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关于经济工作的报告汇编(24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691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64分钟。

关于经济工作的报告汇编(24篇)

目录

1.XX经济信息委20XX年工作情况报告 3

2.XX区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框架暨预算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10

3.XX区人民政府区长关于2022年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的报告 14

4.XX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关于上半年经济工作情况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的报告 35

5.XX市XX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报告 50

6.XX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报告 61

7.XX市发展改革委关于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72

8.XX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在XX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上关于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89

9.XX市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98

10.XX市人大财经委关于2022年上半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106

11.XX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上关于XX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112

12.XX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关于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 134

13.XX县1-8月份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146

14.XX县关于县域经济问题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 153

15.XX县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158

16XX县统计局关于XX县2022年1-9月份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 166

17.XX镇人民政府镇在XX镇长在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171

18.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179

19.关于XX区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195

20.关于XX市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208

21.关于XX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27

22.关于工业经济及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250

23.十八大以来XX"三新"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257

24.在XX县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关于2022年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63

XX经济信息委20XX年工作情况报告

一、20XX年工作情况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经信系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抓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6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8.2%、增速排名全国第七。工业投资稳健,完成投资3145亿元、增长9.1%。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6.2%,新投达产项目266个、净增产值1368亿元。企业效益稳增,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87.5亿元,两年平均增长28.5%,高于全国10.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8.1%、18.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9.1%和28.9%。

(二)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联合微电子中心获批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建成康佳光电等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市级独立法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78家;规模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占比分别达30%、45%。累计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个,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达1.65%左右,继续领跑西部。协同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4个,130纳米硅光工艺PDK、MicroLED芯片微缩化等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三)产业发展呈现多点支撑格局。汽车、微型计算机和手机占全国比重分别达7.7%、22.1%和6.7%,建成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汽车产业"乘商并重""整零并举",增加值增长12.6%。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持续巩固,计算机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台,5G智能手机产量突破4900万台,建成全球智能终端重要生产基地,增加值增长17.3%。医药产业集群逐步成型,博唯生物预防性重组蛋白疫苗等项目加快推进,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提速,增加值增长14.5%。装备、材料、消费品产业培育成效显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6.8%、5.9%、8.9%,产业结构由汽摩、电子"双轮驱动"向"多元支撑"转变。

(四)数智赋能产业发展优势凸显。成功获批建设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12个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来渝布局,忽米网入选福布斯"20XX年度中国十大工业互联网企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接入二级节点20个。累计实施40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智能工厂105个、数字化车间574个,示范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9.8%。累计建成5G基站7.3万个,重点建设20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示范应用场景,上云企业达10.1万户。全国首个L4级自动驾驶示范项目率先商业化运营。

(五)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明显。启动首批2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共建,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2个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上线运行,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落实"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战略,主城新区工业化主战场作用进一步显现,"万开云"板块联动发展成效明显,渝东南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积极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6787亿元、增长21.6%,工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52.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49.3%。

(六)市场主体活力加速迸发。"一企一策"支持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做优做强,长安汽车等70户大企业产值增长26.3%,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4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98家,其中,营业收入超50亿的企业达49家,超100亿元的企业达25家。实施"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中小企业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累计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33家。

(七)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累计达103项,简化9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为企业减负超600亿元,清理支付中小企业欠款1.05亿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年为2466家企业预授信超27亿元。持续推进"三服务"专项行动,问题办结率达98.4%。精心做好要素保障,"一省一组""一厂一专班"协调陕晋疆黔电煤,实现超计划增供电煤730万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际宏观环境复杂严峻,全球供应链紧张问题或将持续,缺芯、缺柜等情况尚未缓解,保供稳链压力较大;国内消费增长处于下行阶段,消费增速持续走弱。二是中小型企业投资态度趋于谨慎,企业大规模投资意愿有所下降;大中小企业、上中下游效益分化现象或将存在。三是新旧动力接续压力较大,传统的重点产业的支撑作用在减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规模不够大、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对增长的贡献不够。四是科技创新有待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够顺畅,本地企业生成能力不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产品不多,缺乏具有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这一总体目标,扎实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工业投资增长7%。重点推进"双链耦合",提升"四项能力"。

(一)推进"双链耦合"

第一,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提高本地产业生成水平。全面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建好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设立初创型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建设初创型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构建起"研发机构+基金+产业园区"产业生成全成长周期生态体系。推动国内外创新成果对接,围绕智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不断生成一批又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全年新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0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0家。

二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关键产业园区,提升基础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等产业创新能力,加速产业链布局重构。

三是全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加快建设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国家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示范城市,构建从研发、制造、检验检测、应用场景到软件、核心零部件、整车的全流程、全要素产业生态。软件产业将实施振兴发展专项行动,创建中国特色软件名城和中国软件名园,打造"1+N"软件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链条,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第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迭代产业体系。

一是实施研发机构培育工程。持续实施规模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新建3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0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5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35%。

二是实施工业设计赋能工程。聚焦创建"设计之都"总体目标,全力实施市场主体壮大、专业人才引育、载体平台培育、设计生态构建、品牌活动塑造5大专项行动。实施专精特新领域设计能力提升计划,新建设一批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新培育30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三是实施创新资源聚合工程。推动市区共建一批试验性应用场景,促进产品从创新走向应用。推动创新主体联合建立"专利池",搭建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发布交易平台,打通创新供需通道。

(二)提升"四项能力"

第一,提升协同发展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33条重点产业链,构建"链长+链主企业+区县"常态化联动机制。加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立健全大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供需清单对接平台。促进成渝产业协同发展,制定成渝地区消费品、生物医药等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方案,打造一批产业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第二,提升智改数转能力。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250项,新建10家智能工厂和100个数字化车间。建设10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推动"一链一网一平台"体系建设,新增"上云用数赋智"企业1.5万家。持续完善"芯屏器核网"智能产业链条。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题,精心筹备2022智博会。持续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新建10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工业企业5G内外网建设。

第三,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绿色化,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生产绿色化,加大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技改力度,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建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推动用能绿色化,探索发展规模化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等技术,引导企业提高"绿电"使用比例。

