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半月谈评论-10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70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6分钟。

目录

1."扔车事件"明显违法却引争议,为什么? 2

2.让完整社区成为幸福生活的港湾 5

3.捍卫拒绝强制"刷脸"的自由 9

4.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12

5.让"终身从业禁止令"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防火墙" 18

6.让湿地成为城市亮丽"名片" 20

7.更好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 22

8.家长应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校园矛盾? 25

9.乐见更多构建学习型社会新尝试 28

10.建设"双师型"队伍夯实职教基础 31

"扔车事件"明显违法却引争议,为什么?

2022-11-27

近期,福建福州一业主将违规占用车位者的车辆扔进河里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视频中,该业主林某某表示由于长时间联系不上占用车位者,便雇了叉车将占位车"扔进河里",并称"我赔得起"。目前,该业主及叉车司机已被相关部门处理,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事件之所以引发舆论热议,是该业主用"率性而为"的解决方式,为自己出了气,得到了不少看客的共鸣。当然,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他人财物的损毁,更污染了河道环境,尽管该业主是"有理"的一方,采取"扔车"的处理手段则涉嫌违法,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扔车事件"引发不少舆论共鸣,排除一些舆论场的"看热闹不嫌事大"者外,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众对基层民生治理存在短板的担忧。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维权成本问题。

单就占车位问题而言,当前不少城市已经推出类似"一键挪车"的便民服务,确实化解了部分占位挪车难的问题。然而也应看到,具体处理过程中,多是官方"搭台",再由涉事方自行沟通以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的维权成本如时间、沟通成本等,仍需维权者自行承担。顺利解决还好,如若遇特殊情况没能得到迅速、妥善解决,遵循规则的维权者多半只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反倒"吃了亏"。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不仅是停车,一些如邻居扰民、乱扔垃圾、违规占据公共空间等情形同样是介于道德与法律边界的民生关切,但由于缺乏相对有效的规制,往往是受侵害者跑东跑西还难以解决问题,"费力不讨好"。实际处理中,反而是"镇楼器"等"反击神器"成了护身法宝,讲道理、循规蹈矩者还被称为"太老实"。久而久之,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造成矛盾累积,还有损行政部门公信力。

应该看到,民生类问题小、碎、杂,却直接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直接影响着公共秩序的运行,更需相关部门持续跟进、做细做实,降低维权人的维权成本。特别是面对不守规矩、不接受调解或阳奉阴违、拒不执行者,应出台相应措施,一方面要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畅通的维权渠道,另一方面要出台合理的约束性管制措施,建立惩罚措施,让侵权人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有序则安,无序则乱。实现基层民生领域的善治,需要时间的积累,也需要规则制约,当然更需要每一位社会参与者遵循基本的公共义务。俗语说,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其实,守护好自己的公德心,更好地遵循公共秩序,就是与人与己最有效的方便。a

让完整社区成为幸福生活的港湾

2022-11-27

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不仅需要相对完善的社区公共设施和服务,还要注重由社区到街道、区域乃至城市治理的分工衔接

社区作为群众共同生活空间,是居民对一个地方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直接的纽带。提升社区服务设施的便利度、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有助于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

完整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对于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积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实际上正是完整社区所要追求的目标,即居民在社区就可以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这意味着,完整社区不仅要有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公共设施,还要配建便利店、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更要通过良好的社区治理以及智能化服务,提升社区的舒适度和居民的归属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推动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当前社区建设水平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仍有差距,一些社区还存在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物业管理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是对民之所盼的回应,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要以人为本。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要着眼于重点人群,营造全龄友好的生活环境。老人和小孩作为社区最常住的居民,在社区时间最长、使用设施最频繁,是完整社区建设需要优先满足、充分保障的人群。正因此,《通知》在强调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要求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这是很好的着力点,也是群众关切所在。

社区是公共服务的"最后一百米",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不仅需要相对完善的社区公共设施和服务,还要注重由社区到街道、区域乃至城市治理的分工衔接。《通知》提出,要将邻近的完整社区统筹为活力街区,配建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等设施,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使街道和社区两级公共服务衔接起来。可见,建设完整社区,不仅要把各类资源、服务向基层倾斜,还要强化社区的服务响应能力。近年来,各地加强智慧社区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类设施和服务互联互通,提升了社区解决"关键小事"的能力。比如,北京市大力推广"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机制,社区依靠这一机制解决了不少难题。这样的治理机制,与建设完整社区的要求十分契合,可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融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我国居民大部分时间在社区度过,社区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载体。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围绕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定能让完整社区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让群众感受到民生关怀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捍卫拒绝强制"刷脸"的自由

2022-11-20

近日,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通报的一起"个人信息保护案"引发关注。因认为小区物业安装人脸识别门禁泄露隐私,宁波一名业主与物业公司对簿公堂,最后法院判令物业公司删除原告被采集的面部特征信息。

