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46篇(第9/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94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82分钟。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教书

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可从以下几个路径进行构建

(一)科学理论引领,构筑意识形态安全主阵地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培育和塑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意识形态鉴别力。高校思政课必须旗帜鲜明地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分析研究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特别是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大学生深刻理解其理论宗旨、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形成过程也正是"00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奋斗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结合起来,让他们明白,只有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个体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追求个体价值时,自觉地将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结合起来,在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大前提下追求个体价值,实现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的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运用正向引导和明辨是非相统一的规律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提升,是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主阵地的关键。社会思潮的多元发展图景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客观存在,如何在多元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课题。一方面,在高校思政课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向大学生讲清楚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来源、内容层次和严密逻辑,讲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讲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论述、科学内涵;讲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特征。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进行自行思考和辨析,正确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客观看待社会生活的主流

和支流、现象和本质,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激发出他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鉴别力。另一方面,增强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何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政课要敢于直面问题,聚焦大学生最关注、最敏感、最困惑的现实话题,通过学理分析、事实论证、澄清谬误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揭示其政治实质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御非主流意识形态冲击与渗透。

(二)守正创新,构建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是一门艺术,必须以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来表达和交流。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一种建立在意识形态理论层面、价值层面的话语权威,要回答清楚重大时代问题、治国理政本源问题、人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因而是一种具有建构功能,可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守正创新,构建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指通过符合当代大学生话语认知的符号进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判断和态度。

所谓"守正",是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话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彰显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思政课教师善于运用主流意识形态相关概念、范畴和范式揭示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实质,真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魅力。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先进性、讲清新时代新成就、讲清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带领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引我们发现真理和世界规律",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建立在学懂、弄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

新时代带来中国发展新机遇与新挑战,也为马克思主义带来新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系统化、科学化、学理化研究来回答好、解决好这些重大时代问题、难题,可以极大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底气。"

"创新",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打通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系统与大学生生活话语系统界限,将抽象、凝练的理论通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话语

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说服力与亲和力,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错误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一要改变传统话语。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要文献、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论著中去,认真研读,深入挖掘,仔细凝练,将适应当前时代要求、被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富于感染力穿透力的内容梳理提炼出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创新表达和传播形式。二要凝练生活话语。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寻找挖掘传播主流价值的意识形态话语素材,采用贴近师生日常生活的话语表达方式,让意识形态话语多一些"感性",多一些"温情",增添一些情感因素,增加一些生活气息。三要吸收网络话语。"高校思政课要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网络话语内容,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心声,运用网络话语的特征,发挥网络话语的优势,让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有生气''接地气'。"

三、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协作化模式

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设计本校的"自媒体矩阵"。这是由微博、微信等各种形态的自媒体平台构建而成的立体化网络。这些自媒体在传播内容与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优势互补来提升传播效果,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复杂、多样化的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自媒体矩阵"要立足于学校的文化特色,准确把握学生实际需求,增强产品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把握自媒体矩阵内容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功能,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精准性。

二是善用"大思政课"。一方面,建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数据库,破解高校思政课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上"单打独斗"的局面,防止思政课成为"信息孤岛"。建立以思政课为主线的信息互联互通体系,实现校内各部门教育资源共联共享,打破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彼此割裂的局面,形成数据联动,同时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数据存储与读取功能,便于快速、精准地共享与运用,实现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实时共享、及时反馈,增强"大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平台,全面把握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思想动态。将推进智媒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利用智媒技术来抢占舆论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善于

运用智媒技术,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得青年学生心理与行为等主观数据。分析青年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综合情况,清晰描述出大学生基本特征,为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提供反馈,特别是采取实时性的衔接措施,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处于萌芽或初始阶段就及时研判和引导,合力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最后,构建智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体系。智媒时代,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按照"网下管什么,网上就要管什么"的原则,构建起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在内的全员协同管理机制,共同研讨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渗透和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各类专业课程合力育人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建立课堂、实践、网络融合的协同保障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的配合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协作化模式。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内蒙古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菲

制度自信是指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自信,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特色和优势有深刻把握的前提下,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本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能否坚定制度自信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向前推进具有重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制度自信教育的主阵地,有责任帮助学生坚定制度自信,使其自觉做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

