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部长2022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党课讲稿、经验材料-251篇(第11/54页)
靖江市委组织部部长王瑾:打造小城聚才独特"卖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区域竞争实质上是人才资源的竞争。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江苏靖江立足实情、扬长避短,坚持走好差异化人才发展之路,逐步突破制约县域城市人才发展的瓶颈,打造小城市聚才留才的独特"卖点",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涵养最优生态吸引人才。人才竞争的基础是人才生态的竞争。靖江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几何中心,既得沪苏锡常产业溢出之利,也深受其人才虹吸之苦。小城市要想打破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构建优质的人才生态环境是关键。要紧扣发展需求、人才需要,不断迭代优化人才工作路径,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激活市场"无形之手",着力提升人才集聚度和城市吸引力。要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力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设立专岗专职"人才秘书",加强人才工作高质量考核,全面构建人才治理新体系。要创新优化人才政策,聚焦产业紧缺人才、城市功能人才、优秀青年人才3类对象,大幅提高补贴标准、全面放宽准入条件,推出人才条件、市场"双轨"评价办法,赋予行业专家、重点企业人才举荐权,打破教育、卫生人才编制管理、招聘限制等条件束缚,以改革红利释放聚才活力。要升级聚才载体,瞄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组建驻外招商引才分局,支持本土企业"飞地"引才,围绕产业需求打造光电研究中心、先进材料技术研究院等市级平台,依托龙头企业打造木材产业研究院、智能重装产业园等专业平台,持续释放载体聚才"磁场效应"。
打造特色产业支持人才。产业和人才互相成就,人才聚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人才旺。县级城市往往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结构单一,集聚人才的吸引力、竞争力不强。打造成熟的产业生态链,是推动人才安心扎根、干事创业的战略之举。靖江立足本地特色,集聚优势产业集群,对标一流城市构建新兴产业高地。打造创新驱动龙头,推动政策、资金向开发区倾斜,共建上海-靖江临港科技离岸创新中心,对新招引重大项目附着人才提供"一事一议"优惠,全力支持开发区打造产才融合"特区"。推动创新型人才集聚,聚焦大飞机、大健康等产业链,引导招商引才分局、科技镇长团,借力靖江籍高校院所教授专家人脉资源,开展院校专家月月行、召开招商引才双月推介会、举行产业人才季度峰会,为产业迈向高端添薪加"才"。编制产才需求地图,围绕航空制造、新材料、大健康、智能重装等领域重大产业链,绘制全景"图谱",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为产业引才提供精准导航。
优化贴心服务留住人才。小城市在区位条件、城市功能、发展机遇上"先天不足",只有在改善人才服务上下功夫,才能积蓄人才集聚的后发力量。靖江从人才工作生活各个环节入手,将"人才管理"转变为"人才服务",将"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公共服务突出标准化、提升便捷性,个性服务体现精准化、提升获得感,坚持把人才牵挂的"关键小事"办成"头等大事",既有大手笔、大气魄,也有小温暖、小幸福。做强"门户级"人才地标,抢抓市金融中心、科创园黄金区位,规划建设"人才客厅",投建"惠蓝居"蓝领公寓,改造提升周边商业网点,丰富科教文卫公共服务,让人才既安居又乐业。优化一键式人才服务,开展人才服务数字化变革,升级"码上服务"体验,上线补贴兑现、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代办业务,上新"配额制""转让制""贡献认定制"等审批权限,用便捷高效实现人才来靖留靖一马平川。深耕"金融+"人才创投,将人才创业项目纳入天使投资基金视野,撬动社会资本为项目种子期扶一把、初创期拉一把、成长期推一把,支持知名风投机构在靖设站,畅通"双创路演+专业评估+全程跟进"融资渠道,以投带引推动优质人才项目落地生根。
屏山县委组织部部长涂冬:锻造担当作为的"赶考人"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专业化思维和行政化效能并重,着力建设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业绩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铁军,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赶考答卷"。
聚焦政治素养,坚定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教育引导干部秉承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负责的忠诚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采取集中轮训、系统培训、专题研讨、送教上门和网络培训等形式,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注重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深刻领悟准确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依托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好干部红色教育,积极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集体"政治生日"等活动,坚定干部理想信念。重点抓好"一把手"、年轻干部、新任职领导干部政治教育,优化分级分类培训,把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党内政治生活锻炼贯穿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聚焦分类培养,提升干部专业能力。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要针对未来5-10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党政综合、城建规划、经济金融、农业农村、基层治理、教育卫生"六个专题开展专业化培养工程,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教育引导干部在专业化上下功夫,解决不会为的问题。分类实施"头雁型"领导干部统筹提能、"工匠型"领导干部专业提能、"潜力型"年轻干部铸魂提能、"绣工型"基层干部服务提能"四大行动",采取分批选送参加中省市调训、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的形式,定制式培训,常态化考试,帮助干部弥补能力短板,提升工作质效。深化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双向互派"行动,分期分批选派到上级机关、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到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重点项目一线历练,选派到国有企业等跨系统、跨领域、跨行业横向交流,让年轻干部在重大斗争和关键吃劲岗位上历练成长。
