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部长2022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党课讲稿、经验材料-251篇(第12/54页)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破解难题中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党管人才,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要完善和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以考核传导压力,以压力推动落实。要重视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配强人才工作力量,加大人才发展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
坚持统筹谋划,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一是坚持重点布局、梯次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其他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在人才投入、环境营造、政策创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二是坚持试点先行、改革牵引。支持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城市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各地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对标"十四五"相关目标任务,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队伍规模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等因素,从实际出发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大力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顽障痼疾。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同时,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切实解决简单以人才"帽子"对标薪酬待遇和科研资源分配问题,为"帽子热"降温。
坚持高端引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关于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首先,要把战略科学家具备的能力素质等标准条件具体化,突出政治素质、实践标准、战略眼光、业界公认,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遴选。其次,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培养、联系服务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关于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围绕科技攻关任务和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需要,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的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对他们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要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坚持着眼长远,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力度。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大学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突破常规、创新模式,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加大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研究制定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全链条培养支持工作方案,选择一批数理化生"好苗子",在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不同阶段接续给予系列支持政策。
坚持面向实践,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一方面,要发挥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指导和推动高校加大工程类学生培养力度,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有效途径,推动"双一流"建设大学、行业特色高校和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高端校企合作基地。另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把培养环节前移,采取定向委托培养、开设"订单式"特色班、共建联合培养平台等方式,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
赤峰市委组织部部长乔宇驰:以组织担当带动干部担当
既摘掉"太平官""逍遥官""玲珑官"的帽子,又大力提拔重用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实干担当的优秀干部
以一把手担当带动班子成员担当,以班子成员担当带动各级干部担当,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和坚决有力的行动,为不敢为的消除顾虑,为敢作为的撑腰鼓劲
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命题。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进一步激励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组织部门必须主动领题、系统解题、集智破题,以有力的组织担当保障担当作为,打出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组合拳",着力把干部队伍建设得更有理想、更有力量、更有干劲。
鲜明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关键所在。选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对人是最直接的激励,好导向是最有效的引领。把精准识别抓在日常。建立日常考察了解、督考联动、年度考核"三位一体"识别机制,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识别了解干部担当作为表现,及时发现掌握担当作为的好干部,真正把"千里马"识出来,把后备库建起来,为科学用人提供可靠依据。把及时使用融入经常。立足当前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补充机制,树立以实干论英雄、以业绩论英雄、以群众评价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大胆使用那些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突出、干部群众公认的干部,提拔重用那些埋头苦干、不图虚名、任劳任怨、务实担当的干部,让各领域、各层面担当作为的好干部有出路、有舞台、愿担当。把优上劣下做在平常。建立常态调整机制,既摘掉"太平官""逍遥官""玲珑官"的帽子,又大力提拔重用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实干担当的优秀干部。对在关键岗位、基层一线真抓实干,在复杂问题、重大考验面前敢于斗争,分管工作多、能挑大梁的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晋升职级和评优评先。对工作一贯敷衍塞责、庸懒散拖、长期完不成任务或者严重贻误工作等情形的干部,及时给予组织处理。对个别进入角色慢、迟迟打不开工作局面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使干部队伍结构更优、领导班子功能更强。
