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才工作总结-27篇
目 录
一、地方党委
1.江西省人才工作总结 1
2.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人才工作总结 5
3.西安市人才工作总结 9
4.昆明市人才工作总结 15
5.长春市人才工作总结 20
6.长春市服务人才工作总结 23
7.安庆市人才工作总结 26
8.常德市人才工作总结 30
9.惠州市人才工作总结 34
10.咸阳市人才工作总结 39
11.淄博市人才工作总结 42
12.临沂市近年来人才工作总结 46
13.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中市人才工作总结 49
14.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人才工作总结 53
15.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人才工作总结 58
16.孝义市人才工作总结 61
17.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阴市人才工作总结 65
18.郧西县人才工作总结 68
19.宣恩县人才工作总结 72
20.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台县人才工作总结 75
21.湘潭高新区人才工作总结 80
22.韶关高新区人才工作总结 83
二、高校
23.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大学人才工作总结 86
三、企业
24.邮政湖南省分行人才工作总结 90
25.华北油田人才工作总结 95
26.石油管道局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总结 98
2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工作总结 101
江西省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22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去年年底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发出了全面开启人才强省建设新征程的动员令,明确了打造天下英才重要首选地的路线图,吹响了"让人才成就江西,让江西成就人才"的嘹亮号角。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今年以来,我省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非常之举"加快把江西打造成天下英才重要首选地。
一、高位谋划推动,坚持党管人才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正确方向、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省委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天下英才的重要首选地。
一是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完善。高规格调整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担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省委组织部部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宣传、人社、科技、教育的省领导担任副组长。发挥述职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人才工作纳入全省综合考核,以打造天下英才重要首选地、营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良好环境为重要指标,对市县、开发区、省直机关、省属高校、省属国有企业等进行分类考核。在全国首创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将专项述职评议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全面传导责任压力,有效激发了各地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持续加强。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省领导带头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定期走访慰问优秀人才代表;常态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做好人才工作和优秀人才典型宣传;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各类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努力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
此外,我省还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推行党委(党组)书记领
衔人才工作项目,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书记的岗位职能优势,加强整合资源、集中攻坚,全力破解本地区本单位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022年确定各设区市和省科技厅等18家单位开展党委(党组)书记领衔人才工作项目。
二、破"桎梏"除"藩篱",持续深化改革
"做梦也没想到,农民也能评职称。"2021年获评茶叶种植农艺师的兴国县农民修明岳兴奋地说。2021年起,赣州市打破学历、论文等条框限制,让1633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并享受获得创业担保贷款资助等12个方面的待遇,有效激活了乡村人才资源。
修明岳的幸福感,得益于我省不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今年以来,我省聚焦人才引进、流动、评价、激励、服务等重点环节进行探索突破,着力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
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打造天下英才重要首选地的意见,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等7个方面提出27条战略举措。聚焦"引得进、留得住",修订完善《江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在编制管理、职称评审、税收奖补等方面拿出一系列硬举措、硬办法。聚焦"建机制、破难题",实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从健全完善人才评价管理机制、人才使用流动机制、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和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机制4个方面提出23项改革任务,着力突破制约人才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聚焦"抓当前、谋长远",组织编制《江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六支重点人才队伍"、实施"五大人才项目"、推进"五大人才行动"。
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我省赋予用人单位编制使用、岗位聘用更大自主权;完善职称评审改革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在首个聘期内,可不受单位岗位职数限制直接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晋升了高一级职称的,可不受单位相应等级岗位职数限制直接聘任。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通过一系列人才改革"组合拳",我省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释放,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三、做好"引育聚用",激活创新动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用"。今年以来,我省注重发挥创新创业平台对人才的吸附力和承载力,着力做好"引育聚用"文章,努力让各类人才投身江西、干出精彩。
一是全力以赴引才。今年3月,举办江西省2022年春季海外"云引才"活动,组织38家企事业单位在主分会场参加;今年5月,举办江西省2022年组团引才活动启动仪式暨上半年"云引才"集中对接活动,"云"面试人才1127名。如今,"才聚江西、智荟赣鄱"成知名引才品牌。2018年以来,累计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7万余人。
二是聚焦产业育才。策应我省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需要,提出鼓励支持数字经济集聚区开展数字经济特色产业职称评审,大力培育数字工程师。出台加强全省生物医药、航空、VR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加快培养和集聚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连续4年开展全省VR产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团队评选活动,共给予42个入选团队项目经费资助4000余万元。
三是加大力度聚才。大力"筑巢引凤",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中科院庐山植物园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落地江西。我省在南昌高新区建设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引进了北大南昌创新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和知名企业的人才项目,目前产业园集聚12位院士、100余名高层次人才,成为全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新地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新增1486个,是之前的5倍多。
四是刚柔并举用才。我省提出用5年时间面向全球遴选50个顶尖创业人才团队,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综合支持;探索建立特聘岗位引才机制,支持省属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文艺院团等单位按照规定聘任名誉(学术)副校长(副院长)等职务引进高端人才,不占岗位职数;实施"引培生"政策,计划每年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1万名左右毕业生到省内企事业单位工作。
四、优化服务保障,厚植人才沃土
良好的人才生态,对人才资源的集聚至关重要。今年以来,我省坚持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一起抓,加快打造近悦远来的一流人才环境。
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创建13家省级服务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落户、签证、科研项目申报等"一站式"贴心服务。设立省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成立全国首家专业化人才服务银行,精准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投融资难题。目前,引导基金总规模近18亿元,人才银行累计服务高层次人才1415名,投放贷款29.92亿元。推出省高层次人才电子服务卡,让人才在交通出行、旅游、就医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和便捷服务。打造"一站式"人才
服务平台,"人才江西网"集成人才政策网上查询、人才服务网上办理、人才工程网上申报等功能,与"赣服通"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留住人才,关键要兑现承诺。我省专门制定了人才政策"三项机制",即人才政策动态评估调整及问题清单交办机制、人才政策兑现主办机制、人才服务协调保障机制,跟踪抓好政策落实,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完善政策,确保我省人才政策始终对标一流、走在前列,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也积极探索人才服务的新路径,打出拴心留人"组合拳"。赣江新区增设"人才秘书"热线,"线上+线下"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抚州市开发人才政策"即申即享,免申即享"系统,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南昌市平稳推进南昌"人才10条"的政策兑现,目前已兑现奖励补贴超20亿元,超14万名人才得到实惠。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3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牢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一、明方向,强化党管人才"引领力"
