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46篇(第6/11页)
(四)实践价值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019年10月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既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有力抓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聚焦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学习,也彰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规划。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亦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努力适应当前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适当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新内容、满足青年学生新需求,才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将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
有助于多方面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和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一方面,挖掘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典型事迹和为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作为主线,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青年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党的民族理论及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提供鲜活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还进一步有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局面,为推进专题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生,可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实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激励学生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作贡献,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成效。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方向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阵地。科学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遵循社会思想行为的客观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遵循方向性的原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的方向性要求其必须始终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方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接力奋斗。其次,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其所具有的科学性要求开展教学活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民族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方向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放弃社会主义方向,就会失去方向引领和保障,从而迷失科学基础。反之,如果不遵循相关规律,就很难一切从实际出发地把握各种社会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状况,难以做到正确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势头,从而难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走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民族发展规律和思想
政治教育规律。
(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指的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又要引导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教育,以进一步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是强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原则,进一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原则指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只有紧密结合,教育才能取得成效。教育者开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是外因,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才是内因,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的论断。为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需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教师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示范和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年龄结构、认知层面、心理属性以及实际需求来制定教学方案和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其次,通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使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帮学生掌握如何开展自我教育的技巧,让他们自觉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实现受教育者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同时,大学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体系,实现个体的升华,从而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贡献。
(三)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人物、目标、内容、组织、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等各个要素构成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层次性原则指的是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主要表现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点。
首先,遵循整体性原则,需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来看,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要坚持"整体育人"的观念,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从部分而言,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学呈现出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关系。部分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要增强教育者对受
教育者整体素质的认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体现在各个岗位教师的目标和职责,推动产生教育合力。在设定教育目标和内容系统各要素,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和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其次,遵循层次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问题。"[7]青年学生的智力水平、环境、思想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有区别地采用示范引导、自我教育以及灌输教育等方法。针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弱之分。需要教育者因材施教来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教育。针对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可以采取价值引导的方式,鼓励他们自我教育。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挖掘他们的兴趣爱好,采用符合其年龄阶段的方法,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运用体会和考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三的学生采取调研、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毕业班的学生开展见习和实习的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
(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显性灌输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专题理论讲座、讨论学习等,通常都有明确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显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通过显性传达给受教育者。"隐性教育主要是通过把思想、政治与道德等内容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重视显性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理论灌输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价值意蕴等。另一方面不可忽视隐形教育的辅助作用。新时代的学生个性张扬,思想具有复杂性,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教师采用内隐的方法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隐藏在学校的管理、制度及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校风、班风。在隐形教育过程中,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青年学生,让隐性教育产生对青年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熏染功能,譬如设置校园宣传栏,让青年学生无形中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熏染,自觉做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最终达到"润物
