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部长2022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党课讲稿、经验材料-251篇(第3/54页)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做好潜功,需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深谋远虑谋划蓝图、久久为功。"潜功"就是做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非一日之功,因此要有一种历史定力和战略眼光。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曾提出"弱鸟先飞"的思想意识和工作方法:不想着干一夜暴富的事、也没有"烧三把火",而是"有长期打算""小火烧温水,常烧不断火,有时还给添点冷水""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只要锲而不舍,最后总能够旧貌换新颜"。为官从政者都希望能干一番事业、创一番业绩,但干事创业不可能一日见效、立竿见影,要想做出实绩,必须进行长期积累和努力,要善于做潜功,厚积薄发,有恒心有毅力,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积"小胜"为"大胜"。
筠连县委组织部部长陈春:打造年轻干部成长链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党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关键是要健全环环相扣、统筹推进的"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确保年轻干部选得好、育得好、管得好、用得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标准引领"选好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选好年轻干部,关键是要在"入口关"上下功夫。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贯穿始终,跟进年轻干部"政治体检"和政治素质考察,确保选出的干部政治过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要树立战略眼光,着眼更长时间,立足更广领域,建立持续发现、动态补充的长效机制,通过年度考核、专项调研、干部考察、后备推荐等方式,多渠道发现一批现实表现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年轻干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有原则、经常性、近距离了解干部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群众口碑,把"好苗子"识别出来、把"坏坯子"挡在门外,确保年轻干部的源头活水始终是"一泓清泉"。
多维淬炼"育好苗"。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培育年轻干部,重点要在提能上做文章。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要把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扎实抓好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有针对性选派年轻干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项目推动第一线、社会维稳最前沿等"吃劲"岗位压担历练,让年轻干部多有几次"热锅上的蚂蚁"经历,确保在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扛得起。要强化能力提升,结合年轻干部履职所需、短板弱项,开展"滴灌式"提能培训,锻造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策能对的"复合型"年轻干部。
从严要求"管好苗"。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好干部是"选"出来的,"育"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防微杜渐,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抓早抓小,防止"小毛病"演化为"大问题"。要动态管控,对政治上不过硬、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担当、能力上不适应的坚决调整,决不"一选了之""放之任之"。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撑腰鼓劲、摇旗助威,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误、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引导年轻干部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项目招引等重点工作中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担当作为。
激励鼓舞"用好苗"。人不激不奋,水不激不跃。年轻干部既要"管"得住,更要"用"得好。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遵循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辩证把握年轻干部使用的"进度"和"力度",既不搞"火箭式"提拔晋升,也不一味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要转变"年轻干部难挑大梁"的观念,敢于打破定势思维,既看学历更看能力、既重经历也重潜力,对实绩突出、锻炼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大胆提拔重用。要鲜明"有为才有位""吃苦者吃香"的选人用人导向,着眼优化领导班子"老中青"梯队结构,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去,给台子、给位子,真正把年轻干部用起来。
平邑县为组织部部长赵子君: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平台如土壤,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人才便没有展示其独特能力和价值的舞台,英雄将无用武之地。要以人才平台集聚人才,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育得出、带不走,实现"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
聚焦产业孵化,做大创业人才平台。兴旺的产业,不仅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舞台,更为人才引进注入了活力,要布局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环境。因地制宜打造乡村产业平台,着力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引导龙头企业及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参与平台项目建设,在三产融合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吸引更多有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乡村产业人才共谋发展。充分发挥园区经济建设主战场作用,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内容,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条,积极申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厚植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鼓励企业走出去"开疆拓土",在重点城市建立"人才飞地",把引才触角延伸到人才培养"源头",落地高端人才产业化项目,对成效明显的"飞地"予以奖补,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聚焦创新发展,做优企业科研平台。积极融入国家创新大局,以高能级平台集聚高端人才,引导最新科技成果、优秀科研人才、创投资本向高能级平台转化和集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人才、资本和产业有效对接,用好产业基金支持人才项目,出台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税收支持和风险分担政策,建立高效便捷的投融资支持体系。依托优势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采取"政府引导、专员服务"模式,对企业科研平台建设,实行一对一实地指导、跟进服务,形成对人才的感召力与吸引力。依托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举办科技创业大赛,通过创业启动资金、场地租金减免、贴息贷款、税收奖励等政策支持,实现"参赛挖掘、孵化加速、成熟输出",确保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相互促进。
