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建理论文章-44篇(第6/6页)
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1945年,在陕北延安的窑洞,黄炎培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历史之问,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化,强调"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只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经过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确保党始终坚强有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百年大党如何长期执政--坚持人民至上
稳,也是困扰大党的难题。能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治好国、理好政,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历史伟业是人民创造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延安红色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农村改革是小岗村村民冒险摁红手印开启的,乡镇企业是苏南群众在改革大潮中摸索出来的,新时代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网购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是亿万网民推动兴起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高高在上的宣传口号,绝对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全方位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扎实提升上。只有准确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带领人民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使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党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些成就的取得,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百年沧桑,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正因如此,才能永远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永久立于不败之地。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砥柱天地间--谈坚持人民至上
首都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的东侧,一处红色地标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这里巍然矗立。展览馆西侧广场上,耸立着五组雕塑。一面火红的《旗帜》,代表着方向;四组汉白玉雕塑,分别命名为《信仰》《伟业》《攻坚》和《追梦》,展现着百年来党和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奋勇前进的奋斗历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六个坚持",集中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六个坚持"中,"坚持人民至上"置于首位,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人民性。真正彻底的理论一定是人民的理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深刻体会"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根本性意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考察来到陕西延安,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这是对我们党人民情怀的坚定宣示,照见的是党的性质宗旨,诠释的是党的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源于马克思的人民观。1835年秋,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写了一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短文。在文章最后,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面临着毕业、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有的人羡慕现世的功名利禄;有的人渴求来世的永恒救赎;有的人追求远离实际的精神享乐。与众不同的是,马克思把为人类求解放,视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在漫长的斗争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他矢志不渝,始终忠实于青年时代的誓言。坚持人民至上,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本质的精神基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欧洲发生着贫困与富裕的两极分化、高尚与堕落的双重积累。广大人民群众遭受着日益加剧的物质贫困与精神匮乏。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直接把底层劳动者遭遇不幸的根源,判定为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谋杀"。当时,许多人也关注到了这样的事实,但正因如此,很难相信有如此遭遇的人民群众拥有独立自主变革现代社会、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与这些人相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这一观点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更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为工人阶级革命与全人类的解放找到了根据、鼓舞了斗志、指明了方向。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高呼,"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相信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奋斗下,人类解放必须实现,也必然能够实现。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无可置疑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超越性,也正日益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强大真理力量。
二、党的理论来自人民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它体现着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着人民的现实诉求、凝聚着人民的热切期盼,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客观现实依据。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严重旱灾,秋种面临困难,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冲破旧体制限制,开始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包干合同书上按下手印并承诺:"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生动再现了这段历史。这18户农民按下手印时,心中十分忐忑。因为,他们一方面渴望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境遇,一方面不确定这种行为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害怕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后来,历史逐步证明,这种冒着"巨大风险"的开拓性尝试,符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激活了沉睡多年的乡村,深化了党和政府对农村改革、经济发展乃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成熟,提供了客观依据。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主观价值引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后期,每个家庭都渴望拥有"四大件",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也被人们戏称"三转一响"。到了90年代,"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到了本世纪,人人渴望的"四大件"再次"翻新",变成了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社会生产力水平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得到巨大提升,推动人全面发展,而非单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逐步成为党的工作重点。这种转变,不仅是具体政策层面,更是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说,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对旧体制的突破,或特殊历史条件下人民的某个创造性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在客观政策层面推动党的理论创新,那么,当我们立足更长的历史时间轴,便容易发现,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整体,其实也在主观价值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价值指向。
三、党的理论为了人民