一、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可见,制度自信不会凭空而来,高校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从情感上激发大学生的制度自信,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其真正成长为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制度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制度自信教育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制度自信教育工作,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坚定制度自信,在当下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制度自信教育本身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应有之义。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坚定大学生制度自信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教育,是将我国各项事业推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制度自信教育的重任,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制度自信转化为制度自觉,具备理性分析国内外局势的能力,更好成长成才,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二、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现状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必须坚

定"四个自信"以来,高校思政课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制度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对于我国制度的认知及自信。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从中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不够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及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大学生缺乏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全面认知和了解,甚至很多学生对于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都不甚了解,比如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究其原因,可以说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因为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某些政治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对制度的接受和认同。这种认同既包括对于国家的认同,也包括对于政治制度的认同,这种认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制度自信。从我国的舆论环境来说,大学生对于我国制度的认同离不开媒体营造的生态环境,随着近些年网络媒体的兴起,庞大的网民群体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网络话题讨论中来,人人皆是自媒体,都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来发表自己的政治态度和观点,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也会用"博眼球"的信息来吸引受众,导致青年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强势渗透,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则容易受到影响,本身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和传统文化观念易受到冲击,当用西方理论分析中国问题的时,必然会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诸多误解和扭曲,同时不断建构起对西方价值观体系的认同和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群体极有可能被西方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所误导,模糊对于我国制度体系的认同和归属感。

(二)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信不足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指与和其他社会制度相比较,我国的制度具有一定优势和长处,进而能够积极推进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统计报告显示,青少年已成为网民中的支柱群体,其制度自信对网络舆论环境影响巨大,而与这种舆论环境相适应的主流媒体宣传渠道并未完全构建,青年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相对较浅,认识也较为片面,导致其对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不够了解,进而制度自信相对较差。从我国国情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克难期,社会加速转型,矛盾逐渐凸显,这些都导致当今的青年学生面临

较大压力,容易对社会环境缺乏信任,对整体社会环境的评价都趋向于消极和负面,价值观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小众化的特征。比如,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度不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视而不见。且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表达较强的年龄阶段,对主流价值既有认同也有抗拒,在近些年弥漫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影响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意识也在被逐渐消解,更多追求当下的娱乐和享受,整体的制度认同和制度自信呈现出消极倾向,连同延伸于制度自信所内涵的对于民族复兴和强国有我的自信也较为缺乏,这种消极与国家光明未来的期盼显然是相违背的,所以塑造起大学生的对我国制度优越性的自信,怎样更加积极地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全球化和互联网大潮中,加大制度自信教育的创新力度,应进一步迎合时代需求,贴近青年生活,是高校制度自信教育要攻克的一大难关。

(三)思政课对制度自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

我们可以明确,当前在培养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方面确实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和科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是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和决胜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都能够将这些伟大历史契机作为重要素材,融入制度自信的教育过程中。但不可否认,高校思政课的制度自信教育确实不足之处。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提升制度自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也在教师。部分教师对于制度自信教育的重视程度、教材的钻研程度、个人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面对当前的时代境遇,思政课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嵌合新媒体大势,在学术方面弥补理论方面的研究不足的现状,在教学手段方面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灵活性和生动性,在教学内容方面遵循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充分契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在输出过程中将传统的、学术性、政治性的话语表达转变为青年学生更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引发青年学生群体的共鸣和认同,有序引导青年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国家政治治理过程中,把握住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系统教育的黄金时期,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日常中,在他们价值观的成型时期,潜移默化的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帮助其树立起制度自信。

三、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校思政课是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制度自信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完美融合,可以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几个方面出发来加强。

(一)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注重队伍建设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关键一环,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注重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政治站位。思政课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制度自信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入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献,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坚定崇高信仰,要以理服人,只有自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用,才能用真情实感将这种信仰传递给学生,从而培养出具有坚定制度自信的学生。二是提升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在开展制度自信教育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应当紧跟当前发展潮流,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学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授课,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质量思政课。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课程改革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国内外每天都有新情况发生,党和国家的工作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高校思政课必须能够及时跟上各种时代变化,常讲常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从专题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推进,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建设。

首先,思政课教师应该"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通过教学设计的巧妙和专题设计相结合,讲清楚中国故事,提取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实践发展、主要内容等方面,理清楚其理论来源、历史逻辑和现实依据,进一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知和自信。

