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江苏省省委书记娄勤俭讲话文章汇编(30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22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1分钟。

目录

1.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4

2.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2

3.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篇章---28

4.奋力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38

5.牢牢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47

6.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50

7.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走在前列---63

8.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现实样板---66

9.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73

10.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77

11.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79

12.给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封信---82

13.疫情防控不松劲推动发展再加力---86

14.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93

15.坚守"赶考"初心永葆清正廉洁---101

16.携手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105

17.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115

18.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暨纪念省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19

19.学习时代先进楷模更好践行初心使命---131

20.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的讲话---141

21.在第七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讲话---145

22.在江苏省各界人士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156

23.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158

24.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165

25.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169

26.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173

27.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176

28.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78

29.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86

30.走稳走好新时代长征路---192

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娄勤俭

2020年11月27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这是我们从学习实践中得出的深切体会。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先后推动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和对这一重要思想"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落实缺乏创造性"等问题,坚决纠正一切与科学理论和新的实践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随着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从认真学习、坚决执行到从实践效果中感悟、增强贯彻自觉性再到从规律的角度认识、不断提升工作主动性科学性的过程,努力做好了,就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调研,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时刻,对江苏工作的精准把脉、科学定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江苏谋划"十四五"发展、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现场指导,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江苏发展新局面。

努力做到知其然,在入脑入心基础上更加坚定遵照执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作为地方一级党组织,第一位的政治任务是抓好贯彻落实。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坚决执行。

近几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前所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党中央以大格局审视大变局、以大气魄应对大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回顾艰辛历程,正是因为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才能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稳住基本盘,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正是因为大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我们才能在持续不断的外部冲击下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正是因为及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同参与国家的合作全面深化,我们才能保持外贸外资基本盘大体稳定;正是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全力脱贫攻坚,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我们才能在变化变局中实现民生稳、民心稳、大局稳;正是因为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党内教育和作风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才能在大战大考中迅速发动群众,调动各种资源,共同战胜困难。

江苏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这两年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发展成绩。究其根本,就在于我们的思路和举措都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勾画的"强富美高"内涵,强调的"不能匆匆忙忙往基本现代化赶,要扎扎实实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和水平"要求,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在提高质量和效益前提下加快发展。我们全面展开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布局,确立"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积极实施高质量发展考核。同时,把创新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把"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总纲,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鲜明导向,把增强文化自信作为高质量推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引领,把持续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突破口,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推动全省各领域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江苏开放程度高、经济总量大、流动人口多,这两年受到的外部冲击挑战更直接、更突出,但始终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万亿元。这是在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工业产值4000多亿元的情况下取得的,实现了高基数上的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展现出发展的担当与韧劲。

努力做到知其所以然,在融会贯通基础上更加自觉贯彻落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随着对这一重要思想学习理解的不断加深和实践效果的不断显现,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理念认识、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

江苏发展较快,但也容易滋生经济好就一好百好的片面认识,存在与新时代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思维惯性。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对一些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有的还没有意识到,仍然感觉良好;有的虽然意识到了,但迟迟找不到解决办法。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我们联系实际,从知其所以然的维度进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提这样的要求?对照要求我们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把"所以然"想明白了,很多问题就会豁然开朗、迎刃而解。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这是对我们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希望我们以省内一体化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在落实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突出的制约在交通,特别是苏北只有徐州通高铁,难以满足一体化发展对人流物流方便性的要求。因而,在国家规划框架下自主谋划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补齐苏北高铁短板,打造徐州国际陆港、连云港海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物流金三角"和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机场群,努力把交通短板拉成发展长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求江苏加快产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嘱托我们解决好苏北小化工问题。这关系到江苏高质量发展和未来竞争力,问题的根源是发展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进"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统筹环保整治和产业升级,统筹沿江沿海,联动解决"重化围江"和苏北小化工问题,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需要重视的地方。我们把苏北老区发展放到"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中定位,按照"四化"同步要求,推动区域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布局、产业体系布局、城乡建设布局优化重构,不断提升苏北整体发展水平。

努力做到知其所以必然,在把握规律基础上更富创造性开展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做到从规律的角度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才能在实践中更好贯彻落实,用系统观念处理好各种关系,推动各项事业更好发展。

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作了深刻阐述,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系统把握。在新征程上,江苏承担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肩负新使命,我们必须更加主动从知其所以必然的高度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认识和把握规律,积极展开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实践。

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规律,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特征,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江苏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感受更直接,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更有责任当好表率。要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要对照"表率"的要求,以更深层次改革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深走实,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把握世界发展进步的规律,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江苏制造业规模大、开放程度高,是很多国内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也是全国走向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要按照"争做示范"的要求,坚持全国一盘棋,立足自身在发展大局中的定位使命,更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畅通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开辟和前进的。"对江苏来讲,在"率先"的地区中走在前列,不是要求时时事事都争第一,更不能为一时的领先压力而影响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定力,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出发,用好力、把握好节奏、掌握好平衡,实现近和远、稳和进、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苏南基础条件好,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带动全省以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过硬成果,始终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方阵。