聚焦服务增效,做强数据赋能平台。根据发展和人才的双向需求,打造精准化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让各类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破解各类人才数据"糊涂账",针对人才底数不清、数据分析滞后、人才服务不优等问题,创建人才大数据平台,实现人才信息"一键筛选"、政策兑现"一网通办",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运用人才大数据系统,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紧缺目录,掌握人才缺口,确定引才方向,优化引才路线,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不断强化人才服务工作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优化人才信息服务系统,完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购房、子女入学、出入境、就医、机场绿色通道、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优待服务,让人才"一次不用跑"享受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用"数聚才智""人才地图""一键式服务"赋能人才工作。
当涂县委组织部部长万颖:坚守公道正派生命线
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织部门的永恒主题,是组工干部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组工干部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使之成为一种知行合一的不懈追求和生动实践。
砥砺公道正派的政治品格。
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公道正派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来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赤子之心。要加强思想建设,让初心使命在内心深处真正扎根,以坚定的政治定力打牢公道正派的思想基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履行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和重大考验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大事难事和急事危事面前做到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甘坐冷板凳的"安专迷"精神,吃透上情、把准下情,对工作全局了然于胸,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把握、去谋划、去部署,找准定位、主动服务,更加坚定地以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确保党的事业推进到什么阶段、组织工作就跟进到什么阶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实践调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基层服务日"制度相结合,主动把党员干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搞清楚,了解基层需要,努力做到实情从一线掌握、办法从一线谋划、经验从一线总结,练就知人善任的双眼、善于谋划落实的双手、夯实公道正派的业务根基。
磨炼公道正派的专业本领。
用人以公,方得贤才。公道正派是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出发点、生命线。必须秉承公心、甘为人梯,坚持事业为上,以实际行动让干部群众感受到组织上的公道、公平、公正。邓小平同志强调:"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肩负着配好班子、选好干部的重大使命,必须不分亲疏远近,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公道待人。比如,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干部交流任职、挂职锻炼机制,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干部赴沪苏浙等长三角先发地区跟班学习,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要公平识人,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先入为主,不戴有色眼镜,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干部,真正做到了解每个干部的实际情况、考察出每个干部的特点。陈云同志对怎样做好干部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他的"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十二个字凝练概括了干部政策的"用人之道"。要公正用人,坚持一个标准贯到底、一把尺子量始终,在干事创业、攻坚克难中检验干部、考察干部、锻炼干部。要拓宽选人视野,从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出发,以事论人、因岗择人,把个体"优选"和整体"优化"有机结合,做到人事相宜、才尽其用。要善于推荐优秀人才,既不人云亦云,也不求全责备,敢于提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使用意见。
涵养公道正派的作风修养。
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组织工作也是"高危职业",危而能守、诱而不动,方显本色。必须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地把公道正派作为永恒的课题和不懈的追求。坚持修身正己,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带头遵守组织人事纪律,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先不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坚决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坚持实事求是,自觉以公道正派作为行为准则和工作要求,秉公办事,做到公道不谋私、公平不倾斜、公正不护短,强化内部监督和日常监督,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越是信任越要严格监督,以铁的手段、铁的纪律、铁的规矩,坚决防止"灯下黑"。坚持从严治部,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筑牢思想防线,真正做到把知与行、说与做、教育别人和改造自己统一起来,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敢于坚持原则,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沛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张毅:扛起抗疫的组织担当
针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就是胜利,要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义不逃责,事不避难,组织部门要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艰巨大考中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交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抗疫答卷。