办好湖南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强调,要努力使湖南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创新活力迸发之地。
2022年2月,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向全省发出坚定不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动员令,鲜明提出打造"一中心一高地五区"的目标和路径,即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一流创新人才汇集区、产才融合发展样板区、人才综合政策改革先行区、人才自主培养引领区、人才生态最优区。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奋力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明确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和30条任务举措,为新时代全省人才工作描绘了宏伟蓝图,彰显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委调整设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任组长,3位省委常委和分管教育、科技的副省长任副组长,调整后29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纳入人才工作的"总盘子"。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成为各级党委共识。2021年,建立并首次实施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
吹响人才"冲锋令",各级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率团赴京,48小时内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定期与各界人才共赴"早餐会",在头脑风暴中畅所欲言。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写给在潭大学毕业生一封信,诚意满满迅速"出圈"
越来越多的英才汇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伟大事业中来。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超过780万人,拥有在湘两院院士93人,其中近10年入选院
士21人,入选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计划专家分别逾3000人和4000人,均居中部地区前列,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突破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二、促发展,培育产才融合"协同力"
在位于长沙经开区的铁建重工生产车间里,上海交大博士刘郡正忙碌着。这名"90后"刚入职就有机会担纲重要研发工作,得益于公司"揭榜挂帅"机制。
一流平台需要一流人才,一流平台成就一流人才。锚定"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湖南持续推进"芙蓉计划":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湖南紧盯打造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实施"一链一才"产业人才计划,"十三五"期间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数千名。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截至2020年底,全省拥有技能人才近5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余万人。
攀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南加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化布局,量身定制"十大支持措施"推动产才深度融合,以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等平台为牵引,让各类人才在湖湘大地协同发展。青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以省级人才计划"芙蓉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3+3+2"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型省份建设、乡村振兴等全省重大战略引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一批批"小荷尖尖"成长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中坚力量。
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截至今年7月底,湖南自贸试验区形成第一批制度创新成果47项,其中全国首创成果23项,并在全国率先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训评价体系建设,有效推动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兴产业与新兴职业协同发展。
三、破藩篱,释放制度改革"驱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用权力"减法"换来事业高质量发展"乘法",通过下放职称评审权,让人才穿上"合脚鞋",人才活力在湖湘大地竞相迸发。
围绕放权松绑减负搞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一揽子改革措施,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的《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方案》,从基层人才培养、管理、评价、待遇等方面,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湖南省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实
施意见》明确单列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提高经费用于"人"的比例,精简使用程序。《湖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强化用人单位评价,临床病案、技术规范、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可作为工作业绩代表作参加评审。
打破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藩篱,相关部门围绕湘绣、黑茶、陶瓷、烟花爆竹等地方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不定期组织开展人才职称专场评审;在生产领域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符合评审条件的,可直接对应申报参评(参考)高、中、初级职称;设立青年博士后科研人员无限制参评通道,其在站期间的业绩成果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在全国首场网络文学专业职称专场评审结果公布后,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余艳激动地说:"湖南首开先河组织这场评审,不仅回应了长期以来网络作家缺乏身份认同感的呼声,更让圈内外各界人才深刻地感受到湖南敢为人先的精神和魄力。"
四、强保障,打造敬才爱才"生态力"
8月30日,"国字号"殊荣花落省会长沙--长沙市委人才工作局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近年来,长沙持续升级人才政策体系。"网红"长沙不仅是美食美景"打卡地",更是各类人才心之向往、纷至沓来的聚集地,位列"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全国十强、中部第一。
人才能否留得住,政策、服务、环境因素缺一不可。"成人之美"的湖南,做好人才"管家"、当好人才"服务员"的共识已深入人心。建立省市县三级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38名在职省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专家87名。
为了让高校毕业生选择湖南、留在湖南、建功湖南,开展"智汇潇湘,鸿雁之约"大学生假期来湘返乡体验交流活动,全国各地19.64万余名在校大学生以青春之名,赴潇湘之约。
畅通各类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近年来,为500多名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为青年人才在湘安身、安心、安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中国科协年会、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国字号""国际号"人才活动落地湖南,200多场"智汇潇湘"本土人才活动品牌持
续释放湖南爱才聚才"强磁场",影响力、吸引力享誉国内外。
一系列"将心比心"的政策措施、保障服务,释放出了天下英才聚湖湘的强烈信号,湖南正以海纳百川的引才胸怀、百花竞放的育才氛围、赤心相待的留才诚意,凝聚起近悦远来的广阔"才气"。
西安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28日)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为西安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10月27日,西安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对全市人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新方向、锚定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西安,八水绕流之都,群贤毕至之所。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禀赋,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国家中心城市和西安都市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让西安成为济济多士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跻身特大城市行列、进入发展关键期的西安,正以高站位谋篇布局、绘新景精准发力、强举措突破发展。近年来,西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引领发展摆在核心位置,积极融入国家"3+N"战略布局,大力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全力以赴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让八方英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全市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7万名,引育确认高层次人才11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07名,全市人才总量达365万,其中科研人才超过100万,在校大学生超过120万,全市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万人、居全国主要城市前五,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由18位跃升至第11位,西安创新指数上升至全球第22位,进入创新型城市前列。
一、擎旗定向,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运筹演谋,棋局布定。近年来,全市上下将人才强市战略作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长策与大谋,推出一系列因时而变、迭代升级的人才新政,举全市之力将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党管人才全面加强。提升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规格,实施区县、开发区和市级部门党(工)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年度述职,增强"一把手"