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娄勤俭

2020年11月26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省委、省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表彰大会,用最高规格、最高礼遇,向英雄的人民致敬,向人民的英雄致敬,以此激励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要求,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更好凝聚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不断开辟"强富美高"新境界。

首先,我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向受到国家和省表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向为这次抗疫斗争作出重大贡献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辅警、应急救援人员、新闻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志愿者、驻苏部队指战员和广大群众,向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积极参与抗疫斗争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向大力支持江苏抗疫的国家部委和中央驻苏单位、兄弟省市,向给予我们关心帮助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友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此时此刻依然坚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抗疫工作者,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同志们,朋友们!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雄壮举,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展现了我们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信仰力量、奋进力量。

在这场大战大考中,江苏作为抗击疫情的重要战场、重要阵地,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1月22日确诊首个病例,我们用28天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再用25天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清零",到第三个月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正常化。作为常住人口超8000万、流动人口超2000万的人口大省,江苏是全国确诊病例200人以上的省区市中,唯一保持新冠患者"零病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省份;作为经济总量近10万亿、市场主体超过1100万的经济大省,率先复工复产、加快转型升级,很好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都交上了一份彰显"江苏力量"、体现"江苏效率"、展现"江苏担当"的优异答卷。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视察江苏时,充分肯定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称赞江苏"为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正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对我们的最大褒奖、最大鼓励!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不平凡的抗疫历程,那么多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场景,每每想起都令人无限动容,每个时刻都值得载入史册。

--我们不会忘记,"最美逆行者"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感人身影。从大年初一开始,全省2813名医护人员和300多名公安、民政、生态环境、红十字会、新闻宣传等战线工作人员,闻令而动、星夜成军,紧急奔赴湖北、会战武汉、驰援黄石,在荆楚大地与病毒展开生死较量。大家有的瞒着年迈父母"偷偷出发",有的推迟婚期、放弃蜜月,有的夫妻二人先后出征,还有很多"95后""00后",昨天还是父母的"掌中宝",今天就"白衣变战衣",成为护佑他人生命的"战地天使"。面对未知与危险,他们有苦不言苦、有难不畏难,"用自己的命守护患者的命",80多天时间里累计收治患者5500多人,其中重症危重症1400多人,完成了最大可能的治愈率,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用大义大爱和精湛医术,谱写了感人的"苏鄂守护进行曲",唱响了新时代的英雄赞歌。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高度肯定江苏,是"支援人数最多、参战最早、最不讲条件、做得最好的省份"。在尽锐出战湖北的同时,32万医卫人员奋战在江苏战场最紧急、最艰苦、最危险的抗疫前线,用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从10个月的婴儿到97岁的老人,没有遗漏一名感染者,没有放弃一位病患。那些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被防护服捂湿发炎的皮肤,那些直面生死考验、精心守护病人的一个个场景,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你们不愧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我们不会忘记,8000万江苏人民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动人画面。除夕之夜,万家团圆之时,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生产生活按下"暂停键"。全省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以平凡的坚守投身不平凡的战斗,或向险而行,或坚守岗位,或"宅"家抗疫,用不同方式为疫情防控助力加油。30万网格员在大数据的精准导航下,用一双双铁脚板,织密城乡12万张"网格",筑牢了战疫情的铜墙铁壁。关键时期,交通运输和公安部门平均每天超过4万人奋战在全省1400多个疫情查控点,夙夜值守、风雨无阻。广大疾控人员像不停歇的"陀螺",穿梭于医院和社区,直面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查明流行途径,阻断传播链条。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辅警、基层干部,还有许许多多像"硬核大爷"一样的志愿者,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寒风冷雨,驻守在城乡各地,奔忙在防控一线。外事、民航、边检、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坚守国门,长时间奋战在外防输入的最前线。新闻宣传工作者深入"红区"、勇闯"疫线",定格了无数感人瞬间,传递了众多生死考验中绽放的人间大爱。还有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以及生产防疫物资、参加应急建设的工人,等等,直接和间接投入这场抗疫斗争的群体,几乎包含了全省所有行业、所有职业。疫情之下,"天使白""橄榄绿""公安蓝""志愿红"都是"战袍","黄马甲""环卫装""快递服""安全帽"下都是战士。虽然今天的表彰里不一定都有他们的名字,但坚守岗位的每一个江苏人都是英雄、都值得点赞。

