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调研报告汇编(61篇)(第18/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56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19分钟。

客观的原因在于信息网络的监管不力、金融领域的监管不严上。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上各种信息、页面、应用软件APP等可谓无空不入,一些虚假信息、诈骗链接能够轻易进入群众的视野。金融部门对大额、可疑资金流动的调查滞后,使得无法进一步提前打击。如本院审结的王某某帮信案件,王某经人介绍在手机上下载使用"码上赚"APP,使用自己名下的银行卡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结结转,经统计,王某银行卡交易流水收入金额达2800余万元,王某对其银行卡的交易亦无法说明资金的合法来源和性质。案中涉及的"码上赚"APP系违法、不合规APP却能轻易下载,罪犯王某并无正当职业,个人账号的银行流水达上千万却并未引起金融监管的重视,均反映了当前网络、金融等监管上的不完善。

三、帮信犯罪案件审理中的困境与难题

一是对犯罪资金的区分认定存在困难。《解释》第十二条对该罪"情节严重"进行了细化明确,犯罪资金是衡量犯罪情节的一项重要标准,但由于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是多样复杂的,司法实践中,涉案卡内资金部分存在交织不清的问题,出现犯罪资金与个人正当使用资金相互混同的情况,甚至有个别人员故意通过此法转移部分上游犯罪资金,造成计算和区分涉案流水的技术困难。

二是帮信案件中是否构成共犯的事实认定问题。自《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帮信罪以来,对于该罪行为主体与被帮助对象之间是否构成共犯关系,一直众说纷纭。争议的产生,主要在于一是对帮信罪中规定的"明知"的理解,如帮信犯罪中的共犯认定是否仅限于"通谋"?"心照不宣""各得其利"可否作为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实践中又应该如何认定?二是刑法对帮信罪中规定的"犯罪"是否应当查明帮助对象所实施的有关行为已达到犯罪程度?这些工作难点都需要法官在案件审理中严格审查法定要件,在贯彻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础上,做到体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这就对法官的个人办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

三是帮信罪与帮信后的违法行为的界分。电信诈骗通常有较长的链条,涉及众多主体和诸多行为,这些行为之间的法律定性和审理甄别是个巨大工程,仅就提供"两卡"来说,往往有"卡农""卡商"等不同层级,"卡商"可能又有一级、二级等多个层级。司法实践中,更有帮信后又在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下,又代为转账、套现、取现等的行为,还有帮信行为人挂失涉案银行卡并提现的行为。这些在实务层面的认定,会直接影响有关案件的性质认定和政策把握。

四、减少帮信犯罪和解决帮信犯罪案件审理中困境的应对之策

微犯罪性和主体多元化的犯罪特点决定了在帮信犯罪的预防、控制和打击上需要动员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包括司法机关、法治宣传部门、网络运营商以及金融部门等,联动打击,推进社会预防和管控,做到:

(一)增强协作,形成防范治理合力。根据网络犯罪的新特性,对网络犯罪实施整体、全过程防控。督促网络运营商和相关网站管理者加强网上交易内容的监管,严格审核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严控网络购销途径。金融监管部门增加识别能力,对资金异常交易打早打小,对被用于网络犯罪的"两卡"采取立刻冻结或注销,并使之无法解冻或挂失补办,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卡主开立新账户,在高科技条件下建立有效的网络防御和治理体系。

(二)齐抓共管,推进刑事严打整治。侦查机关需要充分利用网安、技侦、情报的技术优势和信息研判平台,对犯罪的作案方式、特点,进行分析研判,提高案件侦破能力。检察部门需加强对办案的指导,解决案件定性、办案程序、鉴定等问题。审判部门要明确法律适用和证据标准,妥善处理好法条竞合等问题的认定标准,精准有效适用法律。

(三)加强宣传,提高个人法律意识。深入学校、企业等针对收购"两卡"和即时通讯工具等问题开展专题法治宣传,结合具有教育警示性的典型帮信犯罪案例进行以案说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辨别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止个别群众为了蝇头小利出卖或出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号等,更不得在明知对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依然提供技术帮助和支付结算帮助,确保群众"钱袋子"安全。

全国政协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实施办法

(2015年4月16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主席会议通过,2018年10月26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十一次主席会议修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有关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文件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精神,加强和改进全国政协调研工作,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

