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21篇(第6/10页)
一、坚持梯次培育,强化干事创业内动力。把教育培育放在先导位置,深入开展"364+N"分级分类分专题培训,即坚持"县级重点培训+乡镇普遍培训+村社集中培训"三级联动,采取"需求教学、示范教学、案例教学、同步教学、实操教学、多元教学"六种方式;着眼"严格考学+常态督学+撬动比学+公正评学""四学"互促,精准化实施N类专题培训,全方位锤炼真抓实干"基本功"。先后组织开展57类专题培训班,受训7400余人次,干部专业化履职能力持续提升。教育培训中,一方面突出凝心铸魂。严格"第一议题",创新党课形式,深入组织广大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从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会议精神中找寻干事创业的努力方向。推行新选任干部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知应会测试制度,去年调整的59名干部全部进行闭卷考试,以考促学、以考促行、以考促廉。另一方面突出实践锻炼。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组织1693名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吃紧期间,调配15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在职干部昼夜下沉小区、重点场所协助抗疫,调整选派21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选派5名机关优秀党员到村担任支部书记,抽调37名专业能力较强的干部开展督查、巡察、审计、招商引资等重大任务。特别是推行导师"传帮带"制度,择优选聘291名导师结对327名大学生村官和其他乡村年轻干部,推动年轻干部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中练出真功夫。
二、坚持择优选用,强化真抓实干推动力。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紧紧围绕重点工作选贤任能,有效破除干部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彰显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一是面向大战大考选干部。大力提拔重用从应对重大事件、完成重大任务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干部。去年以来,在项目建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重大斗争一线表现优秀的7名干部得到提拔。二是着眼事业需要选干部。紧扣县委提出的"3×9"产业发展矩阵和全县民生福祉事业,及时选任凝心聚力抓发展、履职尽责在状态、实绩突出能服众的干部。去年以来,将熟悉宏观经济、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领域的13名专业性干部充实到县级部门领导班子,优化调整5名学校校长、副校长,为城发集团选调3名专业干部。三是突出后继有人选干部。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深入实施年轻干部"薪火工程",结合部务会成员牵头包乡包口指导党建工作,综合运用谈话调研、实地走访、随机访谈、跟组督查等有效形式,定期蹲点式深入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重点关注35岁以下年轻干部现实表现。去年以来,对表现优秀的221名年轻干部,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事"成长档案,重点跟踪培养,在全县提拔的46人中,有9人为库内掌握的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
三、坚持从严监管,强化担当作为驱动力。以严管厚爱激励广大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创一流。一是完善管理机制。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积极推行"542"工作法,并以1个整治方案止浮风、7项管理制度强约束、8项效能制度促落实、16条激励措施鼓士气,使干部作风明显转变,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去年以来,全县12个乡镇共开展夜学、夜议、夜访379次,为民办实事269件,乡镇干部"来得晚、走得早,心想家、两头跑,要办事、见人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赢得群众满意一致好评;针对机关干部存在的"推诿拖拉"问题,制定《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机关事业单位服务效能专项行的实施方案》,完善10项工作制度,着力整治"推脱绕躲"等10个方面问题,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查找、整改问题467项,推动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二是落实日常监督。综合运用"12380"信访举报平台、巡察检查等监督措施,及时发现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2022年共开展各类预警式、关爱式、鼓励式谈话79人次。持续做好县乡换届和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安排部务会成员牵头包联指导乡镇、7大口部门单位党建工作的同时,深入开展乡镇、单位领导班子运行调研,定期谈心谈话,定期分析研判,全员掌握领导干部履职情况,2022年对履职不到位、工作打不开局面的10名干部进行职务调整,形成震慑作用,倒逼干部主动作为。三是注重正向激励。突出发展、待遇、荣誉、典型、关爱"五个激励",号召全县广大干部在重大斗争一线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去年以来,评选担当作为干部25名,重要岗位交流干部4名,职级晋升41人次,特别是对净化政治生态专项行动中从领导岗位退职的4名干部,安排到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展督导工作,反响积极。
三严两融合 护航干部敢干善成
近年来,高平市深入分析干部易"栽跟头"的情形和环节,探索构建"三严两融合"干部监管闭环体系,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强化导向"与"传导压力"从严,树牢政治监督"风向标"
