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学习民法典精神心得体会文章汇编-38篇(第2/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21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4分钟。

民法典有助于司法公正的更好实现。民法典的编纂并非平地起高楼,而是以《民法通则》《民法总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等九部民事单行法为基础,同时整合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领域的司法解释,最终整合为七编1260条的有机体系。它消除了各民事单行法之间以及它们和司法解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并在总结司法实践的经验、借鉴各国共同规则的基础上,新增不少条文,以回应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迫切法律需求。法院在适用民法典裁判时,将依据统一的裁判规范,民事纠纷"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将实质性减少,从而将民事领域内的司法公正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民法典清晰厘定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三方面法律资源:一是规定了市场主体资格,赋予自然人选择以公司、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等方式从事市场交易的权利;二是赋予市场中的各种交易要素以民事权益,并保障其合法流通;三是通过《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为市场经济提供了细致而微的裁判规则。这些规则可以有效区分公权力的运行领域和民事权利的存在空间,进而区分政府和市场的各自边界。

民法典能够有效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不仅为民事主体提供社会交往的重要规则,而且也为其实现人生理想提供了制度资源。民法典中的非营利法人制度不仅可以促进国家和社会通力合作,纾解国家提供公共资源的压力,而且可以激发民事主体的公共精神,成就其经济利益以外的高远追求。此外,民法典承认民事习惯可以在特定情形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意味着它承认社会可以创新交易模式规则,能够更好释放社会活力,鼓励创新创造。

编纂民法典,本身就是国家法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饱含着14亿中国人民意愿、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精粹、凝聚着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民法典,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制度保障,成为新时代中国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民法典开启权利保护新时代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

2020年5月27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审议,民法典编纂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可以说,民法典是私权保障的宣言书,其颁布标志着一个权利保护的崭新时代的到来。

民法典对民事权益的保护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了时代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为适应互联网、高科技发展的需要,民法典人格权编在我国立法上第一次引入了私生活安宁这一权利,并通过反面列举的方式,对侵害私生活安宁的各种典型方式作出了规定。民法典禁止行为人实施发送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等侵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的行为,禁止非法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禁止非法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等,有利于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

为适应大数据发展的需要,民法典承认数据、网络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声音利益的保护日益重要,民法典承认了声音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格利益,以适应未来人格利益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民法典不仅详细列举了个人信息的种类,也扩张了个人信息的内涵,并确立了一系列保护个人信息的规则。可见,民法典不仅保护各项民事权利,而且也将各种新型的合法利益纳入保护范围,保持了权益保护范围的开放性。

民法典提供了完整、多样、便捷的权利保护方式。权利的救济应当先于权利,民法典为多样的民事权利提供了多样的保护手段。从为恢复权利人对其权益圆满支配状态的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到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继续履行请求权与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从针对人格权侵害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到适用广泛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从补偿性的损害赔偿,到特殊情形下的惩罚性赔偿,民法典为所有民事权利的保护提供了足够的"武器"。鉴于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对损害后果具有一种无限放大效应,相关的侵权信息一旦在网上发布,即可在瞬间实现全球范围内传播,损害将覆水难收,受害人的权利很难恢复原状,因而,在保护权利、救济受害人的同时,民法典还规定了更正权、删除权以及禁令等制度,强化了损害预防的功能,这有利于及时制止、停止侵权信息的传播,防止损害后果的蔓延。民法典在保护民事权利的同时,也有效协调了民事权利与其他利益之间的冲突。例如,有效协调财产权的行使与公共利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妥当处理人格权保护与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关系,以及名誉权保护与鼓励创作自由的关系等。民法典确认了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等法律原则,对民事权利的行使进行必要的限制,从而妥当平衡权利的冲突,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民法典通过保障民权,旨在实现人民的福祉,保障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这也为全面依法治国宏伟蓝图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中体现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典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

2020年5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法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没有离开意识形态指导、纯粹为编纂民法典而编纂的民法典。我国的民法典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编纂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保护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充分回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引领二十一世纪潮流的民法典,不仅在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而且将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和人类法治文明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一、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民法典立法宗旨所在

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此次编纂的民法典,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编纂民法典少不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有益的立法经验,但我们不是盲信盲从,也不做西方法典的搬运工,而是立足中国实际、直面中国问题,在批判借鉴外国法学理论、制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部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权利,是中国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特色所在,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法典以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基础。西方历史上,虽然很多民法典的起草倡言实行主权在民,但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实际上难以真正实现。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才使得主权在民得以真正实现。

从内容看,民法典草案共七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每一编、每一条的背后都包含着我们党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不变初心。比如,草案创造性地将关于人格权的规定独立成编,突破了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体系的安排,这也是我国民法典草案最大的亮点之一。工业时代以前的民法典,注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更多强调物的归属、利用和保护,我国民法典适应当代人格权的发展趋势,创设人格权编,通过正面列举的方式,对各种人格权益予以确认,从而实现对人格权益的积极保护,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