抓"第一资源"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统一领导。积极实施领导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工作制度,建立"六个一"联系服务机制,实施"六个一"礼遇,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等主题活动,以"西迁精神"感召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
二是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先后出台《西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行动三年计划》,研究制定加强人才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决破除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各种机制障碍和利益藩篱,构建人才引育、流动、评价和服务的全方位政策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的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国家级吸引聚集人才平台实施方案,通过构筑培养集聚一流人才的创新载体、优化人才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打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等,积极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交流合作的核心支点,在加快建设"3+N"人才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中体现西安担当。
三是体制机制深入改革。创新实施"高层次人才发展'闭环'工作机制",搭建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扶持、跟踪服务、考核问效的全流程工作闭环。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支持基层人才发展的六条措施》,开展"万千干部人才下乡村"行动,引导4115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退休干部、新任职年轻干部和各类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一线,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基层汇聚。印发《西安市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工作考核办法》,创新提出"综合指数",激励各区县、开发区以实际成效推进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完成全市职称改革重点任务,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积极为人才松绑,以真改革催生新活力。
二、海纳百川,释放近悦远来"西引力"
不拒涓流,方成江海。近年来,西安市以更加积极的举措发现人才,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引进人才,以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人才,推动本地科教资源禀赋转变为发展动力,创新招引模式、广揽天下英才,让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
一是高端引领,优化全市人才结构。新发布《高层次人才评价确认实施办法》,突出重点产业领域人才评价、突出以实绩贡献为导向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突出以才荐才和用人单位主体地位、对标国际人才评价标准引聚更多海
外青年人才、不拘一格评价确认新业态从业人才,打破人才评价"以文凭证书论英雄"枷锁。实施"西安英才计划",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累计资助439个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项目,助力华秦科技、炬光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扶持唐晶量子、迪泰克新材料等13家企业进入科创板后备企业名单。激发用人主体招才引智动能,为36家引进高端人才的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发放"西安伯乐奖"1220万元,用真金白银鼓励激励用人单位为西安招贤纳才。
二是聚焦需求,加快青年英才聚集。启动古都青年人才聚集行动,发布《"西安青年人才驿站"工作实施方案》,设立"西安青年人才就业奖",提供社保补贴、生活补贴,目前入站大学生近2万人,"就业奖"申请4494人,人才驿站乐业补贴申请10023人,发放补贴3119.22余万元;设立英才计划青年专项,发现掌握188名35岁以下优秀青年双创人才,为资历浅、名气小但有潜力的好苗子提供支持;出台《吸引集聚硕博研究生若干措施》,建立硕博人才就业储备池,为在西安创新创业的博士、硕士分别发放1万元、5000元"硕博人才奖"以及每月4000元、2000元的求职创业生活补贴,集聚博士和急需紧缺硕士来西安创新创业。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定向选调生招录、市属事业单位博士研究生引进等工作,为我市储备高水平党政人才1136名。《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显示,我市已位列"应届生人才流入前十城市"。
三是整体推进,提升以产引才质效。全面盘点西安市人才资源底数,发布
《西安市人力资源(人才与就业)发展报告》,不断提升人才治理决策水平。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联动,依托第四届进博会、第五届丝博会,先后举办"中国智慧+中国经济"论坛、全球创投峰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等"双招双引"活动61场,对接企业337家,引入产业高端人才6000余人。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体系,编制"重点产业人才地图",调研征集2万余家企业265个重点急需紧缺岗位,形成《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为企业引才提供精准指引。
三、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西安市坚持抓重点、打基础、抢先机,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深化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持续以才兴产、以产聚才,着力打造具有感召力、粘附力的高水平干事创业平台,持续释放人才引力与人才红利,确保西安人才涌流、事业永新。
一是激发"秦创原"驱动力。出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解决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问题。全力推进国家超算(西安)中心等国字号项目建设,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创业街区、沣东新城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等重点项目逐一落地,建成市级以上众创载体300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6个。充分发挥秦创原"排头兵、样板区和动力源"作用,印发
《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工作方案》及配套政策包、考核办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总窗口建设,初步形成"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框架,建成"三器"示范平台项目136个,开展秦创原项目路演等产学研金协同对接活动109场,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441个。
二是打造校地融合平台。探索构建"人才+高校+企业"三方协同创新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建设由政府、驻市高校院所、产业链重点企业三方参与的实体化运作平台,不断强化人才链对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支撑。累计建设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示范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8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02家,市级博士后创新基地56家,搭建人才引育共享平台,促进"城校企"三方互利共赢。支持西安交大等20家试点单位探索"先确权、后转化"职务成果模式,引导高校参与环大学创新创业街区建设,大力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孵化出铂力特、佰美基因等一大批优质人才企业。发起成立"西安高校院所科技转化联盟""西安校友校地合作创新发展联盟",举办科技人才峰会暨梦回长安校友行、"清华大学专家学者西安行"等活动,搭建"城校企"高效对接平台。
三是加大人才扶持培育。制定先进制造、卫生、教育、文化等7大关键领域年度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打造先进制造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品牌,分类精准开展集中培训、素质提升计划等各类活动1400余场,培训培养49.5万人次。实施"新锐西商"青年企业家扶持计划,首批选树领军型、新锐型青年企业家80余名,通过搭建能力提升平台、提供政策服务支持等举措,培育引领广大青年企业家人才。建成一批市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每年举办"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大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打造西安"硬科技之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尊贤爱才,营造宜业宜居好生态
利才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西安市聚焦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既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的"大事",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又精心办好人才闹心烦心的"小事",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一是优化衣食住行"软环境"。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建立涵盖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租赁补贴等全方位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人才多样化安居需求,已投用468套、在建460套市级高端人才公寓,累计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3.2万余套,发放安居补贴5000余万元。出台《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实施细则》,优化人才子女就学保障条件和范围,保障1302名省市高层次人才及特殊人才子女从优就便入学。开通市级三甲医院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建立会诊转诊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体检、就医等优质服务。上线"西安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发布、待遇落实、意见反馈等"一网通办"。
二是提供真金白银"强支撑"。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的"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创新提出对重点支持人才实行股权激励机制,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及人才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西安人才服务银行,根据高层次人才实际需求匹配人才专属金融服务、生活金融服务和增值服务,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最高2500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累计发放"人才贷"23.5亿元。省市共同设立6亿元春种基金,惠及203家人才企业、257个种子项目。对引进的年薪超过3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累计为高层次人才兑现个人所得税奖励近300万元。