当好"指挥员",彰显人民至上的初心。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的领导是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要树牢"人民至上"理念,积极回应防疫所需、群众所求,在关键部位、重要领域成立临时党支部,确保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旗高高飘扬。以精干高效的作风靠前指挥,研判分析形势,周密部署安排,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抗疫上来。不断下派党员干部支援一线抗疫,以网格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常态化动员"两新"党组织为企业复工复产办实事、出实招、解难题。
用好"先锋队",彰显攻坚克难的决心。"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要通过广泛发动、择优选派,号召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当好抗疫"急先锋"和群众"服务员",全力协助核酸检测等措施提标增速,凝聚起"争先锋、站排头、打硬仗"的强大合力。树立正向激励的鲜明导向,注重在一线考察发展党员、识别培养干部,关爱使用人才,将"战时"表现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使用的重要参考,让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尖子生"有动力、无顾虑,成为抗疫战场上最高的"旗帜",最硬的"脊梁"。
守好"大后方",彰显无微不至的关心。疫情多发频发,不免滋生紧张情绪。组织部门须重引导、善疏导,用希望之声、温暖之举消解群众的不安和焦虑。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用客观数据、真实报道解疑释惑,引导群众正常生活、科学防疫,不做谣言"传声筒"。发现、放大正能量,宣传先进事迹,表彰鼓励典型,为战胜疫情树立标杆、营造氛围。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倾听一线诉求纾困解难、走访慰问化解民忧,用党组织的用心、关心、细心换取群众的信心、舒心、放心,凝聚最广泛的力量同心抗疫,坚持取得斗争的最终胜利。
宁城县委组织部部长李国军: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守住政治关,时刻绷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年轻干部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把"四个意识"转化为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实际行动。
要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就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信仰似铁、党性如钢,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矢志不渝、不辱使命。
要有"无愧苍天不负民"的初心。初心是情怀,也是方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敬重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履职,用心想事、用情做事、用力成事,以一流的业绩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酒杯虽浅淹死人,筷子不粗打断腰。年轻干部要登高望远、胸怀全局、涵养境界,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守得住底线,不违规、不逾矩,做党纪原则政策的坚定捍卫者。
要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胸怀。胸怀是一种境界,是年轻干部践行宗旨的视野高度。年轻干部应胸怀大爱、一视同仁,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甘居幕后,甘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牛"。
要有"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担当是一种责任,是履职尽责的核心要素。年轻干部既要有"党有号召、即有行动"的政治态度,更要有"为党分忧、为民尽力"的大局意识,自觉站在服务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谋划思路,坚持原则不放松,做人准则不动摇,不信口开河、不跑风漏气,不搞亲疏远近,自慎自律,克己慎行。
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树森:研究解决真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解决问题,前提是找准问题、研究问题、弄清问题,关键是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问题真研究。研究真问题,即谋实事,体现的是目标导向;真研究问题,即出实招,体现的是问题导向;问题真研究,即见实效,体现的是结果导向。
当前,一些工作跑偏走调,原因就在于问题研究做得不够,不了解实际情况,不接地气。除了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前后一个样、左右差不多这些表象,还存在"两个脱节""两个混同""两个不分"问题。"两个脱节"问题:方向和方位脱节问题,即方位缺失,离开方位谈方向,只有目的地没有出发地;目标和路径脱节,即路径缺失,只有应该怎么样,少了怎么才这样,只有要去哪里,少了怎样去那里。"两个混同"问题:表象和成因混同,表现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光说有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有问题,因而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态度和能力混同,表现为以为能力无限,无视资源有限,以为凡事只要想到说到谋划到就能做到。"两个不分"问题: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不分,一下子说到底,中间少了程度性阶段性目标;工作总结和成果评估不分,自我评价标准自定义,结果怎样都能好、永远都是好,就算有一些量化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也存在样本偏差、数据陷阱等。
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决策、抓落实,要把调查作为基础工程、前置程序。要做到描述病症与解析病灶结合,在界定问题时既说得清又看得准,避免就事论事;微观视角与宏观背景结合,在分析问题时既钻进去又跳出来,避免眼界局限;基层实情与上级政策结合,在解决问题时既沉下去又升上来,避免立场错位。要用好方位思维,学会从方向反观方位、找出问题,再从方位研究方法、找准路径。方向,即按照党的大政方针设定目标,搞明白我们要往哪里去,换言之就是目的地;方位,即从实际出发认清现状起点,搞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换言之就是出发地;方法,即拿出实现目标的具体举措,搞明白我们怎么走,换言之就是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路径。方位思维强调的是搞清所处的具体时空和现实状况,从而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总是善于对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学判断,从而作出了正确的决策部署。要用好破局思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兼顾、重点突破。要突出那些能带动全局提升的牵引性问题、具有一通百通效应的瓶颈性问题、涉及基础和配套的支撑性问题,做到瞄准症结发力维度准、持续施加干预力度够、把握火候分寸尺度精,注重看量变质变、看大局贡献、看发展态势。要用好精准思维,以大看小、以小见大有机结合,实现从通用尺度到专用尺度再到靶向尺度的精准,从抽象表述到写意表述再到具象表述的精准。
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问题真研究,作风要扎实,力戒"应景式"。出发点和动机有偏差、为完成任务和应付差事的"应景式"调研,不仅无益而且有害。目的要明晰,突破"体验式"。下基层调研是一项高成本的行为,既占用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占用基层干部的工作时间。要对"为什么调研"有清醒认识,下基层前做足功课,确定围绕哪些问题开展调研。不能把下基层调研当做现场办公,切忌随意就政策性问题表态、随便利用公权力干预资源分配。方法要得当,防止"采风式"。要把广纳群言和聚焦主题结合起来,既不能先入为主、偏听偏信,也不能说啥都听、听啥都信,没有主题、离题万里,而要见微知著、解剖麻雀,从个性现象中探究共性规律。成果要具体,避免"论道式"。调研成果不仅体现在写了多大体量的调查报告,更体现在能够转化为多少指导工作的制度规定和政策文件。调研成果应该是"小题大做"、具体入微,通过提炼分析,由点到面、由表及里,而不是"大题小做"、蜻蜓点水,从理论到理论、从宏观到宏观,泛泛而论。
