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党代会工作报告汇编12篇(第22/3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387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96分钟。

在新的起点上,憧憬现代化新X的美好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满怀。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携手奋进,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现代化新X,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夯实"稳"的基础,找准"进"的方向,紧盯"高"的目标,取得"新"的成效,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一)聚焦"三高四新"战略,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势能。势能强劲,才能行稳致远,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要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用"第一力度"抓好"第一要务",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培育高质效现代产业。突出先进制造业这个战略重点,全力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园",促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项目集成,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紧扣先进制造业提质扩能。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升级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着力发展大型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船舶等高端装备产业,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培育更多"隐形冠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将高端电容器、电子线路板、碳基复合材料打造成国家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推动纺织服装、建材等产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质量效益。壮大数字产业,积极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产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全过程的应用,以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化先行。推动服务业融合释能。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享制造、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健康、家政、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水平,积极培育现代金融、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新型服务业,催生更多经济新增长点。建设"五好"园区增效强能。把握园区发展九大趋势,培育壮大园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未来产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着力建设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五好"园区。加快园区管理扁平化、团队专业化、运营市场化,深化"亩均效益"改革。增强X高新区对全市的支撑力和贡献度,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全面提升产业园区创新力、竞争力、发展力。培育优质企业挖潜蓄能。壮大企业家队伍,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持续实施区县(市)企业上市"破零倍增"计划,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加强与资本市场对接,打造现代化企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实施"三高四新"财源建设工程,促进经济与财税协同发展。

狠抓高能级科技创新。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和催生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施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端产品。推进创新型企业、科技企业"小升高"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工程。实施创新平台升级行动,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把园区作为创新主战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大数据、船舶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搭建一批国省级研发平台。深化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创新型区县(市)建设,布局一批省技术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服"七要素深度融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提升科技创新保障力。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完善长期稳定投入机制,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向基础研究合力。健全创新评价激励、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等管理运行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实施科创人才汇聚行动,提升科技创新源动力。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生态、创业环境。实施新一轮人才行动计划,让各类人才在X创业有机遇、创新有平台、事业有成就、情感有归属,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

推进高实效改革攻坚。改革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关键一招。坚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探索推进基础性、标志性、引领性改革。深化新一轮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一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大改革,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快完善全链条、全周期、全市域改革推进机制,坚决打通中梗阻,确保改革推一件、成一件、见效一件,充分释放"化学反应""乘数效应"。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畅通开放通道。完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加快高铁、通用航空、千吨级航道、高速公路网建设,实现"高铁跑起来、航空飞起来、水运兴起来、高速公路联起来、'毛细血管'畅起来",打造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拓展开放空间。融入国内大循环,主动对接X自贸区建设,充分发挥毗邻X、X两大片区优势,大力培育临空经济、临港经济。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融入沿江产业发展链。务实对接"北上广""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产业合作。融入国际大循环,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增进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建强开放平台。聚焦资源禀赋、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前沿产业,瞄准央企、行业龙头和"三类500强"企业,创新招商方式,深入实施"对接益商会、建设新家乡"行动,引进更多战略投资者和标志性企业。充分发挥X海关、龙桥"两仓"作用,加快推进X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保税商圈和物流贸易集散中心。壮大开放主体。积极培育外贸企业,推动更多优势产业、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进入"双循环"中高端,推动"益品出湘""益商出海",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深挖高潜力内需市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把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投资后劲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活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将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提档升级汽车、家电、家居等实物消费,活跃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及冷链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大力培育新型消费、服务消费、农村消费等消费增长点。充分发挥投资对改善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产业投资,加强工业投资、技改投资,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推动投资规模合理增长、质量不断提升。

建设高标准智慧城市。聚焦"善政、惠民、兴业",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全面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联勤联动增效赋能,共享数字新红利、智慧新生活。聚焦市场主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行动,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异地办、网上办,以更大力度利企便民;提高执法公信力,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日常涉企行政检查,依法保护企业家和企业合法权益;对标国际水平,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自贸区好经验好做法,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X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热土。

