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思想建设理论文章、经验材料-31篇(第11/15页)
(一)建立机制。2016年制订了《关于健全完善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两级多方调研机制、信息动态报送机制、两级分析研判机制。2017年制订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细则》,2019年制订了《中共昆明医科大学委员会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机制》《中共昆明医科大学委员会关于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联系机制的通知》等,进一步细化师生思想动态状况调研和分析研判工作。
(二)纳入综合目标考核。把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列为学校对二级单位、学院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写入《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2018年起,每年与校属各单位党委签订《昆明医科大学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明确调研任务。
(三)加强督查。每年进行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并在校内巡察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督促二级单位党委按时完成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和分析研判工作。
(四)做好师生思想状况调查。每年参加教育部师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按要求完成师生思想状况调研,对全校师生思想状况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对策建议,撰写调查报告。2020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采用线上调查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专项调研,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五)加强分析研判。每季度对各二级单位党委认真开展师生思想动态调研,进行一次分析和研判,在形成书面报告的基础上,学校党委召开师生思想动态分析研判会,对全校师生思想状况进行分析研判。
二、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机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机制的建立,学校形成了校级层面由分管意识形态的校领导牵头,宣传部、党办、校办、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保卫处、工会、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各司其职,院级调研由各单位党委重要负责人牵头,发挥党、政、工、团、学组织作用协同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但在调研和分析研判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对师生思想调研工作不重视、工作开展不平衡。大多数二级单位能按要求认真开展师生思想状况调研,但部分二级单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调研不深入不充分的问题。部分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二)制度执行规范性不够。校级层面的工作机制健全,落实度高。院级层面配套实施方案不足,调研开展不到位,调研报告流于形式,没有抓住主要问题。
(三)信息动态报送不及时。调研机制要求各单位按照每学期一次"定期报送"方式和特殊情况下"随机报送"方式报送信息。但部分二级单位工作开展积极性低,信息报送滞后。
(四)缺乏干预机制。目前两级多方调研机制、信息动态报送机制、两级分析研判机制已经完善,但是工作中表现出重调研而轻研判,重视反映问题而没有干预解决的措施。
三、健全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机制的对策建议
师生思想动态调研中出现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必须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完整准确地把握师生思想动态,有效做好师生的思想引导。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对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会、职工理论学习等各级各类学习活动,加强对《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和分析研判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进一步健全配套机制,提高机制的执行力度。各二级单位要制订配套的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分析研判机制,明确责任,确定方案。要不折不扣地运行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机制,按时报送相关信息,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改进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机制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走访、召开会议、谈心谈话、思政课教师随堂调查等方式。尤其是发挥辅导员收集信息作用。各级工会可以参与到调研工作中,启动工会民主诉求机制,充分表达民意。充分运用微信、微博、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优势,及时收集信息。
(四)加强对宣传思想干部的培训。宣传思想干部是师生思想调研机制的执行人员,他们的工作能力决定了师生动态调研机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要通过专题培训,让他们全面把握了解师生思想调研工作机制,认清工作规律,掌握调研和分析研判的方式方法,从而在工作中理清思路,创新方法,加强信息收集能力和分析研判能力。