东海县委组织部部长尹相伦:擦亮组工干部名片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对今年组织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关键在于抓好落实。组工干部作为具体"施工队""操盘手",要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坚持实践实干实效,在新起点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鲜明特质,只有带头扬清风、树正气,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让党员认可、干部信服。考察评价干部要持正心。以"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慧眼辩证识人、客观鉴人,既不戴"有色眼镜"看人,搞亲疏远近、个人喜好,拿原则换人情、用权力做交易;也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旗帜鲜明为担当者点赞、为奋进者撑腰。选拔使用干部要明导向。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大力选拔一批勇挑重担、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让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鲜明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让敢闯敢试敢担当成为干部的自觉追求。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落地,离不开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兵劲旅。要淬炼政治能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寻策问道,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提升专业能力。充分发扬"安专迷"精神,以科学精神钻研组织工作,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多练一练"看家本领",争做学习型干部、研究型干部,着力破解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要强化执行能力。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不惜精力、不唯条件、不讲理由抓落实,精益求精、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干工作,用实干擦亮组工干部名片。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组工干部常被人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更应坚守谦虚平和、甘为人梯的品质,不累于名利、不役于外物,当好党员干部的服务员、勤务兵。要常怀容人的雅量。树立正确的进步观,时刻牢记"搭台""铺路"职责,甘于给人支撑、助人向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在讲奉献、有作为上展现组工干部应有的样子。要提升容事的肚量。组织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组工干部既要争当先锋,也要善打助攻。坚持目标同向、行动同拍、事业同干,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自觉从大局出发,多支持少挑剔、多沟通少误解、多宽容少计较,做到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组织动能。
乐山市委组织部:致全市挂职干部人才的慰问信
全市挂职干部人才:
你们辛苦了!
近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全市上下争分夺秒、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同疫情宣战、与病毒赛跑,以快制快迅速切断病毒传播链,目前全市疫情总体可控,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在此,乐山市委组织部向全体挂职干部人才的倾力参与、支持、配合,道一声感谢、致一句问候、表一层敬意!
修我戈矛、与子同袍。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条战线的挂职干部人才,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同志,不分挂职任职、不计分内分外,主动请战、尽锐出战,同乐山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奔走在指挥调度、物资集散、核酸检测、群众工作等抗疫一线,全面全域全程全力抢时间、控外溢、防扩散、抓落实,打响了一场严防死守的全域阻击战和全民保卫战,展现了挂职干部人才听从号令、真挂真干的担当和情怀。
同心守护、嘉里情深。正值春夏之交,是传染病高发期、流行病活跃期,本轮疫情仍在全国范围内多点爆发、快速传播,我市依然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全体挂职干部人才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往返派出地、挂职地、居住地需求较高,防范疫情风险、保障自身安全,是组织最牵挂的事情。希望你们高度关注各地疫情形势,合理安排外出调研、对接工作、回乡探亲等事宜,确保团队和自身安全。
四月嘉州、莺飞草长,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有我们全体"嘉"人的共同努力,疫情终将过去、春风和煦依然,愿嘉人平安、嘉州美丽!
扬中市委组织部部长孙丽君:涵养县域人才生态
聚天下英才,关键在于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力环节,形成持久竞争力,以人才优势创发展胜势。面对长三角地区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江苏扬中立足打造产业集群,激活创新创业动能,有效突破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人才瓶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构建产业集群吸纳人才
产业生态是最大的人才发展生态,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人才结构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县域引才育才的根本是发展产业,只有夯实产业基础,为人才发挥才智提供支撑,实现产才融合、产城融合,才能真正吸引优秀人才。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放眼国内外产业布局,结合本地实际,选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以新产业集聚新人才。在县域环境下,单个引进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组团式引进,建立相关产业全链条生态体系,把相关联的学科和人才聚在一起,分工协作,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创新、共生共荣。依托龙头企业,成立电气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形成覆盖全链条研发服务体系,集聚相关企业200多家,为电气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新动能。
打造贴心服务吸引人才
与大城市家底厚、资金足、条件好的优势相比,县域人才工作存在"小城困境"。要抓住大城市人才"溢出效应",突出小城产业集中、环境优美、生活成本低廉等"比较优势",让人才感受"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质感。联合38家政企单位组建江洲英才服务联盟,为各类人才直接办理户籍迁入手续,结合贡献程度给予生活、租房、购房三类补贴。推出人才"乐起来"集成亮点,发放"江洲英才卡",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人才服务业务整合至市人才服务专窗,一周七天不间断提供服务。织密人才"留下来"服务网点,市级层面成立领军人才服务中心,各镇(街、区)、产业园与孵化器、人才企业设立实体化"人才工作站",精心打造"15分钟人才生活圈"。创新创业中的相关支持也是留住人才的重中之重。创新创业难,第一难就是缺乏资金。创设总额5亿元的人才种子基金,成立由政府投资主导的金融创投公司,依托政府创投平台引入社会资本,为创新创业提供融资支持和天使投资,打造"人才+项目+产业"合作新模式,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增加人才创新创业机会,推动更多优质人才项目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