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报告合集10篇
目录
关于提升物业小区生活垃圾清运水平的对策研究...................2关于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情况的调研分析..............................13关于打造"幸福小巷"推进"厚德X"建设的初步探索......25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研报告............................................40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51关于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及特点的对比分析..............................62关于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和服务质效的对策研究..........80关于全区地下管网建设和管理的研究分析..............................93关于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维护管理的对策研究...............105关于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114
关于提升物业小区生活垃圾清运水平的
对策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物业小区作为独立的社会组织,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但又具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则和规律。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状况备受市民关注,影响到市民的幸福感和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201X年X市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X年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工作试点城市,通过对X区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和垃圾站维护运行状况为期一个月的调查研究,结合市区垃圾分类工作部署和要求,现作出初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今后工作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现状及问题分析
X区有物业小区X个,居住人口X万人,物业人员X人、垃圾站X座,全年生活垃圾产量X万吨,占全区生活垃圾产量X%。生活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但无论是物业小区和开放式小区,目前尚在逐步试点和推广阶段。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作为分类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垃圾运输效率低下
201X年以来,X区居民生活垃圾运输实行社会公开招标,运输单位为中标承包的社会企业,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负责全区X余座公共垃圾站和涉农街道生活垃圾收集点(池)和企事业、学校和物业小区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企业根据全区公共垃圾站
(点、池)物业小区垃圾产量,制定运输计划并派出车辆每天或定期进行清运。近年来,X区加大财政投入,对公共垃圾站进行了环保型的提质改造,配备了生活垃圾压缩运输车辆。
由于物业小区垃圾站没有进行提质改造,因而垃圾运输仍采用落后的散装方式。201X年,X区根据X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的通知,在全区试点推行垃圾分类。要求每个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和物业小区建立大件垃圾、家装建筑垃圾收集点,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运输。但201X年X区生活垃圾运输项目政府采购招标未对大件垃圾、家装建筑垃圾的分类运输作出明确规定,中标企业仅负责小区垃圾站的清运,如果增加小区大件垃圾、家装建筑垃圾收集点的运输任务,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必然在原清运任务的基础上,重新测算大件垃圾、家装建筑垃圾的运输经费。
由此可见,生活垃圾运输方式滞后于形势发展,主要体现为一是政府采购项目和合同与垃圾分类工作要求不适应,亟需进行
调整。二是垃圾运输工具采用吨位小效率低,不能满足物业小区
生活垃圾的日常运输需求。
(二)垃圾站设施陈旧破败
X区范围内小区垃圾站共计X座,均属小区规划内自建配套设施,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破损陈旧。物业小区垃圾站均为地埋式,建设时间
较长,垃圾站露天放置,垃圾箱为铁制品,无压缩和密封功能,每个垃圾站的容量约X吨,每个垃圾站造价X万元。其中X个垃圾站使用年限已超过X年,破旧及锈蚀严重,难以修复,由于生活垃圾囤积无法使用机械装卸清运,只能采用人工装载,导致时间延长、成本上升、臭味散发严重。X个垃圾站使用年限超过X年,腐蚀较严重,经常发生设备损坏,影响正常运转;X个垃圾站使用年限在X年之内,目前运行尚属正常(垃圾污染腐蚀性特别严重,铁制垃圾箱一般使用年限为X年)。
2、技术不符合环保标准。物业小区垃圾站设备落后,而且易造成撒漏污染和交通拥堵。近年X市正在对公共垃圾站开展提质改造,逐步采用新型环保压缩设备,与之配套的垃圾运输工具也随之升级换代。但物业小区垃圾站采用的设备,没有获得环保部门的审批和认可,仅有简单的提升功能,垃圾没有经过压缩,
散装堆放箱内,容易造成外溢和被风吹起。加上老式垃圾站没有
连接下水设施,垃圾渗水也成影响市民投诉的问题。由于X座小区垃圾站技术指标达不到环保标准,设备损坏严重和比较严重,囤积的垃圾不能及时运出。产生的气味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环境卫生,成为困扰运输企业的"头疼"现象。尤其中央环保督察和全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压力下,加快物业小区垃圾站的提质改造和技术升级势在必行。
【来自:QQ群【藏经阁】,更多资料请联系QQ215425891,联系加入我们的公文群,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