三是打造人才服务"硬平台"。西安高端人才服务基地?院士驿站在临潼建成落地,已累计接待院士30人次、专家团队350人次;青年人才交流活动中心在长安区投入使用,打造全新校地合作交流新平台;谋划建设西安"一带一路"人才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吸引全球智库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人才战略研究,培养"一带一路"精英人才,打造国家级企业家人才培训基地;在西咸新区高标准建设西安国际人才港,布局高端人才公寓、创业街区,实现国际人才入港、重大项目落地,西安市东西南北"四足鼎立"人才服务矩阵初具规模。探索人才服务市场化发展建设新路径,组建西部地区首家市属人才集团,形成以高端猎头业务为引领、公共服务业务为基础、人力资源配置为主体的一流人才资源开发商、专业人才项目投资商、领先人才服务提供商,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品位和市场化、国际化水平。高标准建设西安人才综合服务港(人才展厅)
和人才公园,实现人才科创成果一体展示、服务事项一站办结、培训交流一应俱全的多层次服务,营造高质量人才生态环境。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惟有人才资源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安市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加快建设国家级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为总牵引,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为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奋力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昆明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12日)
近年来,昆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涵养一流人才发展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常住人口增长221万,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600余人,全市人才总量126.7万,全市人才贡献率36.5%,"全球英才聚春城"正形成。
一、谋篇布局牵头抓总,握紧人才工作"方向盘"
"深入实施科技强市、人才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在2022年昆明市两会上,昆明对未来5年昆明人才工作作出专门部署,传递出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的信心与决心。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顶层谋划是引擎。昆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谋划引领,为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保证。
做好人才工作,关键要落实党管人才这个原则,在昆明,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持续加强。在全国较早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全面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
"横纵一体"的人才政策格局不断完善。近年来,昆明持续系统重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早在2018年,昆明市委组织部就牵头出台了1个《意见》(《关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
2个《办法》(《"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和多个《细则》(14个人才专项引进培养细则)引领下的"1+2+N春城计划"人才政策体系。目前,昆明已构建起顶层法规文件、综合政策措施、配套实施办法、具体操作规程等4个层次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人才政策的领先优势不断强化。
人才发展经费优先支出。目前,全市推进实施的44个人才政策内容涉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等各个方面,覆盖各类人才27.3万人,近3年财政累计支出人才工作经费超2.8亿元。
真金白银的投入、灵活创新的机制、爱才敬才的风气,昆明持续"抢滩布阵",激励万千英才在春城大地创新创业,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赢得主动
和先机。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昆明不但是一座开放包容又极具活力的城市,更是一个人才的'聚宝盆'。在这个有色金属王国里,我作为一个外来引入人才找到了梦想实现的土壤,还得到了各级人才工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谈及为何选择昆明,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付全这样说。
付全去年申领并享受了5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用这笔钱在昆明安了家。如今,他所负责的科研项目已经进入试产阶段,待批量投产时,将为云南新材料产业带来一场新的变革。
事实上,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聚集了不少像付全这样的"春城人才"。比如,作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2020年一年时间,就有4名人才入选"春城计划"。入选引进工程的春城产业人才专项1人、青年人才专项1人,入选了培养工程的春城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根据"春城计划"相关文件规定,他们每人配套5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培养经费。
昆明渴望人才,高度重视集聚人才、培育人才。在推进各类人才会聚春城的实践中,仅2021年,昆明就引进各领域高层次人才653人、高层次人才团队53个;单独核定1000个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引进目标高校优秀毕业生151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随着越来越多像付全这样的技术"领导者"加盟,昆明在某些领域从"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这是我市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全球人才红利的强力注脚。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使命。昆明进一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中明确自身定位:昆明要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真正当好龙头、挑好大梁、做好表率。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昆明立足高质量发展,坚持将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为广大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昆明逐步形成以"春城计划"为代表的富有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并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推动"才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培育产业领军团队。经过3年的发展,"春城计划"已成为昆明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有力政策,累计引进培养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291人,建设人才项目200余个,19名高层次
人才成长为国家级和省级人才项目支持人才,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7类产业,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朝中心聚焦,为大局助力。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党委、政府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引导各类人才下沉扎根基层贡献才智,在广阔天地成长成才。2021年,昆明创新出台实施《"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意见》,动员和鼓励干部回乡,带领群众开展"1+5"乡村振兴规划,派出2842人组成的102个干部工作组、102个业务工作组有序开展工作。
"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定向服务、人才项目引领、借力合作支持等方式,对全市范围内所有1218个行政村(社区)选派1231名人才支持服务,实现选派人才全覆盖。一批批面向艰苦边远地区、面向西部、面向基层一线的人才项目结出累累硕果。
三、面向发展衔接需求,搭建人才干事"大舞台"
2021年3月1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管委会投资1.62亿元打造的昆明片区丹槿园人才公寓揭牌运营,这是全省最大的人才公寓。按照相关规定,这396套人才公寓对5类人才开放申请,符合条件申请入住的人员,最高可享受3年全额租金补贴。目前,首批23人已经入住。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是昆明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环境的高度概括。为此,一个个"干事创业"的硬平台正在搭建,一项项"拴心留人"的好事实事正在不断落实:完善现有"人才绿色通道""人才服务专员"等制度;以"一对一""店小二"式服务办好高层次人才普遍关注的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新建一批人才公寓,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通过组织专家休假、节假日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等形式,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联系服务工作在真金白银的人才支撑政策之外,全力帮助各类人才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类人才方能来得"顺心"、干得"舒心"、过得"开心"、留得"安心"。
2021年的最后一天,昆明发布了一个"重磅信息"--《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高校毕业生来昆留昆就业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等7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其中,为吸引高学历人才,明确对在昆缴纳社保满2年的全日制博士、硕
士,首次购买商品住房且无自有住房的,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来自安徽合肥的张小如在云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得知政府出台这项住房政策的他喜出望外,"今年就要毕业了,之前还有点犹豫,现在我决定留在昆明就业发展、落户安家,研究生购房有政府补贴,这体现了昆明招贤纳才的诚意,相信留在昆明一定会有好前景。"
全省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落户西山区丹霞路,内设人才墙、人才长廊、人才大舞台、人才健身区、人才服务港人才公园不仅仅是个公园,更是在党的核心领导下,聚集贤能、服务人才的平台。在寸土寸金的地段打造"人才公园",表达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遇,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崇尚人才的浓厚氛围。
发现人才,识别人才是引才的前提,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在昆明,一系列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的活动也正火热开展。"春城创业荟"创业创新大赛连续举办七届,累计吸引4576个项目报名参赛,238个项目荣获"春城创业奖",为全市广大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搭建了对接资源、提升价值、促进成长、展现风采的平台,聚集了全市最优质的创业创新资源和最优秀的创业者及创业企业,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为谱写昆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眼下,各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昆明的人才政策如何更有针对性,而不是简单"撒胡椒面"?
