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党建理论文章-44篇(第3/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634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45分钟。

第三,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就要坚持把"创新理论大众化"作为理论创新的归宿。党的理论来自人民的伟大实践,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但必须为人民大众所掌握,用以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产生巨大作用。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诗句,生动描述了党的理论成为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过程。列宁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党的创新理论要成为人民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实现大众化,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断有着极其深刻的哲学内涵,"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在理论形成过程中就为其大众化打下基础,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及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六个必须坚持"之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党的百年奋斗经验基础上,实现了从"历史经验"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升华。深刻阐释和领悟"坚持胸怀天下"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对我们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站稳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立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真理的光芒照耀着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其胸怀天下的价值立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守和践行马克思主义胸怀天下、解放人类这一价值立场的历史。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起就把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持胸怀天下的时代自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大地,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书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新版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和可能,助推世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挺身而出,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口号的激励下,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慷慨献身;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帮助新中国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包围,又开辟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根据国际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与国内发展转型的迫切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精准判断,持续深化对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经济全球化浪潮为契机促使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引擎,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往新格局,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观"进入成熟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国情世情党情,坚持胸怀天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新时代十年,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从全球发展倡议到全球安全倡议等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担当和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立场。

二、创新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观点,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飞跃

站在人类解放的立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指明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并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由王国和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原则设想等,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类情怀和世界眼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胸怀天下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大势;围绕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方案;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中,也包含着对当今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共同特征的认识,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天下为公""义利合一""协和万邦"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倡导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主张文明平等对话,澄清了"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的理论迷雾,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中国智慧和世界眼光。

三、增强坚持胸怀天下的方法自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

前进征程上,坚持胸怀天下,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行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前提,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创新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经创立就被供奉起来的教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和发展,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在把握理论源头与时代潮头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自觉中,处理好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再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向世界,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引领,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彰显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的感召力。

前进征程上,坚持胸怀天下,要处理好传承中华文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单一文明不可能实现繁荣发展,不同文明之间也具有文明共通性。坚定中华文化的历史自信,需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化,不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在文明发展的普遍与独特的时代张力中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让天下成为天下人的天下。

前进征程上,坚持胸怀天下,要统筹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全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征程上,需要进一步处理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独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同促进世界现代化发展相贯通,实现对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世界大同的统筹发展,把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与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故事相结合,为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持续贡献中国力量。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壮阔历程,就是一个持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奋进历程,就是一个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谋求发展的复兴历程。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中华民族千秋之伟业,唯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唯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唯有守正创新才能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一、守正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之道

守正,意为恪守正道,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迈上新征程所要坚持的"三个不动摇",为我们从事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指明了举旗定向、固本强基的守正之义。

守原理之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守原理之正,守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回首百年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面对世界变局风云激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被反复验证、人民性和实践性被充分贯彻、开放性和时代性被不断彰显。放眼民族复兴千秋伟业,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故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是立足大变局、面向新事物、迎接新挑战、夺取新胜利的根本之要,如若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守方向之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忆往昔峥嵘岁月,正是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在硝烟弥漫的年代里以星火燎原;风起云涌诗难颂,正是中国共产党吹响了中国革命最嘹亮的冲锋号,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以众志成城;波澜壮阔唱大风,正是中国共产党领航了中国事业最恢宏的新篇章,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以精魂筑梦;勇立潮头担使命,正是中国共产党交出了应对挑战最有力的新答卷,在严峻复杂的变局里以勇毅前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历史已经证明,守方向之正,守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人民开创奇迹的核心密码;历史必将证明,守方向之正,守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千秋伟业的根本保证。

守道路之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形势越是变化、改革越是深入、挑战越是急迫、风险越是升级,越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坚守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才能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才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守道路之正,守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道路、是反映中国人民意愿的道路、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可见,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由什么政治力量来领导、走什么样的道路,关键要看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守正绝不是守旧,而是为了在不走样、不偏向的前提下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夺取新的胜利。

二、创新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行动之策

守正道而开新局。创新,既要创理论探索之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也要创实践发展之新,"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才能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创理论探索之新,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但中国共产党从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化的教条,而是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时刻铭记恩格斯的告诫,"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才会始终以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才会不断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才会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