聚焦正向激励,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时代之势、发展之需,提升干部攻坚力。要从经济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出发设榜,鼓励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组成专班踊跃"揭榜",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激发更大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要鲜明"一线为先、崇尚实干"用人导向,坚持工作经历丰富、急难险重任务中有突出贡献、工作实绩得到群众公认"三个优先"原则,每年在乡村振兴、项目发展、征地拆迁、信访维稳"四个一线"提拔干部占比不低于总数的80%,用有位激励有为,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关心关爱是最好的支持。要实施"走访谈心""向组织说说心里话"等活动,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倾听干部压力诉求,帮助排忧解难,搭建有效沟通的"连心桥"。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探索以同志式谈心谈话处置一般性问题线索,旗帜鲜明为敢担责、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进一步提振干部精气神。
聚焦作风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教育引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要强调工作纪律,加强日常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引导干部主动报"家事"、亮"家底",教育引导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在廉洁自律、求真务实上树形象、作表率。实施提醒式警示谈话、预警式待岗培训和问责式轮岗交流三项机制,针对少数干部在工作中"力度偏软、能力偏弱、态度偏懒、心思偏散"等四类问题,开展提醒式批评或约谈。创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举办警示教育系列课堂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签订廉洁承诺书,做实同级同类干部的警示教育,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提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营造遵规守纪、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贺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张婉玲:唱好人才协作"双城记"
通过"联姻式"柔性挂职、"智囊式"组建团队、"候鸟式"聘请专家等方式借智借力,既让高层次人才在后发展地区找到实现价值更大化的"坐标",又积极引导人才资源、项目等各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
通过"外设人才飞地、内建转化基地"的方式,持续深化与湾区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实现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聚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这不仅赋予了大湾区发展新机遇,也给周边地区发展带来强劲东风。广西贺州市作为西部地区邻大湾区最近的城市,不能自娱自乐唱"独角戏",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化粤桂协作,借势借力错位发展,通过人才共育、产才联动、政策协同等举措,破解人才虹吸之困,全力唱好湾贺人才协作"双城记"。
聚焦"联",搭建人才共育新平台。湾贺人才协作"双城记",核心是人才共享,"联"才能走深走实。从需求端看,"联"是共需,也有共识,只有错位才能对位。人才流动的不均衡性,形成了发达地区"人才高地"与毗邻西部地区"人才洼地"的层次错位。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拓展发展新空间与培育发展新动能,需要更为广阔的腹地,必然会向内陆纵深发展。要正视西部地区与大湾区人才结构的差异与特色,在"联"字下功夫,找准双方人才协作的利益共通点,发挥好区位优势,借智借力大湾区,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把"错位"变"对位"。从供给端看,"联"有基础,也需互补,只有深化合作才能携手共赢。近年来,贺州已与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和深圳专家人才联合会等6所高校和5家智库签订合作协议,湾贺人才协作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合作基础和足够的政策空间。要以市校合作为突破口,通过"联姻式"柔性挂职、"智囊式"组建团队、"候鸟式"聘请专家等方式借智借力,既让大湾区高校、智库、科研院所等高层次人才在后发展地区找到实现价值更大化的"坐标",又积极引导大湾区人才资源、项目、资金、信息等各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共享使用,协作推进贺州高质量发展。同时,定期选派各行业、各领域优秀人才赴大湾区学习交流,促进本土人才思想观念、格局视野、能力水平与大湾区对接,提升内生动力,推动本土人才队伍建设"输血"和"造血"同频共振。
突出"转",找准产才融合着力点。湾贺人才协作"双城记",动力是产才双融,"转"才能找到共赢契合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转"才能赶上潮流。由于用地指标、企业成本和产业转型的内在要求,大湾区人才、产业等必然外溢。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容量、土地资源承载力、市场空间等优势明显,将成为湾区产业、人才落脚的首选地。要做好"转"的文章,主动承接湾区智力转化、产业转移,实现产才融合,踩准时代发展的节奏,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转"才能弯道超车。要用好世界长寿市金字招牌,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吸引大湾区企业、人才转移贺州发展,加快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集聚。针对大湾区人才急需成果转化"试验田"和西部地区产业领军人才匮乏等问题,探索科研孵化前台在大湾区,生产转化后台在西部地区的飞地模式,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大湾区设立人才飞地,组建创新创业研究院、新经济新业态育成中心等飞地实验室,解决产业转型升级中"卡脖子"问题,着力推动基础较好的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与大湾区科技创新企业共建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推动形成"人才-科研-技术-产品"创新链条,努力成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承接区。通过"外设人才飞地、内建转化基地"的方式,持续深化与湾区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实现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聚人才。