(二)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着力开创乡村振兴新篇章。注重协调,才能更好发展,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以全域融入区域发展战略为总目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推动区域融合新突破。树立前沿意识,抢抓长株潭一体化纳入国家重点战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机遇,推进东接东融,迈进区域发展快车道。规划引领更强。科学把握战略定位、空间格局和要素配置的关系,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战略规划对接,聚焦X作为长株潭城市群拓展区、辐射区精准发力,以高新区、赫山区为桥头堡,辐射带动整个市域,深化协同,相互赋能,共同发展。行动协同更实。加强与长株潭地区尤其是X的多层次常态化交流互动,重点推进交通建设、产业链条、科教资源、文化旅游、开放平台、强大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将邻壤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合作交流更深。加强与环洞庭湖市县对接,拓展交流平台,共抓生态保护、共建交通网络、共锻产业链条、共促河道治理、共推安全发展,实现更宽领域的互惠共赢,推动X在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奋力走在前列。

加速推进"一核一圈两翼"新型城镇化。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更高质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新型城镇发展水平。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中心城区强支撑、固基础、提品质、优服务,扎实推进产城融合,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和人口吸纳力,增强在规划、产业、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加快全市新型城镇化步伐。跑出益沅桃城镇群建设加速度。加快推进益沅桃城镇群产业发展错位互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衡供给、社会事业普惠共享,全面提升以沅江市、桃江县为市域副中心的大X城市圈发展水平。推动湖区、山区两翼联动发展,形成"多节点、多通道、多支撑"新架构。提高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度。X发展上台阶、上水平,难点在县域,潜力在中心城镇。要把扩权赋能作为强县兴县重要抓手,突出产城融合,壮大县域经济,做强特色小镇,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特色名县。

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领头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切实肩负起现代农业改革发展"试验田"重任。打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样板区。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抓好"万企兴万村"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实施。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打造洞庭湖现代农业作业核心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统筹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涉粮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粮食安全。强力推进特色农业品牌战略,抓好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与优质水产工程,推行生态种植养殖,将南县稻虾米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擦亮"中国淡水鱼都"新名片,再创"鱼米之香"新优势。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化综合体、示范县、示范基地。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升级版,推进"一县一特"向"一特一片"集聚,重点打造"7大发展平台""7大特色产业""10个特色小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建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推进农村道路畅通、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建设、数字乡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五大工程,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畅通智力、技术、管理、资本下乡通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乡村科技人才、乡土人才培育,做好人才引进,为乡村振兴增强内生力、按下快进键。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洁"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文明、生态节地殡葬服务体系,使乡村更加美丽怡人、更富田园气息、更有乡愁记忆、更为和谐有序。

(三)加快提升文化实力,着力打造城市新形象。培根铸魂,才能集聚合力,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把X打造成人文文化高地、历史文化富地、特色文化标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国际交往新城。

建好精神文化家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和主导权。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引领行动,用好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路线、新中国第一号烈士、X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红色资源,以先辈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感染人、激励人、凝聚人。统筹建设管理、内宣外宣、网上网下,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传承X千年文脉,加强对楚文化、湖湘文化、三国文化等历史文化发掘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传统村落,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建强公共文化阵地,用好管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好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讲好X故事,传播X声音,扩大X影响。

升级现代文化产业。做好做足"红色、绿色、古色、特色"交相辉映大文章,推进文旅体康一体化发展,促进"业态、产品、市场、服务"四个融合,深化"名城、名景、名镇、名村、名店"五级联创,重点推出一批文旅精品,新创建1个以上5A级、10个左右4A级景区,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市。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创意、智慧广电、网络视听、绿色印刷等新型文化业态,探索建立X文创园,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绘就大美湖区新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要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提升"益山益水·益美X"境界。

筑牢全域绿色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善生态廊道和天然林、公益林保护网络,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质量。依托长江生态廊道及洞庭湖湿地生态涵养区,推进水体及湿地生态修复,恢复重要湖滨带及河湖生态系统,争创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加强资江干流生态廊道建设,推进周边生态缓冲带综合治理,提高林草覆盖率,加强水源涵养,扩大生态容量,打造水清鱼跃、岸绿景美风景线。

持续推进绿色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美丽与发展同行。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紧盯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固体废弃物和新污染物治理、长江"十年禁渔"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环境治理机制,加强环保执法,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