(三)管理维护形同虚设
物业小区的生活垃圾运输由工作人员根据垃圾站产量,通知运输企业前来清运,或者运输企业根据物业小区居民投放生活垃圾规律和产量,制定运输生产计划,基本上能做到日产日清。关键是物业小区垃圾站问题多事故频出,致使物业小区垃圾运输频频"卡壳",甚至引发事端。垃圾站的日常清扫保洁及设备维护由物业公司管理执行,但从我们的调研情况看,小区物业公司X%以上没有规范的垃圾站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小区维修工要担任水、电和其他维修工作,对垃圾站设施的维修既不专业也不上心,加之物业小区普遍财力有限,因此垃圾站设备维护的日常几乎为零,"不坏不修,坏了也不修",用人力装载代替设备,效率低下且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目前,物业小区公共垃圾站的建设和管理基本处于一种无人过问、自生自灭状态。201X年开始各社区安
排了物业管理的专职社工,街道设立了物业专干,建设局设立了
物业科,小区的环境卫生纳入了物业管理范围。物业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街道社区、区建设局可向省市主管部门报告,纳入物业公司的信誉等级评定。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现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物业小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从各级政府到部门和企业,对物业小区的建设和管理缺乏实践经验,尚处于一个摸索阶段,没有一套完善规范的规章制度。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观念僵化意识淡薄
生活垃圾运输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小区垃圾站,关系到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卫生,从更高层面上讲,是落实市委、市政府
《开展环境治理攻坚,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X-202X)》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中央环保督察组连续两年对全国各地生态环境污染现象开展严格督察问责,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组织企业的高度重视。但物业小区和地方基层组织对生活垃圾运输问题的认识仍然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将其视为一项"不起眼"的小事。殊不知"百姓利益无小事",由于生活垃圾无法及时清运,影响到
居民开不了窗、吃不下饭,小区环境卫生差,居民群众四处投诉。
因为环保意识不强,观念滞后,物业小区没有切实地履行承担应尽的责任。基层组织囿于物业公司的企业属性,陷入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对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将其看物业小区的事务,而自身置之于事外。
(二)管理缺失运行乏力
物业小区从出现就没有受到严格的约束和管理。物业公司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自然有别于一般企业,理应有较高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但事实与之相反。有的物业公司只算经济账,不算环境账,不愿在环保和居民生活垃圾运输和垃圾站设备上投入,有的物业小区由于服务不佳,居民欠缴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现象严重,只能维持基本的运行,没有资金投入到垃圾站维修维护上。由于物业小区自负盈亏的公司属性,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和社区对物业小区的卫生也是一种松散型的管理,既没有强制性的法规制度,也没有有效的检查评比奖惩措施,没有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进行研究、指导和监督检查,对物业小区垃圾站的维护运营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我们的调查走访中,X%以上街道社区、物业公司没有召开过小区生活垃圾运输和垃圾站维修方面的会议,也没有相关工作计划和安排的台账资料。
小区物业公司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业主缴纳服务费和广告收
入,经营和经济状况不一。更重要的是,物业公司良莠不齐,以
追逐经济利益为目标,疏于垃圾站卫生管理和设施维护,垃圾站清扫员工资很低且没有经过培训,有的清扫员因收入难以养家,身兼其他工作,维护垃圾站清扫的积极性不高,清扫清洗不到位,垃圾站卫生严重不达标,物业公司没有认真履行管理和检查考核,导致居民对垃圾站卫生极为不满。
(三)设施老化技术陈旧
据我们调查,目前,X区物业小区垃圾站使用时间达到X年的接近三分之二,这些垃圾站建设时采用的设施设备远落后当前环保监测标准,既不能密封防止气味外溢,垃圾渗水也不能畅通排放。加之使用时间过长,垃圾腐蚀严重,箱体锈蚀漏水漏气。物业公司限于财力或为了减少开支,没有对垃圾站设施进行日常保养维修,"设备不坏不修"成为潜规则,直至故障频发,影响到垃圾站不能正常清运和居民投诉增多。
由于物业小区的垃圾站均没有采用环保压缩技术,运输企业只能采用散装运输方式,每次只能装运X吨,既效率低下又浪费能源。但由于建设之初,该项技术尚未推广,现在对垃圾站进行改造,所需资金数额较大,物业公司难以接受。根据行业标准,使用X年内垃圾站的维护费为X万元/座·年,使用X至X年的垃圾站维护费X万元/座·年,超过X年的垃圾站设备须更新。更
新垃圾站的整套设备需X万元,更新为环保型压缩设备及土建
施工共需X万元,但物业小区均无此经费安排和更新计划,以致小区生活垃圾的清运低效和环保技术采用的矛盾无法解决。
三、当前采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生活垃圾运输和处理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全球都加大投入对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研发生产,从目前来看,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主要有以下两种设备和技术。
(一)垃圾气力管道垂直运输
垃圾气力管道运输是在建筑物内部或外墙安装封闭大直径管道,居民将家中生活垃圾投入接入家中的管道,风机运行产生真空负压,垃圾以X公里/小时速度,通过管道网络运输,将垃圾抽吸到收集中心,进行无害化、资源化的利用和处置。目前,这种领先的管道运输技术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城市率先采用,其最大的优点是垃圾运输全过程封闭,不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也减少了垃圾运输对道路交通产生的拥堵。缺点是敷设管道需开挖地面或道路,工程较大和资金投入较多,只宜于在新开发建设的小区推行。
