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学习民法典精神心得体会文章汇编-38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21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4分钟。

目录

1.工人日报评论员林琳:

民法典:每一条款背后都是大写的"人"字------5-

2.王彦:

守护人民的一生民法典照亮人心照耀法治进程------8-

3.樊虹壹:

民法典为人民幸福护航------11-

4.顾一琼:

民法典:彰显人民至上映射奋进时代------13-

5.何金燕:

民法典为人民而书写------15-

6.证券时报评论员:

以良法促善治民法典将成制度"新坐标"------17-

7.舒圣祥:

民法典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里程碑------20-

8.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谢鸿飞:

民法典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23-

9.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

民法典开启权利保护新时代------26-

10.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

集中体现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典------28-

11.深圳特区报评论员庄媛:

以人民的名义,开启民法典时代------33-

12陈光:

《民法典》:蕴新时代精神,护佑公民私权------35-

13.曹显钰:

实施民法典念好"三字经"------40-

1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王轶:

民法典:回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44-

15.刘锐:

充分认识实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49-

16.吕忠梅:

以绿色民法典回应环境民生关切------54-

17.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张顺昌:

民法典开启社会治理法治化新时代------59-

18.中国纪检监察报:

纪检监察干部要学好用好民法典------64-

19.王利明王轶冯小光:

民法典的诞生与时代发展------67-

20.人民法院报评论员:

掀起学习贯彻民法典高潮------80-

21.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阮辉玲:

走入"民法典时代"------83-

22.中国政法大学马怀德:

民法典时代行政法的发展与完善------87-

23.许庆光:

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91-

24.德州市委党校刘恒:

民法典彰显新时代法治精神------93-

25.吴丹盈:

民法典,开启法治时代新篇章------96-

26.阿斯力格:

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98-

27.柴振国王晶:

民法典:新时代的人民法典------101-

28.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震: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民法典------107-

29.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雷秋玉:

民法典彰显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111-

30.石时态:

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奋力践行法院新担当------114-

31.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曹明哲:

民法典物权编亮点解析物尽其用民尽其力------116-

32.高继明:

准确把握民法典的制度价值更加突出检察权的人民属性------127-

33.扬州市司法局局长苏满满:

以实施民法典为契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129-

3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讲师施小雪:

民法典实施对法治公安建设至关重要------132-

35.马旭红:

民法典:一部人本的法典------136-

36.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

民法典:绿色理念护航生态文明建设------139-

37.光明日报评论员:

民法典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性法治工程------145-

38.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程凤义:

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是人民法院的时代使命------147-

民法典:每一条款背后都是大写的"人"字

工人日报评论员林琳

2020年5月25日

"民事权利保护即将进入法典时代""民法典'磨法师',六十六年'磨一法'""民法典来到身边,这些干货你get到了吗?"近日媒体上关于民法典的报道不少。民法典之于百姓权利、社会治理、国家法律体系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国家立法机关、几代民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努力,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已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部"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呼之欲出。

民法典的编纂是将既有的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民事法律和制度进行系统整理、统合,同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立新的制度。民法典草案审议通过施行后,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及民法总则都将同时废止。

就好比商家整理货架--将销量好的、受欢迎的留下,将过时的甚至过期的下架,而新鲜出炉的、人们急需的则要进货、上架。并且,这些商品不再是分散各处的,而是集中统一到一个货架上。如此焕新之后的货架无疑更清晰明了、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待。当然,编纂法典的过程要比整理货架复杂、艰难得多,尤其是民法典要调整的是千头万绪的社会生活和千差万别的平等主体。

综观民法典草案的1260个条款,每一个条款背后都是大写的"人"字。有的是明确人的权利、回应人的诉求。比如,民法典草案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明确界定何为隐私,明确禁止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明确要求基因编辑等新技术不得违背伦理道德,加大对"性骚扰"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比如,在物权编新增居住权,明确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比如,明确胎儿也有继承权;比如,针对疫情防控,民法典草案明确保护特殊情况下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在特殊情况下开展应急处置的责任,并明确业主的配合义务等。