第四,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强化产业资金保障,建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联动支持产业发展机制。推动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扩面增效,探索建立"代偿资金池",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分担机制。联动人社部门实施"人才强链"工程,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滚动推进领军型、科技型、成长型、初创型企业家培育,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强化能源要素保障,积极协调外购煤、外购电,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能源需求。

XX区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框架暨预算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开展的首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首次开展的一项大型普查。随着"放管服"持续深化,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规模较"四经普"有明显增大。同时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整合投入产出调查同时进行,在内容和方式上将有较大调整,给经济普查具体实施带来重大考验。为做好XX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前期筹备工作,XX区普查中心牵头到辖区重点镇(街道)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及主要特点

XX区普查中心到城东镇、富民街道和角嘴街道与镇街分管领导、统计机构主要业务骨干等开展深入研讨。

城东镇地处两广交界,近年来不断拓展东融合作,辖区内多以企业为主,坐拥梧州市高新区和粤桂合作试验区主要片区,工业企业数量占比大;富民街道地缘广阔,拥有梧州市最大的高等院校-梧州学院以及周边拆迁片区,辖区内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个体商户数量较多且分布分散;角嘴街道作为河西片区的中心街道,拥有较多城市综合体、大型市场以及多产业活动法人单位,辖区内的棚户区拆迁-改造片区出现数量较多的"失联单位"或"僵尸单位"。

二、调研内容关注的问题

(一)经普宣传方式应与时俱进。

1.人际传播效率较低。经济普查以单位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涉及营业收入等财务信息,真正参与到普查的人群仅为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普查内容敏感。因此,经济普查话题在人际传播次数有限,难以达到人口普查当中口口相传、家喻户晓的效果,提升目标人群对经济普查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热情难度大。

2.传统宣传方式精准度低。以往铺天盖地式媒体宣传更适用于人口普查这样全民参与的调查工作,但经济普查目标人群较少,有定向的调查指标,传统"粗放式"宣传方式对目标人群的精准度不高。登记期间仍会发现存在宣传盲点,这样容易造成前期人财物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宣传不到位亦是影响登记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两员"选聘和培训难度提升。

1."两员"选聘范围收窄。五经普整合投入产出调查同时进行,意味着整体普查工作时间拉长,这提高了五经普对"两员"队伍稳定性的要求。加上五经普对"两员"专业性要求较高,对接清查单位亦不宜随意更换人员。受城区财政限制和确保普查工作顺畅以及登记质量,调研对象基本上不考虑采用购买第三方服务完成"两员"选聘工作,因此五经普的"两员"选聘范围更多局限于镇街、村居的干部、网格员和少部分外聘有历次普查经验人员。

2."两员"培训难度加大。受目前XX区人事管理制度影响,镇街统计员和村居统计协管员队伍稳定性较低,调研三个单位中,富民街道的统计员和角嘴街道的社区统计协管员更换较为频繁。统计队伍稳定性弱容易导致经普期间工作不流畅,对普查区内单位情况不熟悉以及数据衔接有误等问题,同时加重培训压力。镇街一级开展经普工作主要以经济办几个业务骨干为核心,人普登记指标通俗易懂,负责民政、综治等业务的工作人员通过培训后基本达到熟悉程度,但经普要求普查员对清查单位的财税指标理解透彻,对不接触经济工作的人员则需要多次反复培训才可达到了解程度,且开展登记时也不容易获得清查单位财务人员的信任。

(三)部门行政记录信息依赖度偏高。

根据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数据显示,目前登记的企业数量为7724家,而基本单位名录库中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总数为7664家,企业数量基本一致。调研单位反映,市场监督业务权限仅到达县区级单位,镇街及村居一级无法掌握辖区内全部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数量及其营收信息。因此普查期间市场监督、民政和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的准确度将会成为普查底册的重要依据。

三、对策建议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普查宣传方式。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抖音等渠道发布经普内容,同时要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投放和推送。紧跟社会热点,把当时的热点话题和流行元素等网络热搜结合经普知识进行二次创作,牢牢抓住流量密码,把传统严肃的经普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味性、有看头,提高了目标人群对经济普查的认识和参与热情。

(二)完善普查补贴发放制度,保障"两员"队伍稳定。

推进完善普查补贴方法制度,合理调整补贴水平。同时允许地方采用激励性措施,让各地区能根据财政能力作相应补贴水平调整。加大落实普查补贴发放工作,制度中明确普查补贴发放适用于全体"两员",保障"两员"普查补贴发放到位。

(三)推进部门协作,实现"数据先行"。

通过成立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推进市场监督管理、民政、税务等多个行业部门和其他技术支撑单位实现数据共享,统筹普查工作,统一梳理部门数据差异,形成普查办统一指挥,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查格局。

XX区人民政府区长关于2022年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就上一阶段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区政府重点工作安排作报告。

一、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是一届区政府的履新之年,也是拱墅"三城五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在省、市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区人大常委会和广大代表的大力支持下,政府按照区委决策部署,以八大专项行动为主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迈出了新五年开局的坚实步伐。从"两会"结束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三场攻坚战役,一是打了一场阻击重大疫情的攻坚战,从年前开始,拱墅就经受了多轮疫情考验,4·19疫情更是自20XX年以来遭遇的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病例最多一场突发疫情。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取得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为全市抗疫大局做出了担当贡献。二是打了一场城市蝶变升级的攻坚战,我们按照亚运城市标准,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一大批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用,亚运场馆建设任务全面收官,备受关注的运河亚运公园"一场一馆"和杭州电竞中心对市民开放,东新路、莫干山路、环城西路等重要迎宾道路修缮一新。我们还借势借力推动重大功能制约破解,半山电厂最后一座冷却塔成功爆破,运河沿线渣土码头征迁也正式启动。三是打了一场经济稳进提质的攻坚战,4月15日,我们召开了2022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动能转换活力区动员大会,吹响了推动"1+3+N"产业发展的号角。5月中旬疫情阻击战告一段落后,我们迅速把精力回归到发展主责主业上来,打出"稳增长、保底盘、调结构"组合拳,做到"既实事求是,又努力到无能为力",确保上半年全区GDP实现"回正增长"的阶段性目标。这场全员压上的攻坚战还在逐月逐季持续推进,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确保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

回顾上半年工作,政府主要在5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推动稳进提质,全力克难攻坚。