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素质,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综合性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素养和融会贯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专业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必要性认识不足,开发利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育意识和教学技能,使教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领路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立德就是要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拥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取心态、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感和坚定的职业责任感。二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有针对性、有意识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外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使教师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政治引导、立德树人等方面的作用与价值,自觉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教育。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丰富相关教育知识储备。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师要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功底,通过搭建网上与网下的学习平台,夯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与外延、生成逻辑、价值意蕴等基本理论范畴的理解与把握,着力提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业务能力水平。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质量。教师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进程、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锤炼教学语言,转化话语范式。从表面来看,教学语言是传授课程知识、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载体;就本质而言,它是在学生思想意识中建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的主要介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内嵌,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教材文本话语向生活性话语转变,立
足社会实际情况、深入生活,在改变教学亲和力、感染力上下功夫,有效传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内容,用青年学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身边直接案例进行阐释,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容易引起青年学生共鸣的话语进行展开,尽最大可能引起学生同频共振。
(二)培养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兴趣和习惯
问题意识是积极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因此思政课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备问题意识,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双向交流互动的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成长规律、认知规律、接受特点进行研究。以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
首先,以问题为导向。把问题意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的科学方法等。其次,发挥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引导激发青年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遵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一般规律。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主动性,使大学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把近期的欲求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大目标的坚强意志和性格。
(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是思政课实现育人目标的核心要素,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的特征,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是否取得成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并且巧妙地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思想资源,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学内容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在融入内容,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理论来源和实践路径等,切实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灵魂和精髓。需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教材体系。具体而言,一是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课程体系讲授。在《思
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讲授依法治理民族事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爱国主义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厚植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讲授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历史,共同书写中华民族英勇奋斗、艰辛探索、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让青年学生懂得中华民族历史探索进程,使得青年学生在学习课程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讲授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理论特征、时代价值、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内容,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理解和把握党的民族工作发展历程、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理论,通过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结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讲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与历史脉络,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及观点,考察民族问题,把握民族发展的总体规律、揭示民族关系的内在本质、分析民族趋势如何发展。在《形势与政策》课程,针对当下面临的民族问题,并结合国际国内背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学生系统分析,让学生学会研判国际国内背景,关注世界层面民族问题,将我国民族问题放到新时代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来认识,从而深刻理解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四)开发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方法是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内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效能和将教材话语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途径与教学方式,要确保教学工作取得成效、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巧妙运用理论教学法。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真正成为"使学生信服的行家里手"。思政课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好理论讲授法,以学理性的分析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蕴含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其次,充分运用实践教学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
