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县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3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XX县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必要性

(一)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必然选择。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村、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向前端延伸可带动种养殖等产业发展,向后端延伸可联通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既深刻影响农村治理体系,又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产业兴旺和夯实全面小康社会基础的重要路径。我县立足农业资源基础深入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推动农产品向工业品转化,有效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增值空间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二)优化工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发展的有力抓手。我县工业以新型建材产业为主,近年来因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逐步减少,新型建材市场需求疲软,工业发展面临动力不足等问题。食品产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需求与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行业,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食品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县大力发展粮油加工、肉禽加工、特色果蔬加工等为代表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是基于我县农业产业资源基础、交通区位优势、市场前景等作出的科学考量,是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

(三)贯彻落实XXX调研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XXX年XXX月XXX日,时任XXX书记XXX同志在XXX县调研时候高度肯定了我县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做法,并要求我县要继续围绕XX"菜篮子、果盘子、餐桌子"发展精品农业,探索发展预制菜等"进口"产业,真正作出品牌效应。XXX年XXX月XXX日,XXX书记亲临XXX县调研,对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路径进行把脉问诊、作出重要指示。我县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发展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在"强省会"战略中找准"建成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聚集地"定位,是立足县情实际具体措施。

二、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可行性

(一)切合粮食安全战略,具备政策机遇。国家层面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作为头等大事,要建立加工、供应、配送、储运的应急保障体系。省级层面把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作为十大工业产业之一,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行动,着力打造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生产、便利化服务网络于一体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聚集区。州级层面把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作为七大工业产业之一,出台了《XX州支持重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质发展XX措施》,聚焦精深加工推动粮油、果蔬、肉制品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支持产业上档升级。

(二)农业品牌优势突出,具备资源基础。XX先后荣获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县""中国XX之乡""国家区域性XX繁育基地"等国家荣誉,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有机农产品29个、绿色食品4个、农特产品区域公共品牌9个,品牌叠加效应正快速转化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优势。稻谷、油菜籽、生猪等粮油加工原料供应产能分别达XX万吨、XX万吨和XX万头以上。以大米加工、食用油加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导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链基本形成,产能分别在XX万吨、XX万吨和XX万头以上,产能和市场份额都位居全省前列。

(三)地处省会辐射区域,具备市场机遇。省级出台的《支持"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XX"外环高速公路"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XX县作为XX的农副产品保供等产业配套功能定位,尤其是随着XX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快速推进,XX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XX最佳地理位置优势,具备和省会城市共同发展、融合发展的条件,是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最佳区域,为做大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四)园区建设基本成型,具备承载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园三区"发展格局,与XX一体化发展的城市骨干路网基本形成。累计建成路网近XX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XX万平方米、公租房XX套,建成220kv变电站XX座,建成供水管网XX公里,污水管网XX公里,建有污水处理厂XX座。随着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规格提升,具备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承载能力。

三、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挑战

(一)食品安全对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深入贯彻落实,对食品产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趋势和消费环境的转变,倒逼了食品产业加速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从吃得饱、吃得安全向更健康、更美味、更时尚、更方便转变,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对食品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县食品加工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有限,食品安全保障和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新常态下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竞争加剧对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XXX等周边县(市)产业发展定位趋同,区域之间竞争逐步加剧,尤其是贵安食品产业发展对周边地区造成一定的虹吸效应。我县食品产业存在产品层次不高、市场渠道不畅、竞争优势不明显,"赶"和"转"的任务艰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快速传递,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影响,倒逼食品产业商业模式变革,对传统业态为主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产业体系不健全难以发挥集群效应。目前,我县生态特色食品主要集中在粮油加工、肉禽屠宰加工领域的粗加工环节,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有待拓展。特色果蔬加工、调味品加工等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知名度不高、美誉度有待提升,品牌培育任重道远。上下游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幅拓展范围有限,包装印刷、冷链物流、污水处理等配套产业链和设施仍需完善。总体看,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仍处于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过程中,尚未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力。

四、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路径思考

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准确把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省会"战略、XX州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带来的机遇,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各类优势资源,建设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聚集地。