--我们不会忘记,全省党员干部不怕艰险、冲锋在前的无畏身姿。病毒肆虐之时,全省27.1万个党组织和518万名共产党员,冲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复工复产一线,哪里最紧急,哪里就有鲜艳的党旗;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闪耀的党徽。党员医生组成"插管敢死队",与死神迎面决斗。不少老党员即将退休仍主动请战,"只要还在岗位1分钟,就要站好60秒"。有的企业春节放假没有工人,当地骨干党员迅速成立行动支部帮助恢复生产。从重症病房分秒必争的救治,到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从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到工地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一支支党员突击队,一份份按上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张张写满名字的值班表,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共产党好"响彻江苏大地。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引领感召了更多的人在抗击疫情中成长磨砺、一心向党。全省有2万5千多人一线提交入党申请,其中215人火线入党,"80后""90后"占比超过八成,这既彰显了广大群众对党的信赖依靠,增添了抗击疫情的动力斗志,也让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成为江苏抗击疫情的鲜明特点和亮丽风景。

--我们不会忘记,广大苏商苏企挺身而出、"以义战疫"的情怀担当。在疫情最紧急、物资最短缺的阶段,一大批苏商苏企坚决服从调度,保一线、保大局,有的改产防护服、转产口罩,有的紧急改造生产医用酒精。抗疫缺什么,江苏就生产什么;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江苏制造。从南京汤山到武汉的火神山、雷神山,不论是环保设备、建筑材料,还是医疗器械、家电家具,背后都有江苏企业和江苏工人的身影。疫情肆虐时正值春节,很多工人因返乡无法及时返岗,不少企业老总秒变"操作工",甚至一个人扛起一整条生产线。疫情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全省口罩产量从每天200多万只增加到2300多万只,医用防护服产量从每天不足1万套增加到近12万套;在疫情最紧急的时刻,我们向国家调出医疗物资2327万件,支援湖北294万件,支持对口援建、帮扶省份、帮扶地区240万件,充分展现了江苏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后,全省广大企业在"苏政50条""惠企20条"的保障下,"起步就是冲刺",全力保市场、保份额、保订单,努力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正是全省上下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们在攻坚克难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进出口增长0.8%,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全国第一,各方面"看好江苏"的共识持续增强。

回望大战大考,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个个难忘的场景,凝铸成了"江苏战疫"的全景图。如今,经历了疫情考验的江苏,街道上车水马龙,工厂里机器轰鸣,校园里书声琅琅,餐馆夜市熙熙攘攘,景点景区人流如织,这些熟悉的人间"烟火气",都成了祖国山河无恙、江苏"疫去春来"的生动注脚。但我们知道,"只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是凝结着舍生忘死的冲锋、不计得失的坚守,总是凝结着默默无闻的奉献、壮怀激烈的牺牲。徐辉、位洪明、厉恩伟、袁剑雄、夏玉斌、曹亚军、章良志、司元羽、许鹏、徐建文、时席席......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都是令人敬仰的精神脊梁,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同志们,朋友们!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这次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让我们在危难中奋起、在风雨中成长,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空前高涨,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制度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空前增强。抗疫斗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这必将滋养江苏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激励新时代江苏儿女风雨无阻、奋力前行。

经过大战大考的淬炼,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抗疫斗争的每个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运筹帷幄的指示批示,一项项审时度势的决断决策,无不彰显大国领袖的巨大政治勇气和高超政治智慧。我们坚决听从总书记指挥,快速反应、果断行动。1月20日总书记作出防控疫情的重要指示后,全省各级各地迅即建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机构,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指挥体系。1月22日报告首个确诊病例后,23日就要求"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公众聚集性活动一律取消、能不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暂停相关场馆运营。我们坚决落实总书记要求,因时因势、精准施策。从1月下旬国内疫情暴发时提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到2月下旬省内确诊病例稳定"零新增"时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再到3月初境外疫情快速蔓延以来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防控策略。我们坚决贯彻总书记部署,系统谋划、统筹发力。既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又千方百计打好经济发展主动仗;既守好江苏自己的"责任田",又坚持全国"一盘棋",助力打赢湖北保卫战,全力支持北京、上海,支援东北、新疆,协同长三角疫情防控,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江苏的抗疫实践充分证明,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令,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坚定不移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经过大战大考的淬炼,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真正的英雄。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全省人民以自律体现责任,用行动支持战疫,把江苏大地上的一个个社区、村庄、家庭,都变成了一个个防控阵地,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大干部群众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争做逆行者最可靠的"同行军",负压救护车、红外测温仪、金陵大肉包......凡是抗疫需要的物资,都源源不断输送到抗疫一线,"国家有难,每个人都要尽点力"成为江苏人的共同心声。正是有无数个"我"组成的"我们"、无数个"小家"汇成的"大家",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拼搏出一个又一个"江苏奇迹"。"苏大强"的背后,正是千千万万个江苏儿女的给力支撑。江苏的抗疫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全心全意为了人民,就会得到人民真心实意的拥护支持;只有更加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无往而不胜,续写伟大事业新的辉煌。