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凸显其实践性特征,引导学生体验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做到内化于心。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需要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文化的地方性民族博物馆,结合"第二课堂"来增强价值认同感,依托演讲、社会调查、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地等实践教学模式,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围绕主线,结合课程特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研、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微视频比赛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的认识,增进党的民族工作成就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运用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打造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互动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一系列智能APP涌现,深受当代青年学生的青睐。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应当结合随手拍、微视频、"慕课"、"SPOC"、"直播"等新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无纸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将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舆论高地,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他们的言论走向,以话语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思政课已经延伸出第二、第三和第四课堂,形成一、二、三、四课堂协调育人的教学模式。[14]思政课教学载体是在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具有承载传递信息功能且为主体所运用或者掌握、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形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载体的作用,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不仅要做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世情的变更,还要在运用之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引导和道德养成的功能。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着力点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徐蓉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为充分调动各类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找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着力点,是推动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着力转变教学理念。近年来,学校思政课的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建设成效日益凸显,但同时面临不少问题,特别是如何避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程序化与表演化、防止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的概念化与表面化、预防师生之间在交流讨论上的空泛化与浅层化等现象的发生。这些问题对思政课的加强与改进、守正与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要求学校转变教学理念,在知识体系建构、课程建设、资源整合与运用等方面不断形成破解问题的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论述,为破解当前学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效路径。如何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全局上实现学校思政课所承担的国家使命与时代责任,如何通过有效运用各类资源实现思政课教学在时间维度上的接续递进和空间维度上的全面覆盖,如何通过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已成为探索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亟须转变的教学理念。
着力开阔课程视野。课程建设的视野直接决定了课程的活力与成效,也是课程维持强大生命力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思政课要推进"以理服人",就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要善于把深刻的道理、学理、哲理放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厚度、广度与深度。"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通过探索教学应用场景来设计教学主题和内容的问题,以及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如何通过把知识与实践连接起来开展深度学习的问题。这要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能够开阔课程视野、开发实践资源、强化实践育人,既善用重大历史题材,培养学生"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大历史
观,也敢于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直面学生思想困惑,引导学生不断形成把握问题本质、善于举一反三的思维力,更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参与重大社会实践的同时把握时代脉搏、明确责任担当。
着力拓展建设格局。学校思政课建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因此也是一项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工程。要使得学校思政课能够以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更加先进的教学技术,来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昂斗志"的功效,就需要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培养"大先生"来不断拓展"大格局"。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是要让学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施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通过用好各类实践素材、场馆资源让思政课教学内容"立"起来,通过加强各类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通过加强教研与培训使师资队伍"强"起来,通过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课堂"新"起来,通过吸收优秀社会力量丰富师资队伍让教学"活"起来,通过分层分类推进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使各学段的价值观建设要求"连"起来,从而,促进各种要素在系统集成中使学生将思政课的道理"悟"出来。
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楠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一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主要任务、根本目标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深刻领会"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内在蕴涵,准确把握"讲深、讲透、讲活"的实践要求,善用"大思政课"拓展育人主体、育人场域和育人资源,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深刻领会"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内在蕴涵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理"就是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人才能认识自我、认识所处的世界,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语言质朴,蕴涵却非常丰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1.理论维度: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教育始终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所有国家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自己的政治要求,都要体现自己的政治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思政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立初衷和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为了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就决定了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教学是否有成效,关键看能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场的坚定来自理论的清醒,要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所在,讲清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应然和历史必然,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历史维度:重视思想理论武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要赢得青年,关键要赢得青年的思想,武装其头脑。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我们党就深刻认识到加强青年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性。