(五)建立干预机制。师生思想动态研判最终结果要体现在对师生思想政治的引导上。校院两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能马上解决的要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创造条件解决。特别是思想层面的问题,要加强引导,做细做实。每季度的学生工作例会上,要把大学生思想状况作为一个议题进行研究。教师工作部要加强教师思想状况的调研、研判和干预。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昆明医科大学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机制。但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变数很多,波动性也很强,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密切关注新思潮、新动态,及时改进和更新工作机制,准确把握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引导,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期青年归国留学人员群体基本情况与思想动态调查
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部负责人冯丹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产生的"拉力",和近几年海外政治经济环境对华裔职业发展产生的"推力"相互作用,加速出国留学人员回流。1978年到2018年这40年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万人,365.1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入境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5%2008年到2018年,留学归国占出国留学人数比例从30.5%上升到85%O为更好地引导服务归国留学人员尤其是青年归国留学人员群体,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组成课题组协助致公党中央对该群体进行调査研究,通过对其生活现状、职业状况、思想状况、发展预期等进行分析,更有针对性地做好为该群体的服务工作。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方面,于2019年3月到5月,在该群体分布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共计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2.4%,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情况、生活状况以及思想状况等内容。在定性方面,采取个别访谈、集体座谈和研讨交流等社会群体研究方法,组织青年归国留学人员群体座谈会10余场,赴郑州、深圳、上海、杭州等7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在线职业教育公司UniCareer)等数据及相关研究报告,最终形成这份调查研究报告。
本报告所研究的青年归国留学人员是指:出生在1978-1995年(即25-42岁),具有在国(境)外(包括港澳台)学习和工作超过1年经历的归国留学人员(下文简称为"海归")。
一、新时期海归群体基本情况
通过本次定量调查发现,该群体在人口学特征上呈现"五多五少":性别上"男多女少";民族构成上"汉族多、其他民族少";政治面貌上"群众多、党派少";宗教信仰上"无信仰者多、信众少";婚姻状况上"已婚多、未婚少",已婚者比例达到65%。结合实地调研、座谈、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査数据及其他研究机构的文献资料,课题组对该群体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一是接受教育上,"硕士学历多、经管专业多、欧美和东亚多"。在对受访者调查中发现,呈现"高学历海归增加,硕博海归为主体"的特征(见图1),所学专业以"经管为主"(见图2),以留学英美澳日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为主体(见图3)。
二是空间分布上,集聚在中心城市,呈现以城市等级梯次外溢趋势。海归群体目前所在城市中,占据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25%左右)、上海15%左右)、W5%左右)、广州5%左右)以及杭州(5%左右)□13%的海归迁往北京,8%的海归迁往上海,7%的海归迁往广东,仍旧表明中心城市是其主要聚集地。近年来,随着城市间人才竞争的展开,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的海归数量也逐步增加,呈现出以国家中心城市为中心逐步外溢的特征。
三是海外经历上,平均居留4年,回国/入境滞后毕业1年,体验丰富多元(见图4)。该群体多数是短期居留,长期居住的较少,平均居留时间为3.8年,回国/入境人员数量与毕业人数呈正相关,回国/入境时间比毕业时间滞后1年左右。受访者在海外的经历丰富多元,"在该国有过工作经历""在该国购买过物业资产""在该国承担过一些社会职务"等都有一定比例(见图5)。
四是归国动机上,家庭因素和经济因素为双核拉力。在"回国/入境原因认同程度"调查中,"能够与家人/爱人/朋友团聚"认同度最高,其次为"爱虱想报效祖国",该群体"家国情怀者较多,既重视小家,也热爱大家"(见图6)。这其中传统文化的"家文化"影响深远。同时,国内经济形势是该群体回国/入境的另外一个强大拉力。总体来看,多数海归认同归国决定,认为国内发展前景好于国外。
五是职业发展上,就业为主,创业为辅,行业聚焦嘀精尖"。群体职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态势明显,83.2%的海归已就业,15.7%的正在创业(见图7)。[1]就业者主要集中在体制外,职级中偏上,工作获取渠道传统与现代并重(见图8)创业比重相对高,面临"税负、融资"等共性痛点(见图9);行业选择聚焦高精尖产业(见图10)。
六是生活状况上,为典型的中等收入群体,存在住房和子女教育共性压力。调查显示,海归群体以"10万~30万元"年收入为主体(见表]),群体收入相对较高,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海归群体属于观的中等贬群体(按照世射艮行算法,当前我国人均年收入在大约2.5万~25万元之间的群体为中等收入群体。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情况,目前统计局将年收入在10万~50万元之间的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定义为中等收入家庭)。回国/入境生活压力主要聚焦于住房和子女教育上(见图11),这两个是目前国内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共性问题。