有的是解决人的痛点。比如,针对高空抛物坠物致人损害事件,民法典草案不仅规定了高空抛物者的侵权责任,还规定了物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担负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有关机关的调查职责;针对套路贷、高利贷等违法犯罪行为,明确"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等;针对此前引发诸多纠纷的夫妻共同债务问题,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等等。

有的是尊重人的意愿。比如,草案增加了打印、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增加规定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删除了现行继承法关于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让遗嘱尽可能体现立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达。

归根结底,民法典草案的字里行间,有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有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照,有的是对价值观的引领,规范着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关系着工作生活的时时刻刻,呵护着人民权利的点点滴滴。

随着权利保护范围的扩大、力度的加强,随着权利边界、行为规则、侵权责任的明晰明确,人们维权的成本将更低廉,司法机关处理相关纠纷、案件的依据将更清楚,定纷止争的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都将迈上新的台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民法典草案的编纂过程是对上述理念的践行。期待代表委员充分讨论,建言献策,继续擦亮民法典草案的"人"字光芒,共同见证这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国家治理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典的面世。

守护人民的一生民法典照亮人心照耀法治进程

王彦

2020年5月25日

昨天,全国两会进入第四天,有一项重要议程备受关注,就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这意味着,经过全国人大代表的审议,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将在跑完最后一程立法程序后正式问世,从此守护人民的一生。

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现在,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凝聚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更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期许的民法典,正向我们走来。

守护人民,民法典筑起的是一张全时段保护网。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天然地与社会发生关联。民法典草案,不仅将个人生老病死涉及的方方面面纳入法律范畴,还在总则编"自然人"章节中加入新规,把一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是真真正正适用"一生一世"的法典。

守护人民,民法典织就的是一张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保护网。民法典草案7编加上附则,84章、1260条,总字数逾10万从衣食住行到生产生活,无论合同、物权抑或人格、隐私,都与每个人休戚相关。我们每个人、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也由此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事权利宣言书"。

民法典之所以能照拂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因为其立法过程,是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

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具体部署,立法工作机构认真开展研究,广泛深入调研,采取多种形式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对草案进行完善。

民法典之所以能照拂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更因为其编纂进程,本身是中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直面人民关切、反映人民利益诉求、捍卫人民权利、让人民更有法治尊严的过程。

相关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立法工作机构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数据统计显示,自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7次公布各分编及民法典草案,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仅(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中国人大网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可见民法典立法的参与之广。

当立法机关努力倾听人民心声、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立法的每一个环节便凝聚了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也成为新时代风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色彰显。

比如,对个人权利尊重和保护是一切民事法律关系的价值归属,这次民法典草案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比如,民法典草案明确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让近几年频发的"扶不扶""救不救"不再困扰公众,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有助于鼓励更多平民英雄的涌现。比如,民法典草案明确对高空抛物伤人的的侵权责任规定,为受害人提供了"兜底"保障,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原则,是将人的价值和尊严置于法律保护的至高地位;而民法典草案对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App过度处理个人信息等问题的补白,则直面了数字化时代个人权利面临的现实挑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之重要柱石,民法典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而秉持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渐行渐近的民法典时代,也终将照亮人心、照耀法治进程。

民法典为人民幸福护航

樊虹壹

2020年5月26日

"充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民法典成为新时代保护各族人民民事权利的好法典",5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民法典草案时,我区全国人大代表们如是说。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承载了人民群众对于民事权利获得更充分保障的渴求,回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说是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民法典草案的突出特征是以人为本,将人的价值和尊严置于法律保护的至高地位。比如,民法典草案将一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完善了遗产继承、亡者的名誉保护等法律问题,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从出生到死亡,民法典让人的一生都有"尊严"。

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恪守法律秩序和公序良俗,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原则和底线。当前,一些治理难题困扰着我们,比如,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高空抛物坠物事件、"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等,这些都能在民法典草案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还有,民法典草案回应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些规定和回应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原则。相信民法典的实施,将会塑造出社会文化的新特征、标注出社会文明的新高度。

