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四季度文章汇编46篇(第7/10页)
当前,全球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技术、新概念、新产品层出不穷,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学历教育能为个人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但很难满足个人一生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上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21世纪,这个数字已经继续缩短为2到3年。知识迭代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无论是应对"知识爆炸"还是对抗"知识老化",唯有与时俱进地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才能获得与时代同行共进的过硬本领。
党的XX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一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在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中的战略定位和重要价值。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数字化是必由之路。在资源共享方面,要不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丰富数字化资源与内容供给,筑牢支撑"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数字底座。在模式创新方面,要不断创新智能化、体验式的学习场景,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倍增器",不断满足各类人群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当前,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四梁八柱"逐步完善,课程互认、学分银行等举措更好满足了学习者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是文明传承之途,是国家兴盛之要。从学历继续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到学习型城市建设,从青少年读书活动到社区老年大学,不断完善的面向14亿多人口的终身学习体系将惠及更多人。
为区域协调发展筑牢教育地基(人民时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各类教育人才创造干事创业的舞台,用事业留人、机遇留人、环境留人,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兴教强教的关键所在
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分场的官地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今年,学校迎来5名新老师。与新老师沟通,已扎根村小17年的教师王正旺很感慨:"别看咱们是村小,教学楼配了多媒体设备,老师有周转房,收入有保障,培训也越来越高质量!"农村地区教育条件在改善,老师们心气旺起来,是笔者近年来在基层采访时的一个明显感受。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地方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着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比如从2021年起,国家启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特岗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一系列来自中央的政策支持助力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改善了基层教育质量,为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筑牢教育地基、提供人才保障。
一名优秀的老师,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一名优秀的校长,可以带出一个好的学校。而要培养出这样的优秀教师、校长,往往需要十余年甚至几十年的时光。如何回报付出?谁来分担培养成本?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培养、留住一批优秀教师,离不开强有力的引导激励政策。今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以改革添动力,用政策促均衡,支持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秀校长、教师向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流动,有助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优秀教育人才在基层扎下根、留得住。
让优秀教育人才在基层扎根,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自身也需要练好"内功"、做好"后勤",培厚教育人才发展的土壤。笔者在西部多地走访发现,农村地区教育薄弱环节正在不断补强。不少地方都实现了"村镇最好的房子是学校""财政发工资第一批给教师"。在一些偏远地区,当地政府还为教师修建了周转房,解决了他们的住宿难题。得益于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不少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教师有了"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的底气,教师队伍也越来越稳定。
为各类教育人才创造干事创业的舞台,用事业留人、机遇留人、环境留人,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兴教强教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于优秀校长和教师,教育部门更要予以关注和支持,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躬耕教坛、发光发热。对于年轻教师,不妨进一步加强培训和交流,加快其成长,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不少地方已经有所突破,形成"县管校聘""省管校用"等行之有效的机制,调动一批优秀教师、校长到乡镇、到农村、到薄弱学校教书育人。这些创新之举,契合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本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必将积功长远,惠及更多学子和家庭。
为养老服务筑牢法治之基(人民时评)
更好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强化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
让每一位老年人老有所养,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多地积极展开养老服务专门立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市针对养老服务出台法规,就人才培养、设施建设、服务内容、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绘制"路线图",划出"硬杠杠"。
"法者,治之端也。"我国养老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与法治护航密不可分。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印发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制定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强化养老服务法治保障,初步确立了以法律为纲领、国务院政策文件为基础、部门专项政策和标准为支撑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当前,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必须更好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强化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为养老服务筑牢法治之基。
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行进到哪里,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在哪里,立法工作就应跟进到哪里。针对服务机构用地难,《江西省养老服务条例》明确将具备条件的闲置办公用房、厂房等改造建设为养老服务设施;针对农村养老服务相对滞后,《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提出建立城市与农村养老服务对口支援和合作机制;针对养老护理人才缺口,《海南省养老服务条例》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服务和管理相关专业或者课程......相关立法聚焦养老服务发展瓶颈,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受到群众好评。由此可见,养老立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破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问题,不断增强立法实效。
