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全年汇编192篇(第22/42页)
党的XX大报告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作为一项高强度的户外有氧运动,跑马拉松既锻炼身体又磨炼意志,是锻造人格、提升心智的重要途径。《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备案133场路跑赛事,其中全马赛事61场,半马及其他项目72场,涉及26个省级行政区。比赛陆续开跑、"跑马经济"逐渐复苏,体现了各地对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视。以跑步为媒介,助力全民健身深入开展,让赛事活动释放更大效能,赛事"流量"将有效转化为发展"增量"。
开展马拉松运动,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赛理念,把服务参赛者摆在优先位置。2023武汉马拉松推出赛前退出机制、多项清凉降温举措、全面医疗保障等措施,以精细化服务确保赛事安全有序;2023成都双遗马拉松保持"不抽签、不设成绩门槛"原则,采用分时、分区起跑方式,既保证赛事竞技性,也提升了大众参与度......各地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不断优化参赛体验,助力马拉松赛事跑出全民健身发展加速度。
"跑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42.195公里,既是马拉松比赛全程的距离,也是一段感受地方文化、城市底蕴的悦心之旅。数据显示,半数跑者有外地参赛经历,其中超过六成的人会选择在当地旅游。除了在医疗救援、志愿服务等赛事保障上下功夫,办赛城市不妨立足自然人文景观、优美生态环境、优质公共服务等优势,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赛事。比如,苏州以赛道串联金鸡湖、大运河等景点商圈,沿途安排昆曲、评弹表演,让各地跑者感受姑苏文化、细品古韵今风。2023宁夏黄河金岸(吴忠)马拉松突出黄河生态旅游、早茶美食文化等亮点,推出特色产业展区、设计"八宝茶盖碗"奖牌、发放免费旅游券。以"体育+"为抓手,连接城与人,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马拉松赛事才能更亲民,成为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马拉松赛事是办给参赛者的,也是办给观赛者的,重在满足人们对强身健体的需求。正因此,赛事主办方既要看到马拉松的正向附加效应,同时也要加强对群众健身意愿的研判。实践中,一些马拉松赛事出现过动员"跑友"参赛才能勉强运转,或者组织混乱、补给不力、影响群众生活等问题。明确城市优势与定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办赛规模、等级,形成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链条,才能打造高质量的赛事活动,更好发挥马拉松对全民健身的推动作用。
或是推广5公里、10公里、接力赛、团体赛等比赛形态,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品牌赛事;或是开展免费培训,帮助跑友培养科学合理的参赛习惯,降低比赛中受伤或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近年来各地的一些创新实践启示我们,办好马拉松赛事的精髓,在于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为参赛者提供最得当的服务。着眼人们参与体育运动、丰富生活品质的现实需求,将中华体育精神内涵融入办赛、参赛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差异化定位、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路跑赛事,将有助于实现推广全民健身与促进城市发展的双赢。
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讼之前(人民时评)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矛盾纠纷发生后能及时就地实质化解
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素有"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矛盾纠纷规模较大,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调解作用,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日,全国调解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表彰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有人民调解委员会69.3万个,人民调解员317.6万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41.2万人,覆盖城乡和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的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形成。2022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94万件,其中人民法院委派委托调解成功675万件,大量矛盾纠纷被人民调解这道"防线"化解在成讼之前,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着眼未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矛盾纠纷发生后能及时就地实质化解,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邻里关系到家庭矛盾,从山林土地到房屋宅基地,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如果久拖不调、久调不成,容易"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比如,有的调解只是给纠纷画了个"逗号",却没有画上实质化解的"句号",导致纠纷最终进入诉讼,既给当事人增加讼累,又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纠纷调解贵在"及时"和"就地"。要化解矛盾更快些,以法理情相结合及时妥善化解;也要距离群众更近些,把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推动源头预防、就地实质化解纠纷。
人民调解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应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凝聚调解工作合力。当前,一些地方的调解工作还有一定改进空间。比如,有的地方诉调对接延伸不到位,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地方存在"各管一段"现象,在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方面还需加强沟通协作。必须进一步完善调解工作格局,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强司法调解,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促进各类调解协调联动。同时,努力打通"数据孤岛",实现相关业务协同、信息共享。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矛盾风险的动态感知、精准分析,提高预测预警预防风险的能力。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调解工作贴近群众、贴近一线,一场场调解也是一堂堂普法公开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好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引导和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分流、及时调处,就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汇聚更多力量。
让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人民时评)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农村潜力巨大。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同时在快递到村、售后服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在跟农民朋友交流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自家农产品销路不愁,挣了钱谁都想多买点好东西""以前吃穿用度将就能用就行,现在是讲究啥好买啥"。乡亲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折射出农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正从传统生产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品质化、个性化消费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新追求。统计显示,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网络零售额均保持快速增长;从消费类别看,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美妆产品等升级类产品和服务型消费在农村的增长较快。
消费观念变化的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腰包越来越鼓,让农民能消费、敢消费。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比2012年增加了近万元。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也有助于农民扩大消费。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继续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农村物流、通信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建立完善;县里建起大型购物中心,镇上有综合超市,村里有便民商店......制约消费的短板加快补齐,农民朋友的消费意愿也水涨船高。