敢于"破",构建政策协同新机制。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唱好湾贺人才协作"双城记",关键要搞好政策协同,破立并举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随着粤桂协作深入推进,两地产业衔接、项目合作愈加频繁,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需求更为多元。要抓住粤桂协作"窗口期""红利期",对标对表大湾区编好湾贺双城人才协同发展蓝图,打破地域限制和制度壁垒,推动人才互认,资源共享,政策协同。在思想上要敢于破坚冰,打破地域限制,树立"只要有利于推动发展都欢迎"的人才理念,营造"大湾区人才外溢下一站就是贺州"的良好氛围,主动对接大湾区人才政策,推动探索湾贺人才评价互认,推行湾贺"人才绿卡",促进跨区域人才流动更便利。在机制上要敢于破瓶颈,解决产业协作衔接不畅、人才创新发展环境差异较大等问题,通过党建联盟、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引导人才随平台流动,探索推行贺州与湾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撬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互相流动和集聚,实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共用。在政策上要敢于打破壁垒,构建科学完备的政策体系,推行人才创办企业"一业一证"、经营许可信息"一码覆盖""一证准营"、审批事项"跨省通办"。尤其要精准制定人才个税优惠奖补政策,让来贺企业核心高层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及创新创业团队缴纳的个税低于湾区城市,释放诚意满满的政策红利,为粤桂人才协作纵深发展、互利共赢营造良好生态。
安阳市委组织部部长杨炯:完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链
既考虑现阶段事业发展需要,更着眼未来5至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安排、近期阶段性目标,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建立年轻干部传帮带机制,指定班子成员和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子",既压担子又教方法,既帮带工作又关心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锲而不舍、抓常抓长。当前,安阳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年轻干部质量直接关系到古都出彩建设成效,要健全完善常态化选育管用机制,形成环环相扣、统筹推进的工作链条,着力打造一支堪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坚持系统规划,拓宽发现渠道
做好年轻干部工作,既要考虑全局,又要注重日常。要通盘考虑、一体谋划、整体设计,对现有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年龄、专业、性别等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既考虑现阶段事业发展需要,更着眼未来5至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安排、近期阶段性目标,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要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用好平时考核、调研谈话、列席重要会议等有效办法和手段,常态化、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年轻干部,把研究人和研究事结合起来,切实把干部的政治素质、一贯表现、群众口碑等情况摸清楚。严峻斗争、重大关口是考验识别年轻干部的试金石、磨刀石。要建立"派驻观察员"制度,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环境整治等工作现场,由组织部门派驻观察员进行蹲点调研,全方位、沉浸式观察了解年轻干部表现情况。要延伸考察触角,统筹考察干部任职前后的表现情况,相互比较、互为印证,使考察评价经得起时间检验。适时开展家访,重点了解家庭家教家风、家庭美德以及"八小时外"的表现情况。健全完善选调生招录、公务员遴选、事业单位招聘等考察工作机制,严把干部队伍入口关,确保年轻干部队伍从源头上过得硬、靠得住。
锻造过硬本领,坚持用当其时
年轻干部不能任其自然生长,必须加大培养锻炼力度,及时补钙壮骨、浇水施肥、压担使用,确保真正成长成才、堪当重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忠诚之心,更加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用好用活红旗渠精神等特色教育资源,推行政治理论知识凡提必考、凡任必测,确保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实施年轻干部专业能力提升专项,聚焦省"十个战略"市"百条举措",常态化开展集中轮训、专题培训、重点调训,有针对性地帮助年轻干部补短板、强弱项,使能力素养与发展形势相适应、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并及早安排到县区党政班子、急难险重一线等吃劲岗位上锻炼成长,对经过实践考验、条件比较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不拘一格大胆使用、用当其时发挥作用。加强重大任务、重要岗位锤炼,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一线战场上,常态化安排组织看得准、群众口碑好、发展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组成攻坚队,打头阵、扛大梁。健全年轻干部常态化挂职交流机制,第一书记优先从年轻干部中选派,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金融机构、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持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关键岗位挂职锻炼,切实推动年轻干部在多岗位历练中磨出真功夫、练出真本领。实施市直单位科级年轻干部"资源优配"计划,对部分专业能力突出、学历层次高,但学非所用、不能发挥专业特长的年轻干部跨部门、跨单位交流调配,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始终从严从紧,加强管理监督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越是年轻干部,越要严字当头、从严管理监督。要严格日常管理,按照"一人一档"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全周期成长纪实档案,系统收集政治表现、工作实绩、考核奖惩等内容,一人一策制定培养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定期对优秀年轻干部开展研判评估,建立正面和负面清单,设定权重逐人赋值分类,为进一步的培养使用奠定基础。