昆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我们通过"组织部+市教育体育局""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等"组织部+"的引才工作模式,聚焦产业、企业、事业引进急需人才,实现人才引进工作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结果实在、效果明显,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此外,还创新性地开展人才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初步建成了集人才数据智能采集、资源整合、分析研判、决策辅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昆明市专业人才数据库",将5个重点行业33个产业6433名人才纳入管理,努力实现人才数据智慧化、人才服务精准化、人才决策科学化。昆明树立"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用人理念,开展"春城产业导师"引进工程,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康养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全国各地高层次人才到昆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专业意见、解决技术难题,助推我市重点产业、企业升级发展,用"柔性引才"打造
"刚性智能"。
坚持硬平台与软环境并重,既为人才开创茁壮成长的天地,又为人才创造温暖如春的生态,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踏上新征程,昆明将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谱写昆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
长春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20日)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发展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策惠才、产业引才、平台容才、服务暖才,突出行政、市场、法治、文化"四轮驱动",全市人才总量持续扩大,人才结构更加优化,高端人才不断涌现,人才智力势能源源不断转化为创新发展动能,为长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顶层设计,人才与发展同部署
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坚持人才与发展同步谋划、同步部署,激发长春人才工作的内生动力。
高标准规划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全力构建"一轴两翼多园"空间布局和"一专一总一特"政策体系,打造"科、教、创、产、服"协同创新集聚区项目化推进重点人才工作专项,高品质建设战略人才集聚高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高地、产才融合创新高地、人才对外开放高地、宜居宜业人才生态高地"五大创新高地"。
2022年出台的《长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成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后全国首部人才立法,从体制内外、各行各业人才的引、育、留、用、服务与保障等方面,以法治的方式对用人主体进行规范,不断调整人才结构,满足产业发展布局和经济发展需要。
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聚才作用,依托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健康、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等重点产业打造人才高地15个,集聚产业人才36万人;依托全市13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打造产业人才高地,聚集各类高端产业人才6500余人。
二、载体创新,发挥人才集聚优势
为发挥大科学家的高端引领作用,打造院士创新创业引领区;为引进各路领军人才,实施长春英才支持计划;为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建设长春青年人才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多样化创新平台的支撑。我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打造聚才平台,以载体创新让长春成为涵养各类人才的"蓄水池",切实提高区域人才承载力。
长春新区连续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累计引进领军人才138人,集聚
培育创新创业人才近5万人。在全市打造249个"双创"基地,集聚各类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20.2万人。打造院士创新创业引领区,用好用足院士等大科学家创新创业资源优势,专门出台支持院士
创新创业若干政策及实施细则,给予院士100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单体项目支持额度最高5000万元。
实施百万大学生来(留)长工程,建立4大方面、9项行动、20条举措支撑的"4920"工作体系,打好政策牌、产业牌、载体牌、服务牌。
打造创新创业策源地,聚焦提升科技成果在长转化率,成立大校大院大所创新成果服务专班,深入大校大院大所20余次,服务创新团队、服务创新带头人、服务创新工作,盯住科技成果研发进程,确保在长转化、在长产业化。
三、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一个好的机制,可以激活一池春水。我市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加强工作机制创新,以点带面、定向突破、精准发力,不断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实行柔性引才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核心区建立企业"候鸟型"人才工作站,评选37个高层次柔性人才项目,柔性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18人。组建"长春市驻北京人才工作站",强化与在京大校大院大所大企人才互动联系,借用北京人才智力资源,服务长春振兴发展。
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设立"人才编制池",引导人才智力向发展前沿流动、向基层一线流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实施基层差异化改革试点。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围绕人才管理、培养支持、创新创业、优先发展等方面确定14项重点改革试点任务,集中解决一批制约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问题,目前,已经形成32项制度措施。汽开区实施"六个回归",经开区打造"院士长春创业园",净月高新区建设"长春净月人才谷",朝阳区建立"丹凤朝阳"工作体系,二道区擦亮"东城梧桐"品牌,公主岭市实施农高人才战略引进工程各地全力探索模式创新,推动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实行"揭榜挂帅"机制,针对全市重点产业,联合省科技厅,投入4.1亿元,确定29个张榜课题,着力破解汽车整车控制、新能源、智能网联、动力总成和底盘控制等产业难题。全市人才开发投入资金达每年10亿元,确保省市人才政策叠加发力、释放红利。
四、服务创新,打造拴心留人环境
今年7月22日,长春市人才服务局正式揭牌,服务人才有了专门的职能部门,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市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一次顶层设计,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
自2022年起,将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长春人才节(企业家节)"。设立以人才命名的节日,在我市是第一次,彰显了我市对人才渴求的诚心和做优做实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心。
立足需求精准服务,我市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级,组织开展领军科学家、卓越企业家、突出贡献专家等评选表彰和系列服务人才行动,设置长春人才尊享卡,不断提升人才荣誉感、归属感,在全社会营造"尊才崇智、举贤尚功"浓厚氛围。
同时,依托院士专家联合会、长春专家协会以及各级人才服务机构打造"三级服务平台",建立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协调办理"二级医疗保健"待遇,300多名高层次专家人才享受到"一对一""管家式"贴心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力度,发放安家补助、实行购房补贴,让人才"来之能安",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居住需求。全市现有人才公寓5000套,入住4000余人,以9个主题区块、2万套100万平方米公寓为主要载体的青年人才社区建设启动。