古人云,"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党的理论是为人民服务的,始终把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当作自己的根本目的,推动并引领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四、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实现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党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质上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理论创新的路径和目的。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生活化。青年时代的艾思奇把自己的文章汇编成《哲学讲话》出版,后来改为《大众哲学》的书名再版。这部著作以简洁晓畅的语言和文笔,浅显而生动的事例,把抽象的哲学理论直观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例如,以"雷峰塔的倒塌"为例阐释质量互变规律;以"无风不起浪"为例阐释事物之间的普遍有机联系。《大众哲学》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开通俗哲学写作之一代风气,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今天,时代已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也已得到巨大发展,不过要想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仍旧需要认真对待《大众哲学》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念,使党的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不断激发中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理论掌握群众的目的,是使群众应用并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实现理论贴近群众,更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意愿、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实现群众对理论的自觉践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认真了解贫困群众的现实境遇,倾听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精准扶贫符合了人民的利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发挥了人民的创造,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广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以身殉职,年仅30岁;重庆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历时七年在绝壁上凿出"绝壁天路",带领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让革命精神、爱国情操、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代代相传。这样的时代楷模还有很多。他们是伟大中国精神的时代写照,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强大意志的生动体现,是党的理论的凝聚力与感召力的历史表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人民消灭了绝对贫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全人类的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亦因亦革与时变--谈坚持守正创新
1942年早春的延安,春寒料峭,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座无虚席,暖意浓浓。2月1日,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校长毛泽东做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这种不良风气,强调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指出我们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为着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只是因为它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六个坚持",集中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其中第三条就是"坚持守正创新"。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引。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一、守正创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守正创新是一个老问题,马克思在世时,就有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马克思曾经自述: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怎么会说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呢?这就需要从恩格斯和爱德华·伯恩施坦的通信谈起。爱德华·伯恩施坦是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家及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在其思想发展中,曾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世纪80年代,法国工人运动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马隆、布鲁斯为首的"右派",另一派是以盖德和拉法格为代表的"左派"。"左派"又称"盖得派",他们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1882年10月26日,伯恩施坦致信恩格斯:"和《激进报》编辑决斗的喜剧以及《公民报》编辑在'果达尔'问题上极不体面的举动,是盖得派以及由于他们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法国如此威信扫地的原因"。伯恩施坦认为,在法国,盖得派威信扫地的同时也连带着让马克思主义威信扫地。恩格斯在回信中批评了伯恩施坦的错误判断。在恩格斯看来,盖得派威信扫地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威信扫地。因为盖得派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这些准备建立工人政党的法国朋友们,全都毫无例外地在最近12至15个月内犯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而且,第一个错误就是盖得犯的"。恩格斯还告诉伯恩施坦一个信息:面对盖得派对自己思想的曲解,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之所以认为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本身有什么问题,他并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不可能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的意思是说,盖得派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准确。针对盖得派的幼稚病和叙述马克思思想的不当方式,马克思提出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就是他不是盖得派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自述"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守正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者,首先需要守正,只有守正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者。守正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守正,也就谈不上创新。只有准确守正,才能正确创新。盖得派自称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这反而为攻击者提供了把柄,他们没有守住"正",也就不可能正确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样的事情不仅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也同样出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和苏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国际上,马克思主义再次遭遇危机。美国学者提出了"历史终结论",认为共产主义失败了,历史在资本主义这里已经终结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联式的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确实是失败了,但是这不等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失败了。苏联式的教条式马克思主义本身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也就是站在守正的角度,我们会发现教条式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文本中的马克思主义差异巨大。面对盖得派,马克思只能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面对教条式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恐怕也会说这句话。
二、守正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守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他同时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两者是一个统一整体,既不能因为对守正的强调而忽略创新,也不能因为对创新的强调而忽略守正。在我们党百年奋斗史上,围绕着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出现过"教条主义"与"中国化"之争。延安整风时期,我们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翻译的多了,读的人也多了。但在毛泽东看来,书多了,读书的人多了,并不等于我们党的理论水平已经提得很高了。毛泽东指出:相对于中国革命运动的丰富内容来说,我们在理论方面就显得非常落后。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够和革命实践相平行,更不去说理论应该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我们还没有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我们还没有对革命实践的一切问题,或重大问题,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
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又引出一个问题:什么叫理论家?他指出:我们读了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能不能就算是理论家呢?毛泽东认为不能这样说。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根据实际创造出来的理论,从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中抽出来的总结论。我们如果仅仅读了他们的著作,但是没有进一步地根据他们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没有企图在理论上来思考中国的革命实践,我们就不能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如果我们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却对于中国问题熟视无睹,只能记诵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的结论和个别的原理,那么,我们在理论战线上的成绩就未免太坏了。如果一个人只知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或哲学,从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烂熟了,但是完全不能应用,这样还是不能算理论家的。
因此,毛泽东得出结论:我们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