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和疫情频发带来的影响,拱墅经济一直在承压前行。我们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始终把推动经济稳进提质作为政治任务、中心工作来抓。上半年,全区经济呈现"承压企稳、稳中向好"的趋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2.04亿元,同比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868.74亿元,同比增长1.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8.11亿元,同比上升9%;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59.55亿元,降幅收窄至-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3亿元,降幅进一步收窄至-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44亿元,同比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400.93亿元,同比增长5.4%。

我们主要抓了7个方面:

一是高效部署、闭环推进。国务院和全省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后,我们第一时间专题研究部署,坚决有力抓好贯彻落实。6月1日一届区委常委会第17次会议上,我区建立了重大项目落地推进、招商引资、安商稳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四大块经济月度会议制度,以及项目投资和优商服务赛马机制。我们坚持统计精准导航、发改牵头、纪委介入,部门街道闭环推进,聚焦重点指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问题、重点短板"六个重点",开展到指标、到城区、到部门、到街道、到项目、到企业"六到"精准分析。政府层面每半月调度,分管条线每周研判,形成"一份对上联络表、一套工作任务清单、一个分级例会机制、一张工作专报"推进工具,对标省市指标实行"五色图"晾晒通报,激励各部门、街道抓实任务、争先进位。同时,搭建了全区经济管理服务平台,做到指标精准研判,企业精准画像。

二是政策集成、精准落地。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并针对区情实际及时制定拱墅个性化政策,先后出台高质量发展建设动能转换活力区"1+3+N"产业政策、拱墅区高效统筹防疫情稳经济累进纾困促发展首批28条和扎实稳住经济大盘累进纾困第二批12条政策举措,精准帮助各类企业纾困发展。累计兑付各类政策资金10.07亿元,减免2699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1.62亿元,去年以来累计办理留抵退税约63.4亿元,减负降本73.4亿元。

三是倒抓缺口、颗粒归仓。针对与稳增长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我们倒抓指标缺口,做到颗粒归仓。比如,我们组建畅循环稳工业工作专班,针对12家权重工业企业制定"优化生产计划、加快产品检验入库"等工作举措,挖掘了6.4亿元左右的产值空间,推动半年度规上工业增加值降幅从原先预计的-8%明显缩小至-1%,初步实现了"扭负止跌"。再比如,我们按照今年"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组建房地产投资工作专班,建立"一证一专班一计划表"的工作模式,全面梳理网签流程,做实做细工作颗粒图,安排专人驻点售楼部和市住保局,实现无缝衔接,及时处置问题,确保所有认购者网签流程畅通,为稳定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投资引领、项目支撑。我们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建立重点项目攻坚工作专班,全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全过程管理。聚焦商贸金融、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电子竞技产业主赛道,今年以来落地签约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OLED显示屏修复项目、普华永道数字化X-Space、费森尤斯生命健康产业生态中心等26个项目,涉及投资总额636.49亿元。注册韩国大邱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德科集团技能创新中心、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浙财资本投资管理平台等18个项目,涉及投资总额537.49亿元。国贸云商、芯空间等重大项目开工,1-6月我区重大新建项目开工率达100%,居全省第一。

五是消费提振、拉长长板。我们抓实商贸消费传统长板,坚决扛起全省"消费第一区"的硬核担当,全力打造大武林商圈"世界级地标商圈",以"武林消费季"品牌活动为抓手,一月一主题,成功举办"浙里来消费-5·20大武林商圈消费季""618拱墅消费嘉年华"活动,8月4日七夕节,"武林衣秀、宋韵杭州"主题活动在武林广场隆重举行,杭州首条分时段步行街区武林路"女人街"焕新亮相。联合30余家辖区商贸企业成立"拱墅商业联盟",结合数字人民币、消费补贴等多元形式,发放包含汽车、生活、文旅、餐饮、电动车置换在内的1亿元综合消费券,拉动消费额20亿元以上,特别是促进汽车消费补贴,首轮投放2000万元,拉动社零13.3亿元,第二轮再投入1500万元,拉动9.4亿元。8月起我们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和第三轮汽车消费补贴,持续点旺消费活力。1-7月,我区社零降幅收窄至-0.3%,总量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

六是安商稳商,巩固底盘。我们聚焦实体企业这一经济发展的基本盘,配强企业服务工作专班,建立优商服务赛马激励机制,以"三联三领三服务"为依托,开展全区"企业大走访"活动,各级各部门上门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送保障,按照"一日交办、三日办结、五日反馈"的"135"服务承诺,协调破解项目审批、融资贷款、土地需求等涉企发展的重大诉求。1-7月,我区市场主体新增12773户,同比增长15.11%,楚环科技作为今年首家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

七是长短结合、攻坚突破。在短期稳增长同时,我们也重视长期高质量发展,精准聚焦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为全力保障5年隐债化解任务收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我们启动土地攻坚清零专项行动,快节奏推进、高品质开发、精准招商。上半年出让经营性用地11宗422亩,出让金额105.67亿元,均居主城区第一。8月16日,全市第三批集中供地中,我区又成功出让3宗宅地。商业用地开发方面,大和平区块正在加快推进,已经完成了整体征迁,地块已经拆平。我们启动实施了全区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对康桥园区等低效园区进行整治提升,向承载"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器转型。同时,全面梳理整合辖区工业用地地块空间,半山毛竹山地块置换开发等正在稳步推进。同时,我们大力破解影响城区发展的功能制约,6月27日,半山电厂最后一座冷却塔成功爆破;6月30日,我区与杭州港航有限公司就运河沿线的谢村码头、老谢村码头完成征迁签约,大城北地区开发建设完成了换挡提速。

