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584篇(第5/125页)
人才创能,聚"英才荟萃"文旅圈,赋乡村"宜业"之美,共绘振兴新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中,离不开与人才的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用好"本土"人才,选育"领头雁",培育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让他们在家乡创业。抛出"橄榄枝",充盈乡村旅游人才"蓄水池"。坚持广招英才,"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人才打造"凤凰巢",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在这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有效解决乡村人才匮乏、断层、流失等问题,培育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让乡村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的"热土",让乡村旅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和活力,为乡村旅游增添一份"干事创业"之美。
文化创新,扬"一村一韵"文旅魂,领乡村"和美"之美,共谱文化新篇章。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乡村旅游在发展的前期,曾经遇到了一些"成长"的"烦恼"。同质化竞争严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不足,导致游客难以体验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文化的创新,能够让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过好"我们的节日",讲好"我们的故事",展现"一村一韵",让乡村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展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文化赋予乡村旅游"引领力",使得乡村旅游成为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中不断引领新潮流、新风尚,为乡村旅游增添一份"风土人情"之美。
让新质生产力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近日,《求是》杂志第11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人",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组织部门作为选干部、育人才、配班子的重要部门,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把更多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让新质生产力激活人才"一池春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筑巢引凤"打开"引才之门",变"等风来"为"找风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组工干部要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提升政治素养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秉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克服和摒弃选人用人上的惯性思维,培养出"瞻山识璞、临川识珠"的识人慧眼,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出炉高含金量"人才新政",破除人才引进壁垒,推广"柔性引才""以才引才"新模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不断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搭台架梯"掌握"育才之道",变"盲目学"为"精准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千方百计保证人才"存量"、稳固人才"增量"、优化人才"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是时代所需、更是关乎长远的根本大计,组织部门要为实干者助力、为创新者兜底,精心调制人才培养的"新时代配方",做到精准精细、顺时顺意,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科技研发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增强人才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让人才主动参与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要构建上下协调的联动培训体系,多层次、多类别开展有效培训,培养一批农村人才"领头雁""田秀才""农创客"等乡村振兴有力的"排头兵",激励各类人才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大展才华,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用心用情"打造"留才之家",变"独步走"为"双奔赴"。组工干部要优化服务模式,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坚决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畅通人才晋升成长渠道,健全完善有利于解除高层次科技人才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持续打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进一步激发"梧桐引凤"效应、"辐射效应",做到量才而用、人尽其才,真正把人才用活、用好、用得当。要抓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落实、重要工作推进、重点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规划有效落地、高效落实,结合本地本部门特点与人才资源实际,让专业人才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让人才真正做到"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推动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的生动局面。
党纪学习教育要"同频""同向""同心"
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如火如荼开展。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领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深刻内涵,把真学真信融于魂、清正廉洁铭于心、初心使命践于行,在夯实理论之"基"、把稳前行之"舵"、绷紧纪律之"弦"中,做到"学""思"同频、"知""行"同向、"检""畏"同心。
夯实理论之"基",做到"学""思"同频。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理论上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保证。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抓准党纪学习教育契机,"吃透"《条例》,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自觉掌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铭记于心,不断进行"赋能充电"。要秉持慎思之道,该咬文嚼字的地方坚决不含糊、该学懂弄通的地方坚决不懈怠、该反复推敲的地方坚决不马虎,勤于思考、思索、思辨,勇于检视、反思、复盘,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涵养如磐党性,补足精神之钙。
把稳前行之"舵",做到"知""行"同向。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知"即知纪,就是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行",就是以知促行,把转变作风同推动发展结合起来,在加强纪律建设中增强善作善成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条例》的一字一句上下功夫,牢记违纪违规"高压线",熟知违纪违规行为的处分规定,把铁的纪律篆刻于心,自觉做到重视、警醒、知止,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民办事的实际行动,把工作落实作为检验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绷紧纪律之"弦",做到"检""畏"同心。党纪学习教育的核心要义,本源在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把纪律建设提到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总布局的高度。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清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的危害性,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让"正衣冠""端容貌"成为常态,在明"纪"于心中常做"思想体检"、常敲"律己警钟"、常怀"敬畏之心"。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时常做到吾日三省,自觉做到同党中央要求"对标对表",拿党规党纪"扫描全身",用群众期待"透视工作",时刻自省自察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在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中,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用系统思维以中国之"中"谋中国之"重"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这是中央层面以具体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三月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潮涌中部千帆竞,中流击水正当时。广大党员干部要用系统思维,抢抓产业发展、狠抓生态保护、常抓城乡融合,以中国之"中"挺"脊梁"、筑"绿心"、壮"臂膀",让广袤中原腹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流砥柱"。