毛泽东讲的既要精通马克思主义,又要应用马克思主义,就是讲要把"守正"与"创新"作为一个整体。守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完全正确,创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需要以条件变化而转移。1872年,马克思在给《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就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当然,"一般原理"与"实际运用"是一体的。"一般原理"之所以"完全正确",是因为我们"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来运用"一般原理",如果我们没有"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去运用"一般原理","一般原理"就不可能是鲜活的,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死的""臭的"。之所以我们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来运用"一般原理",是因为"一般原理"完全正确,如果"一般原理"不是完全正确,不管怎么"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来运用都没用,我们不能把一个错误的"一般原理"通过"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来运用使其正确。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如果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不行,我们就没法说马克思主义行。反过来也一样,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如果都不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怎么可能行呢?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三、守正创新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
首先,守正就是要守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变化和改革"是常态,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和改革","正"要守住。从守正的路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守正就是要守住规律,要深化对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我们守正就是要守住人民立场,要坚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我们守正就是要守住实践第一的方法论,坚持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邓小平曾经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我们守正就是要守住理论的整体性,坚持完整准确系统的观点。
其次,创新就是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创新何以重要?19世纪70年代,俄国民粹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万能钥匙,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适用于一切民族、一切地区、一切国家。也就是说,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那么,一切民族、一切地区、一切国家要想实现社会主义,首先需要发展资本主义,只有发展了资本主义,才可能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社会主义。针对这种理解,马克思指出,自己的理论是根据西欧社会的历史发展而得出的,他从来没有说过这是万能钥匙,如果把他的社会形态理论理解为万能钥匙,"会给我带来过多的荣誉,也会给我带来过多的侮辱"。可见,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万能钥匙,就窒息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步伐,就给了马克思过多的侮辱。从创新的路径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创新就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要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创新就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即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也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讲师:长风破浪会有时--谈坚持自信自立
历史的光影镌刻在岁月深处。67年前,刚刚回国的钱学森,面对陈赓大将"中国能否搞导弹"的问题时,如此霸气回应:"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罗布泊戈壁滩上的一声巨响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时间的指针标注着一个个高光时刻:嫦娥奔月、祝融探火、蛟龙深潜,大兴机场"凤凰展翅"、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特高压输电跨越千山万水??创新成果竞相喷涌,"大国重器"横空出世,重大工程精彩亮相,全球的目光注视东方,"自信自立"的中华民族正在书写"当惊世界殊"的瑰丽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六个坚持",集中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六个坚持"中,"坚持自信自立"是一个重要方面,居于重要位置。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炼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坚持自信自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新时代我们党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关键因素,也是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让我们自信自立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形成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首先在于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一深刻精辟的论述充分揭示了自信自立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源头活水,就是因为它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我们自信自立,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遵循的是规律,是因为明确历史的发展方向并为之不懈奋斗。当然,历史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曾遭遇巨大挫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但这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也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而只是说明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以僵化封闭的态度理解社会主义。也正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才变得更为科学、更加正确。在此意义上,确实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真理,但其必须要同具体的现实实践和时代条件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改变世界的指导作用。即使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如果只是将其作为头脑中的观念与本本上的理念,而不去运用发展,也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毛泽东强调的"有的放矢"意为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也是这个意思。所谓"要精",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所谓"要管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来解决实践与时代提出的现实问题。建党百余年,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并不断深化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能够自信自立,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毛泽东的"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到邓小平的"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对自己的发展充满信心",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些论述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自信自立。
二、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让我们自信自立
党的百年奋斗史既是确立自信自立的过程,也是确立自信自立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创造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在不懈探索中将自信自立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基因。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与民族解放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致力于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这一时期,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探索并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化,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
百年光辉历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因自信自立而成功,因成功而更为强调自信自立。伟大探索归结为一点,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可以说是自信自立的最为集中的体现。
三、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中更好做到自信自立
