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调研报告范文-34篇(第8/81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514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39分钟。

在结构方面,不管选题大小和内容多少,都要按惯用的结构方法大肆铺排, 人为地把短文章拉成了长文章。比如某县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其经验可通过调研文章予以总结推广。这篇文章的结构本来很简单, 第一部分介绍做法和第二部分概括几条经验和启示就可以了,但作者可能嫌这样结构还不够规范、大气,后面又挂拖斗似的加上一个部分"思考与建议", 其实又没有多少话要说了,说来说去与第二部分的内容差不多,无非后写,而没有必要专门拉出一个部分。

在说理方面,不管是否需要,都像写论说文那样从论点到论据再到论证, 分析得很严密、很透彻,看起来雄辩有力、逻辑性很强,但有时候纯属多余, 反而使文章显得沉闷、老气。比如有篇文章谈到"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怎样说明这个道理呢?本来,作为调研文章,主要应依据调查得来的事实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讲清就行了,但作者似乎还嫌这些事实不够用,又大段大段地将历史上的"无为而治"和西方发达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某些成功做法搬过来作证,论据的确很充分,论证也的确很严密,但作为调研文章,是否有这个必要呢?

在建言献策方面,不管是否对路,是否有充分的材料依据,都在题目上戴上"对策"、"思考"、"战略构想"之类的漂亮的大帽子。当然,如果文章的确够分量、决策建议的确够水平,戴这样的帽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但有些文章,如"点子"式文章,仅就某一件具体事情"叙"和"议",戴这样的帽子就不太合适。比如某篇文章反映部分中学生辍学打工的问题,呼吁学校、家长、主管部门予以重视和解决,难道非要冠之以《关于制止中学生辍学打王的对策思考》吗?有的作者在构思文章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内在的东西,而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决策建议的分量与质量,而是形式上的表现,如对策之一、对策之二、对策之三等等,好像有满肚子的对策用不完,细细一看却不过如此。其实,只要内在的质量过硬,冠什么名称并不是太重要,只要得体、贴切就行。在标题制作方面,不管自然不自然、准确不准确,一味追求工整、漂亮,结果反而显得活气不足,雕琢的痕迹太重。读者看一篇调研文章好不好,首先是看题目,其次是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读者看下去,所以标题制作的确要认真对待,但如果以为只要工整、漂亮就能吸引读者,那就错了。比如这样一组标题:"增进共识,形成加快发展的大合力;搞好宣传,强化加快发展的引导力; 突出重点,凝聚加快发展的突破力;加强领导,提供加快发展的保障力。"这里边的几个"力"明显是拼凑起来的,且不说你是在刻意"傲"标题,连意思也讲不太通了。还有一些文章的标题老喜欢搞"关系",什么正确处理深与浅的关系、偏与全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没有那么多关系也耍凑到那么多关系;有的喜欢摘"工程,,,解放思想是"洗脑工程",山地开发是"绿色工程",一篇文章中就有六七个工程,够不上"工程"的也硬把它说成是工程。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搞一些整齐的句子,问题是,整齐要以自然流畅为前提,如果为了整齐而"整齐",那就太没意思,还不如直说的好。其

实很多好标题并不"整齐",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把话说到了点子上,读者还更喜欢看。

此外还有文字表达方面的问题。有的作者不管文章生动不生动、可读性强不强,总是很认真地、很负责任地、像绣花一样细致地推敲文字,好像生怕哪一个提法不合规范,哪一个句子不合语法,哪一个词用得不准确。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因此而使文章变成文绝络、干巴巴的书生腔,读者根本不愿意看,那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除非作者写文章只是为了给自己看, 要不就不能不考虑它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比如这样一段话:"优化农业结构, 亟须引导农民充分认识传统农业结构的种种弊端,充分认识发展效益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充分认识优化结构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现实意义,藉此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段话在语法上找不出任何毛病,但看上去给人以咬文嚼字、死气沉沉的感觉。如果换一种说法:"调整农业结构,要引导农民算好结构的'效益账',发展高效农业的'致富账',使农民三笔账: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对比账',优化农业受到启发和鼓舞。"这样一说,就显得生动多了。上面所说若干具体问题,中心意思就是:文责自然。太认真、太刻意"做"出来的文章未必都是好文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亦为文章之至境。不过从根本上说,要使文章摆脱"做"的痕迹,还是要把握一条:文章是为解决问题而做,而不是为玩文字游戏而做。不立足于解决问题,为文而文,无病呻吟,"做"的痕迹自然在所难免了。

六、把握好"叙"与"议"的关系

叙述与议论是成文的基本手段,写作调研文章时,二者缺一不可。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一)"议"要与"叙"相呼应,相吻合,防止前后脱离或相互矛盾。叙述的部分提出了问题,就应在议论部分提出解决的办法,而不要将重点"议" 到其他方面,甚至造成前后矛盾。

(二)"议"要贴紧"叙",在"叙"的基础上深化、升华。如果"叙" 的部分列举了典型事例,议的部分就要"议"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既要防止任意拔高,夸夸其谈,使人对典型本身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也要防止流于浮浅,看不到事物的深层意义。

(三)"叙"和"议"都要扣紧观点来展开,使观点有血有肉,生动丰满。

要防止"议"与观点联系不紧,或者根本没有"议",留下"叙"在那儿孤零

零地支撑观点,把文章变成观点加例子的图解式文章。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亮出观点后,先用"议"的方法把观点展开,再过滤到举例子。有些时候,举完例子还可以接着再"议",但不是重复前面的"议",而是就这个例子本身而"议",以进一步印证观点的正确性。

(四)"叙"与"议"的摆布要合理,衔接要紧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叙"与"议"分别作为一个部分,"叙"归"叙","议"归"议", 但逻辑上是连接在一起的,即前面交代"情况怎么样",后面说明"为什么" 和"怎么办"。另一种是边"叙"边"议",每一个层次下面谈完情况接着分析,若干个层次谈完后,最后来一段概括性的文字作总结。请注意:这两种方法不可混用。比如边"叙"边"议"的方法,通常是在若干观点(或小标题) 并列的情况下使用的,如果改用先"叙"后"议"的方法,那就变成了这样: 前一部分分若干层次摆情况,后一部分又要相对应地分若干层次发议论,这样就等于把"叙"与"议"割裂开来了。

勤为农民写文章,善帮领导出主意:学写农村调查报告的一段经历和几点体会

湖北省委政研室 余爱民

(2006年)

余爱民同志这篇谈调研写作的文章,观点新颖而深刻,语言生动而鲜活, 是工作类稿件中一篇十分难得的好文章。本期我们破例以较长的篇幅予以刊发, 它给我们的启示可能是多方面的,请读者朋友自己去品味。这样的好文章,对于本刊而言,可以说是多多益善。真的盼望作者朋友结合工作实际多给我们写出类似的佳作来。--编者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