从编纂过程看,草案最大范围凝聚了共识、取得了"最大公约数"。立法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则,广泛听取和尊重各方面的意见,广大专家学者、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建言献策。可见,在我国,立法权属于人民,不是资本的力量在起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二、回应时代之问,引领信息文明时代的民法发展

时代孕育法典。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法典无不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民法典只有回应时代之问,才能真正称得上二十一世纪的民法典。

比如,为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民法典草案总则编明确肯定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客体地位和财产属性。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被誉为信息文明时代的能源,足可比肩,甚至远远超越工业文明阶段的煤炭和石油。但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背景下的财产不同,数据这类新兴财产,一方面财产的总量不断增加,而且没有上限,易复制,可共享;另一方面在平台经济背景下,数据价值的创造是各方共同参与、持续互动与合作的产物。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4月9日)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研究根据数据性质完善产权性质",民法典草案总则编的规定为推动未来在数据领域形成更多、更高程度的法律共识提供了依据。

再比如,就信息文明时代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民法典草案总则编强调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在合同编,对当事人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合同以及合同履行设置专门的法律规则,明确认可在当事人未作特别约定的情形,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在侵权责任编,对网络侵权作出了更为周全的规定,强调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三、彰显民族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民法典是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凝结着对社会价值共识的确认和道德风尚的指引。世界各国民法典编纂史表明,一个国家民法典只有根植本土、兼收并蓄,才能更具生命力。

1814年,德国法学家萨维尼与另一位学者蒂堡发生过一场激辩,争论的焦点是德国有无能力编纂民法典的问题。尽管当时德国已经形成了民法学体系,民法学大家也不断涌现,但萨维尼还是认为,德国民法学并未深入研究德国的"民族精神",即民族的实践理性、观念世界和生活方式,尚无法为民法典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这场辩论的历史启示是,民法典的编纂必须要解决民族性问题。

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民法典的编纂承担着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重要使命。民法典草案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比如,分设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将"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写入草案,等等。这些规定的背后正是中国深厚的家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民法典草案的这些规定凸显了维护家庭和睦的基本社会理念和价值取向,将更有利于构建和睦、健康、亲情的家庭生活秩序,塑造夫妻有爱、父慈子孝、亲属有情的家庭关系,进而对整个民族和国家起到指导和教育的作用。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编纂一部增进人民福祉、回应时代之问、彰显民族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典,必将为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提供一个有力的法律支撑,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以人民的名义,开启民法典时代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庄媛

2020年5月29日

中国民法典诞生!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下午3时举行闭幕会,表决各项决议草案、法律草案和决定草案。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7编加附则、1260个条文、沉甸甸十余万字,民法典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承载着国人的期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民法典姓"民",彰显以人民为中心。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既是民法典的出发点,也是民法典的落脚点。大到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小到高空抛物、高利贷、霸座、手机APP收集信息、小区电梯广告等问题,民法典处处聚焦百姓关切,破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广集民声、汇集民智,"开门立法"的群众路线也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在民法典的字里行间中充分彰显。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带来了新的法律课题。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有效应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对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保护带来的威胁;为适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总则编确定了绿色原则,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要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完善电子合同订立、履行规则,细化网络侵权责任民法典有力回应时代之问,直面现实挑战,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立法态度。

民法典不仅是法律条文的编纂,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典总则编第一条开宗明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中国建设。民法典透露出中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文化底蕴,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础性的法律规范,向世界法治文明的进步贡献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事立法方案和经验。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民法典应解决时代"痛点"而生,乘美好生活浪潮前进,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

《民法典》:蕴新时代精神,护佑公民私权

陈光

2020年6月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乃至世界立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一项标志性成就。民法典的编纂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民事法律制度体系化的需求。民法典作为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与保障书,又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的法律规定涉及每一个社会主体,将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一、民法典蕴含了新时代的精神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发展定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战略突出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合同、物权、侵权和婚姻家庭等民事法律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完善。民法典在总结现行民事法律制度及其实践经验基础上,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基于对美好生活追求而产生的法律新需要。例如,针对高空抛物坠物致人损害事件,民法典不仅规定了高空抛物者的侵权责任,还规定了物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担负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公安机关等的调查职责;针对夫妻双方的债务认定问题,规定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从而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针对套路贷、高利贷等违法犯罪行为,民法典明确禁止高利放贷并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等。