(二)智能化垃圾收集运输系统
普通的开放式小区和物业小区的垃圾站均可建成,在采用环保型压缩设备的垃圾站增设电子监控、空气检测、报警装置并与
互联网联结,即可对垃圾产量、设备运行和卫生状况实现X小
时远程监控。目前X区公共垃圾站基本上采用了这种模式,部分实现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了X区生活垃圾运输效率和垃圾站卫生水平。
四、对策与建议
综合国内先进技术和X市公共垃圾站建设和管理水平,X区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和垃圾站设备运行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从目前的情况看,提升物业小区生活垃圾清运水平,应立足于X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全局观点出发,通过在物业小区实行和扩大垃圾分类,建立和完善"四分法",升级设备,强化管
理,实现分类工作和提升物业小区生活垃圾清运水平的同步推进、相辅相成。由于物业公司对解决小区生活垃圾运输问题和垃圾站加强设备维护的动能先天不足,积极性不高,资金不充足,应当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予以解决。
(一)超前规划,科学布局
根据前文所述,垃圾气力管道运输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在新开发建设小区布局和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的建设战略目标,生活垃圾运输处理实为题中应有之义。各级政府理应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发改局、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应引导房地产行业和其他单位积极引进当今先进技术,政府给予补贴或出
台优惠措施,在新开发建设小区先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实现X
区采用生活垃圾气力管道运输技术的新突破。
(二)更新设备,提质改造
根据X区物业小区具体实际情况,配合当前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研讨物业小区生活垃圾运输的发展形势和可行性方案。目前宜对小区生活垃圾运输和垃圾站采取提质改造,更新设备的办法。一是制定淘汰和更新计划。根据X市城管委关于环卫设施设备"两年两改"部署,明确物业小区垃圾站在202X年前全部完成环保型改造。向物业公司传导压力,硬性规定每个物业小区均要制定淘汰和更新计划,落实更新时限和经费。二是实行以奖代投。全区使用超过X年的垃圾站为X座,应更新为新型环保压缩站,更新费用为X万元/套(压缩箱设备每台X万元,基建施工X万元)。据初步调查,因金额较大,业主大会讨论难以通过。建议区政府以奖励补助形式,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办法,即区财政、业主、物业公司各分摊三分之一经费。202X年前对超过X年的X座设备进行更新,总经费约X万元;对未超过X年的逐年更新,每年设备更新经费采取相同办法。也可以由政府统一采购设备(每站X万元),由物业公司组织垃圾站的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三是规范新建小区环保设施配套。对于新建小区,必须提高报建审批门槛,将生活垃圾运输环保型设备作为小区硬
件建设和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强制规定垃圾站需达到环保压缩
功能标准,并作为小区交付工程验收前必要条件。
(三)加强监管,奖优罚劣
首先,政府部门、街道和社区要把物业小区垃圾运输和垃圾站维护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和加强监管。确定牵头管理单位和职能管理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建议由建设局牵头,街道为主体,社区为具体责任人,建立物业小区环境卫生和生活垃圾运输维护的长效管理机制,指定专干负责每天对小区垃圾站卫生和设备情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台账。结合居民评价和投诉情况,每月由区建设局物业科、街道城管办、社区三方对物业小区进行检查和排名,根据排名给予奖惩,每年评选先进物业公司并给予奖励。
(四)专业维护,长效管理
小区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积极开源节流,千方百计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政府部门、街道要压实物业公司的责任,推行长效管理机制,规定小区物业公司必须制定垃圾站清扫清洗和设备维护计划,明确专人和经费,规定垃圾站每日清扫清洗喷药的频次,加强设备日常保养维护。根据物业条例有关规定,日常保养和零星设备维修属物业维护范围,均应纳入物业公司运行成本,以维持垃圾站设备的正常运行。
【来自:QQ群【藏经阁】,更多资料请联系QQ215425891,联系加入我们的公文群,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
关于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情况的调研分析
新时代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为深入贯彻落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区落地生根,积极探索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根据《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区政府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3月-6月,X区民政局组成专项调研小组,通过问询、实地查看、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采取联合式和对比式的调研方式,对全区社会工作人员户口和居住情况进行调研,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梳理汇总、认真研判;同时,注重开拓视野思路,多方查阅学术文献资料,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思考,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以供决策参考。