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下,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武装斗争的艰苦时期,毛泽东还坚持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强调学校教学要注重提高学员的阶级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红军学校在开设军事训练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党的纲领和政策、革命的形势与任务等相关课程,为党和红军培养了大批政治理论和军事素养兼备的优秀人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培养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党在高校普遍开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并逐步建立起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对青年学生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着力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时期,高校思政课进行了几次大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更加合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更加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6]并就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由此可见,重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人才,在思政课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3.现实维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同时,青年学生又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逐步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多元价值取向甚至错误思潮的影响。加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错综复杂,尤其是思想理论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一直暗流涌动,此起彼伏,企图颠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破坏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对象。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更要充分发挥政治引导功能,旗帜鲜明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满怀信心地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理直气壮地讲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青年学生增
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准确把握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实践要求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思政课要完成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任务,就要讲好道理,而且必须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1.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
把道理讲深是由道理本身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的首要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伟大和科学,正因为其理论的深邃性,因其能够透过现象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其理论蕴涵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把精深的道理讲精讲深,而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思政课的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不能把思政课完全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和空洞的价值说教,关键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启发和说服学生,以真实的数据证明真理的科学性,以生动的案例打动和教育学生。
把道理讲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夯实理论功底,在课堂上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讲清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现实价值等,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注重理论阐释的厚度,树立大历史观,具备深邃的历史眼光、严谨的历史思维和严密的历史逻辑,通过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史实发声、用史料说话。例如,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时,要讲清楚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探索,历史地、辩证地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特征、历史意义和世界贡献。
2.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透
把道理讲透就是用深厚的学术讲道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对党的科学理论真懂、真信、真用。例如,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不仅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更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讲清楚党的初心使命是贯通党的百年奋斗的根和魂,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过程。讲"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就要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的里程碑意义,讲清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讲清楚"两个确立"、"两个维护"重要意义,从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国内和国际的比较中深化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把道理讲透要敢于直面问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更要主动承担起解疑释惑的重要职责,聚焦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课堂辩论"、"翻转课堂"等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直面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点,抓住其要害展开分析和有力批驳,旗帜鲜明、坚决果敢地同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等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
3.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活
把道理讲活就是要让道理变得有滋有味,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同样的思政课,甚至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听众,有的教师可以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有的教师却讲得味同嚼蜡、兴趣索然,其区别就在于是否能把道理讲活。把道理讲活要求很高,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用理论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用现实发展证明理论的科学性,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良性互动。例如,对"新发展阶段"的解读就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阶段的划分出发,结合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说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依据和特征;同时又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从而更好展现新发展阶段"新"在
何处。二是坚持以小见大,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小切口"解读"大问题"、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把道理故事化、人物化、场景化,用生动的故事讲道理,真正做到把问题讲明白、把理论讲透彻。三是坚持用事实说话,创新方式方法,用年度式对比、数字化呈现、国际间比较等方式,把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事实和成就讲清楚,直观展示"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四是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学生的具体情况,用好当地的、身边的鲜活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和讲述方式。五是要创新话语表达,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学言学语"、"网言网语",寓理于事、事中见理,把道理讲得逻辑清晰又细致入微,不离其宗又富有时代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一体的。讲深、讲透才能讲活,如果对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掌握得不系统、不深入,就只能大而化之、隔靴搔痒,讲道理就会流于单调、枯燥,缺乏理论支撑。同样,讲活才能确保讲深、讲透的效果,如果不注重教学方式方法,一味照本宣科、机械灌输,就不能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阐释道理,往往会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讲活,思政课都必须立足教材,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歪曲捏造。