在国民经济循环中,消费是最终需求,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的关键环节。我国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全国总体消费市场的38%。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并作出"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等部署。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是未来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适应农村消费新变化,要在加快激活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拿出更多实招硬招,不断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
需要看到的是,与不断增长和升级的需求相比,农村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仍存在短板。一些乡村商业设施尚不发达、商品种类不够丰富、服务方式相对滞后;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农民生活相对分散,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还比较突出。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商品退换货服务在农村比较匮乏。针对种种问题,既需要从供给侧加强商业资源调度配置,加快推进乡村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建设,也需要从消费侧完善服务配套和维权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商业的丰富性、便捷性、安全性。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让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既要从供给端和流通渠道发力,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硬设施、优化软环境;也要千方百计让乡村产业更兴旺,农民就业更稳定、收入能增加。城乡要素流通顺畅,农村消费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必能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让消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让人脸信息得到更有效保护(人民时评)
〔关键词〕银龄讲学计划
〔事件〕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为脱贫地区,欠发达的民族县、革命老区县、边境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等地的县镇和农村学校,输送一批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讲学教师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学年,鼓励考核合格的连续讲学。
〔点评〕
自2018年启动银龄讲学计划至今,一批批优秀退休教师背起行囊,奔赴远方继续奋斗。或是担任受援学校副校长,指导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或是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展课堂教学;或是根据受援学校实际需求,进行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组织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银龄教师放弃闲适的退休生活,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重返三尺讲台,成为农村学子的筑梦人、乡村教师的引路人。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近年来,从"特岗计划"的稳步落实,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的接续推进,再到银龄讲学计划、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扎实开展,一系列政策精准发力,健全了乡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提升了乡村校长办学治校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随着优秀骨干教师向乡村和薄弱学校流动,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银龄教师为乡村带去优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让乡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银龄教师教龄长,有经验、有学识又有情怀,发挥余热潜力巨大。银龄讲学计划为有意愿继续工作的退休教师搭建起了舞台,让他们能够继续发光发热,在老有所为中实现老有所乐。由此来看,银龄讲学计划实现了国家需要与个人志趣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了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路径。
烛照人生,桃李满门,他们是受人尊敬的老教师;两鬓微霜,年华垂暮,他们也是需要精心照料的老人家。从经费和政策两方面,将银龄教师在乡村任教期间的保障措施落实落细,努力做到政策上激励、待遇上保障、工作上支持,帮助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关心关爱,才能让他们安心留下、顺心工作、开心生活。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向银龄教师道声感谢,更期待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的敬业精神,能够感召更多有志青年走进一所所乡村学校,用爱心智慧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将理想抱负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中。
让手机应用软件更清爽(人民时评)
近年来,应用软件产业发展迅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应用,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此同时,预置应用软件过多且无法卸载等新情况,也令人不胜其烦。查看一下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一般都有好几款预置应用软件,多的可能会超过10款。这些预置应用软件大多功能比较弱,占用内存空间,容易导致手机运行减慢,消耗待机时间,其中有一些还强行推送广告、窃取个人信息,不仅影响用户使用体验,更潜藏着侵害用户权益的风险。无论从保护用户合法权益,还是从清朗信息消费环境来看,规范终端预置应用软件势在必行。
消费者期待在哪里,监管和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提出,生产企业申请进网许可时应提供预置应用软件基本配置信息。2017年实施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强调,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可卸载。今年1月1日起,《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正式执行。近年来,相关部门接续发力、频频出台相关举措,目的就是让手机应用软件更加清爽,更好维护用户权益。
其实,在移动智能终端接入预置应用软件并非不行,关键是要依法合规。设计构造移动智能终端的主动权在厂商,但购买后下载什么软件、如何使用,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正因此,要在尊重并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前提下,按照"最小必要"原则预置应用软件,既确保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终端产品,又最大限度压缩不可卸载应用软件的范围。《通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不可卸载"预置应用软件的定义和范围,明确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这意味着,预置应用软件不可删除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规定出台只是起点,能否落地显效还有待观察。如今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各品牌在硬件上的差异越来越小,不少厂商将营收重心转向互联网服务。有的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者借用预装方式捆绑销售,以实现市场推广、拓展用户和收入增长等目的,这是预置应用软件难以瘦身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看,规范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还需久久为功,一方面应同步修订配套的标准规范,强化标准引领;另一方面要完善应用软件全链条监管体系,从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等多环节共同发力,在进网环节加强安全检测,在运行环节强化应用软件管理,从而促进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产业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预置应用软件看似可以给移动智能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运营商带来双赢,现实中却很有可能因为影响用户使用体验、损害用户权益导致双输。用户选择移动智能终端和应用软件,既有使用便利的需求,更有自主舒心的考量,这些衡量因素都应当引起移动智能终端厂商的重视。把选择权还给消费者,多在创新产品服务上下功夫,才能赢得用户、赢得口碑、拿到更多市场份额。期待各方协力推进,构建更加安全、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让信息通信服务供给更加优质,移动智能终端使用环境更加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