一是强化导向引领。始终树牢"三重三看三优先"选人用人导向,正反"双测评"、鉴定"双签字",860余名科级干部"一人一册"建立政治素质档案,夯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根基。
二是逐级压实责任。市乡两级全部编制干部权责清单,动态掌握党员干部在落实"两个维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三重一大"决策等方面情况,把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
三是严肃问题整改。扛牢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责任,去年高平七届市委第一轮巡察结束后,对11个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23条整改建议,确保严的基调始终不变,问题整改见行见效。
"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从严,常念日常监督"紧箍咒"
一是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去年以来对27名党政"一把手"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5名干部进行了任中审计,促进干部正确识权用权;开展"组织工作春季大调研"活动,深入全市15个乡镇(街道)、61个市直单位、4家市属企业走访座谈,全面掌握各单位"一把手"履职担当情况。
二是管好"绝大多数"。构建网络、电话、信件、短信"四位一体"的"12380"举报平台,从严从快查核处置举报反映问题,去年以来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15件,给予提醒1人、函询2人,给予党纪处分1人,2名干部因违规出国(境)受到党纪处分。
三是共享"信息条数"。建立与执纪执法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负面信息库",动态更新处置。去年以来累计掌握干部负面信息31条,2名干部受到提醒谈话处理,3名干部被终止选任程序。
"重点环节"与"抓早抓小"从严,勤打靶向监督"预防针"
一是前移监督关口。抓住干部进退留转关键时期,对51名拟提拔调整、晋升职级的干部征求纪检、信访、公检法等部门意见,通过家属、邻居、物业"三必谈"开展"家访",将监督范围从"8小时内"的工作圈扩展到"8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为干部精准"描红画像"。
二是完善选任程序。每批次干部调整后,对选任程序步骤、纪实材料、请示报告等全流程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该纠正的纠正,该追责的追责,提高干部监督实效性。
三是常态咬耳扯袖。综合年度考核、巡视巡察、专项检查、举报查核等信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比如:去年年度考核谈话时,我们了解到一个市直单位班子不团结,组织部门成立专门调查组进驻核实,对全体班子成员进行了集体约谈,提前敲了警钟,把问题解决在了萌芽状态。
"问责治标"与"制度治本"融合,构建风清气正"生态圈"
一是坚决查处"治病树"。深化与纪检监察、审计等单位的协作,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去年以来,查处违反廉洁纪律干部48名,查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干部33人,真正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
二是分析研判"正歪树"。组织有关科室定期开展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分析研判,把一时与一贯结合起来,综合甄别比选,及时掌握哪个强、哪个弱、哪个有问题。近三年,先后对乡镇(街道)、教育、市属企业等40余家单位领导班子和390余名干部开展分析研判12次。
三是健全制度"育良土"。围绕干部监督难点热点,制定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科级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和竞争上岗、规范借调工作、支持干部改革创新合理容错等制度,进一步厘清了权责边界,扎紧了制度笼子。
"关心关爱"与"激励担当"融合,激发敢干善成"新动能"
一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对主动履职、敢于担当的干部积极审慎容错纠错,对6件无实质内容的信访件作无效处置,对16名受到失实举报的干部进行澄清正名。
二是做好受处分干部"后半篇文章"。建立了以联系帮扶、谈心谈话、教育转化、考核评价为基础的跟踪帮扶机制,去年以来,2名受处分干部重新得到提拔重用,释放了为担当者担当的强烈信号。
三是聚焦重点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综合用好职级晋升、一线识别干部等手段,去年以来,通过"一推两审三优先"为139名公务员晋升职级,为67名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晋升职员等级,在疫情防控一线识别表彰330名担当作为干部,引导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深化"选育管用"四项举措 抓好抓实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市工信局(国资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市委组织部各项部署要求,聚焦"选、育、管、用"关键环节,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40岁以下年轻干部在科级干部中占比达63%,为推动全市工信国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严格标准选出"好苗子"
一是严把政治关口。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定期开展政治表现民主测评,严格对照政治标准负面清单逐条考察评价,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畅通选人渠道。严格通过公务员招录、大学生选调、事业单位调任等方式选拔人才。2019年以来,共招录公务员2人、选调生2人,从省内引进年轻干部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军转安置4人,从所属事业单位调任5人,有力规范了选人用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