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1年意识形态工作材料38篇(调研报告、理论、党课等参考)(第11/1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845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16分钟。

(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生态"把关"难度加大

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本质上是进行价值观灌输和促进价值观统一。传统意义上,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主要是通过"学校-学院-班级-学生"一级一级组织自上而下进行,这个过程遵从统一严密的秩序。新媒体场域下,网络虚拟空间成为话语传播的重要阵地,信息源头、信息内容、信息扩散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意识形态话语生态也具有了新的特征。网络空间中,各类信息传播主体成为看不见的"在场者",原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与学的秩序受到挑战。广大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呈现出新的面貌,他们在虚拟空间以符号化的网络身份几何式裂变的速度进行信息扩散和传播,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生态"把关"难度加大。

(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符号面临"弱化"风险

一般来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依托特别约定的一套话语符号来进行扩散和传播,有其特殊约定性,相对稳定固化,不可随意更改,需要被严格遵守和使用。随着网络沟通交流的日益频繁,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广大师生进行话语表达的重要场域,"微叙事"表达逐渐得到广大青年师生的认同和接受,并且生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具有直观、便捷和实用等特征,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符号系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追求"言简意赅""浓缩的就是精华"的同时,以图片、文字、符号等组合而成的交流方式和话语结构,也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符号之间的关联和架构面临被"消解"

和"弱化"的风险。

三、新媒体时代巩固和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策略

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师生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努力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跟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广泛凝聚网上网下力量,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有效实现话语转换,综合运用好大数据、算法等先进技术,实现更广泛、更接地气、更精准有效的话语传播,让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新媒体场域得到不断巩固和进一步加强。

(一)积极凝聚网上网下师生力量,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更加壮大

当前,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场域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空间,实现了"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事不网"。要坚持党管媒体,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专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全员网络素养培训,不断提升用网治网水平。同时要凝聚校园内各类组织中的师生意见领袖,建好各级网络评论员队伍。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整合二级学院、学工、教务、科研等部门职能,建立信息采集共享联动机制,不断形成和壮大多主体参与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队伍。在重大事件宣传引导过程中,各类话语主体应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发声,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

(二)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更响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6]。高校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对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新媒体的管理和引导。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不断提升网络新媒体素养,切实提高运用新媒体做好各项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坚持移动优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打通信息交流的"壁垒",多渠道大力宣传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党的"声音"更响亮。

(三)实现"政治话语"向"群众话语"转换,让宣传思想教育更接地气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7]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大多是成长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代,如何以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让他们从心底更加理解和愿意接受主流意识形态,

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难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不断更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增强意识形态主体话语能力,提升意识形态话语说服力、影响力、穿透力、认同度。[8]要根据时代和受众特点的变化,用师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更有感染力的表述,将政治语言进行"融合提炼",转化为"网言网语",把"高大上"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师生听得懂、愿意听、接地气的话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由抽象到具体、深奥到通俗的转换。还要主动应用"短小精悍"的网络推文形式,活用各类网络热词。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点燃人们奋进的激情;他勉励青年学生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等等。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实现分众化精准传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实效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各类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可能。"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9]一方面,要顺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深入分析师生网络圈层化的新特征,不断总结网络空间的话语传播规律,掌握受众在新媒体场域的话语习惯,准确把握师生群体的个性化话语需求,从而根据不同需求对刻板严肃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进行圈层化"技术处理",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精准传播。另一方面,要围绕师生现实需求,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利益诉求,并对各类意见建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有效融入决策部门的相关工作中,通过新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地解疑答惑,及时回应师生关切,真正把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不断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实效。

四、结语

先进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领域的深刻变革,新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知识学习、资源共享、情感交流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新媒体场域也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斗争的新的"主战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加主动的担当作为,深刻认识、系统总结、科学把握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用好网络这一凝聚共识的"新空间",在理念、机制、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

理权、话语权。同时,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筑牢广大青年学生成长的精神之基,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观的三个向度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静逸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实践。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把握党和国家整体意识形态工作新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高度重视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的高校,就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方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如何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观。从战略地位论、根本任务论、具体方法论等三个向度把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观,对于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历史逻辑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论"

"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1]。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坚持历史思维、遵循历史规律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传统。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观同样是循着"历史"轨迹,从我们党一百年来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摸索中、从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探索中、从改革开放40余年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创新中总结得来的。其中,习近平同志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的重要论述,体现出继承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的主要思想的历史逻辑。

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来看,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社会主义阵营整体"示弱"的国际环境中,我国能够"风景这边独好"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苏联、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暴露出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以及国内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遗留问题等复杂形势,毛泽东同志警示全党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并站在国际共产主义的高度勇敢直面意识形态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商品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和感染等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需要在人民内部广泛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

要性及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标,提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在新世纪之初,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国内外复杂形势,江泽民同志告诫全党,"思想政治领域的斗争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很复杂,有时甚至会是尖锐的如果我们不切实抓紧这项重大工作,就会犯不可饶恕的历史错误"[3],重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主要标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进入了理论与实践全面创新的新阶段。