经过大战大考的淬炼,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强大综合实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疫情来势汹汹,正因为我们这些年始终坚守实体经济,打造了配套齐全、基础雄厚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才能够有力应对疫情突袭,迅速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正因为我们矢志不渝坚持创新,以高度的定力转方式、调结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才能在复工复产上按下"快进键",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发挥经济大省的"压舱石"作用;正因为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了让广大企业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的良好氛围,才更好激发了广大企业家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汇聚了抗击疫情的广泛力量。江苏的抗疫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只有始终坚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迈进,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抵御大风大浪,实现行稳致远。

经过大战大考的淬炼,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最为宝贵的实践品格。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遵循和把握科学规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次抗疫斗争,科学精神贯穿了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我们科学把握疫情传播规律,第一时间实行省际交通管控,并率先建立大数据研判专班,高效开展重点地区重点人头动态信息分析,尽最大可能切断疫情传播渠道。我们科学把握医疗救治规律,按照"四集中"原则统筹医疗资源,建立"专综结合"、分级巡诊、远程会诊等制度,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专家关键作用,对确诊病例实行"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小组",有效防止了轻症转重症、重症转病亡,631例本土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还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肺移植手术,创造了救治奇迹。我们科学把握疫情防控规律,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以"防得住"保障"放得开"。各地积极创新思路办法,掌握了工作主动权。镇江强化企业防控主体责任,淮安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盐城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南通对重点人员实行严格集中隔离措施,宿迁构建联合流调机制,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南京设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苏州高标准做好上海转运接转点保障工作,连云港建立国际船舶输入疫情处置机制,都坚持"人""物"同防,筑牢了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无锡为复工企业开通核酸筛查检测服务,徐州开展便民利企活动,常州打造智慧云平台,扬州建立领导分片包干等机制,泰州建立企业驻厂员制度,都有力有序推动了复工复产。江苏的抗疫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是面对发展道路上的"灰犀牛"还是"黑天鹅",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尊重知识、遵循规律,才能在风浪面前处变不惊、化危为机。

经过大战大考的淬炼,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需要有"那么一股子劲、一股子气",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江苏人民历来是国有急难、举身赴之。面对强大疫魔,全省人民敢于亮剑、坚决斗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放弃不言败,在抗疫中升华了"淮海战役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面对严峻复杂的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默默奉献、无私坚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周恩来精神";面对未知风险,青年一代慷慨以赴、一往无前,关键时刻不怕牺牲、舍生忘死,让"雨花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巨大力量。在疫情防控中,我们坚持"防的是病毒而不是人""不分国籍,一视同仁",对所有入境人员都有礼有力、周到妥善安排;我们坚持"外企、民企都是苏企",最大可能提供必要的物资援助和疫情防控支持;我们没有忘记曾经向我们伸出援手的国际友城、国际友人,在他们遭遇困难时加倍予以回赠,及时分享抗疫经验,用江苏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展现了江苏人的胸怀和境界。江苏的抗疫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在精神上立起来,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保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那么一股子劲、一股子气",就一定能凝聚起势不可挡的磅礴伟力,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同志们,朋友们!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五年"承前启后的重大节点,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回答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时代答卷。

我们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始终保持"稳"的定力,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各类风险防控。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局部小规模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继续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坚决守住今冬明春这个关键期,保障好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次疫情让我们对"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有了更加强烈的感受。我们必须时刻绷紧防风险这根弦,从走过的路、打过的仗中汲取智慧、坚定信心,深入排查各领域风险隐患,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做到发现得早、防范得准、处置得好,确保牢牢守住全省大局安全稳定的底线。

我们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始终保持"进"的锐气,用奋斗的脚步为全国发展探路。这次总书记视察江苏,提出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把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新阶段江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只争朝夕的劲头,担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以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加紧突破,在畅通双循环中找准定位、成为示范,不断巩固放大江苏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优势。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排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高起点建设健康江苏、美丽江苏,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把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我们必须把握城乡关系重构、产业深度调整、区域布局优化的阶段特征,加快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特别要推广"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等做法,提升治理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水平,以高效能治理更好助力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

我们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始终保持"好"的作风,在真抓实干中不断开创江苏发展新局面。"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使命任务更加光荣,但发展形势更加复杂、挑战更加艰巨。我们一定要把抗疫斗争伟大实践作为生动教材,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追求,持续深入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始终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我们一定要保持"海绵汲水"的状态,在斗争一线提高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突能力,在基层一线提高调查研究和群众工作能力,在改革一线提高抓创新抓发展能力,使自身素养跟上时代节拍、契合现代化发展需要。我们一定要传承弘扬江苏人勤劳智慧有自信、实干坚韧敢创新、低调务实不张扬的优良品质,铆足劲头干事,千方百计成事,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退缩、不止步,不断把全省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同志们,朋友们!