三、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8]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思政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要相统一。当前,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必须善用"大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课程育人主体的协同配合、育人场域的多元整合、育人资源的有效融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与统筹协调,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育人主体的协同配合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从善用"大思政课"角度而言,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丰富的实践认知和高超的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学涉及的学科广、领域多,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外,还需要广泛掌握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关心关注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情况。只有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才能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多角度讲清楚讲明白。思政课教师还要有丰富的实践认知,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成就,从实践逻辑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思政课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讲深、讲透、讲活很重要的是"讲"。思政课教师并非有了学位、有了知识就一定能讲好课程。思政课教师必须系统理解学习规律,把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深刻理解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所讲的道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建好思政课,不能只依靠思政课教师一支队伍,"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用"大思政课",既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面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的一项明确指示。只有汇聚起校内外多元育人主体的力量,才能构筑起强大的育人合力,激发全社会育人能量,共同把思政课建设好。
2.育人场域的多元整合
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网络多场域的育人功能。首先,要明确学校育人系统的核心作用,坚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做好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同时要联动推进思政课建设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团主题活动、社团管理、评比评优等课外场域融入育人元素,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另外还要认识到,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本身是不够的,要将育人场域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延展思政课育人"半径",实现校内校外相联动,构成大思政课育人"同心圆"。例如,在讲授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科学家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主题的"大思政课"时,一方面,可以邀请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参与扶贫工作的基层干部、科学家、运动员、志愿者中的优秀代表走进学校思政课堂,作为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讲好故事、分享感悟;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组织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前往基层社区、农村、科研基地等开展实地参观调研,充分运用社会大课堂的丰富素材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更真切地感受精神力量,更充分地获得情感共鸣,更加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开
拓了网络育人的场域。讲好思政课要立足全媒体时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网络场域的开放性、即时性、共享性、交互性等优势,借助"云思政课堂"、"虚拟课堂"、"智能媒体平台"等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思政课课堂教学、资源获取、成果共享和效果评价等提供便利,取得线上线下"1+1>2"的教学效果。
3.育人资源的有效融通
善用"大思政课",要打通理论与实践、贯通历史与现实、联通国内与国际,推动育人资源的有效融通。一是要打通理论与实践。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思政课课堂教学重在通过说理的方式进行间接经验的传授,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获得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同时,真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运用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善用"大思政课",要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创新,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注重把握时代背景,立足生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中筑牢信仰根基。二是贯通历史与现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时间跨度大。思政课教师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有效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历史为教材讲透科学规律,以实践为素材讲活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在时间的厚度中把握历史规律大势、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深刻认识和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是联通国内与国际。"大思政课"之"大"还在于视野之大,既要有时间跨度也要有空间广度。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在国际比较中讲好中国故事、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用对比鲜明的事实、事例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10]让学生读懂中国之治,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历史辩证看待外部世界。要以生动的中国故事,解读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其伟大实践,解读中国奇迹及其背后的道路优势,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独特贡献,从而使青年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一博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以学理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铸魂育人,它"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善用"大思政课",首先就要明确"大思政课"其本质也同样是"讲道理",是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将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或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来创新讲道理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自2012年起,南开大学依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与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战一路同行,深入开展实践教学,讲好一堂坚持十年的"大思政课"。有的学生在参加苏区实践后对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浓厚兴趣,选择跨学科就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有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专职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等工作;还有的或在乡村振兴一线担任第一书记,或在西部支教绽放青春,涌现出一批先进学生个人和集体,正是十年苏区实践"大思政课"育人成效的体现。本文结合十年来的实践探索,就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基本思路和经验进行初步梳理和探讨,以求教于全国专家同仁。
一、聚焦"讲道理"本质的"大思政课"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的内在联系。"讲道理"既然是思政课的本质,那么善用"大思政课"也必然要求聚焦这个本质,"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3]。苏区实本文为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本问题研践"大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牢牢把握"讲道理"的内在要求,坚持统筹实践资源、符合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相结合的问题导向。通过建构多元有效的师生交互机制和贯通筹备设计、组织实施、总结转化三个阶段的实施进程,达成"大思政课"育人目标。
(一)把握"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在要求
讲深、讲透、讲活是"大思政课"聚焦"讲道理"本质的内在要求。一是讲深。要使教材中理论性的内容具象化呈现,用历史和现实的素材支撑抽象的理论阐释,才能达成"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
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的效果。"大思政课"离不开实践性的活动,但如果只注重活动的形式,忽视甚至无视深入的理论阐释,活动的开展就会无的放矢,成为无本之木,"大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就会被削弱。二是讲透。要在学生既有认知的基础上,把脉其思想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3],"大思政课"根植于社会现实,要在面向现实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理论、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切实解开思想"疙瘩",从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层面影响并塑造学生。三是讲活。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4]1516。"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活,就是要带着情感温度,深入挖掘红色历史、领袖英烈特别是万千群众的动人故事,让学生真实感悟人民之伟力,引发情感共鸣,同时在与学生成长需求的结合中,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达到"启迪智慧、触动心灵、浸润人心"的效果。