"共延"产业发展链,以"双核驱动,脉动中国"的政治勇气和更大魄力,"聚力攻坚"挺中原腹地"脊梁"。豫晋皖赣鄂湘,中部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以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承载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创造全国超五分之一的生产总值。脉动全国经济活力、加速中部地区崛起离不开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双核引擎"。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补补钙',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殷殷嘱托犹在耳边,切切期盼催人奋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双核引擎,九省通衢"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圈内互通,圈外广联"的内陆开放高地,以错位布局之"分",造就协同发展之"合"。要充分释放区位优势的"活力",推动地相近、人相亲的"近邻"成为产业相连、发展相融的"队友",将综合运输枢纽承载的人流、物流转化为实体经济的"信息流""资金流",推动产业协作互补,因地制宜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充分释放科教资源集聚的"活力",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不断完善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来,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
"共织"生态保护网,以"一泓碧水,绿色明珠"的政治认同和更大决心,"协力攻坚"筑中原腹地"绿心"。中部六省坐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一边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理念,一边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只此青绿"的江河两岸,乘着中部崛起的东风,需要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方面站在更高起点。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广袤中部,绿心初现;从东北平原到热带雨林,美丽中国,江山如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践行"两山理念",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尺度",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清水常绿卸下"奢侈品"光环,回归"常见品"日常。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加快培育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以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持续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要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谋定而后动,同时又抓住主要矛盾,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以重点领域问题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跃升。
"共建"城乡幸福圈,以"江山万里,人民至上"的政治初心和更重使命,"融力攻坚"壮中原腹地"臂膀"。党的十八大以来,"城进村衰"、农村"空心化"和日趋严重的"乡村病"等城乡区域非均衡发展难题取得重大进展,然而中部地区地域广阔,城乡及区域间的资源特征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仍然较大,打造"城乡幸福圈"仍需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15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千钧重一羽,轻重在平衡。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城乡问题是任何一个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必须不断深化对城乡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好"窗口期",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凝聚人才力量,吸引乡贤"回乡",推动资金"回流",充分发挥其桥梁、智库和榜样作用,以乡贤"朋友圈"激活发展"强磁场",同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要注重内外兼修,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以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激发乡村消费潜力,"反哺"推动乡村产业和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另一方面,推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让"美丽乡村"蝶变"和美乡村"。
蘸墨"山东之行"写实高质量发展"四篇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山东日照、济南等地考察调研,看发展、察民情、提要求。这次考察,访山东而意在神州,观现在而着眼未来,意义重大深远。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更加饱满的干事劲头,挺膺时代担当,蘸墨"齐鲁足迹"写实高质量发展"四篇文章",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饱蘸"科技创新"之墨,激发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写实"先立后破"和"因地制宜"同频共振的"经济文章"。此次山东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对标高水平发展的"齐鲁样板",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实践,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及时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敞开思想解决新问题、放开手脚追求新突破。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类要素高效配置,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痛点、堵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动传统产业扩能、提质、增效,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以科创畅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饱蘸"绿色发展"之墨,加快产业低碳转型步伐,写实"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生态文章"。此次山东之行,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阳光海岸绿道,察看修复治理后的海岸线生态环境,指出"建设绿道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大家要一起动手,共同建设和呵护美好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主动树立生态利民的理念,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筑牢"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思想基础,在始终不触碰生态红线的基础上长远谋划,挖掘本地生态资源中蕴藏的经济价值,"点绿成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绘就最美发展底色。以"积小胜为大胜"的定力在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上久久为功,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让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更可持续、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