"人民导向"提高立法质量。民法典是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之一,要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必须充分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据统计,民法典编纂工作启动以来,仅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数量就达到破纪录的102万多条。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考量和吸纳民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体现了"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民法典令人期待,它必将逐步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提升国家的法治水平,为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保驾护航。

民法典:彰显人民至上映射奋进时代

顾一琼

2020年5月26日

民法,是社会生活的记载与表达,而民法典更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更是一个民族思想意识、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彰显了人民至上,映射了奋进时代。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标志着中国对于个人权利保障体系的新发展,也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进步。

7编加附则、84章、1260个条文,民法典编纂过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要让立法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建设而更加深入人心"。

顺应时代发展,紧扣民生关切,民法典编纂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为民的立法初心,彰显了依法治国的进程。

"民法典将这样影响你的生活",从婚姻关系、财产继承,到隐私权、人格权民法典草案以一个个具体而微的视角和关切,出现在神州大地、亿万百姓的眼里、嘴边--这,恰恰是一部法律被需要、被期待、被给予厚望的最好佐证。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为顺应时代、回应关切,民法典立法过程的科学性、完善性、系统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民法典编纂过程,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覆盖到了人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每一编都与时俱进,闪耀着时代中的亮色。

编纂一部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其顺应了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体现了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贯穿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彰显了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对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具有深远意义。

赋予权利,规制责任,民法典赋予了社会细胞在法律框架下健康、蓬勃发展的能力,也必然会使得整个社会肌体富有活力、充满张力、饱含魅力。

以"人"为基础,以"民"为中心,以"私权"为支柱的民法典,将构成现代社会治理和法治文明的基本面,更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为人民而书写

何金燕

2020年5月26日

法律,国之重器;法典,则是重中之重。"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是社会生活领域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关乎百姓日常生活,关乎国家经济制度,关乎社会方方面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法典(草案)》正式提交审议。连日来,这部涵盖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也成为社会各方瞩目的话题。

《民法典(草案)》的编纂,之所以受到这般高度关注,是因为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为人民而书写。例如,草案中备受关注的婚姻家庭编,设立离婚冷静期制度,有利于尽可能挽救当事人的婚姻,避免当事人因为一时冲动而草率离婚,并强化当事人的家庭责任感,着眼于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观念。不论男女老幼,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保护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法律依据。

《民法典(草案)》的编纂,体现了与时俱进、问题导向的立法回应。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隐私权保护带来巨大挑战,生物基因技术滥用对伦理道德造成冲击,人格权编将"隐私"定义为"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等",扩大了隐私权保护范围;将同样具有识别特定自然人功能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使个人信息保护更加全面、严谨、细微。

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此次编纂,全面、清晰、有效地划定权力边界,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呈现于理明晰、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良法境界,符合我国国情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盼。

"徒法不足以自行"。宣传普及,是让法典走入千家万户的重要环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法宣效果,推进法典精神、法治理念、法律规定落地生根;与此同时,及时出台配套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加强对法典的学习与阐释、执行与监督,使之更好地规范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彰显增进民生福祉、护航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善治的综合效应,让法典确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胜势。

以良法促善治民法典将成制度"新坐标"

证券时报评论员

2020年5月27日

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婚姻家庭到物权债权,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呼之欲出。十多部民事单行法"聚沙成塔",66年民事法律创立和修订的"接力赛",几代中国人"厚积薄发",终于创设出这一部科学性、系统性的制度成果。

以良法促善治,这部兼具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反映人民意志的良法,将在中国制度文明史上树立"新坐标"。

良法当反映人民意愿,维护法律秩序,引领良好风俗。

作为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利,人格权在民法典草案独立成编,开创了世界民法典之先河。我国民法典一改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思想,在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中突出人身关系,将人格权与物权、合同、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编等并列,更为强调对自然人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保护,彰显了民法典"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民法典草案通过规定赡养权、抚养权、扶养权等,落实公序良俗和家庭道德规范,让自然人外延到家庭、婚姻关系中,同样得到权利的保障。

不限于"从摇篮到坟墓",民法典草案对人身权利的保护,还从自然人扩展到胎儿和遗体。民法典创设的"胎儿利益保护"、"被侵权人死亡"后的侵权保护条款,彰显了新时代对人格权保护的充分重视,也体现了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良法当把脉时代需求,体现时代特征,引领历史潮流。