1.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坚持正确方向,准确把握政协的性质定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调研作为人民政协履职的基础性工作加以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努力使所提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坚持"身入"更要"心至",用心座谈走访、细心摸清情况、潜心研究问题、精心提出对策;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既注重建言献策的成果,又注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改进作风,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增强责任心,确保调研活动务实高效;坚持求同存异,尊重各种不同意见,实现发扬民主与增进共识相统一。

二、选题确定

2.明确选题依据。根据总体要求和全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中共全国政协党组工作要点、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课题。

3.征求选题意见。调研选题由专门委员会通过适当形式征求委员意见,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与选题研究论证;对各方面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后,由专委会分党组会议、专委会主任会议和全体会议研究提出年度调研选题意见。其中重点选题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与全国政协办公厅会商全国政协重点协商议题工作机制,与党政相关部门沟通协商。

4.搞好选题协调。办公厅每年定期召开调研选题通报协调会,与各专委会、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等相关方面,就年度调研选题进行沟通协调,提出综合平衡意见。需要地方政协协同调研的选题,由选题提出单位与相关地方政协沟通协调。

5.确定选题计划。选题提出单位根据综合平衡意见,起草各自年度调研计划(包括调研题目、时间、地点等),报经秘书长办公会议、秘书长会议汇总研究,形成全国政协年度调研计划草案,报主席会议(或主席办公会议)审定。主席、副主席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调研题目,经办公厅协调后,由相关单位组织实施。

三、组织实施

6.制定调研方案。调研组织单位根据调研计划,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调研题目、目的、地点、日程、调研组成员初步人选、调研提纲、调研成果体现方式、新闻报道安排、后勤保障等。

7.成立调研组织。调研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一般由专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重要调研活动可邀请联系相关专委会或界别的副主席带队。调研组成员一般在20人以内,以本委员会委员为主,适当吸收有关方面人员参加。重要调研活动,调研组设立临时党组织,调研组成员和工作人员中的中共党员参加临时党组织。可以课题为纽带,有关专委会之间配合调研,与民主党派联合调研,与智库合作调研,与地方政协协同调研。有的调研题目,可委托所在地全国政协委员活动召集人牵头,组织住当地的全国政协委员开展调研。

8.听取情况介绍。在实地调研之前,可根据调研课题需要,安排情况介绍会,邀请相关部委同志介绍情况。要注意加强委员与部委同志的互动交流,尽可能多地掌握调研内容的现实情况,使调研的问题更集中、认识更深入、思路更清晰。

9.深入实地调研。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耐心倾听、虚心请教,既摸清综合情况又了解典型案例,既听干部意见又听群众意见,既了解成绩经验又发现问题不足,对重要数据和材料加以核实,真正把各方面情况摸清吃透。一个调研课题原则上安排一至三个省(区、市)实地调研,深入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个别交流等方式进行。座谈会既应邀请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介绍情况,也可邀请相关社会组织、企业和群众代表、专家学者参加。实地考察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防止做样子、走过场,要点面结合,注重从不同侧面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可采取整体调研与分组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小而精"的调研小组,开展定向定点调研,深入基层"解剖麻雀"。个别交流要选择情况熟、有见解的同志参加,以便集中、深入地探讨问题。

10.组织讨论研究。实地调研后期或结束后,应及时安排调研组内部研讨会,总结交流调研体会,探讨相关问题,研究确定调研成果构架和核心内容。要鼓励调研组所有成员充分发表意见,特别要重视委员不同意见的讨论,以集思广益、扩大共识。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坚持定性和定量结合、宏观和微观结合、静态和动态结合,对调查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成果转化

11.提高成果质量。根据调研情况和调研组成员意见及时撰写调研报告、政协信息等,调研组组长负总责,参加调研的委员要亲自撰写调研报告,一般应在调研结束后两周内完成。调研成果要尊重调研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分析和归纳问题,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要文风朴实,言简意赅,观点鲜明,言之有物。

12.丰富建言形式。把调研与政协履行职能的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加强调研资料的整合与共享,综合运用调研报告、提案、会议发言、政协信息等形式建言献策。可推荐委员代表调研组在政协全体会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发言。

13.规范报送程序。调研报告、政协信息等调研成果经调研组会议讨论后,按程序报批。重大课题的调研报告可视情报请主席办公会议研究。

14.促进成果转化。强化重大调研成果的跟踪、反馈和评估,促进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及时跟踪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调研成果的批示情况,收集部委对委员所提意见、建议的吸收采纳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调研组成员。

