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书记经济思想理论文章、心得体会(33篇)(第61/76页)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结构、主要特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其"基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根本使命"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方向保障"是加强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其"主要内涵"是一系列新发展理念,其"基本范畴"是发展,其"基本主线"是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全面创新发展,其"核心"是转型创新,其"价值目的"是人民利益,其"主要路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国内外区域联动发展、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等,其"策略方法"即为稳中求进、务求扎实有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所体现的最重要特质,就是秉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取向,贯穿着唯物史观,对社会制度、体制机制有着深刻追问,强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科技革新,谋求社会生产力的转型创新发展,并且还有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很多重要论述和大政方针既着力当下、又着眼长远;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紧密结合顶层设计、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立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又积极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顺应时代要求,破解新时代经济发展变革的重大难题,坚持发展、创新和变革的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以新促新,充分汲取国际经济变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实现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的良性互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创新的三个维度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们党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的创新性,我们可以从理论范畴创新、理论板块创新和方法论创新三个维度来把握。
理论范畴创新
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学科理论逻辑借以推演的基本术语。一种思想理论的创新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范畴创新来体现的。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序言中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化学是最好的例证,它的全部术语大约每二十年就彻底变换一次,几乎很难找到一种有机化合物不是先后拥有一系列不同的名称的。"术语革命,可以说就是范畴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确立了一系列新的范畴。从理论的形成过程看,一条依循范畴创新或术语革命的基本路径清晰可见:提出原创范畴、集成范畴(既有范畴集合成一个新范畴)和展义范畴(拓展已有范畴的含义),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借以进行逻辑推演,提出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新思路,形成系统化新成果,构建起具有时代特点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新范畴包括:"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等。这些基本范畴的确立及逻辑演进,形成新时代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理论板块创新
任何创新性思想理论体系,都必须由若干新的理论板块来构建,新理论板块形成的关键是在新范畴基础上推演形成的重要创新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也是由诸多新理论板块构成的,其中起构建框架格局作用的是三大板块,即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市场决定性作用理论和新常态经济发展理论。
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要范畴的理论内涵、实践指向及基本思路,回答了"要不要改""往哪儿改""怎么改"等重大问题。这些思想成果,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得到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新的经济社会变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强调的是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各领域各环节协同联动,是围绕总目标"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其重点是具有"牵引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化",不再是某个或某些领域的突进,而是所有领域的全面深化,是按照新的目标要求对不适应新发展的各方面体制的全面深度冲击。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对"全面深化改革"所提的要求是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配套,注重各项改革协调推进,使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是我国改革理论的创新性成果,是新时代的改革逻辑和理论,推动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把中国改革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市场决定作用理论。一是提出了市场作用的全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这个"全新的定位",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作用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二是推进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关系理论的发展。与以往表述对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表述,除"基础性"修改为"决定性"外,还有一个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变化是,自十四大后历次大会报告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或"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置限制词,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更大程度上""从制度上""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等均不复出现。从理论上说,这大大深化了对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关系的认识。三是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理论原点或中心点,即"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为其他主要领域的改革乃至总体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了逻辑起点或参考点,进而推演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逻辑和大思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常态经济发展理论。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状态作出的新判断,其主要表现是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趋势看,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成为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第一,新常态发展需要新理念引领。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理论中居于统领地位。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第二,新常态经济发展把着力点转向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转变"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第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在推动新常态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更深层次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观点,包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新论断,不但为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制定我国新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根本依据,而且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发展经济学体系构建和拓展提供了根本理论前提。第四,"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这一原创性新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之轴",另一方面为中国新发展经济学的拓展创新提供了基础范畴,以"新常态经济发展理论"为具体形态的新发展经济学因之转型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