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学习民法典精神心得体会文章汇编-38篇(第3/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21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4分钟。

全面依法治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构成完整"链条",一个也不能"掉链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与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让民法典内容与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行为规范,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稳定。

民法典:回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王轶

2020年6月2日

我们编纂民法典就是要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就此而言,民法典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民法典的立法目标,民法典全方位、多角度回应了民生的关键问题。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所回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一定都"不离日用常行内",一定都事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法典就是要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就此而言,民法典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民法典的立法目标,民法典全方位、多角度回应了民生的关键问题。

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就要求必须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因应这一需要,民法典物权编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4条的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修改为"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将"受法律保护"调整为"受法律平等保护",增加的"平等"二字,掷地有声,意义深远!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一段时期以来,城镇商品房小区内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矛盾逐年增多,不易化解,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要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为探索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搭建便捷议事平台,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法典物权编不但继续规定业主可以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还新增条款,要求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同时明确商品房小区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物业管理人等,都要由业主共同决定。其次是要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善于用法治思维推进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引导社会成员养成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的习惯,努力使循法而行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民法典物权编强化了保障、推动业主自治的法律规则,增加规定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应当由业主共同决定,适当降低了业主作出决议的门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民法典物权编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人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同时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抵押权"一章关于耕地不得抵押的规定,以适应"三权分置"后土地经营权入市的需要。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推动"住有所居"取得新进展,民法典物权编在用益物权部分增加一章,专门规定居住权,明确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需要。居住权以无偿设立为原则,但允许当事人例外约定有偿设立。设立居住权的住宅原则上不得出租,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民法典物权编确认居住权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老子》曾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住有所居一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基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现状,实现住有所居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拥有住房所有权,而是能有房屋用于居住并且能长期稳定利用,居住权制度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此外增设居住权制度还能够推动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可以提升房屋的利用效率,以贯彻物尽其用的立法宗旨;有助于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并有效保障拆迁安置住户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家庭成员的居住权益。

针对此前法律实践中一度出现的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乱象丛生、弊端明显,损害法律权威,危及婚姻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状况,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立足生活实际、照顾民众习惯、兼顾各方利益,分层次、分类型确立了多元化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确立了稳妥的夫妻共同债务制度:首先,夫妻双方以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方式作出共同意思表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承担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其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承担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再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承担的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现代社会,城市人口日趋密集,住宅向高层化发展,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高空抛物行为,不仅会造成受害人人身及财产的严重损害,而且危害到了公共安全,成为人们"头顶上安全"的重大威胁,也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经确立法定补偿义务制度的良好基础上,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规则,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一旦发生,要求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以查清责任人;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物品造成他人损害,未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属于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情形,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就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确立的前述规则,尚须注意两点:首先,需要给予受害人补偿的建筑物使用人,应当是"可能加害",但不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这就意味着,只有当存在着虽不够充分,但有一定程度证明力的证据指向特定的建筑物使用人时,该建筑物使用人才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如果没有任何有证明力的证据指向特定的建筑物使用人,该建筑物使用人就不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更不需要给予受害人补偿。其次,给予补偿,不是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而是负担法定补偿义务。因此,给予补偿的数额就不应适用有关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规定,而是应当由裁判者综合考量建筑物使用人加害的可能性程度、经济状况以及受害人的受损情况、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确定。

充分认识实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刘锐

2020年6月3日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宣传民法典、推动民法典落实提出明确要求。实施好民法典,需要充分认识民法典在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权利。民法是权利法,是由人格权、身份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社员权等构筑起来的权利大厦。人民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要体现在形形色色、内容各异的权利当中,人民的权利得到了实现、维护和发展,其根本利益也就得到了保障。民法典不仅吸收了既有民事法律中的民事权利,而且根据时代发展增加了隐私权、居住权、土地经营权等权利,进一步丰富了民事权利种类。实施好民法典,需要认真对待权利,尤其要呵护好"新生"权利,创造、完善权利实现的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以人民为中心,还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已被民法典纳入保护范围的利益。我们常说的保护民事权益,既指保护民事权利,也包括对民事利益的保护。民事权利在民法典中有确切的名称,如生命权、名誉权、隐私权、所有权、著作权、股权等,而民事利益是指被纳入民法保护范围,但尚未成长为权利的重要利益。例如,在民法典正式接受隐私权为独立权利之前,隐私利益已经得到了保护。民法典并未确定个人信息权,但却用10个条文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这说明个人信息已经被纳入民法保护的重大利益范围。

相对于早已成熟、定型的民事权利,对"新生"权利和利益的保护要困难得多,毕竟对这些权利和利益的全面认识、普遍认同还需要时间,准确把握保护的界限还需要实践探索,有些甚至还需要进一步完备相应条件。