其次,积极结合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积极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暴发,为了不影响教学,全国各地高校纷纷采取线上网络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线上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如智慧树、学习通、云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极大便利。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线上教学也有一定弊端,不能够及时跟进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反应和精神动态,这也是思政课教师在网络教学时需要

克服并解决的问题。

最后,思政课教师应当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除了利用传统的讲授法,还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比较法、讨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展示手段,进一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讲清楚。比如可以通过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让学生知晓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对比中国与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运行方式,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在何处;通过中国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时的应对方式和举措来体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以小见大,从中国之治看中国之制,引领学生增强制度自信。

(三)结合各门课程授课内容,增强制度自信

根据各门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各自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协同配合,从不同角度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部内容,增强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认同和自信。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讲清楚担大任,谋复兴需要同学们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讲解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塑造学生的法治思维。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清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与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让学生了解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和弊端,正确认识两种制度的差异性,增强对于中国制度的理性认识。

(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重视主体地位

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制度自信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以外,还与自身因素息息相关。一是要鼓励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思政课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疑问,针对大学生在听课学习过程中产生出的困惑主动进行答疑解惑,对于一些较为尖锐的问题,要进行集体备课,攻坚克难,从理论上给予科学的回答与引导,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了解国内国外热点时事,明辨是非,在多方

面因素的促进下,有效抵御网络参与所产生的消极结果,坚持读书,能够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二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想运用到实践当中。当前我国正迈向强国新征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强国有我的爱国理念,鼓励青年学生不仅要读万卷书,还应行万里路,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去中华大地的现实中寻求答案,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使制度自信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际效果,使青年学生从心底里增加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志气、底气和骨气,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动力,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中,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殷培凤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界发展变化新趋势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统揽国家安全全局,创造性提出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指南。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符合国家安全建设要求合格人才的关键举措,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找准切入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实践形式,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的理念创新

(一)国家安全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人类自产生国家时起,就产生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主要以防御为主,更多强调的是政权的巩固、军队的强大和国土安全。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也前所未有地激发起中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都在为驱逐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进行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是复杂的国内国外环境,不久又面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封锁,我们党对于国家安全,考虑更多的是政权安全、社会制度巩固和国土、军事安全。这样一种国家安全观以维护生存为主线,适应了20世纪50~70年代战争与和平的时代主题。正是在这一安全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相继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成功击退了一切来犯之敌,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有效维护了地区和平稳定,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内外部环境。

当然,国家安全形势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国家安全理念也需要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主题的转变,我国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加上我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国内国外一系列变化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我们更新国家安全理念,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新

要求。在政治、军事、国土等传统安全因素之外,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安全因素也逐渐纳入国家安全范畴。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重大理论创新

进入新时代,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个大局,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创新国家安全理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预防各种安全风险。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各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不断增多,保证国家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没有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总书记还指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各种内外因素错综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异常艰巨,需要增强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科学理论体系,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国土等传统安全因素,同时又根据时代变化,提出并强调了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网络、生态、生物、海外利益等多种非传统安全因素,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为新时代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方针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国家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尤其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的国家安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与大学生座谈,强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至上的理念,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安全,才能做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丰功伟业。

在强化国家安全教育方面,国家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2015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审议通过,提出"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8年4月9日,教育部就做好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工作提出了实施意见。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国家安全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与设计,科学设置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二)增强总体国家安全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举措

当前高校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和平安宁的状态,加上长期以来"高考指挥棒"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缺失、国家安全知识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观念有待更新、国家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除了政府间交往外,民间社会组织和个人交往日益频繁,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已经不仅仅是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军队,随着对外活动的开放性的扩大,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某些方面的影响。而大学生们由于以往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不足,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仍然处于传统认知领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当前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只要没有外敌入侵国家就是安全的。对于和平环境下防止敌对势力的间谍活动认识不足,这往往给西方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近些年发生多起大学生泄密事件,境外情报机构的间谍化身"摄影发烧友""网络主播""杂志主编"以求职招聘、学术研究、兴趣交流等各种名义为掩护,欺骗、拉拢在校大学生窃取、出卖国家秘密。部分大学生由于国家安全意识不强,在利益驱使下拍摄军港周边设施、或拍摄军事期刊上的军舰战机图片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他人,泄露国家秘密而不自知,甚至有的大学生明知自己的行为危害了国家安全,却为了一己私利以身试法,最终受到法律严惩。