(二)擦亮"三城"名片,厚植竞争优势。我们围绕"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三张"金名片",厚植中心城区的特色优势,着力培育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做好"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时尚之都,扛起杭州创建新型消费中心城市的硬核担当。拱墅是全省社零唯一破千亿的"消费第一区",我们的目标是重塑大武林商圈核心优势,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重点推进武林路"女人街"、武林广场、大运河武林门风情街区三大项目提升改造,武林路"女人街"一期推出杭州首个分时段步行街区,于七夕节精彩亮相;武林广场重点围绕"空间格局打开来、灯光场景亮起来、商业业态露出来"推动提升改造,将以全新形象向市民开放;大运河武林门风情街区正与杭州大厦、运河集团开展合作,打造继上塘古运河景区后又一区域融合的标志性项目。同时,我们加快恒隆广场、杭州中心等综合体建设,推动大和平、华丰等商业地块的品质开发,促进大武林、大运河、新天地等商圈布局优化、坪效提升,积极打造新型消费业态的集聚高地,智慧消费场景的策源高地,时尚消费潮流的引领高地。我们以进一步提升中央活动区能级为目标,启动"楼均论英雄"专项行动,深入分析全区各板块商贸楼宇平方效益,加强总部经济的带动作用,美团华东总部、碧迪医疗、罗克韦尔智能创新中心等总部项目先后落地。聚焦金融业发展,我们重点推动武林金融集聚区、汇金国际、运河财富小镇等金融平台联动聚合,主动链接钱塘江金融港湾,持续巩固金融产业优势。

二是聚焦数字新城,构筑杭州迈向全球创新型城市的新增长极。我们以建设智慧网谷省级高新技术园区为抓手,积极推动大运河数智未来城这一拱墅产业的主平台,成为牵起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杭州产业发展新增长极,重点在3条细分赛道上精准发力。第一条是算力经济,用好用足"浙江云""杭钢云"算力资源,充分发挥超大能级数据中心对我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撑作用,出台专项产业扶持政策,积极招引算力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拱墅,鼓励企业加大基于高算力场景需求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类和算力芯片项目研发。第二条是生命健康,着力发挥阿斯利康、中美华东、韩国大邱健康产业集群等项目的集聚效应,加快打造产业高地。阿斯利康领衔的杭州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已集聚企业11家,韩国大邱项目总部大楼开工建设,世界500强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科学项目成功落地,我们正精心筹备第二届浙江省数字医疗健康产业杭州峰会,牢牢把生命健康产业的旗帜插在拱墅。第三条是数娱电竞,拱墅是杭州亚运会电竞赛事的承办地,我们本着"不仅办一场赛事、更要引进一条产业链"的工作思路,推动场馆运营、产业导入同步谋划、同步推进,成功推动了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龙头项目落地。我们制订了电竞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覆盖面更广、颗粒度更细化、产业链全要素支持更系统的全新电竞产业政策,加快形成杭州电竞中心、海蓝电竞园区、新天地电竞产业集群园区等"一心、两园、多点"电竞产业布局,最大化发挥龙头企业和电竞场馆的辐射引领效应,全力打造电竞产业高能级"强磁场"。

三是聚焦运河明珠,打造千里大运河文化带的"八达岭"。我们围绕2023年底前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目标,主要推进了3个方面工作:建设文化地标群落,杭州市74个大运河文化重点项目中,拱墅占32个。大运河亚运公园、运河大剧院等一批精品文化项目已经亮相,武林美术馆、大运河紫檀博物馆主体竣工,杭州音乐厅正稳步推进。我们与市运河集团联动,高标准打造京杭大运河博物院、23公里大运河公共滨水空间等运河沿线标志性文化项目,"十四五"期间将形成40万方的文化项目空间,展示运河文脉精髓,承载公共文化服务。串联特色风貌街区,推动桥西、小河直街、大兜路等历史街区串珠成链,焕新祥符老街、华丰工业记忆走廊等特色街区,落地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特色风情街区,打造新农都城市厨房"百县千碗"文旅小镇,延续城市文脉,引旺人气商气。做强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出台《拱墅区关于鼓励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浙江数字出版大楼、浙数文化科技创新基地、LOFT49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大运河文化IP为纽带,推动数字内容、影视传媒、电子竞技、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有机融合,提升文创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坚持民呼我为,增进幸福体验。20XX年,拱墅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称号,民生福祉工作位列全市考核第一,今年我们围绕共同富裕主题,对照7个先行示范领域,选准跑道,利用具象化、实体化的民生实事来打造拱墅特色,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重点抓好了4个方面:

一是提升城区环境品质。我们按照亚运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持续推动城市环境"点线面结合、立体式提升"。4个亚运场馆"最后一公里"体验区、武林广场和新天地亚运观赛空间、129个地铁口、半山绕城口等重要区域的精细化管理和国际化标识、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提升。21条亚运通勤道路、62条道路修缮已全部完成,东新路景观大道精彩亮相,环城西路实施自G20峰会后的首次改造,凸显"典雅、简约、经久、质感"四个关键词,再现了"西湖序厅、运河之轴"的水墨风韵。十字港河、婴儿港等6条13.8公里沿河绿道贯通,新增绿地面积31.5万平方米。水域环境、大气环境呈向好趋势,拱墅2个省控断面出境水质均保持在Ⅳ类以上,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53天以上。在全市每月晾晒的环境品质提升专项行动中,我区半年度总成绩位列全市第四,继续保持优胜位次。

二是营造宜居生活环境。20XX年,我区连续第二年获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考评第一,在全市城中村改造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工作考核中同样位列第一,"住有宜居",作为政府长期致力的一项民生工程,已经成为了拱墅的特色优势。今年,围绕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主题,我们主要抓好了3件事:一是创设老旧小区与未来社区建设相结合的"拱墅路径",本月,我区已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域无物业小区清零,老旧小区改造已经进入长效管理提升的后半篇文章。我们大力推动旧改向未来社区建设迭代升级,瓜山未来社区列入全省首批未来社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名单,瓜山、和睦两个未来社区入选省社区场景最佳实践优秀案例,袁家军书记实地调研瓜山并予以充分肯定。今年我区将申报省级未来社区不少于3个、市级不少于13个,瓜山社区已验收挂牌,和睦社区正在加快推进,确保年底申请省级验收。二是跑出安置房建设和回迁安置的"拱墅速度",加快49个项目572万方安置房建设,目前已完成12个项目主体结顶、4个项目竣工交付,提前完成省棚户区改造任务,市民生实事回迁安置项目完成992户,完成率达76%,处于全市第一梯队,区民生实事安置房竣工交付和主体结顶任务均提前完成。我们将紧盯目标全力加速,确保2024年全部完成现有在外过渡户回迁安置。三是打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拱墅样本",坚持"应加尽加、愿加快加",目前通过联审251台,完工116,在建113台,接下来还将推动更多、成片小区加梯项目落地。