民法典草案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顺应信息时代潮流,保护网络时代隐私权,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完善电子合同规则,细化网络侵权责任;回应新时期人民关切,通过规范胎儿权利、高空抛物、居住权制度等,让各类处于模糊地带的权、利、责有所依归,人们的社会生活得以"定分止争"。

民法典草案回应现代科技发展,站在时代潮流之巅,将成为兼具前瞻性、引领性、开放性、包容性的二十一世纪民法典的代表。

良法还当兼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传承中华文化的"精气神"。

民法典草案强调诚信建设、传统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中国特色法律制度。"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提出"离婚冷静期"等,突出了维护家庭和睦的传统价值取向;强调对未成年人保护,保障老年人权利,规范婚姻财产关系等,不少规范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为世界民事立法和进步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法中蕴含的权利意识、契约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终将以良法促善治,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制度根基。

从世界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到英国的《大宪章》,从《拿破仑法典》到《德国民法典》,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大国文明进步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会留下具有标志性的制度成果。而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14亿人民共同意志的中国民法典,也将成为中国制度文明史上的"新坐标"。

民法典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里程碑

舒圣祥

2020年5月27日

审议民法典草案,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法律即将诞生。经过一代代民法学者接力奔跑,我们终将告别"散装"民法时代,迎来崭新的民法典时代。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市民法,是权利法,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就是要将这个"总和"尽可能囊括到一部法典之中。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所有民事主体的法律行为,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遵循。

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最基本的职能是对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与刑法不同,民法典充分尊重意思自治的原则,主要通过任意性规范而不是强行性规范来调整民事法律关系。民法典是民事生活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它贴近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直接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慈母般地注视着每一个人,保护着我们的诸项民事权利。

虽然是新法,但民法典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对现有民事法律的梳理、整合、完善,使之更加体系化,更具系统性。我们已经有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还有2017年通过的民法总则以及仍在继续适用的民法通则。单行法律数量很多,内容庞杂,体系化不强,因为立法时间先后不一,很多还存在抵牾之处。

如今,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以及司法实践中形成的相关司法解释,共同汇聚成了这部共1260条、10万余字的民法典。原本"散装"的民法各单行法律,将整体搬入民法典这个雄伟的"大厦"。经过整理、编订之后,在划定好的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7个"楼层"里,各归其位,秩序井然。

在民法典新增内容里,用益物权中增加的居住权,可能将是影响最大的。老人把房子过户给子女或者"以房养老"卖给他人,夫妻离婚一方没有产权又无房居住等,都可以要求设立居住权。合同编中,基于此次疫情增加了国家订

货合同制度,还增加了4种典型合同。此前并没有单行法律作为基础的人格权,更是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民法典变化之处也很多:代位继承中,被继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以后也可代位继承;遗嘱部分,增加了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更尊重遗嘱人的意思自治;收养不再要求收养者无子女,被收养人不再限于不满14周岁;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不再是禁止结婚的情形,代之以隐瞒重大疾病可以撤销婚姻。

民法典是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是各类民事商事活动的基本遵循,是公民权利与市场经济的一本通。作为新中国首部带"典"字的法律,民法典时代的到来,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标杆。

民法典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谢鸿飞

2020年5月27日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带"典"字的法律,民法典的编纂和颁行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入新阶段,必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它的践行,将有力提升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民法典有助于将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作为确认和保障民事权利的重要法律,民法典第一条即开宗明义,以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同时,作为权利法,它赋予民事主体丰富多元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类型,并在其受到侵害时给予充分救济。可以说,民法典大幅提升了我国民事权利的法律保护水平,进一步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范围拓展到所有的财产权,包括股权、知识产权等。这是我国法律史上第一次将私人财产权和国家享有的财产权相提并论,并赋予两者平等的法律地位。民法典对民事权利强有力的保障,必然要求公权力机关充分尊重民事权利;任何对民事权利的干预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且经过合法程序,否则将构成违法。公权力对民事权利的尊重可以有效限制权力滥用,使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