民法典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继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借鉴发展了人类法律文明成果,将对我国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在人类法律文明史上,罗马法以民法见长,是全人类的法律文化遗产。在近现代各国民法典中,影响最大的是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这两部法典不仅吸收了罗马法的精神实质,也承袭并发展了罗马民法的体例。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古今各国尤其是罗马法为基础的大陆法系国家民事法律制度借鉴吸收的过程。民法典的编纂是一项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人类法律文明成果之间的共生互融、交相辉映。例如,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立法宗旨之一,在总则编中确立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绿色原则,以及在婚姻家庭编中规定离婚冷静期所反映的对家庭和谐稳定伦理的维护等,这些都可以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法律文明成果在民法层面的具体转化和表达。相信随着民法典颁布实施,其所蕴含的契约精神、诚信观念和公平原则等私法理念,将更好地融于人们的日常思维与交往行为之中,推进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民法典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以良法促善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便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在避免原来诸民事单行法协调不足等弊端同时,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新型民事权利或制度,大大提升了民法自身的内在品质。例如,现实中因救人成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问题一度困扰了许多人。民法典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规定有助于避免所谓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现象的出现。作为民事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民法典将原来的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民事法律制度进行系统整理与统合,同国家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一起,共同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从而为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民法典坚持以民事权利的保护为立法本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私权的坚定立场,为各类民事主体有效行使权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民事权利和社会权利等具体类型。以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基本构成的民事权利,既是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内容之一,也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等权利的基础。民法典在规定传统的物权、合同与侵权等民事法律制度外,专设人格权编,系统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人格权利,这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的自由与尊严。例如,互联网数字化时代,面对电信诈骗、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等侵扰,个人隐私和信息该如何保护,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民法典对此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原则,要求收集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收集和处理,并要符合相应的条件。此外,民法典新增居住权,明确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明确规定基因编辑等新技术不得违背伦理道德;明确加大对"性骚扰"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概言之,民法典为人们权利行使与保护提供了依据和指南,字里行间承载着对"大写的人"的尊重与保护。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包含两层含义: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人们普遍的遵从,而人们所遵从的法律又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法治应是良法之治。显然,民法典已经具备了良法的品质,所需的是社会中每位公民或每个民事主体的切实遵守和有效实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民法典,正确适用民法典,使民法典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私权保护理念真正落在实处,使你我都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施民法典念好"三字经"

曹显钰

2020年6月2日

盛世立法,典范天下。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由此迈入"民法典时代"。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在法律体系中,如果说宪法是天空中高扬的旗帜,那么民法就是大地上坚实的脚步。"立法5年磨一剑,民法典开启中国民事法律新时代;司法踏上新起点,民法典开启执法新征程。从民法到民法典,一"典"之加,映照立法水平质的提高,呼唤执法水平同步提升。实施民法典,要念好"三字经",把这份关乎14亿人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权利宣言",切实落实成维护14亿人民奋斗发展、幸福生活的"护航保障"。

念好"民"字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为邦本,法系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1950年4月,新中国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民事法律。刚刚通过的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以"法典"命名,表明凡是纳入民法典的规则,都是基础性、典范性的;以"民"命名,标明民法典紧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立法、依靠人民,民之所呼、法有所应。民法典编纂过程中,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今年两会期间,根据代表委员等各方意见,民法典草案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凝聚人民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民法典完整画卷上,始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理念。由此推之,一切法规从制定、修改到落实,都应念好"民"字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念好"法"字经,坚定学法普法守法。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成文法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先后4次启动制定民法典,因立法条件尚不具备被搁置,但民事法律立法的脚步从未停歇。改革开放以来,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民事单行法律相继出台,民事法律规范体系逐渐完备,几十年来制定民法典的愿望一直在立法工作者和法学家心中占据着"C位"。2015年第五次启动立法、刚刚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兼具基础性与典范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既确认个人享有各项具体民事权利及边界、又保护个人正常行使和主张权利,既全面确认各类主体财产权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又广泛确认人格权满足精神生活追求,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覆盖全民不分男女长幼"从胎儿到坟墓"的生命全周期。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念好"法"字经,落实民法典,必须坚定普法、学法、守法,既做遵行法律的自尊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又当遵行法律的尊人者、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全国普法,把民法典普及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重点来抓,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走进中小学课堂、普及到乡村社区,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全民学法,人人自觉学习民法典,知权利、晓义务,知戒律、维权益。全民守法,遵守民法规则、守护法律尊严、守望和谐发展。

念好"执"字经,坚决维护法律生命力。"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人民守法、社会有序,个体违法、损人害己,执法公正、法自生威,执法不公、法威受损。古往今来史实表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来自公正执法。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公、违法不究,再好的法律只是一纸空文的"纸老虎"。民法典是新中国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贯穿每位公民的一生,涉及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新时代,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民事权利保障提出更高要求。比如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并规定一系列保护制度,是与时俱进的立法创新;比如回应疫情防控新问题针对监护人制度、征收征用制度的修改,是新矛盾倒逼的立法完善,等等,如何确保有力有效执行?"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念好"执"字经,既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司法公信力,又要创新执法方式、改进执法方法,保障公平、维护正义,促进人民尊崇法律、信仰法律,提高法律执行力,增强法律生命力,提升社会治理力。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