(二)坚持"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原则遵循
"大思政课"的教学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遵循。一是历史资源和现实问题相统一。作为"大思政课"重要的教学资源,历史资源与现实应该是统一而不是割裂的,要注重通过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来设计"问题",提升学生通过历史把握理论的程度。二是教材内容和学生关切相统一。在选取"问题"时,既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也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各种关切。通过遴选、梳理和整合,运用"大思政课"建构教材内容与学生关切的联系,提高"大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获得感。三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充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讲好"大思政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设计到组织实施再到成果转化,都更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四是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相统一。善用"大思政课",既要注重在"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要注重使实践成果能够向"思政小课堂"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转化,借助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拓展实践成果的覆盖面。
(三)贯通"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实施进程
"大思政课"讲道理,要以问题意识和师生交互贯通三个阶段的实施进程。一是"筹备设计"阶段,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加强统筹规划,研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场的样态及能为教学所用的多元育人资源;研究
学生学情和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和困惑,确定实践教学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具体方案。二是"组织实施"阶段,是在先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导入、情境塑造和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依托实践的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师生有效交互中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三是"总结转化"阶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和收获,把握"快"和"准"的要求,及时将实践成果固化下来,进而通过复盘实践教学全过程,指导学生反复打磨成果,把握"广"和"活"的要求,促进优秀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并以此作为联结"大课堂"与"小课堂"的有效载体。
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大思政课",正是依据上述基本思路,聚焦"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在要求,坚持从统筹实践资源、符合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的问题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当年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和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进程和鲜活案例,在多元有效的师生交互中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并在探索中形成了坚持激活红色资源、坚持激活多元主体、坚持激活实践成果等三条基本经验。
二、坚持激活红色资源,深挖"大课堂"育人潜力
善用"大思政课"要树立"大课堂"理念,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育人资源,构建立德树人的社会大课堂。[5]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就是这样的社会大课堂,这里汇集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一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二是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源,是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预演;三是这里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四是这里是新时代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见证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变革;五是这里曾留下了南开最杰出的校友周恩来战斗生活的足迹。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6],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拥有联结历史与现实的丰富红色资源,为讲好"大思政课"提供了广阔空间。十年苏区实践坚持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以"沉浸式体验"激活苏区红色资源,深挖"大课堂"育人潜力。
(一)"历史情境还原法"的功能和导向
"大思政课"就是要"充分运用现有教材以外、传统课堂之外的鲜活资源
与方式,进行课程资源转换,使之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要素"。[7]通过多种手段构建并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代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成为历史"剧中人"而不是"旁观者",这就是"历史情境还原法"。这种方法可以激活蕴含在不同载体中的红色资源,使它们能够为教师所用,并能够为学生所真切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达成情理交融的境界。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手段在于"还原",但目标在于"育人",关键在于"情境"。如果失去了"育人"的目标导向,为了"还原"而"还原",那就脱离了"讲道理"的本质,沦为形式主义,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同样,如果还原的不是承载育人资源的真实可感的"情境",那么"还原"也起不到有效的作用,最终影响的是育人效果。因而,"大思政课"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的导向就是要从"讲道理"这个本质出发,对标育人目标的具体要求,运用有效的"还原"手段创建能够激活红色资源、满足育人要求的真实历史情境,提升实践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更好地明理增信,达成知情意行多维成长。
(二)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使"大课堂"更好地讲道理
在"社会大课堂"中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在逼真的历史情景中进行参与性的学习,感知来自历史和现实的多维度信息,以营造情感共鸣为先导,再跟随教师的发问与讲述进行理性思考,提升学生对教学主题的理性认识。十年苏区实践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首先是形式上,一是通过服装、道具等标识性的符号,为学生配发红军服颜色并在领口镶缀红色领章的文化衫、使用红军军旗等方式,营造历史氛围感。二是按照红军军团番号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赋予各组符合其军团历史的小组任务。三是通过指导学生复刊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呈现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每日动态。其次是内容上,在以"走""访""讲""唱"4个模块构成的"沉浸式"实践教学"套餐"中,"走"是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的主要模块,坚持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导向,着力体现教学设计原则。在"沉浸式体验"中让苏区历史和现实中蕴含的育人资源与教学主题相契合,比如在瑞金叶坪模拟召开"一苏大",讲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源;在连城新泉模拟"新泉整训"讲解红军新式革命军队的根本性质等,使模拟情境与教学主题有机契合。此外,历史情境还原法还用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如在安远县曾组织参加实践教学的大学生和当地小学生共同演绎了一场"大手拉小手"的模拟情景剧实践教
学。大学生与小学生混合编组,围绕发生在安远县著名的"尊三围保卫战",在学习相关历史知识后共同策划用简约的情景剧呈现历史情境,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和理论升华。
(三)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将日常"小课堂"延伸为"大课堂"
历史情境还原法还可以用于日常教学"小课堂",开展常态化实践教学。因为"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学生参与形式都应当被看作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故"社会大课堂"使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不排斥在日常教学"小课堂"使用,而且还应运用它使"小课堂"延伸为"大课堂"。如南开大学开设的"四史"类课程"中国苏区史",就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历史情境还原法并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学期初,将学生按江西、闽浙赣、川陕等省分组,由学生分别担任"省苏主席""军区司令""国民经济部长"等职务,由各省担任相同职务的同学进行合作,就军事建设、经济建设等主题作小组研学和成果汇报;学期中,分组召开"省级苏代会"交流学习情况,以"选举"参加全国苏代会代表的形式评选优秀组员,学生动手制作庆祝苏代会召开的海报、标语等;学期末,模拟召开"二苏大会",由各小组进行结业成果展示,教师进行总结升华,并为整个学期表现优秀的小组颁发"苏维埃模范省"奖状,为优秀学生颁发"苏维埃纪念章"。通过教学全过程的还原与代入,提升学生参与度,使"小课堂"也能发挥"大课堂"的优势。