身处"刷脸"时代,上述案例颇具典型性。眼下,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开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从购物支付,到公园验票,再到小区进门,几乎可以凭脸走天下。这固然提供了很大方便,但考虑到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巨大隐患,一些人并不情愿"赏脸"。对此,个别管理服务关口不由分说大搞"一刀切",试图以"不刷脸不能进"来逼人妥协。而上述业主的较真以及法院的判决也都印证了一个法则,那就是每个人都有对强制要求"刷脸"说"不"的权利。

这则生动的个人信息保护案例,也引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推广人脸识别的同时,确保个人隐私不被滥用?应该看到,人脸作为关键的数据信息,具有唯一性和较好的防伪性,相关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地不允许其发展,但必须为其套好缰绳。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更针对普遍关注的"刷脸"问题,明确了"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最高法专门发布司法解释,明确擅自强制采集人脸信息,应当认定属于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的行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同时,也需要更多人像上述案例当事人一样,理直气壮表达诉求。这是对个人权益的维护,也在倒逼人脸识别技术良性发展。

技术总在不断迭代,但无论什么技术,终究都是服务于人的,应当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等作为前提要件,也应该为用户保留多元选择的"界面"。近些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风起云涌,在其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极端化倾向--因为大部分人都选择尝鲜和便捷,就直接限制少数人弃选弃用的权利。比如,因为手机挂号的患者多了,就直接取消了人工窗口挂号;因为扫码支付的人多了,就开始不收取现金。且不说这些做法可能涉嫌违法,强制"一刀切"更会放大新技术的负面效应,降低了一部分人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繁荣数字技术,是为了共享数字红利。维护用户的多元选择权,让新技术应用规范起来,实现技术运用与商业伦理、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才能使用户体验更加便利,数字经济拥有健康发展的新动力。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2022-11-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党中央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首次将科技、教育、人才单独成章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其中蕴含深义。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都是党中央提出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国家重大战略,也是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过去相关文件论述中,科技通常安排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一般是安排在社会建设中,人才安排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化系统观念,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进行论述,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突破。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靠人才,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三者是互为联系、互为推动的整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近年来,我国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映照着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科技发展格局,我们更能体会"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摒弃幻想,自力更生"的现实紧迫感。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十年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大国工匠在国际赛场争金夺银,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持续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高等教育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强大智力支撑......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日益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科教兴国,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才战略的根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形成更加合理的人才结构和培养体系,有助于支撑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放眼全球,国外科技、教育、人才三者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主要发达国家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储备,强化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体系能力。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离不开人才的现代化。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能占领人才高地,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先机、取得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优先和突出位置。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已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

实践证明,一体统筹实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符合科学规律和实际需求,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科学决策。这一新布局,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新征程上,如何进一步发挥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支撑系统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方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现在,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大教育、大科技、大人才观,更好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我们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评价改革,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要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掌握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主导权。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我们要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化人才库既需要充实高科技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同样也需要壮大堪当大国工匠大任的各种高技能人才。中办、国办近期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并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纳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中。这将极大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雄关漫道,任重道远。面对短板不足,还须强基固本。"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有助于应对"卡脖子"难题;"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助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有助于扭转人才队伍大而不强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详细部署,相关内容既有针对性,更有前瞻性,必须认真领悟、切实贯彻。

网聚人才之力,筑牢复兴之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教育越来越优质、科技越来越强大、人才越来越壮大,定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释放磅礴力量。

让"终身从业禁止令"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防火墙"

2022-11-17

11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对一起猥亵儿童案件当庭宣判,被告人王某某犯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法院还禁止王某某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据悉,这是全国首例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职人员实行"终身从业禁止"的案件,"长牙"的法律再次用实际行动为未成年人权益保驾护航。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花朵和希望。近年来,一些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犯罪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很多恶性事件常常发生在学校、幼儿园、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等地方。参与教育教学的从业人员,本应学为人师、行为典范,但极个别混入其中的不法分子却践踏底线,不仅给当事人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也损害了教师队伍在社会中的美好形象,挑战了法律和道德双重底线。

划红线是为了树底线,惩治犯罪更应预防犯罪。为切实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突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搭建起未成年人保护的"隔离带"和"防火墙",除了从严从重惩治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犯罪行为,全社会都持续不断织密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网。从2015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设"从业禁止"开始,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到三部门新近联合出台的《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一条条法律红线的出台,震慑了不法分子,也在不断明确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底线。

有了"长牙"的法律,后期执行还应从严执行、严格监督。法律人士指出,从业禁止的执行,依照规定应由公安机关来执行。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法院判决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给予处罚。终身从业禁止令从无到有,具体执行也离不开全社会的严格监督。对于任何胆敢试图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一经发现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举报,才能让从业禁止令落在实处,不给坏人留下可乘之机。

让湿地成为城市亮丽"名片"

