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党建理论文章-44篇(第2/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634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45分钟。

发扬斗争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要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做好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各种斗争的准备;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打硬仗、善打胜仗,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真正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牢牢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

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夯实应对世界变局的战略基石,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发展和安全形势错综复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要保持战略自信、战略耐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着力增强对国家安全的主动塑造能力。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思想内容,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

一、自我革命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自我革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017年10月25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纳入"十个明确"之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他强调:"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时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的二十大新修订的党章增加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等内容。

从中华文明发展史来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王朝更替,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直没有跳出历史的周期率。这说明,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后,要保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再强大的政权都可能走到穷途末路。百余年来,我们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人民民主、人民来监督政府,是一种外在的力量,自我革命是一种内在的要求,这两个答案,一内一外,辩证统一,形成合力,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苏共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搞多元化、历史虚无主义,丢掉了民主集中制,官僚主义盛行,特权阶层利益固化,没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丧失了自我革命的能力,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了严重曲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这一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伟大自我革命,就不能很好地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必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是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

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种精神品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使命的必然要求。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使命,就应该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保持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这种能力既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忘记这个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要解决党内存在的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自我革命是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必然要求。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出回答,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今天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首先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自我革命新的伟大实践,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继续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必须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坚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这"六个必须"是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经验总结,也是在新征程中继续做好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要求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新征程,自我革命要以提升"四自能力"为实践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自我净化上下功夫,不断纯洁党的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在自我完善上下功夫,健全监督机制,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在自我革新上下功夫,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在自我提高上下功夫,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四个方面,有破有立,既有施药动刀的治病之法又有固本培元的强身之举。

新时代新征程,自我革命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要着重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自我革命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要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举国关注、世界瞩目。中国人民关注二十大,根本在于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都紧紧系于中国共产党,而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又紧紧系于党的二十大。世界瞩目二十大,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大党,中国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世界要了解和读懂今天的中国,就要了解和读懂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就要了解和读懂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

党的二十大担负起全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从战略全局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辉煌成就和10年伟大变革的高起点上创造新时代更大荣光的大会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共召开了19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在建党百年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时间坐标上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具有特别的里程碑意义。

回望过去,党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时代10年,伟大成就伟大变革是全方位、历史性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淬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业的高起点上怎样创造新的伟业,在非凡10年的高起点上怎样创造新的非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怎样以新作为新成就铸就新的更大荣光,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历史之问。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的二十大高瞻远瞩、擘画未来,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大会批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明确了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大会批准了中央纪委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为实现二十大确定的宏伟蓝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再次全票当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拥戴,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拥护"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我们就能经受住任何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根本的政治保障。这是党的二十大最根本最重要的意义之所在。

二、这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大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自身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路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阐释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党的二十大对"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展开进行了科学阐释,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对"两个结合"的新阐述新要求,必将有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十个明确",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个重大问题,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十四个坚持",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这一思想的实践要求。"十三个方面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变革,涵盖了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同样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拓展了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呈现了这一思想全面系统完整的理论形态。

三、这是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会

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目标。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精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理论逻辑、实践特征和战略部署,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人类现代化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帝国主义扩张崛起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文明体系。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先驱和先进分子也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现代化、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一条通往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我们党带领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越走越宽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环顾全球,已经实现现代化的37个发达国家的人口合计为10.9亿人,其中多数国家只有几百万或几千万人口。中国式现代化,将以十多亿的人口体量整体迈向现代化社会,这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版图和态势,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可以预见的辉煌未来,必将开创人类历史和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奇迹,必将以累累硕果丰富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四、这是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大会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党的二十大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宣示中国在变局、乱局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策主张和坚定决心,为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始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重申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持续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党的二十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本质要求,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愿望和真诚。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世界政党政要广泛、持续来电来函热烈祝贺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多国领导人接踵访问中国,再次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和期待。锚定党的二十大部署行而不辍,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继续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就能够凝聚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这是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大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党的重要文献首次使用"大党独有难题"这样的表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认识和坚定立场。

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已经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如此超大规模的党,具有不可估量的强大势场,具有排山倒海的强大能量,具有其他政党难以比拟的显著优势,同时教育管理党员和党组织的任务极其艰巨,不断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的任务极其艰巨。特别是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对我们这个百年大党来说,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任重道远的历史性课题。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这是保证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之道,也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之道。

党的二十大作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就一定能够把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从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与黄炎培之间有一段著名的"窑洞对"。"窑洞对"的要义,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确保政权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窑洞对"中,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两个答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保持自身纯洁性先进性、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蕴含着坚持人民民主、努力为民造福,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坚持人民民主与自我革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丰富智慧和催人奋进的重要力量。

一、坚持人民民主、努力为民造福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减租减息减轻人民负担,赢得了人民信赖拥护,领导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党开展土地改革,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同时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切实改善人民生活,带领人民群众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迎来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民主新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两个答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为民造福,才能赢得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二、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是否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一切政党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敢于刀刃向内,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我们党正是通过一次次自我革命,及时消除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更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践发展的要求,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焕发出旺盛的生机活力,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惩治腐败,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坚决整治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实践证明,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质,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从"两个答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三、坚持人民民主与自我革命有机统一