幸福要靠我们共同奋斗、亲手创造。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更需全省人民在接续奋斗中创造伟大成就,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伟大事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牢记嘱托,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篇章

娄勤俭

2020年11月09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总结了一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系统谋划部署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擘画了我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纵论国际国内,把握过去未来,指方向、定基调、明任务,讲的都是极为重大的认识问题、方向问题、实践问题,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从发展实践中坚定信心,从形势判断中明晰方向,从使命任务中增强自觉,奋力推动江苏走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前列。

党和国家一年来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振奋人心,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指导实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遇到的困难之大前所未有、面临的形势之复杂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格局审视大变局、以大气魄应对大挑战,不仅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且实现了稳中有进、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留下了非比寻常的一笔。

有力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掌握了发展主动权。今年以来,党中央及时确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航向、筑牢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六稳""六保"稳住了阵脚、保住了基本盘,扩大内需战略促进了投资和消费快速恢复,区域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等城市群发挥了"稳定器"作用,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实现了全局性、可持续性的复苏,这是世界奇迹。与此同时,我们始终站在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坚守多边主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在同各种抹黑、歪曲、打压的斗争中捍卫了国家利益。

同百年不遇的疫情灾情作斗争,赢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我国用最短时间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治愈率和疫苗研发世界领先。疫情稳定后不久,又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党中央系统推进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统筹抓好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决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党中央扛起历史担当,向消除绝对贫困发起了总攻,特别是聚焦疫情汛情带来的新挑战,加强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这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纵深推进百年大党建设,全党上下在斗争中得到了革命性锻造。大战大考面前,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带领各级党组织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能力;强调"狠抓工作落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工作本领"的重大要求,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在斗争最前沿淬炼本领和作风;强调党旗要在一线飘扬,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干群关系在携手夺取"双胜利"中进一步深化升华。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人口大省,无论是面对中美经贸摩擦,还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受到的冲击和挑战都更直接、更突出。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毫不放松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六稳"要求,扎实做好"六保"工作,守牢了"保"的底线,夯实了"稳"的基础,提高了"进"的质效。前三季度经济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进出口增长0.8%,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全国第一。在变化变局和大战大考中取得这些胜利成果,是拼出来的、"战"出来的、斗出来的,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更宝贵的是,青年一代对我们制度优越性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空前增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空前高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切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决地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行动指南,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决地以新思想定向领航。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拥戴核心、维护核心,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用新思想统一思想,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规划《建议》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我们必须更好地把握方向、把握规律、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全党的智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心血,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任务书,是打赢新时代持久战的路线图,贯穿其中的核心要义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个新"。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所作的说明和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宏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眼光,把握大局大势,抓住本质本源,对"三个新"的重要内涵作了深刻阐述,为我们吃透中央精神作了最权威的辅导,让我们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和把握。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必须深刻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重要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处于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我国建设的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许多重要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理解领会党中央对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判断、设定的目标原则、部署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深刻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深刻把握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规律,深刻把握了世界发展进步的规律,充分体现出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江苏作为发展走在前面的地区,会遇到更多新问题、新挑战,光靠经验肯定不行,必须更加主动地认识和把握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创造性地回答好下一步如何走的时代命题。

践行新发展理念,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已有5年,全国上下形成高度共识和行动自觉。江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高度的定力转方式、调结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长江大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体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这次全会特别强调,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无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还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一个经济和人口大省,江苏也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坚定不移干好自己的事。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必须在积极主动融入中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动应对、权宜之计;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对江苏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准在双循环中的定位和着力点,率先探索有效路径,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争取战略主动,实现更大发展。江苏开放程度高、制造业规模大,是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也是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我们要发挥比较优势,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衔接起来,把牵引需求的生产体系、高效运转的流通体系和潜力释放的消费体系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不断增强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把控力,努力成为吸引国际国内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强富美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接续奋斗,让其成为现代化新征程的鲜明标识

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党中央一直要求我们为全国发展探路。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9年到江苏调研时就曾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2014年在江苏视察时又为我们擘画了"强富美高"的美好蓝图,要求江苏"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我们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展开了"六个高质量"的工作布局,率先建立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和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着力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在昆山市、江阴市、南京江北新区、溧阳市等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迈出了现代化探索的步子。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好江苏"十四五"发展,要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在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列。"强富美高"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不仅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也是开展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导向。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奋斗过程、与时俱进的上升过程、改革创新的探索过程、薪火相传的接力过程,我们将通过长期的奋斗,让"强富美高"成为江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经济强,强在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江苏主要经济指标都占到了全国1/10以上,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7左右,今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格局这个大坐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高标准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充分挖掘释放国内市场巨大潜力,在畅通循环中实现更好发展。厚植实体经济这个家底,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制造强省。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加快向海发展,深化省内一体化,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