一、实行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鉴于以往社区工作人员异地工作所暴露出的的一些问题和弊端,越来越多的地区在换届和补员时坚持属地化原则,对社区
专职工作者的属地化率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实行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是加强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在新时代下,社区是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国家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建立居民委员会,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手段,建设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以实现城市居民对居住地公共事务管理的民主自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行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把人员力量放在直面群众、服务居民群众的第一线,便于更加直接、快捷地收集了解民情,链接各方资源,提供精准服务,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符合广大居民的强烈意愿。
(二)实行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是密切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
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需要
属地产生的社区工作人员熟悉小区环境,了解社区情况,熟悉工作对象,有利于开展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就在属地居住,居
民们感到家门口有社区干部很方便,不管小事还是大事,随时能
找到他们得到帮助,特别是在8小时以外如遇到难事还可以寻求帮助。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是小区业主或作为居民一员,社区的利益和他自身捆绑在一起的,感同身受,和广大社区居民有共识,更能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居民的困难和疾苦以及居民的利益诉求,工作中也会更多地为居民的共同利益考虑,为社区整体建设考虑,更加尽心尽职地开展工作。
(三)实行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是节约社会资源、为社区减负的重要举措
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让社区工作人员生活在本居住地的社区,避免了职住分离,大大节约了上下班通勤时间和成本,免除了来回奔波在路上的苦恼,减少了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堵,最大限度地为社会节能节支,也让工作人员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为社区居民服务,是落实党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内在要求,是激励社区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具体措施。
二、我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基本现状
(一)社区工作人员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区着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201X年我区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细则
(试行)》,该细则从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宏观管理、社区专职工
作人员员额管理、社区员额管理人员职业薪酬体系和其他事项等四个方面共二十三条作出了详细规定,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员额配备、人员进出、管理、考核、退出等进行了明确,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铺设职业化成长轨道,真正让他们有名分、有地位、有出路、有奔头,对规范社区工作人员管理、营造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推动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目前,全区X个社区共核定员额X人,社区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和职业素质水平均有较大提升。
(二)社区(村)主职人员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共有社区主职X名。从年龄来看,30岁及以下的X人,31到40岁的X人,41岁以上的X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专及以上的X人,高中及以下的X人。
(三)社区(村)"两委"人员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有社区(村)"两委"成员X名。从年龄来看,
30岁及以下的X人,31到40岁的X人,41岁以上的X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专及以上的X人,高中及以下的X人。
三、我区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情况
经面向全区X个社区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一)全区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总体情况
1.全区X名社区(村)主职,从户口所在地来看,户口在本
社区的X人,户口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户口在X区非本街道的X人,户口不在X区的X人。从居住地来看,居住在本社区的X人,居住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居住在X区非本街道X人,居住在X区以外的X人。