人民民主与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前者主要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实行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是一种外在的压力;后者主要强调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是一种内在的压力。人民民主,让人民监督党和政府,表现出的是一种虚心听取人民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努力改进改善工作的智慧和态度。自我革命,表现出的是一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讳疾忌医、敢于刮骨疗毒、直面问题的大无畏勇气和智慧。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跳出历史周期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两个答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民民主与自我革命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民主权益、让人民更好当家作主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警醒自己,突出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自我革命兴党强党,让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长盛不衰,让人民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鲜明主题,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举旗帜、凝聚力量、总结过去、定向未来,对新征程中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党在新起点上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擘画了愿景,指明了方向。必须科学把握和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无比巨大,使命无上光荣。顺利实现这一使命,首先必须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70多年前的延安"窑洞对"中,毛泽东同志给出了跳出这一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民主,即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使政府不敢松懈。这成为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到今天并迈上新征程的关键所在。经过不懈努力,历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巍巍巨轮"的掌舵人,中国共产党深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自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了守好初心、实现使命,中国共产党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清醒与坚定,慎终如始地推进从严治党。从党的一大建党之初即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党内法规",西柏坡会议提出"两个务必",1962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党要管党",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从严治党",治党从严、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本色一直都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不变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举旗定向,明确提出并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八项规定"引领党内法规制度及其执行力建设深入推进,突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要求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通过抓"关键少数"带动"普通多数",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回顾并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不难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超过9600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历经千锤百炼依旧朝气蓬勃、不断焕发生机,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向好、不断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从严治党对我们党的革命性锻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清除损害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始终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党栉风沐雨、淬火成钢。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必然选择,也是党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而对自身建设伟大工程的核心经验做出的深刻总结。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的一项造福人民、惠益世界的艰巨而复杂的伟大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全面从严治党,运用高标准严要求管好党治好党,是办好党的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也是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伟业,没有现成的路好走,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可循,通向这一事业的道路注定充满风险挑战。走好前进的路,带领中国人民完成这一伟业,必须有一个充满智慧、无比坚强且能够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作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义无反顾承担了这一光荣角色,引领中国人民劈浪前进。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全方位建设好我们党,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才能够不惧一切困难艰险和挫折磨砺,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真正做好且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牢固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情系人民、服务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不求特权、不谋私利、无私奉献、不惧挑战、敢于斗争、善于胜利。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先天具有无私无我、无畏艰难、敢于斗争且善于胜利的特质和气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在于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敢于直面问题、直面挑战,敢于自我革命、自我牺牲。不谋私利,才会心怀"国之大者",才能做到与人民风雨同舟、休戚与共,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愿,才敢于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豪情气魄和使命担当,不惧向自己亮剑、无畏对自己开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有的自信牢牢守住人民的心,守住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也是确保自己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内在要求。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赶考之路目标更为宏远,任务更为艰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更为复杂,需要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为坚定的步伐,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答卷人,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中国人民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全面小康,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如今,中国共产党迈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能否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让人民满意的新答卷,真正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只有以更高要求和更严标准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机活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定政治引领和坚强政治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内核是党的自我革命,自我革命需要有敢于让刀刃向内、勇于对自己亮剑和直面自身问题、不惧刮骨疗毒的勇气,需要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更需要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毅。只有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坚忍,才能不畏艰险阻隔,无惧风险磨砺,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将自我革命推进到底,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迈上新征程,面对更为复杂的形势、更加严峻的挑战、更为宏远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遵循更高标准和要求,更加坚定地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继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华章。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全党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确保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始终成为一个坚强政治堡垒,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实践伟力;必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善于用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确保党自我革命的法规制度落地、落实,为党始终具备并不断增强长期执政能力夯实制度保障;必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铸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素质过硬的新时代干部队伍,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供坚实人才保证;必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始终保持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公仆的纯粹底色;必须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零容忍态度和斗争到底的决心反腐惩恶,坚决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用最为彻底的自我革命守好人民的红色江山。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就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问题是破解时代矛盾、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为直接的着力点。确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范畴,已经成为直接决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核心议题。

一、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时代需求、社会矛盾最为直接的外在呈现,是理论的发端,贯穿、存续其生成、丰富、拓展的全过程。

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起始范畴,对欧洲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和时代发展任务问题的探索与揭示,直接催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萌生。作为指引人类实现自由和解放的伟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其之所以永葆青春活力,就在于能够"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不同的时代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有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回答不同时代议题、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确立了问题意识、坚持着问题导向,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民族化、时代化发展。"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欧洲近代社会发展规律、全人类解放事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的探索与回答,直接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的变革意义,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解决中国前途与命运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方案与方法指导。正是在问题意识指导之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全方位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问题,着力规避教条主义错误、程式化陷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条件下,问题导向已经实现了与道路探索、理论发展、制度创新、文明弘扬的深度耦合,使中国元素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践探索中得到了全面彰显,新时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规律性问题得到了深度诠释。