百姓富,富在高品质生活,让城乡人民共同富裕、过上令人向往的现代城镇生活。作为发展先行地区,面向现代化,我们有责任让人民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富足、更有安全感幸福感。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工作"八个更"的要求,遵循新发展理念,持续排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力争通过"十四五"期间的努力,逐步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推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不仅对苏南进行系统提升,更要从顺应"四化"同步规律、重构城乡关系的高度,深入推动苏北农房条件集中改善,促进共同富裕,提高生活品质。

环境美,美在生态宜居,打造人们心目中的最美江苏。江苏自然条件优越、城乡区域发展比较协调,园林城市、名城名镇和美丽乡村众多,美丽江苏建设有很好的基础。我们要坚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彰显"水韵江苏"特色,以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太湖、洪泽湖以及沿海为脉络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让江苏美得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高标准打造特色示范段,科学推进太湖治理,系统谋划沿海地区发展,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滨海风貌城镇带和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社会文明程度高,高在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构建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治理体系。江苏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实业报国、创业创新精神特质鲜明。我们必须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打造江南文脉论坛等平台载体,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增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推广应用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等经验做法,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水平。把握江苏城乡关系重构、产业深度调整、区域布局优化的阶段特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以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保障社会文明进步。

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谆谆嘱托,不断提高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富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好"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篇章!

奋力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娄勤俭

2020年10月21日

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16年1月和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我们保护长江生态、焕发母亲河生机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聚焦"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动长江江苏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五年来扎实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沿江及全省在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的同时,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必须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放在首位

江苏依江发展、因江而兴,改革开放以来,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的沉重代价。长江病实质是发展之病,根子在发展理念。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在深学深悟中纠正片面认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不断筑牢全省推动长江大保护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刻认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切实解决政绩观中存在的问题。长江经济带既是经济带又是生态带,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带,为母亲河"治病"非常重要、十分紧迫,绝不能再欠生态账、吃子孙饭,必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五年来省级财政用于相关长江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资金1300多亿元。率先在全国建立高质量监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注重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指挥棒,坚决扭转一些地方和干部"重发展轻保护""重增长轻治污",甚至"以环境换增长"的政绩观偏差,推动发展思路加快向"靠江护江"转变。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挑战,反复强调全省上下要保持高度定力,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不为指标波动所慌乱,不为短期变化所干扰,不为困难增多所畏惧,不为外部议论所困惑,敢于舍沉舟、弃病树,坚定不移走好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刻认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指向,切实解决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问题。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核心是要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全省上下兴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有没有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有没有满足于过去经验做法的路径依赖、有没有图一时之快的行为短视等"九个有没有",以及为什么江苏化工产业还有如此多的低端环节、为什么整治危险污染小化工的杂音还如此多等"六个为什么",用发展中的深刻教训警醒干部,切实纠正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的思想,坚决摆脱自觉不自觉就陷入粗放发展的路径依赖,着力解决探索绿色发展新路"不想""不愿""不会"的问题,更加自觉地遵循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深刻认识"把握五个关系"的系统性要求,切实解决治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必须改变过去碎片化、局部性、应急性的治理理念,坚持系统思维,注重规律把握。省委明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不能仅仅限于沿江八市,而是要把省域全境一体纳入;不能单纯讲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而是要与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交通建设统筹起来;不能光靠政府推动,而是要把企业责任、社会参与结合起来;既要下好"全省一盘棋",还要服务"全国一盘棋"。2018年5月,省委组织沿江八市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江苏段进行全程考察,并召开工作推进会,此后每半年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突出问题导向,推动长江大保护劲头不松、力度不减。