七是群体结构上,知识精英型和应用经济型等分化突出,老与新差异性大。海归群体中分化现象突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极大,高学历者收入远远高于低学历者。老海归与新生代海归的差异比较明显,老海归多在体制内工作,新生代海归多在体制外工作;座谈中,老海归多数集中在科研行业工作,新生代海归多数在金融行业及创业。
二、新时期海归群体的思想状况动态
全球化趋势产生变动,不同社会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情况都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而急剧变化,特别是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城镇化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深化改革所导致利益分配机制变化,海归群体所具有的多元化思想以及海外经历,在回国/入境后与环境产生了交互作用,从而形成该群体相对独特而又稳定的思想状况,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具有多元文化价值观,对中华文化充满期待
海归群体拥有海外经历,多元思想是其核心特征之一,对"自由、民主、公正、平等、法治"极其熟稔,不少海归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不仅介绍海外知识,还带动身边人的认知和认同。座谈中,不少受访者谈到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中找到平衡点。此外,调研也发现小部分留学人员在价值取向上比较推崇西方价《但在实际行动中仍用传统方式行事。
(二)理性化与现实化交织,政治参与意识较强
海归群体更愿意从经济的视角看政治,从经济实惠的角度关心政治,把政治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影响的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对直接涉及自己经济利益的政治问题尤为关心,而对与自己切身利益联系不大的政治事件则有漠然处之的倾向。座谈访谈中发现,海归群体对于住房政策、购车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等关注度很高,经常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研讨会来关注分享,但也有部分受访者政治参与热情不足、公共事务参与度比较低。
(三)文化身份认同上"加固型"和"附加型"居多
全球范围内海归群体对自身文化身份重塑性大体上可分为"加固型""减少型""附加型""全球型"四类。调研发现,我国海归群体中绝大多数属于"附加型"和"加固型",回国/入境后通常对生活满意度很高,虽然会经历再本土化的适应过程,但最终能够实现格式化后的再次融入,究其根源是中华文化的强大引力。在对"我国文化自信的来源"调查中,大多数87.1%受访者表示源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总体而言,海归群体主要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源头,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高。
(四)社会参与上传统渠道为主,意见表达上正规途径多
海归群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上,"通过群众组织的多,新兴途径的少",但新兴媒体正扩大在社会意见表达中的影响;海归群体对国家政策反馈方面,呈现出"传统正规渠道多,其他渠道比较分散的特征"(见图12)。海归群体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独特性,其形成受到国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价值观、政治意识、社会认知等的形成受软硬环境影响,其稳定性取决于环境变化程度,因此要特别注重大环境变化时群体的思想动态状况。
三、海归群体归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度我国各类留学回国/入境人员总数为52万人,2018年度与2017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留学回国/入境人数增长8%,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834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归群体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集中体现为"三个冲突"。
(一)归国后的再本土化挑战
海归群体归国后的首要议题是"资源不足、政策不熟、水土不服"的再本土化问题。从调研来看,海归群体再本土脳程平均在3年左右,在海外时间越长的,需要"再格式化"时间也就越长;年龄越小出国的,需要再本土化时间也越长,甚至出现因适应障碍而再出国的现象。
一是发展环境顾虑多。调査显示,海归群体回国/入境顾虑分析中,国内的环境差(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成为回国/入境最大的顾虑。不少海归提及在国外期间的日常生活模式是"上班、健身,健身、上班",回国/入境后变成了"上班、喝酒,喝酒、上班"模式。
二是价值观差异大。海外经历是该群体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核心特质。调査显示,海归群体回国/入境后,最难以适应的是"价值观"的差异,该项比例接近1/3,为32.6%。
三是文化适应难。海归群体普遍存在"在国外不是外国人、回国/入境了不是中国人"的文化感受。海外经历、海外价值观、海外思想成为其人生观、世界观的一部分。虽然该群体多为"加固型"和"附加型"文化身份认知,但回国/入境后所面临的文化适应过程相对较长,多为3~5年,这就使得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对海归群体具有强大吸引力,这是海归聚集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重要原因。
(二)职业发展存在挑战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800万名左右的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对竞争,海归群体出现了职业发展问题,数据显示有16%的海归处于找工作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海待"(海归待业)群体。在职业发展上,海归群体存在以下几个矛盾:
一是高知识标签与中等收入现实之间差距较大。社会普遍认为海归群体具有高学历、高能力,相对于未出过国的人员具有更高的起点和更好的发展潜力。但现实是其与同辈青年相比在收入上并未显示出更大优势。多数海归认为以目前收入水平以及增速,需要6年左右时间才能收回出国成本。関
二是"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差距,该群体"现在的工作与其留学期间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中,大部分人员相关性一般。所学与所用的差距使得海归自身也对留学产生疑惑,不少受访者对自身留学经历的认知评价很低,认为海外学习的收益并不高。
三是体制内相对集中从业与体制外大量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如用体制作为分析维度,该群体中体制内就业的占比48%;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60%左右的市场岗位急需留学归国人才。这种脱节一方面使海归个体的基本生活处于中等水平,个体技能和知识得不到发挥;另一方面,使得人才资源存在浪费,对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有限。
四是创业与国内环境脱节。在创业海归中,也面临着"融资难、政策不熟、成本过高"等所有创业者的共性问题。综合来看,海归群体对于国内知识、国外资源、国外资金等的整体研判与国内快速变迁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仍不太契合,造成了事实上脱节,要么一些创业项目太超前,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行不通,要么一些已经落后,国内产业发展中已经淘汰。
(三)社会角色上的认知冲突
如何认知自身社会角色是每个社会群体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海归群体的海外经历使得其迥异于国内其他同辈群体,认知冲突现象比较突出。
一是海外经历的认知矛盾明显。座谈中发现,不少海归存在"出去不是外国人,回来不是中国人"的认知矛盾。在对"留学对自身影响认同度"的分析中发现,"国际化视野和思维"认同度最高,其次为"有了外语的语言优势""有了海外学习的经历""有了海外更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整体上来看,海归群体对留学各方面的影响认同度较高,特别看重国际化视野和海外经历,对于知识学习的评价相对较低。通过进一步分析其海外经历成本收益,不少受访者对海外留学经历的认知评价并不高,出现对海外经历的贬低性评价。
二是家国情感认同与中观认知上出现二元分化。在回国/入境原因认同度的调査中,"能够与家人/爱人/朋友团聚"认同度最高,其次为"爱国,想报效祖国",可见海归群体"出了国的人才最爱国""既重视小家,也热爱大家"。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对其回国/入境的决定"不后悔",仅有小部分受访者表示"有些后悔"和"非常后悔",多数海归认为国内发展前景好于国外。海归群体高度认同且自豪于中国的发展成就,却对促进发展的制度因素和理论机制产生过程性质疑,担心国内房价太高、国内子女教育无法保障、事业发展空间有限以及所学知识在国内无用武之地。关于产生如此矛盾现象的原因,本研究分析认为有三个:第一是海外经历的影响;第二是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和矛盾高发期,贫富差距加大、部分社会现象影响着该群体对社会的看法;第三是对外宣传模式较为僵化,对中国发展的国情特色和阶段特征以及对中西方制度、文化的比较阐释缺乏说服力。当然也不排除个人因素,诸如海归群体对社会期待过于理想化,对负面现象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悲观情绪等。
三是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文化冲突是指两种不同文化在互动过程中由于某种抵触或对立状态所感受到的一种压力或者摩擦。海归群体有着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观、道德观,在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上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由于多年生活在境外,海外文化存在于价值形成之中,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比较陌生,特别是夹杂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使得该群体在海外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困惑,在一些议题中存有不同理解和偏颇认识。
四、海归群体所引发的知识级差新思考
拉开时间轴,站在历史维度来分析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知识总量增加,利用改革开放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级差,快速引进知识体系,特别是对工业生产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的引进,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完备以及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在国家整体知识总量增加中,海归群体是最为重要载体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海归群体是国内外知识级差的主要交流载体与互动载体。
一是海归群体是海内外知识级差的"搬运工"。近代以来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是一个相对较低的知识洼地,知识水平相对较低,需借助外来知识体系特别是西方科技知识体系来快速提升知识增量,提高竞争能力。这其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就是海归群体,他们是外来知识的载体和"传送带""搬运工",源源不断地将海外理念、技术及思想引入中国。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2-1978年百年间,出国留学人员约13万名,1978-2018年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万名,365.1万人回国/入境。
