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4年06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584篇(第117/12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398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67分钟。

以"奋楫笃行、攻坚克难"的"实干家"之姿,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伟大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前进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没有实干精神不行,没有实干作为不行,没有实干业绩更不行。广大党员要主动奔赴改革发展主战场、安全维稳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对群众问题困难不敷衍、不回避、不推诿,敢于办"棘手事"、钻"矛盾窝"、接"烫山芋",在摸爬滚打中学真知、长才干、壮筋骨,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心怀"国之大者",铆足拼劲往前冲、艰苦奋斗朝前迈的劲头,将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把一张张蓝图变为现实,把一个个愿景变为实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写在七一:把信仰情怀奋斗写入"青春诗篇"中

"悠悠历史,浩瀚长河。"转眼,第103个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历经百余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矢志不渝"的信仰、"人民至上"的情怀、"坚韧不拔"的奋斗写入"青春诗篇"中,以昂扬的姿态,奔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考场"。

把"矢志不渝"的信仰写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诗篇"中。"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回望党的光辉历程,无数英雄豪杰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渝的忠诚,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他们心怀天下,志在四方,以"为天地立命,为苍生立心"为己任,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秉承先辈之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一片丹心照日月"的忠诚,书写新时代的"理想信念篇"。要以"革命理想高于天"之姿,面对"人生考场"的挑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要胸怀"国之大者",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补足精神之"钙",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把"人民至上"的情怀写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诗篇"中。"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员干部应时刻铭记初心使命,将为民情怀融入血脉,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导向,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腻之心,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关心他们的疾苦。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不辞辛苦出山林"的精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同时,还要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牢固树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意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真正做到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矢志不渝地为人民谋福祉。

把"坚韧不拔"的奋斗写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进取诗篇"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春征途,曲折而漫长,但每一步都铸就着未来的辉煌,党员干部要深知干事担事不仅是职责所系,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积累与深化经验,练就一身见招拆招、化险为夷的"真功夫",掌握因势利导、借势而为的"巧方法"。要敢于直面风险,勇于挑战困难,深入到复杂的环境中磨砺自我。敢于钻进问题的"牛角尖",多接一些"烫手山芋",多到一线去"摸爬滚打",在经历风雨的洗礼中锻炼意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精神,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屈不挠、奋勇向前,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接受挑战,不断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挑战中超越自我,不断攀登人生新的高峰。

致七一:从百年党史中解锁青春"新姿态"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奋斗初心历久弥坚。"第103个党的生日即将来临,回首百年风雨,感怀中国共产党始终焕发青春活力。这份活力源于思想的不断更新,初心的坚守不渝,以及砥砺奋斗的勇气。广大党员干部要领悟这份青春的秘诀,读懂百年大党永葆青春的"时代密码",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往直前,续写辉煌篇章,创造更多奇迹。

如"初阳破晓"之姿,向历史长河"寻根溯源",沐浴光辉历程。在浩瀚的党史长卷中,蕴藏着无数英雄儿女的奋斗足迹和智慧结晶,这是一座精神富矿,底蕴深厚、光芒万丈。一说到党史学习教育,或许会有"高山仰止"之感,但正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随着深入了解,我们便能感受到那份"历久弥新"的生机与活力。青年一代当如"初阳破晓"之态,主动向历史长河"寻根溯源",用青春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悟历史的厚重,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方式,激发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那份庄重而深沉的"历史韵味",让心灵在历史的熏陶下得到升华,党性觉悟在日积月累中得以提升,真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奋进新征程。

如"松柏常青"之姿,于实践沃土"深耕细作",锤炼实干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观察到一些干部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学习,稍微触及皮毛便沾沾自喜,自满于已有的知识;而有些干部虽刻苦钻研,书写了详尽的学习笔记,却未能将所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形成"学而不思则罔"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党员干部们应秉持"松柏常青"的坚韧,不仅在党史的思想矿藏中探寻真理的源头,更要深入基层,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取经。要以基层为镜,映照自己的不足,与同事们交流心得,与群众共话心声,倾听他们的需求与期待,真正品味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百味,从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前进,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新征程。

如"骏马奔腾"之姿,赴时代征途"驰骋向前",绘就青春画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将所学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在波澜壮阔的党史长河中,无数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广大党员干部应如"骏马奔腾"般,怀揣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投身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要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所学所思所悟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在时代的征途上驰骋向前,不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让梦想在拼搏中成真,让"强国有我"的誓言在新时代回荡,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