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的颁布,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民法"一词源自古罗马法,罗马法的核心是民法,立基于比较发达的商品关系之上。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民法表达的是商品生产与交换的一般条件,包括社会分工与所有权、身份平等、契约自由。所有权是全部财产制度的基础,是身份平等和意思自治的舞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法律的精神就是所有权"这句名言。从罗马法以来民法的演变及发展来看,民法的发达程度与市场经济的繁荣程度呈正相关。民法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为基本原则,奉行主体平等、机会平等、权利平等、意思自治、契约自由、诚实守信和权利保障,通过构建主体制度、权利制度、行为制度和责任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基本遵循。民法典进一步优化了民事主体分类、丰富了民事权利种类、完善了民事合同规则、平衡了民事责任和行为自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提供了制度支撑。

民法典以法典的形式肯定、固化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表述。民法典吸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述,将《物权法》"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述,修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删除了时间限定,丰富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固根本、稳预期和利长远,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实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的基本要义是规范约束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民法典开出了需要保障的"权利清单"和"利益清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些权利和利益,是对党和政府提出的实实在在的要求。

实施好民法典,需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边界。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首先要相信市场主体的理性、相信市场的力量,并认真对待市场主体的权利,避免行政垄断、行业保护、地区封锁等乱作为。我们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对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加自觉地在该作为的领域大胆、负责的作为,避免不作为、慢作为。比如,市场交换的前提是产权明晰,而不动产确权登记的职责在于政府,如果确权登记不到位、不准确,不仅影响市场交换的活跃度,而且越是交换频繁,可能造成的矛盾纠纷越多。这也就是近年来中央下大力气推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原因所在。民法典删除现行法律关于不同动产担保由不同机构登记的规定,意在统一动产担保登记机构,提高登记效率和公信力。此外,民法典在不少地方明确规定了政府的责任。如针对业主大会成立难问题,第277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针对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认定难问题,第1254条明确规定:"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总的来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资源配置、微观市场活动则应遵循民法确定的基本市场规则。

实施好民法典,需要在立法、决策、执法及司法中妥当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民法典对权利的规定,不仅是在为人与人之间划清行为自由的界限,也是为公权力的行使者指示行权履责的边界。认真对待权利,不仅是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是对依法立法、依法决策和依法办案的要求。当然,尊重老百姓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权利不可限制,为了公共利益,政府不仅可以征收征用私人财产、限制公民自由,还可以征收税款,因此,真正的问题不是权利能不能限制,而是对私权利的限制本身限度何在。这里的限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的的正当性--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公权力限制私权利的正当理由,也是唯一理由。二是形式的正当性--法定性。对生命、人身自由等的限制只能通过法律为之,对财产的征收征用一般也应通过法律规定,规定不得违法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基本权利。三是程序的正当性--纠纷的可诉性。权利人对权利的限制不服的,应当允许其通过诉讼等途径得到救济。四是征收征用情形补偿的正当性--公正补偿。征收征用是对个别人财产权的限制,即使出于公共利益,也不能让少数人牺牲过多。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与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任务不轻,民法典的宣传普及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任务也不轻,只有充分认识实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

以绿色民法典回应环境民生关切

吕忠梅

2020年6月3日

民法典第9条确立了"绿色原则",即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规定的民法典。它意味着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增加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限制性义务,宣示了民法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重要体现,如何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中个人民事权利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民法典贯彻"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理念,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一、确立和贯彻"绿色原则",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负责

人类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成为今天的民法典必须作出回应的问题。从世界范围看,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欧洲各国民法典因没有考虑资源配置可能付出的环境代价,所确立的意思自治、所有权绝对、过失责任等成为导致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日益严重的法律原因之一,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这些国家相继对民法典进行修改,增加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也同样面临着环境问题,"未富环境先污、未强资源先枯"的情况亟待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民法典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百科全书",有效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治工具,回应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挑战,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向往,是时代所需、人民所盼。

民法典遵循"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把"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立为从事民事活动所须遵循的"绿色原则",对传统民法秉持以个人利益中心的价值观进行了适度矫正。"绿色原则"通过民法基本原则对民事活动的总括性规定的地位和功能,以限制民事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方式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经济利益与生态公共利益的矛盾与冲突。

以"绿色原则"为依据,民法典在物权编、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中都直接规定了相应的绿色义务和法律后果。物权编第286条、290条、294条、326条、346条对用益物权、土地使用权、相邻关系都明确了绿色义务,为财产利用活动的绿色变革提供了直接依据;在合同编第509条、558条、619条、625条、942条规定了合同履行绿色要求实质上是明确了债权形式的绿色义务,为财产交易活动的绿色变革提供了依据;侵权责任编第七章专门规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对环境侵权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全面规定为绿色权利救济提供了保障,可以遏制生产等行为朝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这些规定有助于纠正环境保护义务仅是公法义务的片面认识,实现法律制度整体的绿色化转向,为直接从源头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民法依据。