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坚持法治为民的重要体现。让银发族安享晚年,需要发展多样化养老服务。从明确老年人住院治疗期间子女享受陪护假,到支持开展社区邻里服务等互助性养老服务,再到探索机构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按需规范转换,各地将实践探索融入本地法规制度,搭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将适合的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着眼养老服务全方位各环节,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规范,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就能更加健全高效。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截至去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8亿。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效率,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而养老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法治护航。一方面,要通过立法为养老服务设定标准,为从业者提供法治支持,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另一方面,要划定底线红线,明确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让养老服务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加快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才能为老年人营造更加友好的社会环境。
法治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今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养老服务法位列其中。不断推出的养老服务地方立法,为国家层面立法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快养老服务立法,健全法规、政策、标准相衔接的养老服务法治体系,必能为老年人幸福生活提供有力护航。
乡村处处蕴新机(人民时评)
激活农村内需,是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山东胶州里岔镇市集,年轻的摊主刚送走摊前的客人,转头又继续对着手机直播卖货。透过镜头,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高低起伏的吆喝、热气腾腾的食物,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众。观众不仅在网上下单,有的还专程赶来体验农村大集的氛围。网络直播带动里岔镇市集人气倍增,折射出农村市场的旺盛活力。
围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激活农村内需,是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再到推进县乡村商业体系建设,各地畅通城乡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流通渠道,深入挖掘农村内需潜力,农村投资消费稳步恢复。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5.7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快于城镇;前三季度,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乡村休闲旅游稳步恢复,农业功能价值不断拓展。总的来看,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支撑作用日渐凸显。
乡村消费潜力巨大。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出台购车补贴等政策措施,优化了农村消费供给,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让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农村好生态也是摇钱树、聚宝盆。如今,伴随着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城市游客来到乡村,既买产品,又买体验,推动绿色农产品、乡村康养、科普教育、风俗旅游等消费日渐红火。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下更大功夫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将会有更坚实的支撑。
相较于城市,我国乡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但这也是投资空间与增长潜力之所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完善农村水网,持续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这些举措既方便了生活、促进了生产,也为扩大有效投资、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提供了助力。初步测算,未来5至10年,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等乡村建设投资需求有近15万亿元。拿出更多实招硬招,着力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就能推动农村内需潜力加速转化成发展动力。
激活农村内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在产业上,不妨立足农业农村资源禀赋,发展壮大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在投资上,不妨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和社会投入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在供给上,不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扩大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农村覆盖率,让农产品"上行通畅"、工业品"下沉顺畅",促进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扩大国内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广袤乡村大有可为。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乡村将会消费更热、投资更旺、人气更足,不断焕发蓬勃发展新活力。
向广袤森林要食物(人民时评)
森林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粮食安全,另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显示,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人均森林食物产量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事实证明,科学利用森林和林地资源,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向森林要食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能够有力增强我国食物供给能力,丰富食物来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森林要食物""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森林食品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产的食物,包括可食性的果实、花、叶、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质林产品。我国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是公认的粮库、油库,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森林食品生产,森林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林草主导产业,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写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国土绿化、荒漠化防治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济林生产基地,提高森林食品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国经济林面积约为7亿亩,经济林产量2亿吨左右,种植规模居世界首位;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到6亿亩,产值突破1万亿元。开发森林食品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方面,森林食品种类成百上千,不与粮争田、扩大食物生产空间,产品绿色安全、营养健康,可谓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需要继续优化森林食品供给结构。全国经济林挂果面积占经济林总面积的67%左右,一些木本粮油单产不高、干鲜果品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不足,森林食品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另一方面,应做强林下绿色食品的深加工,打造林粮、林菜、林下养殖等系列森林食品,加强与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合作,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生态森林食品供给能力和水平。
山区林区高质量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森林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粮食安全,另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从赣南脐橙到秦岭木耳,目前各地已经形成了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森林食品产业品牌。开发森林食品,离不开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形式,形成全社会参与森林保护、促进林区发展的良好机制。以完善林下经济产品标准和检测体系来强化服务,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来激发活力,持续促进产销对接、强化科技支撑,就能进一步调动农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广袤的森林在提供丰富生态产品的同时,还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着多样的食物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生产布局,做好政策支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一定能将更多营养健康的森林食品端上消费者的餐桌,进一步厚植粮食安全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