三是深耕"一老一小"服务。不断做深"一老一小、阳光相伴"品牌内涵。养老方面,制定完善《拱墅区关于构建社区居家养老大照护体系的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12家养老机构推进"阳光安养"家庭联合式托养项目。优化升级"墅智养"驾驶舱,完成家床、安居守护、无感站点等特色场景开发。全市率先开展失智症筛查干预和转诊数字化试点,老年认知早期筛查干预平台上线运行,已惠及群众2100余人次。托幼方面,深化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建设,出台《"阳光小伢儿"区域规划设置标准》等首批5个标准,制定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发展"黄金十条",完善15分钟"幼有所育优质服务圈"。加快推进婴幼儿成长驿站"全覆盖",今年已新增托位355个,到年底力争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2个,每千名3岁以下婴幼儿成长驿站数达到2.4个。

四是推动教卫事业发展。我们以建设全省教育最优区为目标,"硬件""软件"两手抓。9月秋季开学,将有慧澜中学、胜蓝实验学校等10所新学校建成投用。持续擦亮文澜、安吉路、华附、观成、长江、上海世外等名校集团品牌,与浙江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高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浙师大附属星澜中学挂牌,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将于9月投用。我们以"晚风行动"为抓手,优化课后托管服务,开发体艺、劳技、科技等十大类1681门拓展性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减负提质,今年3月,拱墅成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实验区。我们深化"健康拱墅"内涵,积极推进邵逸夫医院大运河分院、新华国际医院建设,加快完成2家中心和4家站点标准化提升。在杭州迈向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我们将着力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吸引名校和三甲医院落地,持续加强教育医疗品牌建设。

(四)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升体制机制的新优势,主要推进了4个方面的改革任务:

一是推进数字化改革。深入实施数字化改革专项行动,着力健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运行机制、建立经济运行"一张蓝图"指挥体系、构建"一老一小"智慧服务圈。今年1月,拱墅"城市眼·云共治"中心正式启用,有效实现了"一网统管"。"数字就业"、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台、"未来社区数字治理"等一批应用场景落地,"养育照护一键通"纳入第六批数字社会案例集,拱墅数字化改革成果得到了省市充分肯定。

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定位、规范化运营"的目标,完善国企改革工作系统规划,引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改革专班,稳步推进全区国企优化整合,积极做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评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国有企业对全区产业的贡献支撑。

三是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以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为工作主线,全面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域18个街道推广"赋权"模式,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部门"管得着看不见"问题。全区74.42%的执法编制和68.49%的执法人员已下沉街道,行政执法案件复议纠错率较改革前下降19.3%、败诉率下降17.1%。同时,我们全域推开以全能化红旗管家、全闭环智慧管理、全时空集成场景为特征的"红旗班"模式。4月11日,袁家军书记考察我区运河亚运公园红旗班城市管理服务中心时,对拱墅创新"亚运红旗班"精细化管理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省总结推广。

四是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启动实施"公参民"专项行动,稳妥推进"转公一批、规范一批、优化一批",全面厘清理顺"公参民"学校体制机制,有效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推动公民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五)守牢安全底线,确保大局稳定。坚持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大前提,深入实施平安建设专项行动,压紧压实安全责任,主要抓好了5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自去年以来,拱墅先后经历多轮疫情,已提炼"快、大、新、全"四字战法,形成的"1小时初步流调指南、1小时居家隔离管控流程图、1小时转运采样流程图、疑似阳性场所1小时最小单元管控流程"等"四个一小时"工作流程,为全省"五快"规范贡献了拱墅智慧。4·19疫情期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和区委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科学及时调整"三区",划定18个封控区、15个管控区,半山街道实行交通管制,第一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精准研判病例110人、流调3616批次,排查密接17774人,次密接26634人;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516.6万人次,做到"不漏一人",累计转运集中隔离密接21275人,其中市内转运8262人,市外转运13013人,全区最高峰阶段设集中隔离点34个,总隔离用房7855间。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定29家超市和38家农贸市场作为重点保供企业,向封控居民发放"民生物资包"13.8万份,向集中隔离返回人员发放"生活物资包"1.5万份。5月11日,我区在外隔离人员全部接返,疫情阻击战全面收官。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我们围绕"无疫单元"创建,建立以"区街社三级联动"为运转内核的工作体系,打造了"5分钟便捷核酸检测圈",采样点数量和核酸检测数量均在全市领先。

二是纵深推进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压紧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针对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严格实行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及销号制度,隐患整改闭环工作机制由"60日"提速至"30日",坚决遏制事故发生。完成全域26个微型消防救援站提升改造,上线运行智慧消防应急管理平台,集成消防安全评分、微消管理与考核、一键拉动救援、消防隐患闭环、消防执法处理等功能为一体,全面发挥"救早灭小"作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全市公安系统率先成立4个责任区打击中队,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各类犯罪行为,全力维护辖区平安和谐环境。

三是全力推动信访积案化解清零。强力推进国家、省、市三级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逐一落实包案领导、牵头领导和工作专班,落实清单管理、挂图作战等工作机制,全区328件信访积案于5月底前全部动态化解,完成了动态清零的目标任务。

四是稳妥推进房地产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坚持"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方针,成立房地产风险处置专班,针对存在风险的房地产项目,多部门参与、属地街道建立共管账户,紧抓项目竣备、办证等阶段资金闭环,严谨制定"一楼一策"方案,坚决防止"停供断贷",确保全区房地产市场稳定。扎实推进重大金融案件司法处置,全区47起网贷案件已判决36起,新增现金挽损2.84亿元。依托"天罗地网"系统,加强前端预警,严防金融风险输入。开展小贷公司、典当行、非持牌车贷机构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等专项整治,为巩固金融产业全市领先地位营造安全可信的环境。

五是精心保障城区安全有序运行。深入组织学习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精神,深刻汲取事故教训。针对防汛、防台、防高温作出全面部署,开展全区地下空间、桥下空间、涵洞、积水点等地毯式、全覆盖隐患排查整改,落实隐患点位"一点一方案"、老幼病残等重点人群"一户一策"措施,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应急演练和人员物资配备,确保城区安全运行。