要落细关心关爱,坚持"三必谈三必访",在岗位调整、思想波动、处分处理时必谈,面临重大困难、重大疾病、重大变故时必访。定期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青年专家座谈会、选调生座谈会等,面对面倾听成长心声、意见建议,营造关爱年轻干部浓厚氛围。建立年轻干部传帮带机制,指定班子成员和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子",既压担子又教方法,既帮带工作又关心生活。要织密监督网络,坚持把政治监督放在首位,从严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函询、诫勉制度,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小毛病演化为大问题。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巡察、审计、信访等渠道作用,用好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等手段,多渠道了解年轻干部的朋友圈、社交圈,做到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
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精辟概括了"八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八个坚持"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人才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我们党人才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同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人才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党领导人才工作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领导推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举措,开展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领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这些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赋予人才工作以新的时代内涵,是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新鲜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在布局上将人才事业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使人才与事业深度融合、相互成就,在目标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锚定了新坐标、树立了新标杆,在内容上将培养、引进、使用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工作各环节的联动和集成,在方法上强调改革牵引、破立并举、标本兼治等,贯穿着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彰显着民族特色和世界眼光,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部署新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我们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战略考量、科学依据、实践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牢牢把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这一重要论述突出了人才工作的政治属性。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重视知识分子工作的光荣传统,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大团结凝聚、教育引导、联系服务、表彰奖励和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广大人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牢牢把握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现在,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抢占科技和人才竞争制高点。经过持续努力,中华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为我们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必将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
牢牢把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重要保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真正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项目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等方面入手,在服务、支持、激励上下更大功夫,把人才从各种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牢牢把握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个重中之重。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制约我国制造业水平向高端迈进,我们要抓紧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牢牢把握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个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把"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来强调。这是系统观念在人才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要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引进是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人才队伍虽然总量居于世界第一,依然迫切需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使用是发挥人才作用、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要千方百计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重点任务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