2.全区X名社区(村)"两委"成员,从户口所在地来看,户口在本社区的X人,户口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户口在X区非本街道的X人,户口不在X区的X人。从居住地来看,居住在本社区的X人,居住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居住在X区非本街道X人,居住在X区以外的X人。
(二)内城区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情况
1.内城区X个街道X名社区(村)主职,从户口所在地来看,户口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X区非本街道的X人,占比X%;户口
不在X区的X人,X%。从居住地来看,居住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X区非本街道X人,占比X%;居住在X区以外的X人,占比X%。
2.内城区X个街道X名社区(村)"两委"成员,从户口所在地来看,户口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X区非本街道的X人,占比X%;
户口不在X区的X人,占比X%。从居住地来看,居住在本社
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X区非本街道X人,占比X%;居住在X区以外的X人,占比X%。
(三)外城区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情况
1.外城区X个街道X名社区(村)主职,从户口所在地来看,户口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X区非本街道的X人,占比X%;户口不在X区的X人,占比X%。从居住地来看,居住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X区非本街道X人,占比X%,居住在X区以外的X人,占比X%。
2.外城区X个街道X名社区(村)"两委"成员,从户口所在地来看,户口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X区非本街道的X人,占比X%;户口不在X区的X人,占比X%。从居住地来看,居住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X区非本街道X人,占比X%;居住在X区以外的X人,占比X%。
四、我区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特点及问题
经过对调研数据的全面统计、分类梳理、深入分析,可以看
出我区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及突出问题:
(一)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特点
1.从人员岗位职位来看,一是社区主职和"两委"成员户口属地化差异不大。全区X名社区(村)主职与全区X名社区(村)"两委"成员相比较,户口在本社区的、本街道的、在X区非本街道的、不在X区的所占的比率基本持平,差别不明显;二是社区主职居住属地化略高于社区"两委"成员。社区主职居住在本社区的低于"两委"X个百分点,社区主职居住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低于"两委"X个百分点,社区主职居住在X区的高于"两委X个百分点,社区主职居住在X区以外的比"两委"低X个百分点。
2.从内外城区来看,一是内城区总体属地化程度明显低于外城区街道。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社区主职还是社区"两委"成员,外城区属地化程度明显高于内城区;二是内城区户口属地化程度远低于外城区。内城区X个街道X名社区(村)主职及"两委"成员,从户口所在地来看,户口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户口在X区非本街道的X人,占比X%;户口不在X区的X人,占比X%。外城区X个街道X名社区(村)主职及"两委"成员,从户口
所在地来看,户口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高达X%;户口在本街
道非本社区的X人,仅占比X%;户口在X区非本街道的X人,仅占比X%;户口不在X区的X人,仅占比X%;三是内城区居住地属地化也远低于外城区。内城区居住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占比X%;居住在X区非本街道X人,占比X%;居住在X区以外的X,占比X%。外城区居住在本社区的X人,占比高达X%;居住在本街道非本社区的X人,仅占比X%;居住在X区非本街道X人,仅占比X%;居住在X区以外的X人,仅占比X%。
(二)社区工作人员属地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1.社会认知度和职业认同感较低。目前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性质和定位不清晰,职业声望、社会地位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居民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中心职责职能认知不够,相当一部分群众对社工仍停留在"居委会大妈"的思维定势上,致使社区工作者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足,有的甚至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这与作为专业社工的"社会工程师"、"社会治疗师""社会减压阀"地位极不相称,也导致社区工作职业的吸引力不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属地化意愿不强。
2.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从年龄数据可以看出,X名社区主职中41岁以上的有X人,占总数的X%,X名社区"两委"成
员中41岁以上的有X人,占总数的X%,意味着社区主职和两
委成员一半以上都已达41岁以上,而与此同时30岁以下的主职和"两委"人数分别仅占X%和X%,面临社区工作队伍老化、年轻人缺乏等年龄结构问题。从整体知识层次上看,社区工作人员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偏少,全区X名社区主职中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X人,占总数的X%,X名社区"两委"成员中大专及以上的X人,占总数的X%,高中及以下的X人,占总数的X%。由此可见,社区主职文化层次普遍高于社区"两委"成员,社区"两委"成员文化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因社区工作人员年龄知识结构原因,导致普遍存在思想保守、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创新能力差、接受新事物慢的问题等问题,也导致属地化意愿不强。
上一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