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调查研究报告(第2/4页)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习风气不够浓。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虽然有所提高,但学习风气不够浓。表现为:一些领导干部忙于日常业务事务,周旋于各种应酬,"无暇"学习、不想学习;部分干部存在"以干代学"的思想,认为学习不如实干来得快,满足于既有的实践经验,不想学习;有些干部学习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真学、深钻、细研精神,学习效果不佳,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上级精神的实质,不能创造性应用于工作实践、指导实践,工作方法陈旧、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和探索性。
(二)服务意识不够强。一些单位(部门)门好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作风依然存在。一些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作风浮躁,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一些窗口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对办事群众态度冷漠,存在"看人下菜"现象,熟人靠前办、生人靠边站,让群众长时间等待。主要原因是: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继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还不牢。在工作上,群众观点有所淡化,有满足现状的思想,存在说了也白说、甚至出力不讨好等思想,也产生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想法,这实际上是宗旨观念不牢、群众观点不强、觉悟不高的表现。
(三)纪律执行不够严。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自我要求不严,工作自由散漫,不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上班迟到早退,中途脱岗溜号,办理私事;在岗不在状态,找不到工作着力点,无所事事,出勤不出力;一有时间看视频、逛淘宝、炒股票、玩手机,干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主要原因是群众观念树得不牢、践行不力。在长期工作中形成了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的不良习气。平时不注重加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淡化,形成了懒惰拖拉的工作作风,组织观念淡薄,工作纪律松懈,逐渐养成了享乐主义思想。一些干部工作上不是比能力、比奉献,而是比职务、比待遇。有的干部对工作心不在焉,上班时间擅离职守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这些问题看似是小事,但却影响了机关工作的秩序,败坏了机关工作风气。
(四)工作作风不够实。一些干部得过且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一些干部工作拈轻怕重,对上级领导重视、容易出名挂号的"大""要"事,争抓抢干,对艰苦环境、急难险重任务等服务群众的"小""轻"事,敷衍了事;一些干部报喜藏忧、弄虚作假观念没有根除,讲成绩夸大其词,讲问题蜻蜓点水,"唱功"比"做功"好,"蹲功"比"跑功"差,满足于"亮点工作",缺乏深入实际、一抓到底的韧劲;有的干部为群众办事推三诿四,敷衍塞责,存在"避、拖、怕"的情况,使得一些能解决的问题,迟迟不办理不解决;少数领导习惯于开开会、看材料、听汇报,不经常性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倾听群众意见,对基层存在的实际困难,对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不能及时拿出有力举措和解决方法;极少数领导干部对别人要求比对自己要求严格,表率作用发挥不强,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有了问题和错误不能纵观全局、从主观层面找准问题症结,缺乏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并提出应对策略。
(五)进取意识不够强。实际工作中仍有等、靠、要思想,工作标准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平推平拥,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有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取得一点成绩就津津乐道,看不到差距,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裹足不前。主要原因是求稳怕乱、怕冒风险,安于现状的思想;有的习惯于常规性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对待新问题;有的工作怕担风险,不敢担责,见事就避、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有的注重享受、耽于逸乐,不愿受舟车之劳、爬山涉水之苦,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缺乏担当精神,不做"进取型"的干部,甘做"平庸型"的干部。
三、对策与建议
(一)带头讲政治、铸忠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机关的第一属性,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干部队伍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两个维护"也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必须体现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推行好党委"第一议题"制度上,特别是在新发展阶段,沉着应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和挑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承担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处理问题,提高工作主动性、前瞻性,在重大考验面前,切实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出击、敢战能胜,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扎牢对党忠诚之根、铸牢对党忠诚之魂,不断激发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
(二)带头谋发展、开新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百舸争流,破浪者才能远航。信息时代日新月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开发区经历了XX年的快速发展,为全省、全市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快速上涨,昔日的发展红利不断衰减,开发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紧紧抓住制约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打破资源路径依赖,落实新发展理念、改革体制机制、突破发展瓶颈、转换发展动能,努力推动工业园区向创新园区、生态城市、智慧园区转型,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首先要通过创新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围绕XG、电子信息等关键应用,依托全市铜、铝、钛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平台,抓创新、推技改、降能耗、减成本、促联合、提效益、扩产能,做强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升级,构建园区"X+N"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其次要通过创新助力园区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园区"十四五"规划,聚焦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XX,努力在"优空间""筑底线"上协同发力,在"强产业""优结构"上协同发力,在"控总量""扩容量"上协同发力,在"提品质""增碳汇"上协同发力,在"转观念""树新风"上协同发力,加快引进并实施一批绿色工业项目、民生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扎实做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在招商环境、发展环境、生态环境上把好关口,形成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建设绿色、生态园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