三、坚持激活多元主体,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善用"大思政课"内在要求激活多元育人主体,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这就要求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对学生成长规律和现实需要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构建"师生共同体""生生共同体"和"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以多元主体的积极作为深化"大思政课"育人效果。
(一)"师生共同体"实现"亲师信道"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师生共同体"就是建构教师与学生超越传统课堂环境的经常性交流机制。教师在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相处和经常交流中把握学生思想实际,在共同的经历中用坚定信仰、理论功底和话语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但是,思政课教学往往面临着"生师比"较高的现实,这就需要
通过学生骨干的遴选与培养为师生经常有效的交流建构枢纽。在十年苏区实践中,思政课教师通过参与发起并指导学生建设红色记忆宣讲团,将社团纳入"大思政课"教学总体布局中来,使社团成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有力组织形式。在社团中,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生活的思政课教师从强势的知识传播者和课堂支配者,转变为生活中真诚的对话者和交流者,使知识和情感的传递在双向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形成同心、同向、同行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社团活动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原著,吸收学生参与集体备课,共同策划实践教学方案;开发各类宣讲稿件,为学生创造校内外理论宣讲的平台;充分发扬南开大学师生同台表演话剧的优良传统,指导学生编排《少年周恩来》《让信仰点亮人生》等舞台短剧和改编话剧《恰同学少年》《可爱的中国》,在校内外进行公演并通过B站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这些做法不仅丰富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也使师生在广泛深入的交互中增进彼此了解与信任。
(二)"生生共同体"引领学生自育育人
"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大师资"体系构建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通过"生生共同体"的建设引领学生自育育人,将学生主体性转化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动力。建设"生生共同体"就是帮助学生打造一个在信仰、学业诸方面互相支撑的成长共同体,并通过这个共同体在"大思政课"格局中发挥朋辈间积极的引领作用。红色社团就是这样的共同体,它不仅是师生日常有效交互的组织形式,更是学生思政骨干集合起来发挥朋辈示范辐射作用的舞台。历史上,先进的中国青年就普遍通过结社组织起来,如五四时期的新民学会、觉悟社、江西改造社等一批社团都发挥了凝聚先进青年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动员教育群众参与革命的"发动机"。在苏区实践中成立的红色记忆宣讲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遴选和培养学生理论骨干的机制,社团多年来活跃在青年理论研习和宣讲第一线,成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学生生力军。十年来,苏区实践成果以大学生宣讲的形式走进天津市多所中小学,在天津市河西区"学子节"开幕式等重要场合宣讲,参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实践出真知"等理论栏目录制,这既是实践成果的有效转化,也是"生生共同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成果。此外,在苏区实践中,通过与苏区中小学生开展联合实践教学,大学生以"朋辈师资"的身份引领中小学生共同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也在主动作为中实现自育育人。
(三)"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建构多元师资体系
"大思政课"要在社会现实中来讲,就必然要求引入社会多元师资力量,与学校教育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立意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协同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力量拓展师资队伍,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在十年苏区实践中,"大师资"队伍就包括健在的老红军或红军后代、市县领导、地方党史工作者、各类纪念馆和红色旅游从业者、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一线的乡镇干部、驻村书记、村干部和群众老表等,特别是在2021年瑞金叶坪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集体后,时任叶坪乡乡长的朱胜江同志应邀讲授一堂脱贫攻坚现场思政课,为师生真实再现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新时代"苏区干部好作风"。工作在苏区红土地上的南开大学校友也成为重要的师资力量。他们有的在地方高校多年从事苏区史研究,有的担任乡镇书记直接领导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讲述许多来自一线的鲜活素材,校友扎根乡镇基层的成长经历也是对学生最好的价值引领。此外,教育部等十部门近期要求"大中小学要主动对接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开发现场教学专题,开展实践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与有关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1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多年合作基础上,签约共建"纪念馆+高校"融合发展联合体,打造"大思政课"共享育人资源库,进一步整合馆校双方师资力量,探索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的新机制,以期进一步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效果。
四、坚持激活实践成果,拓展"大平台"育人渠道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显著优势,但在经费、安全、时间等各种现实条件约束下,能赴现场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终究是少数,因而必须建构实践成果的转化机制。有效的成果转化关乎"大思政课"的整体育人效果。实践成果激活就是通过构建"大平台",着力提高学生实践成果的表现力和传播力。通过多种形式、借助网络或VR等新技术手段,拓展实践成果的覆盖面和受益人群。同时,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动力往往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激励人产生行为动机的根本动力。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这些成果就因"被需要"具有了社会价值,过去"看别人的"变为了"看自己的"或"看朋友的",也带来了对学生高层次需要的激励,提升学生对实践成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热情。
(一)向"小课堂"的教学资源转化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成果是"大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师生共同的匠心与创造。这些成果理应回馈日常"小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运用。因而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通盘设计中,一是应着重考量实践成果的内容及其转化途径与方式,以有利于向教学资源转化为导向,使实践教学成果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契合日常"小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从而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成果向课堂资源转化的效率和效果。二是要注重结合日常"小课堂"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讲授的知识要点,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中采风、访谈等多样态的成果,在"小课堂"上或从学生的视角结合实践经历引出问题,或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加以印证、补充,促进"小课堂"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如在讲授"中国革命新道路"时,通过实践教学中采风的"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访谈革命后代讲述"十七棵松"等故事,深刻阐明苏区群众的无私支持对"以农村为中心"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意义;在讲授"打赢脱贫攻坚战"时,将访谈到的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典型人物,特别是建档立卡户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引入课堂,启发学生进一步从"人的解放"的角度深刻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方位历史意义。
(二)向"大课堂"的育人资源转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身边的"大课堂"。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大思政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握学生身边的"大课堂",通过将苏区实践的教学成果以多种方式转化为"大课堂"育人资源,可以拓宽成果运用的途径,提升成果使用效率。比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托革命遗址录制的宣讲素材,可以通过专题式呈现或与其他相关素材整合加工后,转化为以微党课、微团课等形式呈现的精品课程,通过多维翻转课堂,加强朋辈示范引领。红色记忆宣讲团开发了《人间正道是沧桑》《闪耀的赤红,永恒的光荣》等宣讲作品,为校内党团组织"三会一课"、军训政工活动等提供优质宣讲作品,也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供重要的朋辈课程资源。再者,针对青少年"网络原住民"的特点,注重实践成果的线上传播,向网络"大课堂"教学资源转化。通过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推广,扩大成果辐射覆盖面。网络"大课堂"的育人资源形式多样,能够体现学生创造力,有系列微宣讲《从瑞金走来》、微电影《兴国·兴国》,改编红歌并制作微视频《成都·井冈山版》《纸短情长·苏区》《起风了·致方志敏》《知否知否·可爱的中国》等,5分钟经典解读微视频《星星之火,可以燎