二是海归群体中知识精英群体与大众应用群体的分野。在海内外知识级差缩小的背景下,海归群体自身的分化不可避免。对学历与收入的交叉分析均表明,高学历者的收入远远高于低学历者,"强弱分化"现象十分突出。海归群体中知识精英依然较多,他们多数是国家公派出国者和国外奖学金获得者,学历上基本是博士,是许多国家级人才计划的重要获得者,是依靠海外高精尖知识归国发展的社会精英,收入和职业地位都较高。调查中也发现,虽然整体收入处于中等水平,仍有不少海归的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同时,也要看到,仅从数量角度来看,大众化应用型海归是主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自费出国,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国/入境,追求"成功留学"和"留学成功"经历,在国外主要参与文化交流、实习工作、社会活动,学位上以本硕应用型为主(本次调查中授课型硕士最多),其在回国/入境后面临的就业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知识鸿沟缩小后的海归价值在发生变化。在中外知识级差缩小后,海归群体的社会价值出现下降,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留学教育大众化,导致海归价值缩水。当前,留学生人数快速增加使得留学质量出现下降趋势,"洋文凭"含金量远远不如以前。第二,留学专业单一化,导致海归就业扎堆。不少海归在选择专业时存在扎堆现象,本次调研中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占据50%左右。第三,留学服务产业化,导致海归能力下降。第四,国内市场成熟化,导致海归学历贬值。留学大众化时代,就业市场不再唯文凭是从,"经验"和"能力"成为影响个人实力的重要因素,海归的工作实习经验与国内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完全对接。
四是海归群体呈现出专业化"知识民工"迹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一系列归国激励政策的出台,导致国内高学历人才数量急剧增加,造成海归群体的"知识民工"现状。第一,竞争加剧。高学历人才剧增,摊低了平均酬劳,目前留学人员的归国率达到80%以上(占学业完成人数比)。第二,社会关系弱。海归群体归国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源不足、政策不熟、水土不服"。第三,独立性减损。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在社会生产中"原子化""片段化"日益明显,使得该群体更多地立足岗位获取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承担社会道义、维护社会价值的责任感逐渐减弱。
五、新时期海归群体的总体研判
综合相关国家战略、机构调研报告和职能部门职责定位,本研究认为海归群体是中华民族融合式发展的排头兵,是中华文化再造的先遣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建设者。
一是海归群体是我国高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客观认识到我国在很多领域内(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国家有较大差距,向世界一流知识体系学习的步伐不能慢下来。要充分认识到海归群体是我国高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加大人才政策力度,吸引他们归国发展,在国内建功立业。
二是海归群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天然参与者。海归群体作为新一代海内外互动的有效载体,具有语言优势,能够为民心相通提供支持;具有熟知海内外贸易规则的优势,能够推动贸易畅通,是资金融通和政策沟通的天然人选。
三是海归群体是海外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海归群体在讲述中国故事方面具有优势,他们熟知中国故事并且理解留学地文化,能够将中国故事以留学地的思维方式宣传出去;拥有海外关系,运用语言优势能够更好地与听众互动,便于中国故事的传播和多元化。
四是海归群体是当代中华文化再造的先遣队。从历史进程来看,总有一部分人群承担这样的历史角色。从国内目前各个社会群体来看,海归群体是新时期中华文化再造的先遣队,其从世界各地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在微观领域中与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从而存在文化更新和文化重生的可能。与此同时,海归群体也将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外延伸,塑造中华文象。
六、引领推动海归群体成长的对策建议
全球化、国际化是世界发展的主潮流和我国发展的大趋势,出国留学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社会对海归的认识将更加理性,海归的价值也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彰显出来。因此,针对当前海归群体的基本特征、思想动态、面临的挑战,建议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推动海归群体在国内的快速成长。
(一)宏观思路上,坚持分类引导,精准服务
一舷据群体结构新变化,树立分层施策、分类弓I导和分域服务的"三分意识"。第一,分层施策。对于知识型、精英海归,要加大引进力度。对于应用型、大众化海归要增加就业帮扶,增强适应性服务,推动其尽快地融入社会、融入工作。第二,分类引导。依据科研型、创业型、资金型、管理型等不同类别的海归情况,建立相对精准的识别和服务体系。第三,分域服务。尊重海归群体以城市等级梯次分布的规律,在不同区域定位不同服务。
二談据服务工作椀势,推动重心前移、链条上移和内容位移"三移工作"。第一,工作重心前移。加大海外工作力度,发挥驻外使馆、海外学联组织、海外商会以及国企海外分公司等组织的作用,将工作重心前移到归国前,做好衔接,减少再适应时间差等问题。第二,工作链条上移。抓住海归群体归国的时间节点,重视留学服务管理部门的职能发挥,将国内海归群体的管理服务链条首端放在其归国那一刻,主动而为,而非被动而应。第三,工作内容位移。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留学生服务信息平台、海归群体服务平台以及海归就业服务平台,保障整个管理服务链条的通畅顺达。尤其是将就业信息通过有效手段及时发布传达,扩大海归群体接触到的可能性。通过各类涉海社会组织、联络处在海归群体刚归国甚至归国以前就将职位信息有效传达,加速海归群体融入国内的就业创业环境。
下一篇:统战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43篇