二、建立"绿色条款"体系,确保民生福祉得以实现

我国当今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既源于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得还不够全面,使生态环境问题成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也源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不尽完善,使国家提供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能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存在"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这些论述极大深化了传统民生理念、拓展了民生内涵、丰富了民生层次,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彰显与赋予了民生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环境利益。

首先是为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进行优质生态产品的充分供给和公平分配。民法典第242条、246条、247条、248条、250条、251条确认并扩展了宪法有关国有资源的范围,把重要环境要素纳入国有资源范畴,并重申"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为从全民利益、公众需要角度分配、管理和保护这些重要资源奠定权属根基。

其次是承认和尊重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民法典第325条对自然资源应"有偿使用"的原则性要求,完善了公共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有利于避免公共自然资源无序开发利用导致的"公地悲剧",维护自然资源的公共价值。第326条明确用益物权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义务,增设对物权使用施加环境保护的限制,克服了传统自然资源物权制度设计"物尽其用"的单一经济价值考量。第346条明确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符合绿色原则即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彰显了土地等自然资源在满足特定主体经济利益诉求的同时,更需要服务于公众环境利益的环境民生需求。由此,自然资源不再仅仅是个人的"财产",也是承载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环境。

再次是加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违法成本,以更严格的制度保障环境民生。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用七个条文规定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相比于原《侵权责任法》,在责任理念、责任范围、责任方式、责任程度等方面均有"升级"。第1229条将环境侵权责任原因行为确定为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扩大了环境侵权责任的规制类型与范围。第1232条增设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规定,第1235条对构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责任人费用承担的规定,在民事责任以损害填补为指归的范围内极大加重了恶意违法者所实际承担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环境侵权的违法成本。第1234条和第1235条增设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与赔偿范围等规定,为民法典与环境保护法有关公益诉讼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衔接,奠定了立法基础。

民法典通过助推实现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的方式,积极回应环境民生关切,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提供了良好的民法基础。准确把握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制度"的法律内涵,是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环境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前提。

民法典开启社会治理法治化新时代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张顺昌

2020年6月3日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典则是重中之重。民法典作为"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是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律制度依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仅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进入了全新的"民法典时代",而且也意味着开启了社会治理法治化新时代。

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个体、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活动,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购物、恋爱、婚姻、养老、托幼、家政、教育培训等广泛领域,这些消费性活动,我们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的依据和保障。由此可见,民法典就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游购娱乐都离不开民法,甚至在人出生之前、进入坟墓之后都与民法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如民法典关于胎儿利益的保护,这就是公民个人进入摇篮之前的权益规定;关于对逝者的人格权益的确认和保障,这就是公民个人进入坟墓后的权益规定。关于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关于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关于企业的设立、终止、生产经营等等,也都离不开民法典。可以说,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领域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关乎人民生活生产、国家经济制度、社会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没有民法典,我们无法建立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也就不可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民法典是一部"民事权利宝典"。民法典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它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基本法,确认了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人格权,通过对人格权的保护而对主体人格予以充分的尊重,赋予了主体广泛的财产权,如债权、物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并为这些权利提供了充分保护。民法典在内容上不仅对民事主体的权利要实行平等的保护,而且还通过对民事权利的保障来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以及生活的安定,进一步扩大到对宪法及其他法律所确认的公民享有的各种经济文化权利(如劳动权、自由权、环境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的保障,当公民的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均可借助侵权行为获得救济。为适应新时代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权利需求,民法典各分编在民事权利制度上有诸多创新发展:如物权编,进一步完善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增加规定居住权,完善了农村集体产权相关制度,增加规定土地经营权。合同编,强化了对债权实现的保护力度,为保护承租人权益,增加规定房屋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人格权编,从民事法律规范的角度规定了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内容、边界和保护方式,规定了对人格利益的保护,明确规定了人格权受到侵害后的救济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家庭婚姻编,增加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可以说,民法典健全和充实了民事权利的种类,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形成了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民事权利宝典"。

民法典是一部"社会治理的基本法律制度"。"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以良法保障善治,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确保实现社会治理于法有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民法典通过确立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等民事总则制度,确立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民事分则制度,来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民事主体行为,调整民事关系,解决民事纠纷,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如总则编规定,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针对社会治理领域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民法典在现行民事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在社会治理领域作出了诸多创新:在总则编,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