进入新时代,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党中央遵循历史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强调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推动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一是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阐述。习近平同志多次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校党建等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4]来深刻阐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要求"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5],体现出党中央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我们党一贯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论断的基础上,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高度,提出"党管意识形态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具体到高校,通过确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高校根本制度,要求各级党委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从完善党的领导的政治站位,要求高校必须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杜绝一切将意识形态工作边缘化的现象。

二、基于理论逻辑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根本任务论"

任何科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形态思想等为理论基础,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际需要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观与我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出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逻辑。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培养时代新人

的坚强保障,其根本任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后,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中就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相关工作再次提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6]。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发挥凝聚人心、增强自信、思想引领等作用,引导广大师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本质就是解决"立德"的问题。可以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教育根本任务的保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是"立德树人",理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其根本任务。二是牢牢把握"两个巩固"。"两个巩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形势提出的重大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既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使命,必然也要以牢牢把握"两个巩固"为根本任务。

一方面,"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实际上是强调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立身之本,因此,"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思想体系中不辩自明的理论前提;另一方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德育思想的继承发展。我们党阐述的"立德树人"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出发点,把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关注人的当前发展、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强调最大限度地满足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注重提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德性文化",体现的是"德性价值观",比如《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四年》中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对"立德"

的阐释,以及《管子?权修》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对"树人"的阐释等,都体现出古人对"立德""树人"的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德育,既体现出我们党对教育

根本任务认识的深化,也体现出我们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根本任务认识的深化。

三、基于实践逻辑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方法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观同样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活实践。其中,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方法的重要论述体现出发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回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需求的实践逻辑。

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事实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方法论"孕育产生的现实基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而影响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因素就是"意识形态所依存的物质环境和条件""意识形态本身的科学性与普适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社会现实,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思想体系的诞生,都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中国崛起"的社会现实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这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最扎实的现实基础。其次,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践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方法论"孕育产生的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积极引领下,高校坚持"审视整体性环境""把握整体性内容""注重整体性建设"等原则,面对"世界格局变动和思想文化激荡"的形势、"国内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双重考验引发阶段性矛盾"的时势、"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工作主战场"的态势以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的事实等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之"势",提出要"顺势而为",全面思考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党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等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创新改革方略。比如,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如火如荼,"课程思政"广泛推广,学习型党组织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初显成效,校园文化建设硕果累累,马克思主义学院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逐步成熟,政策制度及工作机制建设日趋完善,队伍建设创新发展 蓬勃发展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促进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方法论"应运而生。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方法论"主要包含工作平台、工作理念、

工作范式、工作思维、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新观点新方略。一是课堂教学、党团、校园文化等三大平台建设。课堂教学平台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重要性,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不可替代"[6],并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深入阐释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意义、目标、原则。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将构建"课程育人"列为十大育人体系之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党团平台包含党建工作平台和共青团建设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围绕高校党建工作、共青团及青年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高校党建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阐述了高校共青团工作在青年思想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国高校在共青团中央的号召和带领下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青年意识形态引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为高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引领作用提供了重要遵循。二是"三全育人"工作理念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融入""贯穿"等关键词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和"大宣传"工作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的具体要求,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十大育人体系构建的任务和要求,集中体现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创新的智慧。三是"生活叙事"工作范式的有力补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平易近人、深入浅出"且颇具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话语风格,高度体现了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从"政治叙事"向"政治叙事"与"生活叙事"相结合的工作范式的转换。具体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更是以"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等关键词对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满活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中国故事"等[6],明确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生活叙事"工作范式的重要性。四是"互联网+"工作思维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就建设网络强国、网上舆论工作发表了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全局,提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具体到

高校,针对"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7]的现状,提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互联网+"工作思维的转变提供了重要遵循。五是学科引领、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的创新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及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人员、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等意识形态领域相关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8],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5],"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6]等,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及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时代宁夏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王维东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重任,担负着文化传承、思维创新和科学研究的使命,还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社会功能。宁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需要不断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价值基础,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更大贡献。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

高校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重任,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的"风暴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领域的具体体现。加强高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担负起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坚守好高校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让党的旗帜在高校高高飘扬。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人类解放与发展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500多年间,社会主义不仅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还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首先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实现了由"一国"向"多国"的转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引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行动指南。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越发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思想认识方面重点厘清"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管教育"和"党管人才"的各项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等方面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理论问题,为国家培育更多信念坚定、理想远大、踏实肯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加强师资队伍政治素质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体现

高校不仅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建设、服务和管理等各类人才,还是众多领域名师专家群英萎萃的地方。人才培养的成效如何,除了与课程设置和日常管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外,教师素质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学术思想的最前沿,高校宽松开放的学术自由大环境,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同时,高校意识形态还要自觉坚守好"红色主阵地",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养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自觉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责任与历史使命。在日常教学中始终牢记"学术研究无禁区、讲堂讲坛有纪律"的工作要求,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因为高校教师既是学术思想的"传承者",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布道者",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要充分用好用活这支师资力量。在全球化的巨大浪潮中,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与不断发展,为繁荣高校学术思想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极大风险,高校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人才资源和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讲,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不仅反映出高校的办学实力,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风向标"。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保卫战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要义

高校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技能人才、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任,更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根铸魂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因此,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高校要坚待德才兼备"和"以德为先"来谋划、来推进,重点坚守好"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贯彻落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