚化发展道路,当年实现销售额2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棉坯布生产企业之一,为企业上市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将以省"凤凰行动"为指引,高标准落实企业上市工作,鼓励企业瞄准关键技术、高端装备、系统集成等战略性目标,加大并购重组力度。同时,完善拟上市企业清单,分级分步实施精准培育,力争今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18家,新增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报中国证监会审核1家。
以"机器换人"为手段,促智能制造热起来。兰溪一直致力于推动"机器换人"工作,通过税费抵扣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进行设备更新和工艺改进。作为全市支柱产业的纺织行业,拥有世界最领先的织机3万台以上,每千瓦时电可生产白胚布2.2米,远高于国内同类企业生产0.7米的平均水平;每万锭纱用工不到30人,远低于国内同行业用工80人的平均水平。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搭建"机器换人"工程平台,提高对关键工序技改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奖励力度,加快落实"企业上云"行动计划,鼓励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从自动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跨越。
努力建设全省标志性 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蹲点调研报告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 周江勇
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对外开放大会上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把杭州大江东打造成为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为贯彻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要求,6月14日至15日,我带队到大江东开展蹲点调研。其间,走访企业、学校、社区、农户、工程项目16家,召开重点企业、周边城区、街道社区(村)负责人和机关干部、村民群众座谈会5场次,还逐个听取附近萧山区、高新区(滨江)、杭州经开区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建议。通过蹲点调研,我深切感到大江东作为承担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意图的大平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现在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总体上发展还不够快,需要以"排头兵"的决心和气势,义无反顾、激情创业、强势推进。
一、基本概况
规划建设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承载着杭州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历史使命。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自成立以来,管理体制调整主要分三个阶段:一是批复组建阶段(2010~2012年)。2010年9月,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2011年9月,市委、市政府根据省编办批复设立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着手开展组建工作。二是分区管理阶段(2012~2014年)。2012年10月管委会正式挂牌运行,新成立的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核定行政编制数8名、内设机构两个,由市政府授权,主要承担集聚区内核心区块的开发建设职责,牵头负责集聚区内其他区块规划建设发展的统筹协调。集聚区内江东、临江、空港3个园区管委会和靖江、南阳、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前进7个街道仍归萧山区管辖,前进园区指挥部仍归杭州经开区管辖。三是实体化运行阶段(2014年至今)。2014年8月,市委、市政府对大江东管理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区划范围由原来的"四园区、七街道"缩减为"三园区、五街道",将空港经济区及其所在靖江、南阳街道划归萧山区,同时撤销原江东、临江、前进等功能区管理机构,托管萧山区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前进5个街道,并负责大江东区域内各派出机构、分支机构的协调管理。2015年1月,大江东管委会(党工委)正式实体化运行,在保持萧山区行政区划不变、司法管辖不变、汇总统计不变的原则下,对大江东区域统一履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管理职能。
目前,大江东规划控制总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4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9平方公里,有8个社区、59个行政村和1个农场,常住人口35.6万,户籍人口15.44万。经过多年积累发展,特别是2015年实体化运行以来,大江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一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区域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21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96亿元,年均增幅12.1%;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从35.5亿元和15.5亿元,增长到87.2亿元和39.4亿元,年均增幅分别为34.9%和36.5%。先后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和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二是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区域内共有注册企业1355家,其中纳税企业911家、规上工业企业271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94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18.6亿元,占比61.9%。
三是大企业大项目增多。近三年引进重大项目45个,总投资达10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5个,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项目66个,集聚了长安福特、林肯、Ferrotec、西子航空、格力、吉利、广汽、费列罗、顾家工艺、新松机器人、华东医药、传化公路港等一批知名企业。
四是产城融合不断加快。规划建设大江东高铁客运站、铁路货运站、杭甬高速复线、杭绍台铁路快速路、艮山东路过江隧道、地铁7、8、13号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先后引进杭高大江东分校、杭高东湖学校、中策职校大江东分校、市一医大江东院区及宝龙、龙湖城市综合体等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五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累计完成"三改"360万平方米、拆违161万平方米,新增雨、污水管网102.5公里,关停5家大型养猪场,削减生猪45万头,区域内22家养殖企业纳管实现全覆盖,关停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97家。2017年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74.6%,PM2.5浓度同比下降1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江东发展进步明显、前景可期,但当前发展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与省委"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的定位还有较大差距。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散"和"弱",空间布局散、功能配置散,城市功能弱、产业竞争力弱、区域主导能力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