2.当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斗争缺少警惕性,防渗透意识需要加强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将中国列为颠覆西化的主要目标,通过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文化渗透不断加强。而新时代大学生伴随互联网成长,网络成为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由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政治鉴别力不强,在西方倡导的所谓的民主、自由理念误导下,很容易迷失方向,导致价值观扭曲。当我们看到香港修例风波中无数的"恨国废青"在街头一边打砸抢烧、一边高呼"民主、自由"的时候,当我们得知某大学生在境外敌对势力蛊惑教唆下,创办境外反动网站,意图颠覆国家政权时,不能不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思潮

加以高度重视。面对西方文化意识形态浸透,要强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三)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观念模糊、国家安全意识不强的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学生个人和家庭因素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国家安全建设需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普遍被等同于国防教育或保密教育,这种相对单一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与国家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化形成强烈反差,对于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则处于空白状态。在课程安排上,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仅仅是军事理论课程及国防教育,从而导致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游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外,两者之间形成平行的二元结构。在教学形式上往往以在线国防讲座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了解主要依自身兴趣通过互联网获取,这种偶然性的、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学生难以对国家安全问题形成全面的、系统的认知,不利于大学生国家安全素养的提升。

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增强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内维护国家安全所需要的能力和本领。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方法与策略

根据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及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理论教学的切入点与方式方法、实践教学创新、新媒体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找准切入点,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主题,做到国家安全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有效结合,通过典型案例和热点问题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意识。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国家安全方面的案例视频,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将学习的线上自主自习与课下研讨相结合,坚持教师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堂堂讲国家安全,人人关心国家安全的

教学氛围。

在绪论部分的教学中,结合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使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同历史时期青年人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担当,使学生明确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不能维护国家安全,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青年大学生面临的重要的人生课题,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关系。教学中可通过航天之父钱学森、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科技报国的故事,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三代铁人接续奋斗的故事,以及北大荒开发建设过程中三代拓荒者如何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故事,使学生明确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是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引导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之中。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明确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相融合,才有实现的可能,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解决了科学理想信念的确立问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与艰巨性,通过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哈工大教授刘永坦40年致力于新体制雷达研发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确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要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

在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教学中,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的同时,利用当前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的警惕性,通过"毒教材"事件、抵制"夏日祭"等网络热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西方对我国文化渗透的险恶阴谋,引导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四史"学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揭露网络上的各种错误言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在台湾问题和新疆问题的肆意挑衅和恶意抹黑的丑恶行径,要以美国在世界各地策动"颜色革命"的事例使学生认清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敢于同"台独""疆独""藏独""港独"等分裂行为坚决斗争。通过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美在疫情防控中的不同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稳定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第四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学中,可以通过苏联解体过程中,由于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苏共主要领导人偏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导致人们

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发生动摇,苏联民众的核心价值观瓦解,最终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以及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世界各地进行价值观输出,策动"阿拉伯之春"给阿拉伯国家造成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引导学生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迷惑性、欺骗性及政治意图,自觉抵制西方"普世价值"渗透,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在道德观教育中,通过战胜武汉疫情、扑灭重庆山火中最美志愿者汪勇、摩托骑士龙杰的生动事例让学生领悟"集体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是在面临疫情和各种突发灾情时,个人做出正确道德选择的内在精神指引,引导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和日常生活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国家、人民利益面临重大威胁时敢于逆行,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在法治观教育中,结合当前发生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及其他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二)创新实践形式,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协同育人效应

在课堂实践中,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成果汇报或专题小组实践汇报展示的方式,采取学生演讲、诗朗诵、情景模拟、辩论等方式,结合国家安全抒发人生感悟、畅谈人生理想,歌颂中国精神,既能加深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临场发挥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营造丰富多彩的宣传国家安全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思政理论社团文化育人的强大功能,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月(周)活动,借助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进行网络安全宣讲活动,可通过举办演讲、征文、知识竞赛、报告会、手抄报、黑板报等特色活动,使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聘请公安、消防、海关、网络等领域的专家到校开展国家安全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好国家安全知识,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