二、上一阶段民生实事项目和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一)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

区政府结合实际,对标对表省市区关于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要求,瞄准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进一步深化"项目管理、清单交办、节点督查、闭环推进"的工作机制,经人大代表票选确定的10项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均按时序推进。截止到8月10日,各项目进度完成情况都比较理想。一是"亮眼护睛"智能护眼灯安装项目,整体进度75%,预计开学前完成智能护眼灯安装工作。二是"百姓安居"回迁安置项目,整体进度75%。目前已超额完成11个安置房主体结顶,完成3个安置房建设、回迁群众481户,回迁安置工作已列入加速办理交办事项,进行跟踪督查。三是"优教重学"校园建设项目,整体进度87%。目前5所学校已竣工,3所在修建中。开工该项已列入加速办理交办事项,进行跟踪督查。四是"暖心加改"电梯加装及供水设施改造项目,整体进度75%。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8台,通过方案联审241台;完工8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五是"阳光相伴"养老托幼服务项目,整体进度89%。目前已完成1302户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安居守护"工程、26家省市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无感服务智能终端配备工作、3家社区认知症老人关爱驿站建设;新增7家"阳光小伢儿"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六是"迎亚运"道路(绿道)提升改建项目,整体进度97%。目前已竣工道路18条、完成修缮道路6条、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拱墅段绿道约10公里。七是"迎亚运"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项目,整体进度75%。目前已完成亚运公园红旗班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新天地观赛空间已投用。亚运电竞馆在施工中,武林广场观赛空间绿化工程即将交付,红旗班城市管理数字管理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升级等工作已完成。八是"迎亚运"公共卫生和助残服务项目,整体进度91%。目前已完成15个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3家区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半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提升改造,规范化残疾儿童康复机构4家、"残疾人之家"3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29人,新增应急救护持证人员6992名。九是"迎亚运"平安护航保障项目,整体进度91%。目前已完成25个微型消防救援站升级建设、2379台住宅电梯物联网系统安装,智慧消防应急管理系统灾害事故处置已上线。十是"迎亚运"全民健身项目,整体进度96%。目前已超额开展1049场"迎亚运"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建24处健身苑点,3个体育文化社区完成创建待验收;接下来,我们将邀请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进行督查,开展项目绩效评估,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二)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区政府今年收到并办理区"两会"期间产生的人大建议189件,其中,城建环保63件,经济科技38件,社会建设38件,文教卫旅35件,法治建设7件,其他方面8件。共交办36个主办单位,已全部办结,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解决情况为A类已解决115件,占60.8%;B类正在解决50件,占26.5%;C类以后研究解决22件,占11.6%;D类留作参考2件,占1.1%。另外,截至目前收到闭会期间人大建议5件,均已办结。

在交办过程中,区政府向主办单位和人大代表进行了多轮意见征求,最大程度确保任务分解有针对性,充分体现代表本人意向。在办理过程中,强化责任落实,要求各主办单位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对每一件建议都明确责任人员,严格办理时限,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主办科室具体抓、承办人员专门抓的"四级负责制",做到层层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拱墅的发展离不开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区人大和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当然,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增长仍然深度承压,与全年既定目标尚有差距,部分指标亟待回正;二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规模小,龙头领军、专精特新企业不多,产业生态尚在形成过程中;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本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四是房地产、金融、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领域风险依然存在,不确定因素较多,对重大风险源的研判、识别能力有待提升。我们已经关注到这些短板弱项,接下来会继续推动补短提质,逐一突破。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下半年,政府将深入贯彻省、市、区党代会和区委一届二次全会精神,锚定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高品质建设幸福家园战略目标,围绕区委全会确定的"六方面方法路径""六大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建设"三城五区",以昂扬状态和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接下来重点抓好5个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稳增长,推动经济行稳向好。紧抓"稳增长、保底盘、调结构"工作主线,扎实推进稳进提质专项行动,持续在稳定就业、降本减负、助企纾困、项目推进、消费提振上下功夫。以平台化为支撑,完善经济信息管理平台,纳入各项经济指标和调度内容,做到实时分析,精准研判;以项目化为抓手,全链条加快项目落地和建设进度,全要素体现项目贡献,推动项目再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以闭环化为依托,持续聚焦"六个重点",坚持"六到"分析,做到统计部门精准导航,发改经信牵头指挥,纪检部门介入支撑,压紧压实条抓块保的闭环推进机制,确保全年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二是做优主赛道,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以"1+4"主导产业为牵引,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开展每月一主题"武林消费季"活动,推动大武林商圈整体提升,努力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优化武林金融集聚区、运河财富小镇、汇金国际金融产业发展布局,巩固商贸金融优势地位。依托智慧网谷小镇省级高新技术园区,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电竞文娱产业细分赛道头部企业和已落地龙头企业投资版图,开展精准招商,加速项目落地,加快推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启动海蓝数娱电竞小镇改造升级,整合提升康桥园区等低效园区,大力开展土地攻坚清零,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

三是聚焦亚运会,提升全域形象品位。围绕"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深入推进大城北、大和平等重点区块开发及97条道路建设,精细打磨莫干山路、环城西路、东新路等重要道路细节品质,推进大运河绿道北景园生态公园、小河公园等重点绿化工程建设,确保全年70万平方米扩绿任务顺利完成。加快半山电厂去工业化改造和渣土码头征迁进程,努力破解北部区域功能制约。深入开展迎亚运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扮靓家园",全域推广"亚运红旗班"精细化管新模式,促进水域、大气质量全面提升,环境品质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四是竞跑共富路,回应美好生活期盼。聚焦共同富裕主题,立足拱墅区情,厚植特色优势。深入打造老旧小区和未来社区相结合、旧改小区物管、加装电梯、"一老一小"、教育医疗国际化等示范样本,扎实推进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工程,答好为民考卷,加快形成优质均等、普惠可及的公共服务圈层。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强化"城市眼·云共治"平台支撑,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领域落地更多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一网统管、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

五是全力保平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扎实推进除险保安。稳妥实施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有序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攻坚化解信访积案,筑牢防风险、护平安的坚固防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方针,严格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推进无疫单元创建,积极发动60周岁以上老人接种疫苗。深入开展全领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完善30日隐患整改闭环机制,提升微型消防站"救早灭小"能力,强化消防信息管理平台数智支撑。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突发灾情应急演练和人员物资力量储备,确保城区安全运行。

各位代表,拱墅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更加需要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希望区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代表继续关心、帮助和支持政府工作,区政府也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定期通报政府工作进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重大问题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竭力为人大常委会和广大代表履职提供更到位、更有力的保障,与大家一道携手,共同为拱墅"三城五区"建设努力奋斗,为浙江实现"两个先行"奋斗目标、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拱墅力量。

谢谢大家!

