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9-11月党建文稿-42篇(第2/1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76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59分钟。

在理论创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变化,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坚持"作了概括和阐述。

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坚持自信自立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属性。理论的自信自立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的。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只有用这一科学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才能自信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中国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守正创新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品格。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实践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科学理论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坚持把问题作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聚焦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把握,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有力推动了事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则。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重大关系,形成最为有利的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崇高境界。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六个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之中,既是我们深刻理解这一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做到了"六个坚持",我们对真理的认知就会更加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就会更加显著,就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4、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要求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坚持"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凝练的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正确路径,为把握好、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精髓、进一步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提供了"金钥匙",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

坚持人民至上,要求我们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自信自立,要求我们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守正创新,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我们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我们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胸怀天下,要求我们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新征程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一定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共产党

2022-11-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领导力量,赋予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以深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新时代以来,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频词,也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和中国故事的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

走自己的路,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历史地看,一些后发国家"照搬"西方的发展道路,不仅没能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反而落入了发展的"陷阱"。这正是道路选择出现了问题,即未能探索出适应国情的美好生活创造之路。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协同配合,必然要求深深扎根于本国具体实际进行道路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创造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正是因为其坚持社会主义的制度内核,适应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创造美好生活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创造美好生活,就是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解决民生问题、增进民生福祉,进而全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系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整体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发挥着整体效能,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入推进了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实践。正是坚持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的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为美好生活注入了更深层次的理论与实践意涵,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叙事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微观叙事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导向与实践导向。现代化不仅包括物的现代化,更包括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将人的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创造美好生活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对西方国家重"物"轻"人"现代化模式的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创造14亿多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口规模远高于美国、英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实际。人口规模巨大,一方面可以塑造现代化建设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现代化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的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既发挥人口的规模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推进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又注重解决区域、城乡、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渐进持续地推进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将共同富裕明确为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参与者与受益者。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美好生活的落地落实,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追求。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将不断提升,美好生活将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美好生活提供深厚的物质支撑与精神支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物质文明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为美好生活提供物质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精神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赋予美好生活实践以强大精神动力。精神富有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提升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实现美好精神生活的重要条件。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实现美好生活创造优美的环境。现代化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国式现代化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现代化建设,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能使发展更有质量、更可持续,又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致力于创造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发展的机遇分享给世界。

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党能力为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锻造出强大的政党能力,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四个方面,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为创造美好生活奠定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所决定的,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立场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来源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来源于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为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

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群众组织力为创造美好生活凝聚主体力量。美好生活是在共同体中实现的,共同体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将群众组织起来,发挥共同体的组织力量,是创造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战斗堡垒,9600多万名共产党员在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效能。

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不同的社会主体贡献智慧与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共创美好生活的实践合力。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社会号召力,能够有效动员不同社会群体、团体、阶层,有效统筹社会资源、加强社会整合,引领社会建设的实践走向。中国共产党用美好生活的理想目标感召、鼓舞、激励、凝聚亿万人民,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不断激发人民的历史主动与实践自觉,共同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

新征程上不断满足人民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创造美好生活就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国之大者",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事业。新征程上,必须围绕创造美好生活,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落实,推动各类生产、生活、制度、文化要素的有机衔接、协同发力,不断满足人民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一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高品质生活的前提与基础,高品质生活是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与归宿,二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要着重把握好如下环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夯实高品质生活的制度基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动力引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提高乡村生活品质,激发广大农村居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动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动欠发达地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高生活质量。

坚持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同频共振。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国的制度优势是系统的、全面的,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等方面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坚实保障。我国国家治理具有积极显著的效能,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能得到优化与转变,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有力地支撑着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高效能治理支撑高品质生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新征程上,必须把握好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价值支撑;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各类红色资源,将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代代传承下去,在不断提高人民精神境界中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德基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意涵。

把群众组织起来

2022-11-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的基层组织是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团结动员群众的战斗堡垒,要强化政治优势,提升组织效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

以思想引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加强思想引领、凝聚奋斗共识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首要任务。旗之所指,行之所向,旗帜立起来了,团结奋斗才有目标和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照亮前进道路的灯塔、引领实现民族复兴的旗帜。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引导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统筹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和集中培训,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出"二十大代表讲二十大精神"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自觉行动。

以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善于组织动员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无往而不胜的伟大力量源泉。组织起来,就会"无敌于天下"。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形成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党支部就像"吸铁石"一样,"磁力"越强、"磁场"越大,越能紧密地把党员和群众团结凝聚到一起。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建强组织体系与组织凝聚群众结合起来,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农村深化"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在城市推行"社区管小区"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完善"双支持双服务"机制引领"新"心向党,以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激发群众创造活力,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尽力、事事有成的现代化建设生动局面。

以骨干带动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修建红旗渠时,广大基层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群众由衷感叹:"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基层干部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就能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打开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要紧扣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县区、镇(街道)领导班子建设,持续深化村(社区)干部"双专"建设,注重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等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增强应对千变万化的定力,提升克服千难万险的能力,着力培养更多脚上沾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公仆。推广运用"三提三知"群众工作法,教育广大干部强化宗旨意识,厚植民生情怀,善于"面对面"倾听民情民意,经常"点对点"解决急难愁盼,在常踏百姓门槛中走进群众心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以精神感召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放大周恩来总理诞生地、新安旅行团出发地、红色资源富集地的独特优势,以恩来干部学院入选中组部"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为动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造人人想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红色矩阵,加快建设全国知名党性教育新高地,为团结奋斗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和弘扬周恩来总理"六个杰出楷模"的崇高风范,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激励越来越多的党员学先进、当先锋,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的郑重要求和谆谆告诫,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彰显着党对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的深刻洞察。

在伟大的历史成就面前,更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始终牢记"三个务必"。经过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已经由最初只有58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历史成就。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这四个"不容易"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取得丰功伟绩的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刻洞察。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唯其如此,我们前进的脚步才能扎实、稳健、坚定。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实现全党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的统一至为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要求全党必须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大党,统一思想历来不易,确保全党在共同思想理论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统一尤其不易。这就意味着,如何使全党拥有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我们这个百年大党的独有难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