开辟社会大课堂,利用北大荒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731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构建常态化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参观博物馆、战争遗址使学生在现实的场景中感受和平的珍贵,领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利用暑假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到大庆油田、北大荒现代科技园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场环境,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增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投身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责任感。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比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社交媒体发布最新国家安全信息及案例,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国家安全信息。利用新媒体技术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分析,引导学生对各种涉及和影响国家安全的社会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不法犯罪行为及时进行举报和揭发,提高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

以上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方法与策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相信只要提高师生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在全社会的协作下,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必定会开创崭新局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策略与路径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王沂

传统文化是基于人类群体对共同的生活认知形成的风俗、习惯、行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基因,发掘传统文化中育人因子,有利于实现"以文化人"。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社会认知能力与知识建构能力,将枯燥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道德生长,指向知行合一。

一、文化价值与育人形式的共同选择

从教学课程论的角度出发,中国和西方教学选择的出发点是不一致的。在传统教育生活中,中国崇尚"以文化人",即借助道德教育的力量,主张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人,浸润人,发展人;西方则强调"心智"的发展,即探讨科学界定下的知识习得的心理状态与学习行为,主张通过系统的学习改造人、塑造人、成为人。在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中,重视文化价值与育人形式的统一。

首先,传统文化中承载了道德认知。一是表现为传统文化理论。诸子百家提出了很多文化主张、道德主张、行为主张,这些主张指向了人的精神向度,指向了人的道德发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走向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二是表现为传统文化技艺。如各种乐器、棋艺、书法、中国画、雕刻等,这些既是文化生活,也是从"物象"走向"意趣"的道德基础。三是表现为传统文化生活。如传统的建筑、传统的医学等,这些既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服务与人的道德发展。四是表现为传统文化民俗。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等。春节贴春联,全家团聚;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活动,直接体现在人们生活之中,从这些生活中又直接反映了人们的道德认知。

其次,传统文化中丰富了道德形式。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既需要理论层面的指导,又需要生活层面的实践,是知行统一的结果。如在培养学生具有"尚学"的道德发展实践中,从理论层面,可以是通过阅读传统文化典籍中鼓励学习的名篇,可以是观看传统文化中励志学习的中国画,可以是聆听传统文化中鼓励学习的戏剧,可以是感受传统文化中寄托努力学习的习俗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共同作用于学生的道德品格发展,可以将理

论层面的说教转换为润物无声的道德滋养。

最后,传统文化中涵养了道德实践。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久的保存与发扬,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得到了人们的实践。在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教学载体,可以涵养学生的道德实践。如"拜师"是中国传统文化,高职院校的学生走向职业生活需要有"工匠精神",这样的精神传承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传递与表达。如在"孔子拜师"的故事学习中,学生通过孔子向老子请教知识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无论地位多么高,知识多么丰富,但时刻需要保持谦虚谨慎,就像春秋时期的孔子一样,能者为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当中的传统故事、经典名言、戏剧内容、风俗习惯等,作为育人的内容,从而丰富高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

二、文化自信与教学行为的应然表现

高职院校开设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既是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让学生走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起点。文化自信引领道德实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静态的文化自信。艾宾浩斯认为人的感知觉最高层级为"自信",即通过自身道德教化后产生的认知行为自觉。斯洛特也提出,个体的美德行为产生的背景因素是受到了文化的感染与浸润。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这些"静态的文化自信"。如在党史教育活动中,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基于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基于共产党人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教学中,就需用学生从这些静默的文化之中汲取影响,丰富认知,获得发展。二是动态的文化自觉。当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建构后,会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行为,并从中获得愉悦与美好。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了优秀的学习品质与行为习惯,这种品质与习惯会不断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走向"修身进德",走向"知行合一"。当学生以优秀的品质走向学习、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时候,人的道德养成会成为一种习惯。

进一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发现与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一步去发现与丰富。

一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堂不可或缺的内容。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内容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需要教师挖掘其中丰富的育人因素。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一种不断催生学生内心道德情感发展的目的,可以促使学生不断走向完善与完整。其内容本身就具备了求真向善的思想,是一种向美尚进的道德追求。

二是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需要传承与发展。通过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当中获得认同与发展。三是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学行为相互融合的路径。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需要不同学科当中得以实现和融合,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思想,在不同学科进行立德树人,道德教化,将育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走向全课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时空育人,全场域育人,实现内圣外王,强调传统文化本身的道德导向与实践导行。