15.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探索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加强对调研成果的宣传报道,以扩大影响力。重要调研活动邀请媒体记者随团进行报道。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政协办公厅、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相关工作机构。

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xx区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的重要举措,作为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之举,强化答卷意识,立足基层实际,加强探索创新,努力使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已建成投用的三级文明实践架构均建立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职责,整合阵地资源、激活志愿力量,积极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到村进户、见人走心。广大群众对文明实践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増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为进一步深化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先后于6月上旬、8月中旬分两次利用15天时间深入10个镇(街道)文明实践所、25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及7个区级特色志愿服务队牵头部门开展督导调研,重点围绕阵地建设、资源整合、队伍组建、志愿服务活动、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和实地查看了解,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的探索和成效

按照全市部署安排,xx区从2020年8月正式启动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镇(街道)文明实践所、20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试点建设工作,2021年,全面推进剩余255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建设。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实践,截至10月22日,全区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所18个、站176个,到今年十一月底,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阵地建设全覆盖。由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既定模式,也没有经验可循,我们也是在学习我市三个试点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边实践边推进,边摸索边总结,由浅入深、由点及面,重点在阵地、队伍、项目、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全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具体做法是:

(一)统筹阵地资源整合,打造文明实践平台

1.面上建好文明实践三级主阵地。按照"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体系架构,建立三级文明实践网络。实行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书记负责制",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一把手"工程。印发《xx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xx区规范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内容的通知》,各实践所、站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简洁实用的原则,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固定标识标牌、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项目、有实际效果的"六有"标准,不另起炉灶,避免重复建设,确保"建设标准"不走样。

2.线上构筑七大区级平台。打破部门壁垒,按照服务类别,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体育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七大平台,下设七大平台办公室。由对应工作职能的部门牵头、若干责任部门配合,涉及各平台的机构、人员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3.打造文明实践点(基地)。在有条件的企业、旅游景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产业发展基地、农民文化大院、家风馆等设立文明实践点,拟对金凤山烈士陵园、红军广场、麻街地下交通站、秦岭江山景区、北宽坪红色教育基地、区信用联社党性教育基地、房店村家风馆等命名一批文明实践基地。

(二)健全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志愿服务管理

1.构建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全区正式建立起1支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7支区级特色志愿服务队、18支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275支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72支区级部门志愿服务队和2支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的"1+7+18+275+72+2"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网络,并对所有队伍进行授旗管理。

2.抓注册扩面规范管理。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及做好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国志愿服务网)2.0版网上注册登记有关工作的通知》,引导全区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全员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目前全区共正式网上注册志愿服务队伍326支,注册志愿者15674人,志愿者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总时长368773小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比例达到70%。制定《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3.规范志愿服务项目运行。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业务培训会,邀请商洛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中国好人王力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专题培训,逐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招募、管理记录等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制定《xx区2021年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一对一"量身定制6个区级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和13个部门志愿服务项目,各级各部门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1666个。

(三)做实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打造特色品牌

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六讲六学六争当"为载体,以"讲、评、帮、乐、庆、书"等为主要形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核心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六项工作。

1.深入开展"政策宣讲、理论宣传"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理论宣讲大众化。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任务,组建群众理论宣讲小分队,让领导干部讲政策、成就、形势,让专家学者讲学理、道理、哲理,让老百姓讲身边人、身边事、身边变化;组建文化服务志愿服务队,让文化志愿者说唱新生活、表演新风尚,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理论宣讲小分队共开展宣讲600余场次,文化服务志愿者送戏进村演出140余场次,深受基层群众好评。

2.深入开展"培育文明、寻找好人、我们的节日、扶贫帮困"等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教育服务群众精准化。围绕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崇德向善、培育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引导广大群众向善向好。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培育传播新风良俗,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坚定心向党、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开展"邻里守望、关爱他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系列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良好社会风尚。

3.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我们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大力开展文明村镇、"五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评选表彰活动,深入开展人居环境、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诚信建设"五治"活动,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促服务、进企业促诚信、进学校促成长、进村(社区)促和谐、进农村促新风、进家庭促文明的"六进六促"活动,深化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