开展大学生留长行动,制定下发促进应届高校毕业生来(留)长创业就业12条激励措施,在毕业生落户、开发就业岗位、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
启动服务人才专项行动,真情服务留人才。全市17个县(市)区、开发区306名县(局)级领导干部固定联系服务属地605名专家人才,目前,常态联系、定期走访,帮助解决问题200余个。设置产业人才服务专员,深度融入"1+6"主导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开展产业人才引育留用服务工作。
长春市服务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29日)
今年5月13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自2022年起,将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长春人才节(企业家节)"。设立以人才命名的节日,在我市是第一次,彰显了我市对人才渴求的诚心和做优做实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心。
想聚拢人才,就要服务好人才。我市立足需求精准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级,为人才打造愿意来甘心留踏实干的良好环境,为长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速度与力度赢得大学生的心
"最新信息!首批签约的长春市大学生实训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开发了712个实训岗位,咱们赶紧跟各高校相关专业对接。"近日,市人才服务中心规划发展部部长范琳琳在微信工作群里发布这则消息后,网上发布信息、对接高校、联系实训基地围绕大学生留长的多条工作战线立即行动起来。
这种深挖就业岗位的速度与力度令大学生赞叹。今年,我市以实施"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为载体,突出党建引领,促进"政校企"联动,实施深挖就业岗位、搭建服务平台、构建"双创"品牌、强化政策保障"四步走"战略,使更多年轻人安心、放心扎根长春这片沃土。目前,已累计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逾11.2万个,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宣讲活动700余场。
正在全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长春,留住人才的决心有多大?
目前,我市建立的首批20家实训基地,涵盖汽车、生物医药、光电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各基地正积极挖掘实训岗位。在已建成的145家就业见习基地中,已开发见习岗位3860个,吸纳见习生1216人。
不仅依靠基地"找"岗位,我市还在优质就业岗位信息收集整理、及时推送等方面下狠功夫。今年年初以来,通过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开发高校毕业生留长就业岗位,已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0万余条。
要想岗位与人才匹配度高,需要实打实的政策作为支撑。今年年初以来,我市高质量推进"人才振兴工程",制定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来(留)长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
二、真情与温情赢得高层次人才的心
"年销售收入近8000万元,带动就业600余人!"这是位于长春新区的中科
院(吉林)科技产业创新平台负责人李冰及其团队晒出的"成绩单"。他们先后组建了具有基金、财务、法律、税务等服务功能的专业支持团队,引进孵化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科优锐、中科迈格、中科原动力等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我们得益于吉林省、长春市和长春新区的政策支持,希望继续为科技企业提供有温度的孵化器,保证科研人员专心从事成果转化。"李冰介绍,目前,平台围绕不同领域组建专家智库,集聚了以院士为首的省内外行业领域专家132名。
人才聚拢态势已形成,长春新区又通过构建高品质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成果推介、政策答疑等实际需求,让人才感受到家的温暖,进一步打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放眼全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能级不断提升。开展高层次人才健康关爱行动,组织开展领军科学家、卓越企业家、突出贡献专家等评选表彰,实施服务人才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人才荣誉感、归属感,在全社会营造"尊才崇智、举贤尚功"浓厚氛围。
同时,依托院士专家联合会、长春专家协会及各级人才服务机构打造"三级服务平台",建立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全市300多名高层次专家人才享受到"一对一""管家式"贴心服务。
三、创新与改革赢得人才扎根的心
作为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的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生,去年入职长春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女士,不仅领到了政府补贴的3万元一次性安家补助,近期企业所在的北湖科技开发区还推出区域内购房享受10年内每个月补贴500元的优惠,令她下定决心在长春扎根。
如今,像李女士一样决心扎根长春的人越来越多,来长就业后顺利入住人才公寓的白成林说,"长春人才公寓服务保障特别给力,彰显了这座城市礼遇人才的诚心与决心,让我感到工作有干劲、日子有奔头。"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服务人才载体,实施了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力度,发放安家补助、实行购房补贴,让人才"来之能安",满足了不同层次人才的居住需求。
目前,全市现有人才公寓5000套,入住4000余人,并启动了以9个主题区块、2万套100万平方米公寓为主要载体的青年人才社区建设工作。
让人才"来之能安"只是服务好人才的一个缩影,根据人才就业创业形势需要,我市不断调整服务方式,持续加码服务工作,赢得人才扎根的心--在东北率先组建人才服务专门机构--长春市人才服务局;出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后全国首部人才立法--《长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设置长春人才尊享卡,提供就医、出行、子女教育等8个方面便捷服务;除了服务方式的创新,我市还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为人才扎根长春给足"肥力"。
持续优化完善人才政策,出台《激励人才助力"六城联动"发展的若干政策》,形成高端人才、人才编制池、科技创新等8个系列、36项服务保障政策,制定"长春人才创新港"特别政策,打造东北地区人才政策制高点,加速推动高层次产业人才、双创人才、青年人才集聚汇聚。
探索设立"候鸟型"人才工作站、"离岸创新基地"等,打破用人地域空间限制,在发达城市设立长春"人才工作站""人才飞地";探索人才编制池"带编入企",通过"编留单位、人到企业"的方式,加强企业创新人才支撑;升级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专业化、社会化手段引进开发人才资源;积极培育基层改革动能,围绕人才管理、培养支持等方面确定14项重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32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措施如今的长春,正成为更多人才扎根发展的热土。
安庆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1日)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全面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创新提出"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路径,坚持精准施策、内培外引,打好"引、育、用、留"人才发展组合拳,不断构筑现代化美好安庆建设的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建设在宜、在外人才大数据库,组建运营市人才发展集团,聚焦10大产业链打造"项目+人才+基金"的产业生态圈,深化市校合作,出台"人才强市20条",推行"宜城优才卡",全面推行"'码'上服务、马上办理",打响"宜礼待才"品牌。
王文银、方洪波、李缜、刘斌、蒋贻海、查海涅等一大批"金凤凰"飞回来,带着大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回报桑梓;还有李金泉、李丰、李增浩、陈越磊、张我弓等人才来宜投资兴业。一支总量大、结构优、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正加速集结,释放出兴安庆、强安庆的磅礴力量。安庆,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一、人因城聚,城以纳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安庆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创新战法、打法、方法,顶格推进。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去年以来,先后作出19次工作批示、召开5次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推进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强市具体举措。