三、文化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实践要求

如何借助传统文化,主动顺应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需要,兼容并蓄,建立最适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学习方式,是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必须思考的命题,也是教师必须回答好的考题。

首先,在课堂导入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如在进行"爱国教育"主题德育活动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组与爱国相关的诗句。如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以出示一组与爱国相关的成语,如精忠报国、仁人志士、救国图存等。可以出示一组与爱国有关的场景图片,如屈原投江图、岳飞抗金图、祖逖中流击楫图等。在课堂导入部分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要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方式入手。一是要文化与学习内容之间联系要紧密,二者能够找到学习的生长点;二是文化与学习方式之间要有勾连,通过文化行为可以引领学习行为;三是文化与学习过程之间要能够打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变得生动起来,有趣起来。

其次,在教学情境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如在"诚信教育"主题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情境创设的载体。如在讨论"如何讲诚信"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入"曾子杀猪"的故事,让学生辩论一下在实际生活中,究竟要如何落实诺言。是像曾子一样言必信,行必果;还是根据生活实际进行灵活变通。通过结合传统文化当中的"诚信"故事,学生通过辩论,可以一步步走向对诚信的认知与理解,并能够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信守诺言。再如"美育常识"主题德育活动中,帮助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珍惜美,可以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对家乡建筑之美的发现,带领学生观察家乡建筑的朝向、位置、色调、造型等,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当

中方正端庄、坐北朝南的建筑美学特点;发现家乡的饮食之美。既有饮食的习俗礼仪之美,也有饮食的菜系之美名称之美,还有颜色搭配之美,摆盘拼碟之美等。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吸纳入课堂,一方面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现实的生活基础,另一方面是基于学生生活的,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当中育人。

最后,在学做合一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要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自觉,要通过课堂的学习转化为学生的行动认知,实现知行合一,知行统一,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走向言行雅正。如在"敬业教育"主题德育活动后,可以联系高职院校不同职业要求,让学生谈一谈在今后的职业生活中,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员工。不同专业学生就可以根据学习方向,联系传统文化当中的道德引领内容,由此及彼,从课本走向生活。如空乘专业学生需要有责任心、爱心、耐心,需要具有在工作当中体现恰当的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乘",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人在一个树上,意味着登高"。学做合一,可以是从"乘风",体现了空乘专业的职业本领;可以是"承云",体现了空乘专业的文化传承;可以是"乘鸾",体现了高职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愿景。

四、文化引领与思政合一的教学审视

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关注文化引领与思政课程融合,就是要改变"知识为中心",走向"素养发展为中心",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德"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状态的发展,让学生过一种"适合教育"的生活。为此,需要在文化引领与思政合一中进行教学审视。

首先,是文化与课程的审视。杜威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传递,在于通过文化的方式传递下一代适应环境的选择。"适合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的需要,适合课程的需要,适合教育的需要,适合时代的需要,适合职业的需要。从文化视角出发,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让学生接纳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滋养下立德、立人、立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需要走向从不同的课程模块中找到与文化进行链接的载体。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模块的学习中,对于"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内涵与外延要进行界定,对于"道德法治"的定义要进一步厘清。而这些都可以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有效的渗透手段。再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模块的学习中,要想回答好这一板块的学习,同样可以回到中国五千年发展的过程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上落地生

根的路径,让学生明白这些先进的理论都有着鲜活的生活基础,都可以在传统文化当中发现其影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儒学体系不同、特质不同、思想不同,但其辩证思想是一致的。传统儒学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投身到人类解放事业的伟大追求中去"互为补充。再如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入司马迁的名言论述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都体现了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

其次,是内容与方式的审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停留在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的低层次学习模式,带来的后果就是课堂的缄默,成为一种学习能力的"悖论"。随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认识到需要改变思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视角,回到一种能够指导学生行为的教学实践中来。如通过阅读儒家文化当中的经典古籍,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求知与自我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阅读获得职业认知哲理意蕴,在螺旋上升当中回到对道德认知的发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跳出了传统背诵的枯燥与机械,走向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在这样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审视中,一是表现为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学习感受;二是表现为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又能带来学习内容理解走向深入。因此,思政课程当中的"缄默"现象,也与儒家传统文化当中的谨言慎行、行胜于言的道德品格有着联系,需要教师打破二者的界限,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发展。

