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69篇(第96/165页)
立足"自信"之基,筑牢"水击三千里"的"底气"。中华民族自古就相信人定胜天,自称"龙的传人","自信"二字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精神的根和魂。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筑牢"底气",要把握好"文化"这根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近些年来,国风、国潮、新中式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中国奇谭》《寻迹洛神赋》《新龙门客栈》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频频"出圈","考古盲盒"、汝瓷冰箱贴等文创产品从"小产品"发展成"大产业",都是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用优秀的中华文化培根铸魂,不断赓续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增强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获得感、归属感。
锚定"自立"之路,锤炼"水击三千里"的"骨气"。自立,是独立自主、坚不可摧的精神风貌,也是驱动个体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与进步的内在动力。为了坚定不移锚定"自立"这一目标,应当聚焦"科技"这一核心突破口,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把核心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以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为民族复兴提供支撑,不断锤炼自己的"骨气",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面对一切挑战与困难,书写自立自强的辉煌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源动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要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所以,当代青年人要保持恒心与耐力,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不松懈,坚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早日实现。
占领"自强"之巅,汇聚"水击三千里"的"志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自强,是矢志不渝、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青年干部要占领"自强"的"制高点",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志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XX大精神,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之中,以国家之强盛为己任,以民族之复兴为目标。在"自强"的道路上,敢于梦想、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带着这份自强不息的"志气",在"水击三千里"的壮阔航程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青年干部要"逐潮行、立潮头、引潮流"
近日,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文章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广大青年干部要自信自立,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步伐,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阔步前行;要"逐潮行、立潮头、引潮流",坚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手中有招,就一定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留下自己无悔的青春足迹。
一志一梦,铸就自信基石,时代担当引领"青春航向",扬帆"潮头"尽显风采"逐潮行"。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青年干部如同初升朝阳,光芒万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帆,以不懈的奋斗精神为桨,正驶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广大青年干部深知,自信是前行的灯塔,自立是破浪的桅杆。面对时代的考验与挑战,勇于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豪情壮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政治素养,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青年干部以自信的姿态,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奉献而厚重。
一学一践,锤炼自立之能,实践磨砺铸就"坚韧意志",破浪"潮涌"敢于担当"立潮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大青年干部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成长的必由之路,青年干部们以谦逊的姿态,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双脚丈量着土地的温度,用心感受着群众的冷暖,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畏惧,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作为。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脱贫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他们深知,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砺,才能更加坚韧不拔、更加自信自立,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一心一意,锚定创新方向,创新驱动激发"青春活力",逐梦"潮端"赋能未来"引潮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青年干部作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理应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大潮,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业传奇。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探索新领域、新技术、新模式。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青年干部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新思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激发更多青年的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共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要牢记"三个切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之路无坦途。新征程,改革愈进愈难、愈进愈险、愈近愈急,必须把准改革脉搏,突出问题导向,迎着焦点上、盯着难点攻,确保"改革号"巨轮端得正、行得稳、走得远。
切忌"逐末忘本",坚守人民至上的改革初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做到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坚持"纳民意",深入基层一线,用"脚力"察实情,用"眼力"辨真伪,用"耳力"听民声,找准影响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堵点难点,明确党和政府的施政得失,确保我国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顺利推进。对民意的呼应,不是被动回应,也不是简单顺应,而是同频共振。要持续"问民效",瞄准改革落地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抓住要害、查缺补漏,找准方向、纵深推进,让改革真正回应群众呼声、满足群众愿望、解决群众疾苦,用群众的"获得感"提升改革的"含金量"。
切忌"故步自封",顺应守正创新的改革方向。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守正创新,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统相承袭,又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不动摇,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要主动把握大局大势,克服思维惯性、行为惰性、路径依赖,在工作方法、手段上创新,在落实途径、机制上求变,变想法为办法、思路为出路、态势为优势,把整体效率提升起来、质量提高起来。