政策是"撬动"人才的有力杠杆。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强市的实施意见》,全面对标省级人才工程,谋划实施宜城"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菁英学子"四大计划,为人才提供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住房保障等全方位支持,配套制定卫生、教育、文旅等领域人才政策,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解决过去人才政策部门化、碎片化问题,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我市高规格组建人才集团,聚焦人才资源配置、教育培训、产业园运营、项目投资、数据管理等核心业务,充分发挥政府性平台和市场化机制双重优势,探索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运作机制,
着力打造安庆市人才工作"总服务商"。
6月10日,投资5000万元的江南大学·宜秀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在无锡江南大学科技园揭牌,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中心建成后,将实现领域内高端创新资源在该园区聚集,形成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研发高地、产业高地、服务高地和人才高地。
市校合作不间断,近年来,我市强化平台支撑,组织开展"平台合作院所行",与清华、浙大、北化大、中科院等近百家知名高校院所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338个,获批省"特支计划"、"115"团队支持49人,获批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13个、省级以上人才奖项和荣誉称号910人。今年以来,全市与各大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142项,累计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66.74亿元。
二、为一个梦,赴一座城
人才成就事业发展,事业发展造就人才。得益于好政策的加持,在"内搭平台、联老乡"战略路径下,各领域优秀人才加速向安庆聚集。
2020年底,在国外学习、工作20余年,从事磁传感器芯片研发的刘斌回到祖国,直奔家乡安庆,入驻筑梦新区,成立安庆振昌芯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梦"。
"安庆市委市政府求贤若渴,我深切地感受到家乡对游子的热情,各级政府办事快捷高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回乡以来,公司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年初实现量产,后续还会开发一系列产品,为安庆产业转型升级和振兴作贡献。"刘斌表示。在他的带领下,2021年底,在上海打拼6年的王苹也加盟振昌芯力,为家乡产业提升注入新动能。
2020年,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蒋贻海回到家乡,投资2亿元,流转山场1000亩,开启了SPF实验猪(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猪)养殖场项目;2021年,李缜回乡,投资70亿元、年产20GWh的国轩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桐城。今年,实施产能倍增计划,将产能规模由20GWh提高到40GWh,投资额由70亿元提升到200亿元;2021年底,王孙根带着项目回到老家潜山,投资58亿元的慧儒铜箔项目创造了"21天签约、30天拿地、40天开工、156天封顶"的双招双引"潜山速度";还有王文银、方洪波、查海涅、李金泉、李丰、李增浩、陈越磊 伴随着人才而至的,是一个又一个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安庆。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28个,协议投资额1643.1亿元、同比
增长59%。
回归的还有更多的技工、普工。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举办招聘活动881场次,服务企业2.27万户次,达成就业意向3.37万人次。定期摸排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及十大产业链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做到"缺工人数、岗位、技能、工资"四清,归集发布2531家(次)企业岗位90396个。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帮助企业新招工8万余人,同比增加6000余人。
此外,我市还充分利用安庆籍在外老乡人才宝贵资源,建成涵盖"政、商、学、医、艺、侨"等各领域人才数据中心,归集人才信息100多万条。未来,还将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
三、引才聚才留才用才
环境好、生态优,则人才聚、事业兴。
持"宜城优才卡"人才,子女在安庆入学,由市教体局结合个人意愿和工作生活情况统筹安排;家属到安庆企业工作,由市、区人社部门推荐、落实就业岗位。持卡人每年免费享受一次深度健康体检;到天柱山、花亭湖等景区旅游观光,以及欣赏黄梅戏、影院观影,免收门票、戏票、影票;在天柱山机场、安庆火车站均可享受乘机乘车便利;到市政务中心、税务、银行、车管所、移动、联通、电信等办理公司和个人业务,均享受个性化便利服务,提供绿色通道,"专员"全程帮办。
"一卡在手,出行、办事更便捷。去年5月我去天柱山风景区游玩就免收门票。虽然平时工作忙,用到卡的次数不太多,但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作为首批"宜城优才卡"的持卡人、安庆瑞迈特公司总经理罗建军,切身感受到了持卡的便利与荣誉。
自2021年推出"宜城优才卡"以来,已面向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产业高新技术团队、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等发卡221张,持卡人可享受10大类23项服务,让人才实现"一卡在手、'码'上使用、马上服务"。
人才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我市不断升级服务事项,着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动建立"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让每位来安庆创新创业的人才安身、安家、安心。
人才驿站建设深入推进中,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依托政务服务和科技创新等机构,建设50家以上面向不同人才群体、承载不同服务功能的综合型、双创型、服务型人才驿站,延伸人才工作触角,打造人才政策宣传的窗口、交流互
动的平台、综合服务的前哨。
常态化组织开展"访贤问能""千名人才大走访"活动,每年在清明节前、国庆节前、元旦节前举办宜商大会、圆桌会议、院士恳谈会等活动,搭建与安庆籍在外人才交流联系的常态化平台 不断增强人才融入感和归属感,减少后顾之忧,让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在全社会营造尊才、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应人才之所需,我市不断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实现"进百强、上台阶""重振雄风、重塑辉煌"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常德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8日)
人才,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常德深谙此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创业之地、人才向往之地,把常德建设成为区域人才中心城市,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如今,人才有位、有为,"天下英才聚沅澧"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常德出台系列人才政策文件。
一、精准"引凤",助力人才尽展其能
引才兴业,聚智行远。为精准"引凤",常德市在以下方面下功夫、用力气--首先是加强供需对接,重点围绕"四大千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定期走访市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制度,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查,每半年发布一次企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全面收集常德籍在外工作优秀人才信息,整理编辑相关名册,为其更好参与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目前,常德市已有500多家企业与全球60家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全市人才引进政策兑现大会上,引进人才展示公寓钥匙。