再者,是质量与评价的审视。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评价上,需要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检验。学生的行为是最好的试金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生活表现、社会表现,从不同维度发现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质量,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场景式、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过程性的评价。

最后,是就业与发展的审视。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式更加丰富,就业路径更加广泛,就业前景更加辉煌。但"艺"的前提是"德",职业不断分化与发展的今天,同样需要关注学生品德发展。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是要审视具有品德取向的学生,即使没有获得合适的岗位,但是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省察自我,达到内心宁静;二是要审视学生的职业多元发展,教育的终极

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应该是一个动词,而非名次,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德行与认知的同步发展;三是要审视学生的内心成长。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浸润,感受到文化的价值,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得以运用,才能指导学生终身发展。

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及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叶季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跟青年面对面交流,多次通过书信、讲话等形式对新时代青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青年提出殷切期望。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新时代青年的成长,立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百年大计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未来。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一)有理想信念

青年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2020年3月15日,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新时代青年要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总书记指出,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只有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彻底认清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义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建立起来、坚定起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理想信念最坚实的基础。因此,2021年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2022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党的年轻干部︶

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总书记告诫党的年轻干部,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中,才能拥有高尚而又充实的人生。总书记还特别提醒广大的青年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二)有家国情怀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这既是对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充分肯定,也寄托了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什么是家国情怀?总书记所讲的︶家国情怀,就是以国为家以身许国的情怀,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情怀,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表现在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家事,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总书记说,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发扬这种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为什么要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本质上是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人对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担当和奉献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厚植家国情怀,也有利于青年成人成才。青年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就能够在思想上克服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克服人性的弱点,把小我融入大我,从小家走向大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身体力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奉献。2022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总书记针对青年干部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三)有使命担当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是什么?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有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并作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的重要论断。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时,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经过了新中国早期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经过了改革开放,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期,实现中国梦的使命也落在了新时代青年的肩膀上。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鼓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总书记明确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是自觉的使命担当的思想感情基础;自觉的使命担当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的脚踏实地践行。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作为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青年的成人成才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2020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其中第五条不仅规定了︶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

同时也把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明确使命担当规定为思政课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讲好思政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对照总书记的要求和期望,遵照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定,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履职尽责讲好思政课,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上用功发力,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青年学生成人成才。

(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中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就是要告诉新时代中国青年︶跟谁走,往哪里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守正,就是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就是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就是立足国情立足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是︶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守正创新,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历史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通过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历史。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飞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理论创新成果。思政课所讲的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思政课教师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中把握党的理论、讲好党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讲好思政课的根本原则。偏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政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和理论创新,是讲好思政课的根本出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空洞的教条,坐而论道,自言自语,不去回应现实问题,无视学生的思想困惑,思政课就不能以理服人,思政课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中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感召青年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义理和道理说服青年学生,培养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青年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厚植家国情怀为目标,在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中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以厚植家国情怀为目标,就是要告诉新时代中国青年︶我是谁,从哪里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对中华文化的

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就是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所谓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是指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在坚持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和精髓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形成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形式。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现代化经历了巨大嬗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华文化返本开新形成的现代表达形式。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需要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事关民族自信和民族复兴的工程。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其本质就是民族自信。没有文化认同没有自信的民族不可能复兴。而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通过学习教育才能实现。2017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件,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

气、骨气、底气。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事关道路和方向的工程。我们今天之所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其思想来源来说,不仅来自马克思主义,而且也是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时,在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后,他表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以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突出爱国主义的思想主题,抓住中华文化现代化这条线索,把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利用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告诉青年学生不忘本来、不迷失自我,引导青年学生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脚踏实地、团结奋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当然,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统一起来。我们既要通过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也要秉持中华文化崇尚的以和为贵、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引导青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以明确使命担当为目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明确使命担当为目标,就是要告诉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哪里,做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也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最高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的主张,提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从两个维度上界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上界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

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二是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维度上界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返本开新的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航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规划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引导青年听从党的召唤,自觉担当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朝着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202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这一课程目标,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紧扣新时代︶复兴主题,以明确使命担当为目标,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要注重启发式教学,结合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史为鉴,以事实为根据,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告诉青年学生过去我们为什么成功、今后我们如何继续成功、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引导青年学生认清身处的历史方位,肩负民族复兴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建功立业。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