切忌"纸上谈兵",找准实干笃行的改革落点。"道虽迩,不行不至。"改革的成效如何,归根结底看执行是否有力、落实是否到位。要拿出"闯"的精神,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先行先试、勇立潮头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出业绩、出真业绩;保持"干"的作风,对标全会精神,抓好落地落实,在实践中去探索解题新思路新方法,拿出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让改革"味要浓""成色足"。要统筹点与面、把握大与小,既重视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也找准抓手和载体,善用改革的办法盘活一个个存量,善用创新的机制激发一个个微观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发展环境,尽精微,致广大。
全面深化改革要明确"改革"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青年要深读细悟全会公报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明确"为谁改、靠谁改、怎么改"的时代之问,以改革的获得感提升改革的共识度。
突出"问需于民"倾听民声,明确"为谁改"。"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为了谁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青年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同人民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看人民群众情绪查找改革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改革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以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衡量工作成效,勇于以自我革命,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落地实施一大批惠民举措,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聚焦"问计于民"汇聚民智,明确"靠谁改"。"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无不来自于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青年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找准改革切入点和关键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改革全部工作之中,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参与和支持改革,凝聚起磅礴力量,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落实"问效于民"赢得民心,明确"怎么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青年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问需、问计于民,深入推进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公共文化、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全方位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着力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改革成效的重要检验。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始终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让改革带着"深度""力度""温度"落地
近日,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抓改革、促发展,让改革带着"深度""力度""温度"落地。
树立大局观,构筑"四梁八柱",让改革发展"有深度"。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共奋斗、聚合力,以众志所向、众力所举构筑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为改革事业"添柴助燃",把"一盘棋"下好。党员干部要树立大局观,明确改革的目的、扛起改革的任务、掌握改革的方法,持之以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伟大的事业之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党员干部要当好改革"先锋",面对形势之变能敏锐捕捉,面对未知可能能主动求索,面对新的道路能大胆去闯,在应变局、开新局中绘就改革发展"锦绣画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新的突破、新的成就绝非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党员干部要坚定志向、披荆斩棘,以坚定的信念推进改革,勇于担当作为。
瞄准"破冰点",汇聚"强劲势能",让改革发展"有力度"。过去,改革不断在"攻坚"中"破冰",攻破了一个个堵点、难点,以久久为功、水滴石穿的韧劲书写了辉煌答卷。回望改革发展之路,能够提炼出规律、盘点出经验。党员干部要在"回望"中深挖这些宝贵的"富矿",在新的征程上找准方向、把准关键,迈出更加稳健有力的步伐。"回望"不是为了在"成绩单"上沾沾自喜,而是为了能"眺望"得更远、谋划得更全。党员干部要戒骄戒躁,在"走过的路""摸过的石头"中寻找开展工作的"锦囊",继续跋山涉水、攻坚克难,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要敢于直面问题、主动研究问题、努力破解问题,要应"势"而动、聚"能"以破,在与问题的"硬碰硬"中磨砺意志,成为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强将能手"。
挑起"为民担",涂抹"为民亮色",让改革发展"有温度"。无论改革推进到哪一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改革发展的"靶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始终是努力奋斗的"风向标"。为民造福是恢弘壮阔的画卷,涉及到经济、科技、生态、文化、医疗等各个方面,这张画卷上的每一抹色彩都需要党员干部用心用情去增添,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只有抓落实,才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因此,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把推动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人民群众的期盼、诉求中找准改革工作的落脚点,以钉钉子精神办好实事、化解难题,扎实推动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可及的各项改革,推动民生发展提质增效。
入"乡"随俗"树木锦囊"里悟"树人良计"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全国乡镇党委书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视频培训班,对全国2.96万名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旨在提升其政治素质和领导乡村全面振兴能力,示范推动各地扎实有效开展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想写实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命题文章",基层党组织要入"乡"随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汲取"植树造林"的智慧,助力基层干部不断成长,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入"乡土","因地制宜"培育"良种","信仰之根"厚植"万亩农田"。"明理者,智慧也;知数者,可谓大哉",干部教育培训不能"一锅煮",必须区分对象、按需培训,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强化"理论武装",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主题研讨、实战推演、交流心得等活动,助力其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XX大报告等精华理论"学深悟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中央及地方层面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方针等理论内容"如数家珍",将如磐的理论信仰转化为扎根基层的"忠诚之志",在日常工作中以"凿井精神"将所学理论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以"空杯心态"在逐字逐句学、原原本本学中常学常新、常有精进,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稳步提升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面前,刷新自己的"经验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