创实践发展之新,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呈现诸多新变化和新要求,只有热忱对待新事物、积极拓展新认识,才能切实解决新问题、走好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正在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光明且艰巨、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既要坚决规避因受各种冲击而丢弃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风险考验,又要避免循规蹈矩、以旧方法和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的错误做法,而要积极主动开辟新局,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拥抱伟大时代、创造伟大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我们越是能够自觉探索人类文明之所需、深入了解民族发展之所求、精准把握时代问题之所迫、科学部署风险防控之所举,就越能够以创新精神开辟世界之问的新指向、以创新思维攀登社会主义的新高峰、以创新举措推进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三、守正创新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活力之源

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保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充分借鉴和汲取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深刻回答了"为何守正创新""守何之正、创何之新""如何守正创新"等一系列重大命题,才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才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守正创新的辩证统一,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和成功实践者。建党之初,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坚持用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与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们经历的"三件大事",每件大事都是历史性的胜利,每次胜利都是成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正是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与创新,才能始终沿着历史正确的方向而行进;正是贯彻守正创新的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实践领域和维度,才能始终在把握历史主动中得以丰富和拓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而守正创新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赢得历史性胜利的信念所在、定力所指,亦是我们勇毅前行、赢得未来的活力之源、奋进之举。只有坚持好、运用好这一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推动的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经验和本质规律角度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性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我们党是在领导人民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在领导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新阶段和新高度。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中国特色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和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才能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必须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彰显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彻底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要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凝聚强大合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根植于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必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强大正能量。

一、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取得重大理论成果。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新时代十年,我们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文化建设,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织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历史、大趋势中来审视,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所面对的时代之呼、人民之需,深刻论述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要求、使命任务、战略关键、根本原则,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取得重大理论成果,有力引领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取得重大制度成果。新时代十年,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文化领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建立健全重要制度、具体制度,在进一步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等方面作出重大部署,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这些重大制度成果为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取得重大实践成果。新时代十年,我们党两次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指明奋进方向。文化事业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深化,文化数字化战略不断推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融入日常生活、走进人民大众,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滋养。

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着时代的风华,更极大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加强价值引领、强化理论武装,礼赞英雄楷模、厚植理想信念,依法管网治网、净化舆论环境,创新文明实践、培育时代新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显著增强。

高品质精神食粮更加丰富。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新时代十年,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推出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中国大片"。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末,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5%和99.7%。截至2022年6月,全国94%的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93%的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均实行免费开放。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活起来"。

人民精神力量得到极大提振。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举办,有力彰显党心民心、国威军威,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和浸润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全球引起广泛共鸣,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版4卷、37个语种版本,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思想之窗。我们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积极构建多主体、立体化大外宣格局,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相融,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

三、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时代十年文化建设的非凡成就,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我们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自信自强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崭新实践,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因人民而兴,也为人民而兴。我们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有效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努力创造和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始终坚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归根到底靠创新创造。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探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路径,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不竭的创新动能。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政党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伟大建党精神研究述论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重要命题并阐述了其科学内涵。其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党的领导人重要讲话、党的重要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此次大会的主题之一,进一步凸显了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之中,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逻辑起点。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如何从学理高度、历史厚度、哲学深度来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一年多来,理论界对此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论研讨,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回顾和梳理理论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进而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理论支撑。

一、研究状况分析

从发文量上看,伟大建党精神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为分析样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检索词,检索文献题目和篇名中包含"伟大建党精神"的论文研究成果,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理论界已经刊发研究论文1347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共259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研究》《人民论坛》《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政治学研究》《贵州社会科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探索》等期刊刊发此类主题文章较多。

在研究作者方面,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祝灵君、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天津大学颜晓峰等学者对该主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引文量是反映研究成果在理论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在目前刊发的学术论文当中,引文量大于等于20次的共有11篇,其中,刘建军在《思想理论教育》刊发的《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一文被引次数达61次、下载量达14098,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显示了一定的学术认可度。此外,蔡志强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形成机理与实践要求》、白显良的《基于四重逻辑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王炳林的《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探析》、董振华的《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马报的《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结构维度及实现路径》、张志丹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多维诠释》、张明的《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关系研究》、代玉启的《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三重逻辑》、蒲清平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特征、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丁俊萍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逻辑》、曹景文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等文章,都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理论阐释,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发文机构上考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发文量较多,为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从涉及学科上看,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等学科,文献量占比分别为43.76%、30.32%、10.23%、3.11%、1.18%,辐射的学科范围较广。

在基金立项方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都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作为重点资助对象。例如,在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伟大建党精神与党的精神建设规律研究",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伟大建党精神起源研究""李大钊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突出贡献研究",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立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媒体案例教学研究"四项。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基于红色家书文本的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弘扬研究"。这反映出党和国家对伟大建党精神研究极为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研究的主题分布情况