从严考核奖惩,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效抓手。考核评优如果搞"大锅饭""轮流坐庄",不但会影响考核的权威性,更有可能挫伤干部的积极性。考核内容既要对标对表,又要精准差异。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必考首关,围绕考实考准担当作为表现,建立"绩效考核+年终考核+日常督查"多位一体考核体系,创新开展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专项考核,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细落实。综合考虑考核单位类型、对象岗位的差异,对地区和部门领导班子实施"综合指标+特色指标"精准化差异化考核,确保考出干部实绩的含金量。分析研判既要一时一事,又看一贯表现。围绕考核中发现的工作层面具体问题,对比印证干部的工作表现和成绩贡献,掌握干部思想状况和干事劲头。综合工作汇报、谈心谈话、群众评价所掌握情况和检查考核、督查通报、评比排名等关键信息,深入分析干部队伍思想状况,研判班子和干部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方面存在的深层问题。结果运用既要定性评价又要定量奖惩。综合运用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等结果,一人一档建立政治素质考察档案,为干部画好"标准像",提高"分辨率",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提出量化要求,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
组织的有力担当,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强大后盾。要想让干部担当,组织首先要担当。各级组织对干部负责、为干部担当,是干部甩开膀子大胆干事的信心支撑,旗帜鲜明地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才能解除广大干部敢于担当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激励责任落实机制。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以一把手担当带动班子成员担当,以班子成员担当带动各级干部担当,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和坚决有力的行动,为不敢为的消除顾虑,为敢作为的撑腰鼓劲,积极营造激励担当、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激励政策联动机制。探索建立以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为主体的定期会商制度,成立工作专班,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澄清正名机制、回访教育机制、以案促改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细化关心关爱举措,进一步健全完善关爱干部身心健康、为干部解难减负等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效果评价机制。通过开展专项谈话、实施专项考核,全面了解掌握干部担当作为情况,分层分类对各级班子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成效进行定期评估,以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综合采取随机调研、蹲点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梳理工作中的短板不足,弄准制度不管用、难落地的矛盾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
淮安市委组织部部长孙虎: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生力军
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不是一时之策,需下长远之功,建立持续关注、接续培养的工作机制,让更多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到大风大浪去"中流击水"、在火热实践中"淬炼成金"
使用是对年轻干部的最好培养,压担子是对年轻干部的最好鉴别。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突出实绩实效,建立综合研判、及时使用的常态选配机制,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要求,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组织部门必须强化政治责任,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以更大力度推动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为事业长远发展不断注入蓬勃生机活力。
以战略眼光发现储备年轻干部。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树立战略眼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建立持续发现、动态补充的源头储备机制,以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筑牢事业发展的长久之基。坚持规划先行与整体布局相统一,着眼今后五年、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全面分析队伍现状,绘制年轻干部配备警示图、需求规划图,统筹"燃眉之急"与"长远之需",分阶段多层次把握选配目标、配备重点和人选来源,推动形成交替有序、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坚持多维考察与一线识别相融合,突出政治标准,注重近距离了解,定期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单位推荐、实地考察、综合比选等方式,打破层级限制,直接掌握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人选。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相结合,精准招录紧缺专业公务员,深入推进"名校优生"计划,综合运用选调、调任、遴选等方式畅通交流通道,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现储备,以下一层级储备充足的"量",保证上一层级选拔使用的"质"。
以系统思维跟踪培养年轻干部。干部成长规律决定了干部培养要有足够时间,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不是一时之策,需下长远之功,必须树立系统思维,建立持续关注、接续培养的工作机制,让更多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到大风大浪去"中流击水"、在火热实践中"淬炼成金"。坚持把筑牢政治忠诚作为首要任务,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党内政治生活锻炼贯穿培养工作全过程;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各级党校、干部学院接受系统的党性锤炼,推动年轻干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把提升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素养作为重中之重,紧扣经济金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工作领域以及应急处突、风险防范等重要方面,开展高质量全覆盖大规模的教育培训,推动年轻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实践一线作为最好课堂,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任务,深入实施挂职锻炼"双百计划",常态化选派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登高望远,到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到发达地区求取真经,推动年轻干部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中增强斗争精神、练就高强本领。
以鲜明导向选拔使用年轻干部。使用是对年轻干部的最好培养,压担子是对年轻干部的最好鉴别。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突出实绩实效,建立综合研判、及时使用的常态选配机制,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才。下活"一盘棋",坚持在干部工作全局中推进年轻干部工作,把落实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与干部日常调整有机结合,综合采取制定选配指导性计划、建立专项预审制度、纳入综合考核等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刚性配备,推动年轻干部选拔使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架好"成才梯",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思想观念的束缚,严格标准条件,坚持好中选优,对经过实践考验、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及时大胆使用,对在吃劲岗位墩得实、面对矛盾敢担当、破解难题有办法的,及时放到关键岗位重点历练,特别优秀的放到党政正职岗位进行完整周期历练,让真正优秀者在"黄金期"发出"金子"的光芒。科学"后评价",加强对新提拔、新进班子年轻干部选配后的跟踪了解,定期进行综合评估,对适岗性不强、工作不在状态、大战大考中表现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做到能上能下、优进绌退,始终保持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以严实举措管理监督年轻干部。