其次是拓宽引才渠道,抓好线上引才,发挥好"常德人才网"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提升引才的实效性;抓好线下招聘,每年牵头组织本地企事业单位去北京、西安、武汉、长沙等地知名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
最后是创新引才方式,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揭榜挂帅",以"企业出题、政府张榜、能者解题"的方式,面向国内外招揽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实施青年人才引进专项行动,出台支持青年人才集聚发展的激励措施,留住本地高校毕业生,吸引常德籍在外青年人才"回流";每年定期开展事业单位集中招聘引才活动,设定人才专项事业编制300名,纳入全市人才引进总体方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3年,常德新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人才、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才、技师等级及以上人才8600多名。
二、系统"育凤",增强人才综合素质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既要抓好人才引进,更要重视人才自主培养,这是人才工作的基础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常德市与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的"沅澧大讲堂"培训班,现已举办20多场,累计培训本土企业家近4000人次。
这只是常德市以全面增强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人才培育工作体系的一个缩影。
放眼沅澧大地,处处洋溢着"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浓厚氛围
--
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建立农村教育、卫生等基层人才素质提升基地,培训各类基层人才5000余人。
与快手公司合作开办农副产品"村播带货"培训班,筛选培育300多名本土"村播",推介石门柑橘、桃源玉露脆梨、澧县阳光玫瑰等15个各具特色的地理标志品牌。
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大力开展技能就业"连心桥"活动,现已举办焊工、车工等技能培训示范班85期,为280多家企业精准输送技能人才8000余人。针对产业工人队伍存在的"工学矛盾",积极开展"送训入园"活动,有序组织技术专家进入园区企业给产业工人授课,目前已举办技能工人短训班28期,培训产业工人1200余人。
近3年来,常德市有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入选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12人入选"湖湘青年英才"计划、8个研发团队入选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新建2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人才集聚局面初步形成,人才创新动能初步显现。
三、科学"用凤",激发人才成长活力
常德市领导班子深知,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挥人才最大价值,要主动为人才搭梯子、建舞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不唯年龄、不唯身份、不唯学历、不唯经历,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产业园区一线锻炼成长!"2021年,常德市选派22名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等9个产业园区任职、挂职。
常德市还开展"教授博士沅澧行"活动,选派200多名本地高校的教授和博
士组成29个科研服务团队,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近几年,围绕发展全市"四大千亿产业"以及新兴优势产业,常德重点培
育扶持70多个科研团队;突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跨企业、跨领域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800多名,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5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500多项,开发工业新产品80多个,培育农业新品种7个,获国药准字5项,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项。
从车间工厂到田间地头,从科技创新实验室到产业发展实践场,各类人才正把自己的智慧转化为助力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建设幸福美好新常德"人才之歌"。
四、用心"留凤",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去年以来,常德市构建"智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塑造"互联网+人才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为消除人才在常德安家落户的后顾之忧,从工作到住房,从医疗到子女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常德成为一座'人才来了不愿走'的城市。"常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常德市人才政策培训会现场。
4月22日"新鲜出炉"的两个文件--《常德市关于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奖励突出贡献人才的实施意见》引起广泛关注。
这两个"人才新政",针对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和先进制造业高地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力争让广大人才在常德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如降低装备制造业企业补贴发放对象门槛,开辟事业单位引才绿色通道,实施人才分类评价并发放"常德人才绿卡"等。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奖励突出贡献人才的实施意见》创造性地实行企业推荐"突出贡献人才"制度,对在税收贡献、产业投资、企业上市、科技创新方面有积极作为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突出贡献人才"推荐名
额,对获评的"突出贡献人才",每人一次性发放20万元奖金,并发放"常德人才绿卡"。获得"常德人才绿卡"的可享受住房保障、市内三甲医院就医绿色通道、子女入学绿色通道、配偶对等相适安置工作等多项优质服务。目前,全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和首届先进制造业"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工作正有序推进,有982名人才对象入围全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名单、61名人才对象入围全市首届先进制造业"突出贡献人才"名单。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常德市围绕产业大力引才、锚定需求精心育才、完善机制灵活用才、优化服务用心留才,让各路人才在沅澧大地上茁壮成长、大放异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惠州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21日)
光阴荏苒,奋勇向前。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惠州蓬勃发展的态势,犹如雄鹰展翅,向着更高更远的天空翱翔。去年,惠州GDP实现4977.36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惠州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省,其中GDP达3800.70亿元,同比增长4.3%,彰显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这一项项亮眼的数据、一个个向上的箭头背后,凝聚着千千万万与惠州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向前人才的智慧和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惠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有关精神,加快形成"惠"聚人才比较优势。目前,惠州人才总量已突破120万名,高层次人才达到2.8万名,科技领军人才超150名,创新团队71个,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增至58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量达230家。厚积薄发的惠州,"智力引擎"动能澎湃,群英荟萃事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