理论界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主要围绕形成背景、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价值地位、践行路径和价值意义等多个方面,对这一主题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解,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形成背景的研究。任何一种精神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条件,伟大建党精神亦是如此,理论界主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环境、阶级、国际环境等方面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背景进行探究。例如,有学者认为,近代上海工商业的发展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经济基础;五四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逐渐壮大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阶级基础;以十月革命为代表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也有学者指出,伟大建党精神的产生离不开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是二十世纪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产物。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特别是党的一大的召开直接促进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产生。由此可见,伟大建党精神的产生是多重"历史合力"的结果。学者们提出的思考和见解都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将伟大建党精神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充分考虑了国内国际的客观环境。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的研究。理论界主要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上考察。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直接理论来源,伟大建党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质。伟大建党精神还充分汲取和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特质禀赋一脉相承。此外,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同时汲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是其诞生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特别是系列建党活动是其生成的实践逻辑;有学者认为,北京、上海和嘉兴是伟大建党精神养成的主要空间场域。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的研究。理论界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多维的解读,将其看成一个内在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责任目标和价值追求。例如,学者们认为,伟大建党精神在真理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革命性与政治性以及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互动中不断衍生新内容。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追求和理想信念,"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担当,"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和品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立场。此外,有学者认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建党伟业中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精神风貌和价值情怀的高度凝练,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和强党的精神力量。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灵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根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核心、"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底色。总的来说,学者们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解读和逻辑关系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有的从内容上进行概括,有的从政党品质上进行解读。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特征。伟大建党精神是完整和严密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特征进行把握,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第一,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把握其基本特征。有学者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携带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也蕴含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因此具有真理性和信仰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和人民性也赋予伟大建党精神斗争性和人民性特点,其中,斗争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规定,人民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规定。第二,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把握其基本特征。伟大建党精神横跨时空,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连接着党的精神血脉,因此它具有厚重的历史性和强烈的历史感。第三,从具体实践中把握其基本特征。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具体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具象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具体实践中,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此外,还有其他视角。如有学者从哲学的视角把握其基本特征,认为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知情意行融合、特殊性和普遍性统一、集体精神和个体精神交织、历史性和当代性兼备的基本特征。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地位的研究。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地位,认为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价值构筑,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价值力量的显现,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伟大建党精神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人自身精神的领悟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有学者从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辩证关系来明确其价值地位,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之源、宗旨之源、意志之源和品德之源,正因有了伟大建党精神,精神谱系才有方向、动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正是有了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才进一步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源泉作用和动力作用。也有学者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作用来界定其价值地位,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也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密钥,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践行路径的研究。如何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因而受到理论界的重点关注,代表性观点包括:第一,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有学者认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底气。第二,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合理利用红色历史资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利用好红色历史资源对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将红色资源作为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载体。第三,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起点和落脚点,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此外,加强党的建设、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教育引导、创新传播载体、注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等,这些都是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方式。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价值意义的研究。理论界主要从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方面对此议题进行探讨。第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伟大建党精神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中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推动党和人民在不同时期创造出伟大历史成就,淬炼出党最鲜明的特点和特质,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也有学者指出,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宗旨的重要体现。第二,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意义。有学者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的概念,它有效地整合了建党初期多重精神的表述,准确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源,科学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完整性的问题,蕴含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光辉历程。第三,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意义。有学者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涵养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有效地维护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政党形象,进一步提高党的声望。同时,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能够激励中华民族勠力同心、团结一致,凝聚起最广泛的精神合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除了上述研究议题之外,理论界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还包括如何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如何用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用伟大建党精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如何引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等。显然,理论界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和潜力。

三、研究的未来展望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创新。

第一,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具有概括性和中国特色的概念和话语,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构建话语体系、掌握话语权的重要体现。而目前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研究层面,对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还鲜有涉及。例如,如何厘定和明确"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之间的关系。在还未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时,理论界就将"红船精神"等同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之后,如何界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是否将红船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组成部分?如果保留红船精神的称谓,那么红船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地位应该如何界定?或是认为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表达?这些问题在个别学者的文章中虽有所涉及,但仍需要理论界进一步作出理论回应和更有说服力的解答。此外,要注意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相结合。因为伟大建党精神贯通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具体体现。同时,如何将伟大建党精神与其他精神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贯通起来,探寻伟大建党精神与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逻辑,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内容。目前理论界已经有部分研究成果涉及伟大建党精神与某一类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如徐求真在《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试论伟大建党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内在逻辑及时代价值》,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与井冈山精神之间的关系;李文瑞在《苏区研究》发表《从伟大建党精神到苏区精神:内在逻辑、赓续传承与弘扬路径》,初步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与苏区精神之间的关系等。但是目前理论界对此类问题还关注得比较少,还需要继续深化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为深刻说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提供有力的事实支撑和学理根据。