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绝不能选了任了就放之不管。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必须落实从严从实要求,建立健全抓早抓小、系统完备的管理监督机制,以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助力年轻干部成长"舒枝展叶"。跟踪管理"不断线",择优选配成长导师与年轻干部进行结对帮带,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注重以"四不两直"方式近距离、经常性考察了解年轻干部,实行"季度谈体会、半年晒成果、年度考实绩"动态管理,做到管在经常、融入平常,既看一时、更看一贯。监督预防"治未病",构建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单位党组织三方共管的工作机制,实施年轻干部政治体检,构建来信来访、12380举报电话、调研走访和审计督察"四位一体"监督平台,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梳理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建立分类预警数据库,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手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紧扣关键"常扯袖",建立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负责同志与年轻干部联系制度,在年轻干部职务变动、表彰奖励、考核考察、思想波动、群众反映、重大挫折等关键节点开展谈心谈话,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和培养措施。越是重点培养的,越要重点管理,越是有培养潜力的,越要严格要求,引导和推动年轻干部以清醒的状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以奋进的姿态干事创业、行稳致远。
大理州委组织部部长翁斌:塑造人才发展区域比较优势
聚焦中心大局吸引集聚人才、聚焦改革创新用好用活人才、聚焦关键环节培养造就人才、聚焦营造环境尊重服务人才,打造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
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考核、评价和服务等环节,采取超常规举措,全方位全链条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做精产业链、做优人才链、做活创新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是高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区域竞争的关键变量。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要找准区域比较优势,锻造人才集聚的长板,加快形成人才资源优势。
坚持政治引领,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人才工作涉及面广,事关全局,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首要前提。要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优势,积极探索路径和创新实践,教育引导人才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统一。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州委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将人才工作纳入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盘棋"研究谋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压实主体责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工作作为"书记领航项目",促使各级"一把手"管人才抓人才,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机制,形成"抓好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氛围。汇聚部门合力。优化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明确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层层传导压力,打破部门职责壁垒,构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坚持规划引领,彰显人才发展区域特色和优势。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精准构建系统科学、务实管用的政策体系,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有效方法。要聚焦中心大局吸引集聚人才、聚焦改革创新用好用活人才、聚焦关键环节培养造就人才、聚焦营造环境尊重服务人才,打造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坚持战略布局。聚焦战略目标,科学编制"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推动人才工作与全州"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战略同频共振。构建政策体系。人才政策"自带流量",需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力求实效。大理依托苍洱人才"霞光计划",构建形成独具特色的政策体系,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政策叠加效应。优化引育方式。坚持外引内培、引育并重,通过校园招聘、党政储备人才引进等方式,精准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拓宽对口培养、职业培训、项目合作、交流任职等人才培养渠道,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
坚持创新引领,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和效能。机制创新是塑造人才优势、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效能的关键因素,推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途径。要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考核、评价和服务等环节,采取超常规举措,全方位全链条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做精产业链、做优人才链、做活创新链。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引领作用,以提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能级为主线,积极构筑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区域产学研协同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全力支持国内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与大理"链主"企业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激励创新创业。加强对引进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低门槛享受专项培养经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奖补、园区免租减租、优势学科建设支持等优惠政策,健全人才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机制,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推进产业融合。聚焦大理"445"千百亿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十条措施,精准引进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急需人才。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注重成果转化。成立州科技创新委员会,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平台,建立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库,通过推行"揭榜挂帅"、柔性引进"周末工程师"或"科技副总"、开展飞地科创等方式,推动重点项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