4.结对共建培育特色,凝聚力量服务大局。探索镇(街道)、村(社区)与辖区企业、文明单位、学校、联村帮扶单位等结对共建,共同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共同培育文明实践特色品牌。为配合全区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时发出《关于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倡议书》;为助力防汛救灾,及时发出《关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助力防汛救灾的倡议书》,全区各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倡议,踊跃投身疫情防控和防汛抢险救灾一线,得到党委、政府以及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学雷锋志愿服务、"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五美庭院"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文明实践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6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3200余人,受众4.8万余人,帮办实事1.2万余件。

(四)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机制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审定了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导小组和志愿服务总队组成机构、《xx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设经费和机构人员调配有关事项,确定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计划。二是明确了由区委书记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文明实践所所长、志愿服务大队长,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文明实践站站长、志愿服务小队长。三是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把手"负总责,建立"区级抓推进、镇(办)抓落实、村(社区)抓服务"的工作机制和"区委统一领导、中心统筹调度、部门协同配合、镇村推进落实"的责任体制。

2.完善工作机制。一是组建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调配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开展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权益保障等,以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业务指导,管理运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区委文明委指导镇(街道)联席会议制度、挂点联系制度、工作通报制度和约谈机制,实行区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包片抓点制度,定期对镇(街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行督促指导。三是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专项巡察,纳入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纳入镇(街道)、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实绩考核,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测评,树立争先创优鲜明导向。

3.建立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工作人员保障机制。在全市率先研究落实机构编制和人员调配,落实全额事业编制11名。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全力保障区中心建设。全面落实所、站奖补政策,为试点建设的18个镇(街道)实践所各奖补2万元,统一采购配备电脑、电视机一台;为试点建设的20个村(社区)实践站各奖补1万元,统一采购配备电视机一台;为2021年全面启动建设的255个村(社区)实践站各奖补2000元。区上还将投入资金重点支持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的品牌培育和打造。三是探索建立激励嘉许机制。拟定《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积极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最佳)"评选推荐表彰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我们立足实际,强力推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省、市的要求,群众的期望和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把握有偏差。大部分镇(街道)和部门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工作定位、方法路径等理解不深、认识模糊,没有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较好的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有的镇(街道)、部门还停留在发文安排上传下达,思路不清晰,认识不到位,没有实质性的工作举措。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多数领导干部在注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方面不能坚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表现在工作推动、阵地建设、活动组织、项目确定上参差不齐,牵头部门资源整合搞应付,面上工作进展不一,文明实践活动走形式。

(二)工作力量配备不足。目前上至区级部门、下至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缺乏专职文明实践工作人员矛盾比较突出。部门基本都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职,镇(街道)文明实践所工作基本都是由文化站工作人员负责,多数人员身兼数职,专职人员配备难度较大,难以常态化开展工作。村(社区)更谈不上专职工作人员,兼职的村(社区)干部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缺乏现代化办公技能,策划组织文明实践活动更显被动,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多数自然村常住留守人口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占大多数,组建志愿服务队只能靠村(社区)几名干部,能吸纳进来有技能、有专长服务群众的骨干力量薄弱。加之农村绝大多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组织参与文明实践行政推动仍然是最主要的动力,实践所、站整合的也大多是行政资源、公共资源,民间资源、社会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群众的主体性还有待激活,农村志愿服务理念还有待提升。

(三)群众需求和志愿服务项目的供给能力不平衡、不协调。基层群众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很大,但受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与群众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目前能正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仅为在职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项目、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扶残助老济困志愿服务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和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项目等,群众急需的政策理论宣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践还难以实现有质量、有频次的开展。距离真正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政治任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城乡基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还有很大差距。

(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尚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最终要依托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区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化,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模式,依靠大数据、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互通互动。目前,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尚未最终确定第三方合作商,网络志愿服务通道尚未贯通,"互联网+"志愿服务无法实现,依然依靠传统手段完成,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五)志愿服务特色化品牌化引领不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经验,没有既定模板,需要一边学习,一边干。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完成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讲宣传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移风易俗的任务,如何让群众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坚定"四个自信",认同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提高城乡文明程度,还需要切实探索出一套特色化、品牌化的活动,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效应。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在夯实"一把手"主体责任上下功夫,增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性。一是进一步强化对新时代文明实中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夯实镇(街道)和部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既要亲自抓组织推动,还要带头做参与文明实践,把"区委统一领导、中心统筹调度、部门协同配合、镇村推进"的责任体制落实落细。二是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规范建设内容,力争到今年11月底实现三级阵地建设全覆盖。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新平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开花结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