原》《反对本本主义》等,共同汇聚成资源共享、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云上大思政课"平台。
(三)向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转化
借助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契机,各类学校、社区、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普遍产生对优质"大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新型教具的迫切需要,这就使以青少年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助推实践成果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推动可复制推广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优质教学资源成为了可能,也为"生产"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创新创业、产学研结合等手段,鼓励学生在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可行的前提下,推动实践成果落地转化,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相统一。依托苏区实践形成了开发"红色剧本杀"项目的学生团队"红传思政",使"剧本杀"这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社交形式拥有了主旋律的灵魂,开创互动体验式党史学习新模式。该项目还孵化出大学生创业公司,助力多家革命纪念场馆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大思政课"特色课程,有效拓展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转化路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的思路探讨
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芳芳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重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2020年4月教育部等8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将加强"四史"教育作为构建理论武装体系、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2020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在课程体系方面明确鼓励高校开设"四史"方面的选修课,确保在校大学生至少选修1门关于"四史"的课程。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重申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高校,"四史"教育的主阵地依然是思政课,因此如何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尤其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实践难题。
1.以推进"四史"相关内容进教材为前提
教师讲授任何一门课程都应首先研读教材,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课融入"四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在思政课教材中融入"四史"相关内容,这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渗透"四史"教育的前提。将"四史"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材的关键,是教师要深入研读"四史"和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教材的内容,尤其是各门课程的教学主线和侧重点,明确每一门课程与"四史"融入的重难点,教学前从全局、系统统筹好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从每章每节落实好融合"四史"内容的教学建议和实践要求,做到精准设计。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典型的学科交叉课,既属于党史范畴,也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两者不能偏废。所以,这门课程必须两者兼顾,需要大量史实、史料反映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成果,同时又要总结经验教训、优良传统和客观规律。因此,这门课程应着重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将"四史"相关内容尤其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的丰富内容和核心要义增加进去,真正从教材上落实"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当然,还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系列讲话精神适时增添进去,把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好,提升思政课作为"四史"教育主
阵地的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
2.以精读"四史"经典著作为基础
要读经典、善读经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必备品格。"四史"的经典著作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备课、教学与研究的必备,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提升讲授"四史"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对"四史"的相关著作进行精读。"概论"课教师在讲授改革开放部分时应精读反映改革开放史的经典文本,譬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92年南方谈话"等,为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增加教学理论供给提供有力的支撑。只有坚持以"四史"经典著作为基础,才能够讲清楚高校思政课几门课程与"四史"的思想渊源、理论逻辑和历史发展脉络,才能使学生学懂"四史"的内容体系和逻辑架构,为推进"四史"进学生头脑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教师要带着教学中的相关疑难问题去精读"四史"系列著作,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阅读书籍,丰富课件和讲义,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增强讲授"四史"的实效性。通过结合"四史"讲授高校思政课的相关内容,可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大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听课的效果,让师生均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3.以加强教师队伍学习"四史"为关键
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以身作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四史"教育者也要做到以身作则。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中坚力量,是真正的实践者与推动者。如果在"四史"教育中,教师不能以身作则,率先研学"四史","四史"教育工作就缺乏说服力、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首要前提是必须确保"四史"内容进头脑,各级教育部门、高校、党校(行政学院)要利用专题会议、学术论坛、培训轮训等平台,对教师进行"四史"全面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四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知"四史"、懂"四史"、研"四史",在教学科研一线宣传"四史"的骨干队伍。只有教师储备较深的"四史"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更新、完善授课内容,进而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使授课更具信服力、感召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深了解和掌握"四史"知识,以史为鉴,全面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引领时代,自觉开创美好未来。
4.理论联系实践以讲好"四史"故事为手段
理论联系实践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学习英雄模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四史"教育中会讲、讲好英雄模范故事十分重要。作为"四史"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更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联系"四史"故事来讲授"四史",科学把握"四史"的思想逻辑与实践基础,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学习"四史"的现实意义,提升高校思政课讲授"四史"教学实效。这也是大学生增强认同感、使命感与担当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生动体现。
但学"四史"、讲"四史"、悟"四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层面,要通过讲故事引导大学生加深对"四史"的历史理解、理论理解和认识。"概论"课教师可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的成长与工作经历来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点。[8]对当代大学生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而认真学习、刻苦读书、深入社会等都具有重要启示。
此外,还通过讲授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重大贡献乃至英勇牺牲的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锋力量的生动故事,既可以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又能使大学生从内心认可革命、建设、改革成果的来之不易,传承党的精神血脉,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果,自觉跟党走,立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5.吸收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