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建理论-30篇(第22/43页)
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关系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由此,也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充分印证了我们党能够在各个历史时期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地认识发展规律、把握战略主动,也充分证明了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
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有丰富内涵的。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需要认清这一理论与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国式现代化,从实践主体上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党和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探索、大胆探索;从价值追求上来说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从政治方向上讲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高度统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内生动力上讲是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从最终目标上讲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从这些科学内涵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紧紧连在一起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要求,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决定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特色和质量成色才能彰显出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科学内涵,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终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追求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要义,需要弄清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的四个方面的高度统一。一是党的领导地位与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统一,强调的是主体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是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梦想的领导主体,这个主体与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强调的是发展的协调性。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统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四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高度融合。融合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规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坚守本国繁荣和世界繁荣的一致性、发展自身和造福世界的统一性,主张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愿意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的创造性思想观点和创新性理论体系,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这一理论与西方现代化理论有着本质区别,充分表明了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理论具有科学性、广泛性和生命力,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必将推动中国历史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是有明确导向和前进方向的。要看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导向和发展方向,必须搞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联系。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讲的是实践导向,也讲的是发展方向。只有把稳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善作善成。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有着清晰的实践导向,主要体现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清晰路径。在问题导向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工作着力点,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处处体现出人民主体地位,处处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目标导向方面,强调必须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任务,要求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种新思路、新举措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坚定不移地带领人民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道路不动摇、正确改革方向不偏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宏观愿景转化为一个个具体行动,以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态度,以咬定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执着,扎实推进每一个目标的实现,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新发展。在结果导向方面,强调要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衡量工作成果,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尺来检验工作成效,把人民群众的口碑作为最好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