二、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动力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动力。问题始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对于超越现有理论、激发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始终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进程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东方农业大国实现民族独立解放、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时代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深度把握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以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实现理论自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坚持问题导向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概括、问题导向方法论的成熟应用,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体现,始终强调以解决群众问题、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独立自主,实际上就是强调一切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国情出发,着力解决好中国社会的时代难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实现问题导向方法论的理论创新,以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将问题导向方法论贯穿应用于新时期党的各项事业之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面对新的时代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进问题导向方法论与当代中国时代问题、社会主要矛盾解决深度契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胜利完成,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问题导向方法论与新时代新课题新挑战相耦合,着力解决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办成过去想办而又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的创新与丰富,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新时期时代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总之,"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必须继续坚持问题导向

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发展将会面临更加复杂、更加艰巨的系列难题,对党的理论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我们要着力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持续"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回应时代诉求、解决时代难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持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直面时代难题,经受住了多维风险挑战考验,使得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是,面向未来,发展又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此,唯有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新的发展阶段下的突出问题与主要矛盾,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立足于问题导向倒逼改革深化、积极推动问题导向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方能真正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多领域深层次的高质量发展,方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于解决新时代问题的伟大实践之中,形成于认识解决中国与世界关系,妥善处理国内经济新常态、政治新生态、文化新样态、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形态的系列问题之中,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成果与鲜明呈现。新时代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面向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续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中,必定会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实践新探索而不断丰富发展、不断提升理论对现实的说服力,进而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让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总结出的基础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有很多系统性工作摆在我们面前,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系统观念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作用。

一、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能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如果头脑里没有系统观念,就不可能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就不可能真正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系统观念,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看问题,准确把握客观实际,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乃是系统观念的根本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看问题、作决策、抓工作,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系统地解决问题才叫做科学,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就是正确的也不是科学的。"毛泽东同志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全局在胸""学会'弹钢琴'""'四面八方'政策""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综合平衡"等思想和工作方法,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系统观念的创造性贡献。邓小平同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系统工程来认识。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邓小平同志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在探索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过程中,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宏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工作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顾此失彼、畸轻畸重,就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贯穿着鲜明的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的鲜明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之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法论指引。

二、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邃思考、整体谋划、系统部署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形成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系统观念,也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和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发生深刻历史性变革。

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坚持系统观念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产生了重要指导意义,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和大趋势。比如,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面,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在坚持新发展理念方面,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才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大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更需要全面考量、协调推进。不能畸轻畸重,也难以单刀突进。"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注重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社会建设方面,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全方位改善,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更加系统、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坚持系统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得出并经新的实践充分检验的规律性认识,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三、坚持系统观念是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创造新伟业的实践要求

党的二十大明确概括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及其战略安排。以什么样的姿态迈上新征程、运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实现使命任务,首先要解决好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然选择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坚持系统观念,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一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洞察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深刻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走向未来。三是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找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四是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要自觉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问题,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等关系,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五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从根本上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出真正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党的建设、国际变局所面临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六是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七是提高底线思维能力。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科学预判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好经受重大考验的准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错综复杂。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越要坚持好和运用好系统观念。要深刻把握系统观念蕴含的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更加自觉地、更具创造性地把系统观念贯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更好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一、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

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使无产阶级从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团结带领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了自身的彻底解放,进而为了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同时,"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有机统一起来。"为了广大无产阶级、团结广大无产阶级、依靠广大无产阶级"不仅是共产党人自身的阶级使命,也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政治保障,更是始终具有不惧惊涛骇浪、勇毅前行不竭动力的政治密码。

二、人民至上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懈奋斗史和理论创新史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兴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和理论创新史,"人民至上"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的一大将"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党的纲领,二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工人阶级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占第一位"。为了践行初心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付出巨大牺牲、前仆后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的视角观察世界、分析社会,牢牢把握满足人民需要这条主线,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促进社会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两对矛盾,毅然扛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要矛盾随之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也使中华民族大步赶上了时代。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理论创新史,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同样闪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不论是把"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价改革成败的标准之一,还是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论男女老幼,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护佑,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聚焦人民之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从党的总书记到村党支部书记"五级书记"共抓扶贫,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中国大地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面对疫情延宕反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的形势,党中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并全力扩内需、稳市场、保民生,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也不断指导实践,在实践和认识的螺旋上升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也在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中不断深化。

三、在新征程新实践和党的创新理论不断丰富发展中继续坚持人民立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正如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新征程新实践必然面临新问题新困难,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第一,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就要坚持把"为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历来是统一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独立于人民之外的特殊利益,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密码。历史也一再证明,任何欺骗人民、忽视人民利益、损害人民利益的个人或阶级,最终要被人民所埋葬。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本身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在日常工作中,牢固树立人民立场,要求每一位党员要把党的宗旨与我们每一项具体工作联系起来,把人民立场贯穿于每一项工作中,真正倾听人民心声,了解和把握人民意愿,并用"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成败的标准。只有真正为了人民,才能真正汇聚人民力量。

第二,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就要坚持把"依靠人民"作为夺取伟大事业新胜利的必由之路。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之源在人民,攻坚克难的智慧之源也在人民。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党员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事业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磅礴力量。同时,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党的历次理论创新,无不是在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基础上提炼、检验获得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