XX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关于上半年经济工作情况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的报告

XX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炳军同志委托,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全省上半年经济工作情况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

一、上半年经济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主战略主定位,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一是系统谋划、高位推动,主战略主定位加快落实。及时出台国发〔2022〕2号文件实施意见,将文件明确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改革事项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成功召开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出台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要点,推动各地各部门工作作风加快转变,党代会、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加快落地见效。二是直面问题、破解难题,激发了市场活力、夯实了增长基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上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基础上,部署实施176项具体举措,密集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住经济增长电视电话会议。建立"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在国家出台政策的基础上,及时出台我省稳住经济一揽子措施任务清单和工业服务业助企纾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政策文件,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三是大抓产业、提振需求,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坚持把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抢抓行业"风口",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酱香白酒、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树牢大抓项目鲜明导向,严禁新增政府债务,实施闲置低效资产盘活专项行动,基础设施"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等超常规举措加快落实。四是防住疫情、维护安全,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环境。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和金融、债务、粮食、能源、生态等安全底线。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国务院大督查、审计、统计等发现问题整改。五是稳住就业、保住民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持续跟踪做好脱贫劳动力就业服务,研究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条举措、保就业21项政策措施,全力稳住就业。深入实施教育医疗"双提升"行动,多措并举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疫情防控科学有力、经济调控精准有方、安全管控坚决有效,全省经济呈现企稳回升、质效提升的态势,二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015亿元、增长2.5%,上半年总量达9830亿元、增长4.5%,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一、二、三产分别增长5.1%、8.0%和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增长0.5%,进出口总额负增长2.6%,扣除退税后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1%。

上半年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集中力量大抓产业,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占比达到30.8%、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利润分别增长19.9%、71.9%。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有力支撑全省经济平稳增长。主导产业更加突出,上半年酒产业增加值增长48.5%,有力支撑工业较快增长;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持续呈现倍增态势,上半年总产值增长106.2%。煤炭产业增长8.2%。龙头企业加快培育,盘江煤电、磷化集团利润总额增长120.8%和134.8%,中伟新材料产值增长77.7%。产业链加快完善配套,园区建设深入推进,要素保障支撑有力,绿色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服务业企稳回升,深入实施旅游业"四大行动"。金融业保持稳定,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1.2%。大数据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08.4%、增速连续11个月居全国第一。

(二)全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深入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七大行动",上半年新设立市场主体31.65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404.33万户。新纳入规上工业企业133户、规上服务业企业429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77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273户。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实,上半年累计留抵退税446.8亿元,对批零住餐和旅游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余额562亿元。产业大招商深入推进,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入企走访活动,新引进山东水发、广东凯金等优强企业986家,新增产业到位资金2534.3亿元。就业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全省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333.6万人。截至7月5日,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68.4%。城镇新增就业37.53万人。

(三)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和提振消费,有效需求持续恢复。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若干措施,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加大产业投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投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补短板投资。产业投资力度加大,工业投资增长28.4%、占比达24.4%、提高3.8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5.8个百分点。上半年"四化"完成投资4051.93亿元。优质烟酒、现代能源、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8.7%、26.4%和23.6%。新基建等投资快速增长,观音、凤山等大型水库加快建设,"六网会战"完成投资1302.53亿元,开工建设XX医科大学等3所高校新校区和2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上半年省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3234.46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046.59亿元。投资资金保障持续加强,争取中央各项补助资金3546.51亿元、同比增加563.61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562.79亿元。投放"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新动能基金203.4亿元。促消费力度不断加大,实施"多彩XX·助商惠民"促消费专项行动,省级安排3.9亿元、各市(州)配套不少于5000万元,促进旅游、餐饮、住宿、文体零售等重点领域消费,惠及100多万户市场主体。

(四)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夏粮实现丰收、完成257.6万吨,秋粮播种3271.7万亩,超额完成全年粮食播种任务。油菜籽产量突破90万吨、增长10%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120万亩。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园林水果、食用菌、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24.1%、29.9%和35.7%。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实施"3+1"保障全面"回头看"等6个专项行动,广东援助我省财政到位资金34.17亿元。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大行动",争取中央补助资金61.23亿元支持20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发展。发放支小支农再贷款128亿元。

(五)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四改"加快推进,开工棚户区改造1.41万户、建成6.1万户,开工老旧小区改造20.89万户、背街小巷改造2209条,新建城镇地下管网2019.2公里、改造452.5公里。"3个100万"加快落实,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出台贵安新区直管区和XX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规划区整体委托贵阳市管理的实施方案。推动国务院批复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并经国家发改委印发实施。争取国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资金15.19亿元、增长7.5%。上半年新增城区常住人口32万人。城镇品质稳步提升,深入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攻坚行动,新增污水管网828.3公里、改造184公里,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300吨/日。城镇经济加快发展,上半年城镇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

(六)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编制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出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制定建设XX电力市场体系的实施意见。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出台实施"十四五"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方案,XX中欧班列纳入国家图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26列,贵阳国际陆港首列测试班列开行,出台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实施意见。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启动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印发实施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科技创新实施纲要和"科技入黔"行动方案,实施煤层气、页岩气等领域重大科技项目,遵义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深入实施数字产业大突破行动,成功举办数博会。

(七)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加快推进。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重大生态修复深入推进,上半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568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566平方公里。碳达峰碳中和统筹推进,我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通过国家审核,出台加强"两高"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生态文明制度加快健全,制定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行动方案,获批开展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

(八)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力度加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加快推进国务院安委会专项督导帮扶组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上半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4.1%、38.9%。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推进,妥善处置安顺、遵义、铜仁等8个市州22起输入性局部疫情。金融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化解,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守住了不发生系统风险底线。