(一)坚持全产业链思维,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通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前端、中端和末端,前端推动种植业振兴、养殖业扩容,中端强化加工能力建设,末端强化产销衔接,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是加强前端原材料供给能力。支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积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和相互协作,建立完善从原料生产到末端消费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进产业链各环节有效衔接。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经营管理模式,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的原料生产,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供应基地,打通加工企业与基地的供需渠道,提升原料保障水平。二是提升中端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开发米制品及其他杂粮食品加工、菜籽油、绿壳鸡蛋加工产品、休闲食品等产品,构建肉制品深加工一体化产业体系,丰富预制菜产品种类。加大对传统加工的技术改造与装备升级,提高自动化、机械化、标准化程度,在保持产品口味特性的基础上,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与加工效益。支持有条件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研发平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食品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以产业链"强补延建"为主要抓手,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精深加工能力强的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农产品加工规模,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三是强化末端市场对接。引导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同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拓展粮油制品、休闲食品、预制菜等在大中专院校、商超、军营、旅游景区、养生养老、大型企业等的市场渠道,推动终端市场深度对接,实现产销有效衔接,确保"产得出、卖得掉、卖得好"。

(二)用好优势品牌资源,提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深入挖掘我县列为全国XX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优势品牌资源价值,管好、用好品牌价值,发挥最大效益。一是提升公共品牌运营管理水平。抓好"XX"公共品牌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国家级荣誉品牌规范管理,对符合标准的企业授予品牌使用权并加强监督管理。鼓励XX食品、XX食品、XX食品等重点企业依托区域公共品牌制定企业标准并推动形成行业标准,构建XX特色"粮、油、肉、菜"等产品标准体系,打响产业公共品牌。二是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积极对接将XX特色食品融入省XX、XX等营销平台,整合抖音、微博等互联网资源搭建品牌宣传推广平台,遴选一批具有XX特色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整体包装、常态化推广,提高特色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加大特色品牌培育创建力度。突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支持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等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引导企业开发安全、方便、营养、健康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等新产品,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和提升产品品牌形象。

(三)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增强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以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企业需求为导向,按照配套设施建设跟着项目走原则,结合实际适度超前配套完善食品加工产业所需的包装、仓储物流、污水处理等重点设施。一是加快建设食品包装产业园。依托XX公司与XX公司的合作契机,进一步深化"XX"区域公共品牌在食品包装领域的推广使用,以食品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包装配套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品质提升和供给创新,推动形成集农副食品精深加工、食品包装、物流等为一体的食品集散地,积极构建包装生产、流通、消费、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二是完善冷链物流设施。以食品冷链物流核心开展物流保质减损新工艺与新技术、包装新材料和新装备研发,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物流管理平台、微环境智能化监控和品质质量及安全溯源技术体系,加快构建冷链物流网络,形成覆盖范围广、运营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冷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三是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严格按照标准和监管要求强化食品生产企业污水排放监管,结合目前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空间布局、处理能力等现状,强化前端治理,推广移动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等在企业生产端使用,有效统筹城镇污水处理和食品生产企业污水排放标准关系。积极争取专项债等项目资金提升污水处理标准、能力,实现食品生产企业污水排放和城镇污水处理的有效衔接。

(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加快XX民营厂房、XX园标准厂房等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加快特色食品产业园建设,推进产业聚集集群发展。一是聚焦完善产业链条抓招商。坚持产业成链发展思路,精准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的企业聚集发展,通粮油、肉制品、果蔬、调味品加工产业链,实现从分散的、单一的、互不关联的业态向精深加工转型。二是聚焦龙头企业带动抓招商。结合我县粮油、肉禽、果蔬、调味品等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实际,深入研究产业链各个环节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的投资实力、投资意愿,不断健全完善我县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两图两库"即"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库、项目谋划库",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企业。三是聚焦区域协同互补抓招商。用好毗邻省会城市的区位交通优势,认真研究省会城市食品消费市场需求、食品加工企业配套需求,主动研究XX招商动态,加强沟通协作,及时掌握需求信息,抓好配套项目的培育招引,推进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

(五)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坚持创新驱动,推进食品产业在研发端、生产端等环节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承接转化先进适用技术,围绕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趋势。如,菜籽油等食用油加工加快突破低温冷榨工艺、水酶法、脂质重构、膜分离等技术,挖掘菜籽油及其副产物的功能特性。二是强化生产过程质量管控。树立和打造质量标杆车间和标杆企业,从原料、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方面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能力水平,推动一般制造向精品、精细、精制、精美转变,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三是分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利用政策推动、创新驱动、项目拉动和市场带动等手段,鼓励和指导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制订转型升级方案,提升集约化、规模化能力,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做优做强、中小型企业做特做精、小微企业规范发展,形成既有龙头企业单兵优势、也有小微企业"抱团发展"良性发展格局。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