坚持服务引领,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和生态。广纳贤才易,拴心留人难。以优质服务构建宜居宜业、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是留住人才和成就人才的关键举措。要破除"官本位"、行政化传统思维,树立"像抓营商环境一样抓人才生态"的理念,督促各级职能部门和各类人才工作者当好为人才服务的"红娘""店小二"和"后勤部长",营造一流的引才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人才礼遇。在职称评聘、住房保障、生活待遇、户籍管理、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交通服务等方面提供"一卡通办"服务,从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办起,让人才安居、安心、安业。系牢"红色纽带"。实行州级领导、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直接联系优秀专家制度,建立人才需求快速解决联动机制,通过专题调研、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的形式,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不断增强归属感。加强典型宣传。加大对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报道和人才工作特色亮点、成果成效、经验做法的集中展示。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使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新风尚。
双鸭山市委组织部部长周培:以党建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着眼长远,夯实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干部基础、人才基础、产业基础、制度基础,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抓铸魂赋能,激发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无论干部还是党员,都必须有与之匹配的政治认识和能力水平。要加大基层干部、党员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激发内生动力。要抓紧抓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党员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坚定的信仰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要加强农村党员群众技能培训,既抓好线上培训,也抓好线下培训,既课堂教学,也田间授课,既用好"真专家",也用好"田秀才",既紧盯党员骨干,也紧盯青年农民,真正解决好"想干不会干"的问题,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抓阵地提标,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发挥好农村党组织作用是关键,必须在提升组织力上下功夫,凝聚乡村振兴力量。要按照一定比例打造一批党建工作示范村,以点带面、典型带动、全面提高,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引领乡村振兴不够的问题。要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进"四有"村党组织分类定级管理,全覆盖动态划档、滚动提升,鞭策后进赶先进。要定期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对不胜任、不尽职的及时调整,持续传导压力、激发动力。要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挂职干部等帮扶力量,全面落实责任捆绑机制,发挥派出单位职能优势,加大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动形成乡村振兴合力。
抓头雁领航,示范引领带动。乡村振兴需要好的领航人,要着眼振兴发展需要,选出一批讲政治、有能力、善攻坚,能够发挥带动作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优秀干部和过硬班子。要解决好干部资源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完善市级统筹、跨县(区)配备乡镇干部的有效办法,让合适人到合适的岗。要解决好基层班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大力选拔熟悉党的建设、三农"工作、产业经济、依法治理等方面的干部进入县(区)、乡(镇)班子。要解决好难把"政治关"的问题,积极探索考实考准干部政治素质有效办法,建立关键岗位干部政治素质档案,精准评价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基层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分领域建立专业领导干部库,大力推进专业干部向基层流动。
抓人才孵化,蓄积源头活水。乡村振兴大文章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共同书写,必须在聚才、育才、爱才上下真功夫,让更多人才扎根基层、奉献基层。要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有计划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千人行动",引导更多优秀干部、人才向基层流动。要持续推进市县(区)委书记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加大招聘到村任职事业编制大学生力度,力争每村至少有1名大学生。要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大力选育本土电商能手、创作团队、文化志愿者和乡村旅游带头人。要完善建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开辟返乡入乡人才"绿色通道",在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设立创业服务窗口,提供创业咨询、管理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抓提质增量,增强"造血"功能。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必须紧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发掘更多功能价值,丰富更多业态类型,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针对乡村振兴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一村一策"研究集体产业项目,增强"造血"功能。要积极探索区位临近、资源相近、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等方式,推动集体产业连片发展、全链条建设,做大产业规模。要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创建培育更多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多元化发展。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充分发挥各地乡村生态优势,鼓励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种植,推动特优农副产品参与大市场、大流通,提升产品竞争力。要强化组织联建、协同帮扶,撬动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资源,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可持续、健康发展。
抓三治结合,培育文明乡风。有效的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保障农民权益提供坚强保障。要完善监督机制、有效化解风险、倡导乡村文明,积极探索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的乡村治理新路径。要持续加强换届后村干部管理监督,坚决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大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村务决策和公开、村级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事项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要积极探索推广"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群众需求诉求即时反映、快速办理,化解矛盾风险。要完善村规民约,集中整治农村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厚葬薄养、迷信赌博等不良风气,弘扬新风正气。要积极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其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任务,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