必须运用系统方法加快修复长江生态

推进长江大保护,必须牢牢把握修复长江生态这个压倒性任务,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整体治理与重点攻坚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利用。目前沿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五年来最好水平,PM2.5年均浓度"六连降",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主要入江支流断面优Ⅲ比例提升34.3个百分点,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腾出岸线60.3公里,新增造林近100万亩,沿江两岸水变清、岸变绿,再现多年不见的江豚鱼跃生动景象。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实施自然生态各要素统筹治理。深入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系统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沿江化工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沿江尾矿库治理"4+1"工程,重点推进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入河排污口、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等专项整治行动,形成统筹治理的整体效应。目前全省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沿江非法码头全部整治到位,靠港船舶污染物基本实现应收尽收,企业超期库存危废全部清零,全省化肥使用量削减9%,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从系统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着眼,实行污染全链条综合治理。改进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确定环境容量、明确环保标准、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排放。我们制定了覆盖全省的"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实行全省统一的环保、技术、安全标准,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和江苏实施细则,全省8.21%的陆域国土面积纳入了生态红线保护范围。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优化,大力实施重化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制定化工钢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一批化工园区、集中区整体关停、创新转型,一批钢铁石化等重化产能改造提升、逐步迁转,一批重大优质项目通过结构调整、腾出容量顺利落户苏北和沿海。改进生活方式,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深化生态文明市县创建,引导公众从日常小事做起,以个体点滴努力汇聚成全社会生活方式巨变,促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顺应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规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开展长江干流两岸大规模绿化行动,加强退化湿地修复,推进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促进生态系统尽快恢复自身强大功能,走向生态平衡。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决策,给长江水生生物留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使长江水域生态自行恢复生物多样化。探索生态清淤、聚泥成山方式治理太湖,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太湖连续12年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高标准打造20个沿江特色示范段,引领沿江整体生态修复和岸线综合利用。其中南京长江二桥至三桥之间35公里所有化工企业全部退出,整治建成万亩滨江"清肺";南通五山地区狼山集装箱码头整体搬迁,全国最大的硫磺集装箱集散地全面停业,腾出岸线5.5公里,打造成为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

把握流域污染防治特征,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行政区划的共同治理机制。区域共同治理上,在省内建立水环境质量双向补偿机制,相邻市之间签订生态补偿及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在省外推动建立省际治理合作机制、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率先在全国以生态功能区为单位设立9家环境资源法庭,创建"9+1"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用最严密的法治全流域、跨区划守护母亲河。排放主体共同治理上,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排污权和水权等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机制,创新公共环保基础设施集约建设模式,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保护长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部门和市县共同治理上,全面构建省级统筹、市县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省领导重点联系问题整改、省市层面工作专班等制度,深入实施河湖断面责任制,不断提升环境监管和治理的协同效益。

必须着眼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高效融合经济体

江苏沿江地区一直是全省发展的重心,要毫不动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加快推进融合发展,率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既是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必须,也是长江大保护的根本所在。

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升级。沿江有得天独厚的科教人才优势,必须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集聚。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7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2.8%、44.4%,高新技术企业达2.4万家,百亿级大企业超过120家,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9个入围全国培育对象,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软件、节能环保等产业居全国第一,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创新和产业层次实现了大幅跃升。

加快互联互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江苏沿江集合了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当务之急是要优化体系、互联互通、融合发展。我们以铁路、机场、港口体制改革为牵引,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系统规划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高铁方面,成立省铁路集团,南沿江、北沿江、连淮扬镇等一批重大补短板高铁项目加快推进,苏北迈入"高铁时代"。水运方面,深化港口航运一体化改革,推进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全力打造长江下游江海联运通道示范区,规划建设44条过江通道,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航空方面,组建东部机场集团,优化机场资源布局,无锡硕放区域性国际枢纽机场和禄口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枢纽方面,全面推进南京、徐州、连云港、无锡4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做大做强枢纽经济。

促进区域融合,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我们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三大战略统筹起来,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为抓手,推动苏锡常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和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发展,省内全域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宁锡常接合片区上升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城乡发展加快迈入深度融合、共同繁荣发展的新阶段。制定出台高质量推进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意见,统筹沿江沿海、东西双向开放,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连云港国际物流园、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加快推进。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江苏自贸区建设全过程,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同时,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样板,沿江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

牢牢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娄勤俭

2020年09月22日

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并对"三农"工作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我们要牢记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不负巨大关怀。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之美,我想什么都比不上"丰收"。今年我省的农业生产,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经受了非比寻常的旱情考验,接受了历史罕见的洪水洗礼,每一颗果实,每一份收成,都饱含希望、弥足珍贵。全省夏粮总产达到275亿斤,同比多收3亿多斤;秋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总产可以顺利达到740亿斤以上的目标。这对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意义极为重大。有了丰收这个基石、后盾和底气,发展和民生就有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全面推进"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并创造出连年丰收的历史奇迹。面对新的征程,我们祈盼风调雨顺,但决不惧怕狂风骤雨,全省上下要始终按照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不断提高保障能力,以始终如一的勤劳、智慧和勇气,牢牢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每一次丰收,都是农业生产突破的新基点。劳动者的高贵与劳动产品的辉煌并肩而立,我们要真诚礼赞农民,突出农民在"三农"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让农民的智慧充分发挥,让农民的生活持续向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万顷良田就是万代粮仓,我们要始终善待土地,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系统思维,立足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流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加大农业投入,不断完善惠农政策,努力形成保障丰收的"无形良田"。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在党中央领导下,作为东部省份,尽管人多地少,但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实现粮食自给,这也是必须坚守的职责。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开放大省优势,不断加强粮食贸易和对外合作,积极推动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农业投资,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减损节约也是增产增收,抓好粮食安全既要增产也要节约。我们要强化忧患意识,着力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节约机制,切实做到精耕细作、颗粒归仓,精打细算、惜粮如金。特别是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以"舌尖上的文明"回馈"汗滴禾下的辛苦"。