(九)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十件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民生类重点支出增长8.7%。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制定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17个、义务教育学校317个、普通高中学校32个,81个县区建设紧密型医共体143个、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84个。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加快实施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方案,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到679元和441元,有效保障231.2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物价保持平稳。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增收,出台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深入开展农民增收攻坚、城镇居民增收、劳动力素质提升"三大行动"。以工代赈方式项目发放劳务报酬3.8亿元,带动6.65万人增收。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5.4%和6.8%,增速均高于同期经济增速。

上半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重重压力,面对稳定经济增长难、市场主体生存难、居民就业增收难、防范化解风险难等多难问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成之惟艰,值得倍加珍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省委科学决策、有效施策的结果,是省人大有效监督、有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顶压前行、担当作为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拼搏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

7月22日召开的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贻琴书记用"五个好"深刻阐述了我省上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五个全力以赴"部署要求。炳军省长深入分析了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的特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六个方面安排了下半年具体工作。贻琴书记、炳军省长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抓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总目标,全力推进"五个全力以赴"和六项重点工作任务,做到竭尽全力、力求更好,实事求是、不留遗憾。

(一)全力以赴做强产业、稳定就业。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一揽子等纾困惠企政策措施。实施助企惠民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加快省领导领衔开展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专项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健全完善"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工作机制,发挥"贵商易"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深化政金企融资对接,加强中小企业规范培训,发挥中小企业信贷通作用。二是大力推动工业稳定增长。深化省领导领衔十大工业产业机制。按照"一核两区"规划布局,制定实施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升级配套设施建设方案,实现全年产值增长80%以上。大力推进铝资源高端化利用,加快进入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铝部件产业和"铝代钢"领域。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支持骨干酒企扩大优质产能,推动中小酒企清理整治退出、就地改造提升和兼并重组做大。制定煤炭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加快组建能源集团,推动停产停建煤矿整改达标、复工复产。提前谋划冬季能源保供,多措并举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积极争取国家烟草生产计划。分类制定支持建材、化工、医药等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推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支持华为云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XX)枢纽节点建设。三是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出台实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850万亩油菜种植工作方案。启动实施秋冬季高标准农田建设大会战,重点实施灌排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提升、宜机化改造三大工程。深化省领导领衔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一县一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快盘活闲置农业园区和土地资源,有序推进涉农平台公司转型。四是千方百计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深入实施规上企业培育计划,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500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00户。扎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易地搬迁群众、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加强返乡农民工就业跟踪服务力度,做好就近就地就业各项工作。全年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一是扩大产业投资及其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全面落实扩大有效投资27条政策措施,完成工业投资3200亿元。围绕水电路气讯、仓储、物流、环保设施等重点,研究制定方案,实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收回部分已发行未使用的专项债券资金,用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稳住基础设施投资。坚持联网、补网、强链,大力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实施方案,全力争取国家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支持。研究制定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案和乌江1000吨级通航设施建设方案,统筹推进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清水江等航道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黔桂铁路增建二线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通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系统谋划提出推进我省普通铁路建设的专项方案,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大力推进水利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凤山水库、观音水库等大型水库建设。加快实施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加大城镇"四改"推进力度,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三是千方百计促进房地产投资增长。全面落实《XX省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房开项目与棚户区改造、地灾搬迁等项目联动,"一企一策"推进在建房地产开发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四是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2022年新增专项债、省预算内投资、"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新动能基金投放进度。抓住国家划定"三区三线"契机,研究解决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影响项目建设问题。加快推进闲置低效资产盘活专项行动,加快开展闲置低效资产大清查,分级分类加快盘活闲置低效资产。用好省市县三级领导联系服务项目制度,召开全省项目建设推进会。五是千方百计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服务业和消费专项行动。抓住暑期、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刺激节假日消费。深入推进"多彩XX·助商惠民"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夜经济",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和新型业态。持续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整治,严格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持续办好"XX人游XX"活动,举办多彩XX文化艺术节。深入推进成品油专项整治,推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大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释放县域和农村消费需求。

(三)全力以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深入推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扎实开展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全面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按照国家要求将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提高到30%以上。加强对外劳务协作,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到70%。三是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七大提升工程",加快XX医科大学等4所省属院校新校区项目建设进度,提高教育工程项目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拨付使用执行率。深入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七个专项行动",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确保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合作在年内获批,加快建设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市(州)全覆盖。扎实开展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存在问题专项治理,持续做好特殊群体关爱保护。加快实施"十件民生实事"。

(四)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安全稳定。一是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守住不发生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防止"一刀切"、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是抓牢安全生产和重大风险防范。实施防范化解风险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我省"六十条"具体措施,盯紧煤矿、经营性自建房、城镇燃气、危化品、建筑工地、交通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深入细致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快平安XX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三是严防房地产、金融和债务风险交织传导。"一盘一策"开展问题楼盘处置。妥善处置金融机构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制定出台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管理办法,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四是严厉整顿财经纪律。实施严肃财经纪律专项行动,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严肃处理一批"典型"、形成强大震慑,坚决刹住违规挪用"三保"资金和专款等行为,让财经纪律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五是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4+1"工程,深入开展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磷污染等七个专项治理。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出台我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XX省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方案,出台我省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五)全力以赴向上争取支持、向外招商引资。一是加快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大力抓好争资争项工作,做好与国家部委汇报沟通,争取建立省、部共同推动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机制,争取一批新国发2号文件以外的政策、项目,着力加强与央企、民营企业的对接。加大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的139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力度。组织召开新国发2号文件工作推进会。加快制定"四区一高地"5个专项实施方案,开展43个重大专题研究并组织实施,实施好已编制出台的9个专题方案(规划)。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XX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66条举措。推进产业大招商,坚持"五个一"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应对疫情稳定招商十条措施,加大外出招商力度,强化产业链配套招商,落实好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对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项目严格把关,重点引进产业链上的项目。全年新引进优强企业1600家、新增产业到位资金5000亿元以上。三是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争取国家清单式批量授权我省实施一批改革事项,有序推进省属国企改革重组工作。大力实施外资倍增行动,加快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科技创新十件大事,出台科技支撑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和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方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