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减负蹲点调研工作情况报告
关于基层减负蹲点调研工作情况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基层减负年"决策部署,以下看上了解基层减负实际效果,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机制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选取38个县(市区旗)、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作为基层观测点,从中央有关单位抽调干部,组成15个小分队,进行了全覆盖的蹲点调研。调研组坚持跑最偏远的乡、看最贫困的村、访最困难的户,走访近200个乡镇街道,访谈县乡村等干部群众3800多人,与当地干部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真实心声,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
总的感到,各级党组织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基层减负年"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硬杠杠硬举措得到较好落实,基层负担有所减轻。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受访干部认为《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落实有效果、减负有感觉。县(市区旗)观测点收到的上级文件和本级发文平均减少约31%,接受的督查检查考核下降约52%。大家普遍反映,《通知》管住了文件会议,管住了督查检查考核,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体现了党中央令行禁止的权威。各级领导干部普遍绷紧了为基层减负这根弦,能够像对待中央八项规定一样对待减负工作,认为减负可能是"一阵风"的等待观望情绪基本消失了,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
二是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跟老百姓在一起,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干部谈到,过去被层层开会发文缠得脱不开身,被应接不暇的督查检查考核催得疲于奔命,现在更多的精力可以用来琢磨怎么解决具体问题,"被挤占的时间又回来了"。有县委书记告诉调研组同志,减负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有更多时间和老百姓待在一起,走村入户和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的时间多了。蹲点的同志跟随这位书记下乡入户走访时,村民几乎都认识这位书记,他和村民打招呼也都是直呼名字。调研组现场旁听了某区的工作会,主要负责同志挨个听工作情况介绍,大家穿靴戴帽的话不讲,只讲怎么做工作,15位同志作了发言,一个会议就协调解决了30多个问题。
三是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调研中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的关心关爱起到了强大的引领和感召作用,减负工作为基层干部卸下了不必要的负担,多数干部展现出有担当、有劲头、有信心的满满正能量。许多乡镇干部激动地说:"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哪怕苦点累点也没啥,这也是我们该做的!"责任状和"一票否决"事项明显减少了,追责问责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某县委办的同志告诉调研组,2019年县里的"一票否决"事项清理了22项,只保留脱贫攻坚、安全生产、信访维稳3大项。北京延庆区承接了冬奥会和世园会两项国家级大型活动,许多区领导说:"经历165天世园会锤炼,干部队伍精神更加振作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主流。"
四是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创新方法抓落实,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北京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晚上八点多到社区走访,发现干部趴在柜台上填表格,在深入了解发现问题后,立即召开现场会,提出解决填报表格、开具证明过多的问题。浙江苍南县瞄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展App清理整顿,集中关停注销全县所有部门和乡镇微信公众号112个,信息发布功能全部整合到"苍南发布"微信公众号。云南昆明晋宁区完善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大幅压缩项目指标、考核时间等,实行差别化考核激励,有效调动了各级干部奋发干事的积极性。
同时,调研组也感到,各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存在不平衡,一些困扰基层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用形式主义的办法来落实中央要求。有的地方和单位不让发带文号的红头文件,就发不带文号的白头、电报、便函;会议列不进计划,就"改头换面"在计划外开;严控督查检查考核数量,就穿着调研"马甲"或化整为零下去,等等。调研组在某中学查看了邮件收发系统,2019年上学期共收到教委邮件790封,下学期开学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收到有关邮件150多封,这些邮件许多都冠以"通知"字样,有的还标注"急、请速办"。有的地方对上级政策研究不深不透,或直接转发给下级,导致基层"消化不良"、茫然无措,或不充分结合实际仓促出台落实举措,朝令夕改,补充通知一个接一个,基层反复被折腾,做了大量无用功。层层加码的现象依然存在。有县领导说,中央的政策规定本来恰如其分,但地方上为了体现重视,层层加码提高要求。很多学校反映,现在检查评比、法制宣传、环境卫生、生态文明等各类活动都要进校园,每次都要求有老师陪同、准备相关材料,"老师本来就少,教学任务又重,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陪这陪那。""属地管理"饱受诟病。有些部门片面强调自身工作特殊性,不顾基层实际向下压责任压任务。许多基层干部坦言,工作中最怕听到的4个字就是"属地管理"。有乡镇领导干部反映,当前一些上级部门以"属地管理"为由,将责任全压到乡镇一级,放责不放权、放责不放人,把基层变为"全能政府"和"无限责任",乡镇被迫应对大量本属上级部门的行政事务。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跟不上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干部说,当前很多形式主义问题还是源于"不会干",抓工作习惯性依赖开会、发文、督查检查考核"三板斧",简单机械,没有实招,缺乏温度。也有同志提出,当前针对基层干部的实用性业务培训较少,效果也一般,部分干部存在经验不足、办法不多的本领恐慌,遇事只能绕着走、往后退,或者只能凭老套路老办法。
调研中,各级干部还就减负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有同志建议,减负政策宣传引导要注重思想纠偏,进一步营造"减负不是减担当、减责任"的氛围,确保减负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制定更加明晰的工作标准,持续保持精文简会、统筹督查检查考核等刚性约束,根据工作进展更新减负负面清单,划清工作底线和红线;持续推动完善基层权责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建立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权责清单,厘清权责边界,推动基层治理更加科学有效;进一步完善关心关爱干部的体制机制,拓宽基层人才的上升渠道,推动财力保障和福利待遇向基层倾斜,推出一批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典型指导案例;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减负工作常态化治理格局。专项机制办公室将认真研究吸纳上述建议,特别是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大力推进制度机制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着力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