丰收是美丽的,放眼广袤田畴,稻菽金黄,千重浪涌,就是美丽江苏画卷上最动人的一抹;丰收是香甜的,捧一把稻穗,嚼一粒新米,就是整个秋天的味道,也是全面小康的味道。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新起点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发扬伟大抗疫精神,更加全面地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持续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更放心,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民生福祉,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崭新篇章。

感谢农民朋友,祝大家节日快乐!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娄勤俭

2020年08月16日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30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展望未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还是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一、新发展理念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必须认真对照审视、知不足而奋进

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思想。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变化变局中,始终保持了正确的航向,经受了风浪挑战,牢牢掌握住发展的"时"和"势"。也正因为不折不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江苏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有效解决了发展中的许多矛盾问题,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96万亿元,人均稳居全国省区第一,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居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超过90%。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面向未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正视历史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长期以来,在传统发展理念主导下,人们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方面,更多地采取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创新、环保、民生等工作,这就导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认真对照新发展理念去检视,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更加准确地把握、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江苏发展一直走在前面,过去发展中积累下来的矛盾问题更为集中、更为突出,解决也更为紧迫。比如,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在一段时期内只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能够实现较快发展,导致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导向不够鲜明;在经济发展大踏步前进的同时,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尤其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步伐;过去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长江两岸布局了大量重化工企业,苏北地区引进了不少小化工,生态负荷偏重日益成为突出短板。任何进步与发展都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继承了前人艰苦创业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必须担负起解决问题的责任,自觉用新发展理念来审视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再推给后人。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看清自身发展的差距和不足。近年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先发地区立足于要素禀赋和先发优势,抓住国家战略机遇,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活力,很多领域工作都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领先优势持续扩大。后发地区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提升明显,城市规划、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中展现出的大格局大魄力大手笔令人赞叹。有比较方能知不足,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江苏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全国第二,但不等于一好百好、事事领先,特别是对照"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要求来看,放到新发展理念的参照系中、摆在兄弟省区市的坐标轴上来看,还存在不少的短板弱项。比如,对比有的地方践行"两山理论"行动早、落实快、效果好,我们一些地方还在发展污染落后小化工、舍不得那些坛坛罐罐;对比有的地方加快"腾笼换鸟"、发展高端产业,我们一些地方还在招引低端产能、处在产业链条中低端;对比有的地方运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办成一些大事,我们一些地方仍然习惯政府举债搞建设、债务风险居高难下。传统路径上的率先并不意味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领先,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现实方位,我们必须瞄准目标、加大马力,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摆脱思维上的惯性和束缚。在面对外部冲击与内部调整的双重考验时,有些同志感到工作中有很多两难甚至多难、迟迟下不了决心的问题,现在受疫情影响,遇到发展指标波动、新旧动能转换、远近利益取舍的问题,这样的感受更为明显,根子是思想没有真正转到新发展理念上来。新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理念的自我革命、思维方式的自我更新、行为方式的自我超越。为此,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针对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提出有没有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有没有满足于过去经验做法的路径依赖、有没有图一时之快的行为短视等"九个有没有"。在深刻反思响水"321"事故教训过程中,我们针对践行新发展理念存在的差距不足,提出为什么江苏化工产业还有如此多的低端环节、为什么整治危险污染小化工的杂音还如此多等"六个为什么"。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发展的道路上,不管走多远,都需要时刻保持刀刃向内的自省自觉,不为定势所拘、不为传统所累、不为经验所缚,不断以新发展理念指引方向、校正偏差。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不畏前进中的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和安全作为两件大事并列强调,要求同步发展。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安全和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入地看,发展中很多看得见、看不见的风险挑战,都是没有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造成的。比如,科技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长期忽视原始创新、自主可控,导致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被"卡脖子";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抓发展、抓安全的理念、方法和责任落实跟不上时代要求,导致本质安全水平不高;金融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脱实向虚,对实体经济重视不够,甚至把金融创新异化成为非法金融活动;政府债务的风险,本质上是政绩冲动和"GDP情结",盲目透支未来发展空间。这就告诉我们,偏离了新发展理念,风险就会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新发展理念以宽广的视野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科学分析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发展要求,系统规划发展战略。有了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就可以从源头上降低风险、杜绝风险,就可以及时准确地研判风险、评估风险,就可以科学有效地规避风险、化解风险。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外部风险,新发展理念同样可以指导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注重风险防范不是要缩手缩脚、驻足不前,而是要看清本质、把握规律,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最大限度化解存量、遏制增量,牢牢守住稳定、安全、廉政、生态"四条底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