让教育科技人才"同频共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党的XX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的"科学的春天"已经扑面而来,抢占未来发展主动权,要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让教育科技人才"同频共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教育、科技、人才是驱动创新的"三驾马车",三者之间内在一致、相互支撑,既辩证统一又一脉相承。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要增强系统观念,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构筑人才竞争优势。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坚持高标准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多渠道吸引顶尖创新人才,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还需看到,传统的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依赖于行政资源配置模式,容易陷入各自为政的自循环、小循环。让教育科技人才"同频共振",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大循环",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统一起来,有机贯通、深度融合、协同推进。要深化行政机构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考虑不同区域的不同优势和定位,制定符合各区域发展特色的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优化编制人事管理体制,敢于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将人才从各类羁绊中解放出来,释放创新创造活力。要围绕市场创新主体,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打破各自领域的"一亩三分地"内循环,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快速流动、最大化利用,实现产学研有机融合,切实打通束缚科技创新的堵点卡点。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让教育科技人才"同频共振",要以营造优良创新生态为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要破除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等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尊重科研工作周期长的规律,多理解信任、少求全责备,保护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更大受益权,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要在"贴心暖心"方面下足功夫,做细做实人才服务的"后半篇文章",让人才既有用武之地又无后顾之忧。

以"纪"为媒擦亮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底色

《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做到勤掸"思想之尘"、常破"心中之贼"、厚植"为民之情",才能不断夯实信仰之"基"、筑牢防腐之"堤"、把稳行为之"舵",擦亮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底色,确保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自觉学纪,勤掸"思想之尘",夯实信仰之"基",滋养"忠诚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在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上有新提升。要原原本本、逐章逐条认真学习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用心体悟《条例》贯穿的重大原则,准确把握鲜明主题,掌握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深刻理解《条例》体现的严管厚爱,学出更加纯粹的忠诚。要在字里行间深刻体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叩响初心使命,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在风险挑战前保持历史耐心,自觉以党纪为戒尺,在思想上架起"高压线",提升忠于党的原则、党的组织以及党和人民的事业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坚持明纪,常破"心中之贼",筑牢防腐之"堤",塑造"清廉之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政治能力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并反复告诫"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探照镜",用好"活教材",在"刀刃向内"的政治大体检、党性大拷问、作风大检点中常警常省、长"改"长"效",达到一身正气、一心向廉的效果。一方面,要把教育课堂搬到检察院、法院、看守所等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通过身边典型案例教学、现身说法、旁听庭审等方式,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思想防线。另一方面,要通过紧扣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展学习研讨,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深刻检视剖析等方式,勤掸"思想尘"、常破"心中贼",做到时刻自重自省、处处慎独慎微。

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守纪,厚植"为民之情",把稳行为之"舵",唱响"担当之歌"。党纪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把全部精力用在履职尽责上,撸起袖子、俯下身子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要有秉公用权的意识,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中、用于干事创业中、用于谋发展、搞改革、惠民生、保稳定中,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做到对人民有益、让群众满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要有"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的价值追求,把守规矩、严作风践行于新时代"赶考之路",不能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更不能寅吃卯粮、竭泽而渔,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办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找准基层"问题关键"答好减负"关键问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宁夏考察时连续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基层减负是疏通基层痛点、堵点的关键一招,但是基层"神经末梢"多而杂,部分地区由于认识偏差导致落实基层减负出现偏差,"四风"顽疾持续存在。落实基层减负必须校准认识偏差,找准关键所在,深刻答好"为谁减""为何减""如何减"三个问题,确保真减负、减真负,为基层释放干事创业空间。

找准"关键价值",激活"动力源",答好"为谁减"之问。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实干撑腰,基层减负首先要清楚为谁而减?明确谁是基层实干者?让减负减得有价值、有意义。基层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各项工作最终的落实者、执行者,也是各种工作压力和改革考验的承担者,"流汗又流泪""吃力不讨好""干多也错多"成了多数基层干部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多次强调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这里的干部强调的就是基层干部,陷入"事务主义"的基层干部,经常面对"事情干了不少,效果却没多好"的窘境,为基层干部减负势在必行。同时,为基层干部减负尤其要关注基层年轻干部,多数基层年轻干部因"有活力""有精力""有能力"的标签,承担了相比"老干部"更多的工作任务,导致了作用发挥受限,要重点为年轻干部减负,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在基层历练,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找准"关键依据",瞄准"风向标",答好"为何减"之问。为基层减负还要答好"为何减"之问,找准其"关键依据",才能找到减的方向。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这固然也是导致基层一线任务繁重、矛盾集中、情况复杂的客观原因,要想稳住基层"一根针",就要厘清上面的"千条线",为基层松绑减负,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合理、执行得当。进入新时代,基层减负作为一个"老问题",依旧受到高度重视、持续聚焦、广泛关注,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出台了系列有力的措施和文件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看到党中央持续深化基层减负的决心,同时也要看到基层减负工作的艰巨性、纠治积弊的持久性,要充分认识到基层减负对于整治基层乱象、激励基层向好的助推作用,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基层干事创业环境更加开阔明朗,更加有利于创造惠及人民群众的发展成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