2022-11-16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正在举办,25个城市新晋"国际湿地城市"。至此,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有多达13个,数量居全球第一。在世界人口半数以上居住在城市的分布格局之下,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这场盛会,将城市湿地保护提至全球重要的生态话题之一。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因天才,就地利。"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管子》等著作论述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与自然密不可分的观点。纵观数千年的城市化进程,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显著而深远。湿地,这一名词虽然尚显"年轻",却早以自然世界形成至今始终相随的存在,成为城市构成不可或缺的元素。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如果说水是城市的命脉,延续城市的生命、丰厚城市底蕴;与海洋、森林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则是城市的基底,在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为绘就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画卷添上绚烂的色彩。

在我国加入《湿地公约》的30年时间里,许多城市因湿地保护而大放异彩。从寒温带到热带,从东北平原到西北沙漠边缘,从西南腹地到广袤中部、南方岛屿,哈尔滨、银川、武汉、海口......这些湿地上的城市以湿地修复与保护为契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样本",既还湿于鸟,亦还绿于民。

湿地与城市,在和谐共生中相得益彰。水鸟与人类的自然生境共同向好、丰富的生物种群不断在城市湿地中被发现、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渠道更为畅通、社会生产的绿色化愈发显见,候鸟翩跹、沙鸥翔集,成为城市新的景观。

润雨无声生万物,泽川不言纳百水。当保护与修复湿地,成为城市管理者与都市居民共创美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自觉之举,湿地自然会还城市一片更富饶安居的沃土,并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更好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

2022-11-13

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

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不久前,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明确此阶段全国古籍工作重点方向、重点任务,部署安排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这是自1958年古籍小组成立以来编制的第八个中长期规划,对推进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古籍工作不仅仅是学者为之皓首穷经的一个研究领域,更是一项事关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事业。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影响深远,不仅彰显中华民族热爱文化、崇尚知识的精神底色,更在人类文化传承方面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古籍事业发展迅猛,从保护到整理、从研究到出版、从人才培养到大众普及,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有1800种左右。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这些新进展、新成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丰富的基础性资源,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对古籍事业而言,首先要在做好整理、保护等工作的基础上,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传统文化生动活在当下。近年来,一大批结合当下审美习惯、表达形式的文化产品涌现出来,助推更多文化典籍走入寻常百姓家。比如《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等,生动活泼、有益有趣,赢得广泛好评。还有一些传统文化爱好者以古籍记载为依据,复原传统服饰、再现古书中的餐饮、利用古籍中的字体打造艺术字。这些创意,为古籍的活化利用探索出更多新途径。

让古籍走进现代人生活,让更多人看见传统文化的魅力,只是古籍活化利用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和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进行更充分的阐释转化。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产生活,才能更好地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古籍研究,梳理中华文化的精神脉络,让古老的中国故事从泛黄的旧纸页中走出来,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搭建好古籍典藏通往当代受众的桥梁,定能把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既擦亮当下人民幸福生活的文化底色,也为后世子孙留下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

家长应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校园矛盾?

2022-11-11

11月8日,江苏南京鲁某某因孩子在幼儿园被同学戳破头皮,上门掌掴幼儿并推倒其爷爷致其骨折一事引发社会热议。

为人父母者,听到孩子在校内被同学打伤,总是担忧着急,恨不能第一时间冲到孩子身边,拥抱、安抚、评理、讨说法,这是人之常情。

另一方面,法律也赋予了家长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权利与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保护措施;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报告。

而鲁某某上门掌掴幼儿并推倒老人致其骨折,已经从"保护"发展成"伤害",令人叹息。该行为不仅伤害了对方,也损害了自己,鲁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鲁某某的孩子也没能在此中获得积极有益的教育。一位网友评价说,"'我没忍住',多讽刺,可能这是这个爸爸给自己孩子社会化的最深刻的一课。"

鲁某某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但人们对于如何解决孩子校园矛盾的讨论仍在进行。如果你的孩子欺负了同学,或者被同学欺负,你该怎么办?

近年来,学生之间的校园矛盾有增多趋势。据一些心理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反映,这是少子化时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在校园生活里的直接体现。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自小就是家庭的中心,进入校园后,很容易因抢玩具、小口角等,与同样是家庭"掌中宝"的同学发生矛盾,互相之间不懂谦让互谅分享。南京俩幼童间矛盾的诱因正是抢玩具。

法律赋予了父母保护孩子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如何正确恰当地履行这项法定权利,却考验着父母的智慧。

家长应当了解,校园矛盾不是洪水猛兽,对于幼小的、不谙世事的孩童来说,每一次校园矛盾、每一次交往挫折,恰好是帮助孩子学习理性沟通、表达情绪、自我保护的最佳契机。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给孩子的示范和标杆。平心静气听孩子讲述事情原委,联系班主任及对方家长、孩子还原真相,判断矛盾性质,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这不仅能及时地保护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帮助矛盾双方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才是化解矛盾的上上之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