第二,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目前,理论界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为主,重点集中在科学内涵、价值构成、价值意义和传承路径等方面分析,这样的研究范式奠定了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基础,但仅从这些方面开展研究必然会大量出现重复性和同质化的学术研究成果。如何拓宽研究视角,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提高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学术水准是理论界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一方面,要鼓励交叉学科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这样必然会形成比较单一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因此在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上应该要辅之以其他学科,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视角,在多学科的参与下进一步丰富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议题。同时,注重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深入跟踪伟大建党精神在高校、党政机关、企业、农村和社区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效果,有助于深入准确了解国内外传播情况,为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而避免纯理论式的研究和空泛化的论证。最后,拓宽研究视角既要立足国内也要走向世界,坚持本土研究和面向世界相结合,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动态,重点关注他们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他们从何种视角出发进行研究,从中吸取有益借鉴。

第三,要加强科研协同和合作的力度,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共同体。尽管理论界在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以高等院校、党校、社科院系统为主要研究力量的研究群体。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机构和研究作者之间学术合作关系不够密切。这说明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和群体,但是合作密度不强,研究力量相对分散,科研协同力度较低,这是一个值得加强和改进的一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在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市成立了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并设立了若干研究中心和协同单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共一大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成为重要的协同单位,这有助于发挥不同单位的学术优势和特色专长协同攻关,激发科研活力,为进一步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平台。因此,理论界可以加强学术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深化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合作与协同,进一步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入研究。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牢记"三个务必"奋力谱写新时代绚丽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一重大论断是对全党提出的"赶考"新要求,彰显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高度清醒和战略自觉。新征程上,全党必须牢记并践行"三个务必",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优势,牢记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鲜明地体现了全党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要求我们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新坐标上强调"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与勇于担当、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要始终以钉钉子的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历史主动,使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自觉传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70多年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现实价值。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了"三个务必"的新号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励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光荣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为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赶考永远在路上,思想建设也永远在路上,全党必须时刻保持冷静清醒,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发展壮大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征程上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党担负新的使命任务,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关头。越是重大历史关头,越是面对复杂的风险考验和严峻的困难挑战,越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仍然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我们仍然不能丢掉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我们仍然不能忘记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只有这样,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才能确保我们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斗争创造历史赢得未来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鲜明体现了百年大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坚定意志和必胜决心。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始终是党和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具有的精神状态和政治品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党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变革进行深刻总结中提出的又一重要经验和重大原则,科学揭示了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新时代10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经受住了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和考验绝对不会比过去少,必须准备同一切问题和困难作斗争,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和英雄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破解难题、破解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在新征程中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面对任何风险挑战时刻准备进行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斗争,毫不动摇、毫不退缩,在实践中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积蓄奋斗力量,直面矛盾问题,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其博士研究生: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化团结奋斗的规律性认识,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精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团结奋斗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动力源泉。历史由人民创造,人民在团结奋斗中创造历史。唯有团结奋斗才能最大限度凝聚历史合力,创造出最为辉煌的"历史结果"。团结才有力量。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领域,任何事物、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团结的本质就是就是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达到同一性,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是战胜艰难环境的无价之宝,只有团结才能披荆斩棘,通往我们所向往的伟大目标。奋斗创造未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奋斗的历史。人民群众的奋斗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开辟了人类的美好未来。一方面,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切伟大的梦想和崇高的追求,只有在具体的实际的奋斗中才能变成现实。另一方面,实现目标的过程充满着各种艰辛困难和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挑战,只有进行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才能攻坚克难、所向披靡。

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百年辉煌的重要历史经验。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团结奋斗刻在旗帜上、融进血脉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团结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重要密码。

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新伟业的现实需要。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创更美好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团结奋斗。

从国际来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日趋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风险挑战,我们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团结奋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从国内来看,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在这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共同奋斗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研究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等"五个必由之路",并将其上升到"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的高度,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五个必由之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放在首位,体现了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着主心骨、定盘星的作用。

一、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是一个具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具体反映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各个方面,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个领域,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每个历史阶段。在这些特点和特征中,党的领导是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其他特点和特征都是由党的领导所决定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发展、发挥作用、彰显优势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