自信自立积淀于过去,同样也要运筹于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既然如此,如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如何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答案就在于更好做到"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我们也才能更好地做到自信自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个别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总结党成立以来17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而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若非如此,党无法更好地做到自信自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一种外来文化要在文化传统迥然有别的国度中获得认同并广泛传播,就必然要与该国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否则无法在该国生根。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实现在中国的成功移植,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其生长点和结合点,尤其必须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某种价值与思维的契合。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上的相容或相通性,正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基础。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改造、提升、超越,也最终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做到自信自立。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自信自立都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将之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只要我们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定力、有主见,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毫不动摇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复杂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的推进和拓展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孕育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的超越。
在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两个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上,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整体系统,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每个"全面"都要放在整个战略布局中来理解和把握。
在现代化的指导原则上,强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从理念层面回答了现代化的动力、路径、目标等重大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理念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内在逻辑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
在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上,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用好市场这个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又要把国内国际循环统筹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在现代化的安全保障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在现代化的世界方位上,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开创了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把握的若干重大问题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和处理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关系,以新的战略思维和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彻底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视角、新路径和新范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一般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充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要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基于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走出来的。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注重效率,坚持高质量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做大"蛋糕",又促进公平,完善分配制度,更高水平地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统筹协调推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具有内在关联性和根本一致性,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柱。协调推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推进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从基本国情出发,遵循大国经济发展规律,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更加重视两个循环的平衡和协调,把国内国际循环统筹起来,形成相互促进、彼此支撑、融合发展的新发展局面。畅通国内循环的关键是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之有机结合起来,夯实国内循环体系的体制基础,畅通国内循环体系的基本环节,优化国内循环体系的空间布局,筑牢国内循环体系的产业根基。畅通国际循环的关键是提升控制力和稳定性,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强化国内外产业链的关联和互动,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既要发挥制度优势又要提升治理效能。制度好不好,是可以从治理效能中体现出来的。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正确处理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关系,需要把握两个彼此关联的环节。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成熟定型、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完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体制机制。要不断加强制度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集中突破"中梗阻",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推动国家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是强化制度的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提高制度执行力,把制度执行到位、将政策贯彻到底。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把握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精神实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要论述,既辩证生动地回答江山与人民的本质关系,又充分彰显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与执政理念,科学阐明与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属性。这就需要深入领会我们党和人民休戚与共的鱼水深情,深刻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精神实质。
集中体现我们党在"为谁执政"的立场上特别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这个最具分量的词汇,才是我们党最为鲜明的政治底色,更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牢根基。一方面,一以贯之扎根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为民执政的制胜法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极其重视深入群众开展调研,每一份调研无不亲力亲为,真正做到掌握真情况,发现与解决真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田间、码头、车间等基层一线,足迹遍布祖国大地,目之所及皆为察民之情,耳之所闻皆为听民之声,行之所至皆为解民之忧。另一方面,一以贯之依靠人民。我们党执政70余年来,历经诸多磨难与考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西方封锁孤立,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大洪水、大地震,再到新时代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总能够依靠人民群众一次次战胜万难险阻、化危为机,一次次走出生死绝境、化险为夷。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的"赶考"还未结束,必须深刻把握"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本质要求,始终把为人民执政这个"看得见"的职责使命贯彻好、坚持好。
集中体现我们党在"为谁用权"的问题上特别清醒。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人民是我们党的成功之本,造就了我们党的非凡气质,成就了我们党的伟大事业。一方面,深刻认识权为民所赋。建党之初,我们党就十分重视如何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党的一大纲领明确提出,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在实践中探索人民监察、群众监督等制度,不断推动人民民主发展。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创中国式人民民主的新局面新境界。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源于我们党对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清醒认知与坚定。另一方面,自觉践行权为民所用。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两个先锋队"本色,坚持人民至上,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用实实在在的为民行动书写"为民用权"的优异答卷,让人民拥有成色更足的获得感、更可持续的幸福感、更有保障的安全感。
集中体现我们党在"为谁谋利"的行动上特别坚决。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一是为人民拼搏。回顾百年党史,无论是推翻三座大山,拯救人民于水火,还是实施精准扶贫,破解绝对贫困的千年难题,我们党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拼搏的执着追求从未改变,无数革命先辈先烈更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二是为人民奉献。从入党宣誓之时起,每一位党员要用一生践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承诺。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不计得失,不惧生死,砥砺前行,尽显为民奉献的政治本色。三是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永恒的宗旨,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无论时局如何变换,无论处境如何艰难,始终是这一根本宗旨最为忠实与坚定的践行者。始终立足于人民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投入,一心一意践行,真正为民谋利、为民服务。
上一篇:纪委监委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